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今年端午节是几号-高考作文素材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
,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
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
几遍,就背下来了。可
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
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
胆子站起来,问:“先生,
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1)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照例:________
(2)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可以从中体会到人物的品质。
文中“壮着胆子”表现了孙中山的________品质。
(3)朗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时,重音应该读在哪个词上?写出来。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________
(4)“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用! B.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用!
【答案】 (1)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2)勤学好问,为了学习,不怕挨打
(3)一点儿
(4)B
【
解析】【分析】(1)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①阅读时不理解的词
语,可以查字典解决。②通过联系
上下文可以明白。
(2)体会词语,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
述合理即可。
(3
)朗读时的重音和停顿一样,重音也是朗读的基本技巧之一。朗读过
程中,有些音节要轻读,有些音节要
重读,这样才能传达出生动活泼的语气,
突出文章的重点。如果将所有音节都读得一样重,就很难把文章
的内容传达清
楚。
(4)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
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
肯定改为否
定。
故答案为:(1)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2)勤学好问,为了学习,不怕挨打
(3)一点儿
(4)B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
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3)此题主要考查对朗读时重音的掌握及运用能力。
(4)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课内阅读。
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
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嘶鸣。
(1)用划线字仿写句子。
(2)把下面的叫声和相应的动物连线。
(3)从狗学叫的故事,我明白了:________。
【答案】
(1)在困难面前我绝不会气馁,不会掉以轻心,也不会丢掉自
信,一定要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2)
(3)人应该找到自已的位置,找到真正的自我。
【解
析】【分析】(1)仿写句子.分析例句可以看出都运用了排比的修
辞,所以在仿写时也要采用相同的修
辞方法。答案不求一致,能与上文衔接起
来且语言通顺即可。
(2)此题考查拟声词的积累
。拟声词指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语,可以生
动形象地描绘出事物所发出的声音。注意认真读课文来积累。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
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
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在困难面前我绝不会气馁,不会掉以轻心,也不会丢
掉自
信,一定要坚持到最后的胜利!(2)略;(3)人应该找到自已的位置,找到真
正的自我
。
【点评】(1)】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内容,选
择句式相同或相
似句子即可。(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象声词的掌握情况,准
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
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3)只
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3.课外阅读。
筷子
①说起中国的筷子,话可就长了。
②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筷子出现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到了商
代,筷子称为“箸”(zhù),
大约过了上百年后改为“筷”。从读音和字形上可以
看出,筷子最原始的作用是帮助进食。
③使用筷子不只是能吃饭那么简单,还有很多好处呢!通过实验发现,
用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
,甚至肩膀等30多个关节和50多处肌肉。
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
)进食方便,(
)可以锻炼手指的协调性,
增强脑力,十分有益身心健康,真是一举多得啊!
④中国的
筷子原料各异、做工精细。杭州天竺筷,是由佛教名山天竺山
的细白竹做成。花纹清晰、浓淡相映,令人
爱不释手的福州漆筷选用上等毛竹
或优质楠木做原料,以国内特产的生漆打底、附面。漆
筷头上印有寓意吉祥的
鸟兽花草和各地名胜图案。[ A ] 陕西省商洛地区生产的商洛冬青木烙花筷
,是
陕西省一项著名特产。它利用当地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多年生“崖冬青木”为原
料。制作时
,烙花艺人用300~500℃的电热钢火笔,在细细的筷子上绘出明快
雅致的花纹。[ B ]
⑤中国筷子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C ]现在,在国外凡吃中餐者,几
乎都用筷
子。大家以学习使用筷子为乐趣。许多来中国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总
愿带回几双中国筷子作为纪念。小小
的筷子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传递
了浓浓的友谊之情。
(1)短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筷子”的?
________
(2)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入第③自然段的括号中。
(3)短文中标出了[A][
B][C]三个位置,如果把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最合
适的位置是( )。
“197
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使用的
商洛冬青木烙花筷,就被一位加拿大
记者带回了自己的国家。”
(4)第③自然段中划横线的语句能不能删去?结合短文内容写出理由。
________
【答案】(1)围绕“①筷子历史悠久; ②使用好处很多;
③原料各异做
工精细; ④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这四方面回答。
(2)不但……而且……
(3)C
(4)不能删去。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写出使用筷子的好
处。
【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
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2)考查关联词的运
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
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
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递进关系。故选“不但……而且……”。 (3)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判断,并且结合所给
三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4)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
一对比,表达效果方
面考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1)围绕“①筷子历史悠久; ②使用好处很多;
③原料各异
做工精细; ④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这四方面回答。
(2)不但……而且……。
(3)C。
(4)不能删去。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写出使用筷子的好
处。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
的能力。(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
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
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3)
此题主要考查结合
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4)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4.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
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
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
咚……所有的树林,
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
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
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
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喝到波澜壮阔的海洋
大合唱。
(1)请用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的方法理解“波澜壮阔”的意思。
波澜壮阔: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文段的中心句。
(3)“音乐会”“小曲”“大合唱”在文中分别指什么?
请连一连。
音乐会________ 大海哗啦啦
小曲________ 小雨滴敲敲打打
大合唱________ 小溪淙淙
(4)分析画线句子的特点,特别注意加点词语,并仿写一句。
【答案】
(1)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
(2)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3)小雨滴敲敲打打;小溪淙淙;大海哗啦啦
(4)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
确理解词义。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
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
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
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
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
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内容,再结合选项找到答案。
(4)结
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
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
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
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故答案为:(1)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
(2)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3)小雨滴敲敲打打、小溪淙淙、大海哗啦啦
(4)略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
字典理解词义。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的赏析能力。
5.课内阅读。
我和
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我们坐在船舱里。天下着大
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
丽啊!它的羽毛
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1)“我”和母亲要去干什么?那天的天气怎么样?
(2)请你写出描写小鸟外形的句子。
(3)选文中出现了好多描写颜色的词语,请你再写出几个。
(4)请你用选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小鸟。
【答案】
(1)“我”和母亲要坐船去乡下外祖父家里。天下着大雨。
(2)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
红色的长嘴。
(3)黄色;白色;橙色
(4)美丽(漂亮)
【解析】【分析】(1)、(
2)、(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
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
(3)本题考查分类掌握词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
就不难。书写时
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1)“我”和母亲要坐船去乡下外祖父家里。天下着大雨。
(2)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
张红色的长嘴。
(3)黄色;白色;橙色
(4)美丽(漂亮)
【点评】(1)、(2)、(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
息的能力。
(3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
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
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6.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
时候,有一次杨梅吃得太多,感觉
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这才
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
就不觉得酸了。
吃多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已经被它酸倒了。
(1)照样子写出表示味道的“ABB”式词语。
例:甜津津 ________
________
(2)读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牙齿又酸又软”。(从
画线句中找答案)
(3)这段话一共有________句,其中第________句是中心句,第________<
br>句写了吃杨梅时不觉得酸的原因。
(4)这段话主要写了杨梅的( )。
A. 颜色
B. 外形 C.
味道
【答案】 (1)酸溜溜;辣乎乎
(2)连豆腐也咬不动了。
(3)四;一;三
(4)C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
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
情况。从给出的词语“甜津津”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
是一
样的。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考查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一是看句意,二是看
标点。考查找中心
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
用
,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
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
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
中心句在段首。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结合选项确定答
案。
故答案为:(1)酸溜溜、辣乎乎
(2)连豆腐也咬不动了。
(3)四、一、三
(4)C
【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
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对短文中句子的把握能力;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
并运用。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7.课外阅读。
世界上最小最
小的一种鸟,叫蜂鸟。它的身体像一只黄蜂那么大,体重
只有1.5克—2克。不过它飞得很快,在花间
飞翔,好像花丛中的颗颗流星。你
刚想看清楚是什么东西时,它却一闪就不见了。
凤
凰、孔雀在人们的心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但是,蜂鸟比它们更美
丽。它那羽毛,简直就像戏台上仙女
的衣裳一样,五光十色,变幻无穷。
(1)短文写了蜂鸟的三个特点是 、
、 。( )
A. 身体小、飞得快、很美丽
B. 身体小、飞得快、羽毛变化多 C. 身体
小、飞得远、很美丽
(2)文中划线的句子是 , 是把 。( )
A. 拟人句;蜂鸟比作流星 B. 比喻句;流星比作蜂鸟
C. 比喻
句;蜂鸟比作流星
(3)给下列句子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
A.列数字 B.作比较 C.打比方
①它的身体像一只黄蜂那么大,体重只有1.5克—2克。( )
②凤凰、孔雀在人们的心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但是,蜂鸟比它们更美
丽。( )
【答案】 (1)A
(2)C
(3)A;B
【解析】【分析】(
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
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即可。
(2)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
拟人、反问
、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
判断。把“蜂鸟”比作“好像花丛中的
颗颗流星”是比喻。
(3)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
法,①举
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
表;作答时要结
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1)A;(2)C;(3)①A;②B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
能力。
(2)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8.读文段,做练习。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 (
)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
扫,青头就给(
)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 ( )起来大声
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
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
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青头又( )到
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
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
是 的,只有第四个胃
才 是的!”
(1)将下面词语的序号填入文中画横线的地方。
A.管消化 B.贮藏食物
(2)将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跳 爬 摔 蹦
(3)从文中划线的“一下子”“不顾”“一骨碌”等词语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4
)这篇文章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我知道牛吃草时,先不细嚼,而是
把草吞到肚子里,等休息的时候_
_______,这个过程就叫反刍。
【答案】 (1)B;A
(2)蹦;摔;爬;跳
(3)感受到青头对红头的关爱。
(4)再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解析】【分析】(1)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熟
悉,应该没问题。
(2)本题考查对动词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
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3)体会划线词语,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
思表述合理即可。
(4)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故答案为:(1)B;A
(2)蹦;摔;爬;跳
(3)感受到青头对红头的关爱。
(4)再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2)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
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词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4)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
门开了,门口站着柿子小姐,端着个托盘,上面是一壶开水。
“贾透法先生,我想你还要点开
……”她说着,在房间里东张西望。“哎呀,
我从来没见过!我简直从来没见过!”她一看见他们都围坐
在空中的桌子旁边,
就说,“我从来没见过这种事情。我生下来从没见过。没错,贾透法先生,我一向知道你有点怪。可我只要你按时付房租,我什么也不管。可你这样在空中请
客人吃茶点,贾透法先
生,我可是给你吓坏了。对你这样一位上了岁数的先
生,这太不成体统了……我从来不会……”
“你也许会的,柿子小姐!”迈克尔说。
“会什么?”柿子小姐傲慢地问。
“会得笑气,像我们这样。”迈克尔说。
柿子小姐不以为然地转过了头。
“年轻人,”她反驳说,“我希望我会更自爱,不会像个皮球那样在半空里
蹦蹦跳跳。
谢谢,我要双脚站在地上,要不,我的名字就不叫阿咪·柿子。再
说……天呐,噢,天啊,老天爷啊,噢
,老老天爷啊……出什么事啦?我不能走
路了,我在……我……噢,救命啊,救救命啊!”
柿子小姐不由自主地离开了地面,在半空中摇摇晃晃,像个细圆桶那样
转过来转过去,拼命捧住手里的托
盘。等她来到桌子旁边放下那壶开水,都苦
恼得要哭出来了。
“谢谢。”玛丽阿姨很有礼貌地安静地说。
接着,柿子小姐转过身,重新飘落下去,一路咕噜
着:“这么不成体
统……可我是个富有教养、走路端庄的女人。我得去看医生……”
她一到地上就绞着双手,头也不回地赶紧溜出房间。
“这么不成体统!”他们听见她出去关上房门时呻吟说。
“她不叫阿咪·柿子了,因为她没有
用双脚站在地上!”简悄悄地对迈克尔
说。可贾透法先生看着玛丽阿姨——这是一种古怪的看法,半是觉
得好玩,半
是责怪。“玛丽,玛丽,你不该……天哪,你不该这么干啊,玛丽。那可怜的老
太大
会永远不肯原谅你的。不过,噢,我的天,她在半空转来转去,不滑稽
吗……我的老天,她那副样子不滑
稽吗?”
他、简和迈克尔想到柿子小姐的样子有多滑稽,又大笑起来 ,
在空中打
滚,两手乱抓,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1)从短文中找出和下列意思相同的词语,然后写下来。
①形容各处张望或向四周寻找察看。________
②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________
③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________
(2)柿子小姐为什么认为贾透法先生的做法不成体统?
(3)请你从短文中找出三处有新鲜感的词句。
(4)你喜欢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这样的表达方式吗?请说说理由。
【答案】
(1)东张西望;不以为然;不由自主
(2)贾透法先生岁数大了,还飘浮在空中玩。
(3
)“不以为然、东张西望”。“她一到地上就绞着双手,头也不回地赶紧
溜出房间。”
(4)喜欢。因为抓住人物的动作来写,这样就能把人物高兴的样子写得非
常具体、生动。
【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
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
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
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
文中了。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
章内容,
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本题考查积累好句的能力。只要平时对有新鲜感的词句注意积累即
可。
(4))结合
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
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
,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
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故答案为:(1)东张西望、不以为然、不由自主
(2)贾透法先生岁数大了,还飘浮在空中玩。
(3)“不以为然、东张西望”。“她一到地上就绞着双手,头也不回地赶紧
溜出房间。”
(4)喜欢。因为抓住人物的动作来写,这样就能把人物高兴的样子写得
非常具体、生动。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
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
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
阅读中的好句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
强背诵。
(4)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斗 鹅
列宁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不到五岁
就识字了。上学前,他就成了图书
馆的小读者啦!因为家里的书和杂志已经不够他读了。
有一天,列宁正兴冲冲地捧着刚借来的新书回家,快到门口了,遇到邻
居养的一群大鹅。大鹅不知道他手
里拿的什么东西,就跑着叫着,朝着他扑了
过来……
跑,已经来不及了。如果把书扔
掉,随便抓起一根棍子,就可以抵挡
了。可是,不能!那样会把书弄坏的。于是,列宁把书紧紧地抱在胸
前。
大鹅一步步向他走近了。这时,列宁急得躺倒在地上,脸朝天,用两只
脚抵挡这群大鹅的进攻。
姐姐听到叫喊声,赶来了,扶起了他。幼小的列宁,衣服虽然弄脏了,
可看到手中的书
被保护得好好的,一本也没有弄坏,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1)照样子,仿写词语。
兴冲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列宁抵挡鹅的句子,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3)列宁的衣服弄脏了,为什么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微笑”?
(4)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
A. 列宁勇敢斗鹅。
B. 列宁即使弄脏衣服,也要保护书。 C. 列宁从
小就特别喜欢读书。
(5)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并说说你喜欢它的原因。
【答案】 (1)急匆匆
;气呼呼
;乐呵呵
(2)列宁急得躺倒在地上,脸朝天,用两只脚抵挡这群大鹅的进攻。
(3)因为列宁看到手中的书保护得好好的,一本也没有弄坏。
(4)B
(5)“
列宁急得躺倒在地上,脸朝天,用两只脚抵挡这群大鹅的进攻。”这
句话把列宁当时的动作描写的很生动
。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