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教材解析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教务管理系统-懒羊羊语录
《大青树下小学》教材解析
一、教材简说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
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
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
得很有特点,各民
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
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
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
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
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
和来看
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课文中就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
的口吻,
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
内容要进行思考。本文对第一自然
段的最后一句话作了提示:“我好像看到了这
样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
好,向国旗敬礼。
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
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大青树下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
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
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
编排本篇课文的意图是,通过学习本篇课文,
学生要能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
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本课的教学
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
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
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
美之情。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
效果。
二、学习目标
1 5
1.会认5个生字,
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
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
、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
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
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建议
1.课前
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比如,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及民族之间团结
友爱的故事。
2.识字和写字在中年级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
独立
识字的能力。本课的生字较多,涉及的新词语也比较多。可引导学生采用多
种方法识记。比如,要求会写
的生字中有3个是形声字,“蝴、蝶、铜”,就可
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识记这些字的字音、字形。“傣”读
dǎi
,不要读成
tài
;“昌”
是翘舌音,不要读成
cā
ng
;有些字的笔画较多,比如,“戴、舞”,要引导学
生注意笔画、笔顺,避免写错。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简便易行、实用
有效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生字。
3.本文是一篇
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情感,一个情字贯穿全
文。教学中可以作者所抒发的自豪与赞美的感
情为线索,并将这条线索贯穿于整
个教学之中。
初读课文,目的有二:一是初步了解内容;二
是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自己所
在的小学和民族小学有哪些不同之处,使学生通过这样的比较,能尽快地进
入课
2 5
文所描写的情境中;并在理解课文的开始阶段,就
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抓民族
小学的特点上来。然后,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课文
的叙
述顺序,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课文的叙述顺序很清楚,是按上学的路上,来到
学校;上课
,下课;文末点题这样的顺序写的。
细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初读课文
后,教师可问: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写这篇文章的,你
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这个问题可组织学
生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讨论。
作者是怀着自豪和赞美的感情写的。体现自豪感情的语句,比如,课题
:《大青
树下小学》;课文中也出现了“这就是《大青树下小学》”的句子,学生找出这
样的语
句后,教师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要读出自豪的感情。
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自豪的情感呢?
可用这个问题引出课文的重点内容,即这
是一所美丽的学校,这更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大家虽然来自不同
的家庭,来自不
同的民族,但都是好朋友,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紧密地团结在五星红旗
下。学校的美丽和团结既是作者所要赞美的内容,也是引起自豪的原因之一。需
要强调的是课文里所描写
的“美”和“团结”都带有民族特色,这一点在教学中,
教师要着力加以引导。
下面几个自然段的教学可以顺着体会“自豪、赞美”情感的线索继续进行。
第二、三自然段赞
美了民族小学的学生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游戏
的情景。第三自然段在写了学生活动的同时,还
写了许多的小动物。可以让学生
思考:课文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小动物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一是
这些小
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地处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
氛;二是
突出了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小动物静
3 5
止不动是为孩子们的书读得好所吸引和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学习;三是突出下课
后孩子们
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引得小动物心生羡慕,前来看热
闹。
课文最后一段用“
这就是《大青树下小学》”点题,直接抒发了自豪之情,
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使人联想到钟声悠悠不
绝和影子绵绵萦绕,自然就会对
民族小学产生一种难忘和怀念的情感。教学这一段,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
读,体
会自豪之情;通过思考课文的结尾为什么要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体
会难忘和
怀念之情。
课后的一、三题,目的是引导和检查学生互相交流背诵的内容,抄写的句子,
保证训练不落空。
4.资料袋安排了5幅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目的是让学生对少数民族的服
饰有些了解;课上用
一点时间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
5.课文后面安排了本学期第一次“综合性学习”,
内容是把自己的课余生
活记录下来。教师可在本篇课文教学结束后,向学生进行布置。这次活动是根据<
br>本组专题安排的,目的是通过记录课余生活这一形式,把课内外结合起来,把动
脑、动口和动手结
合起来,使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内容形成一个有机整
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综合性学习”提出了活动内容、要求以及记录活动的方式。并例举了用文
字叙述、填表格、画图画三种
形式,教师可引导学生选择一两种,也可以选教材
没有提到的其他形式。再根据“综合性学习提示”中的
要求,进行阶段性的交流,
为“语文园地”中的汇报、交流做好准备。
四、参考资料
4 5
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
颇族自治州、西双版
纳傣族自治州、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等地的河谷平坝地区,小部分散居在景谷、景东、金平等地和金沙江流域一带。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
文字。
景
颇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地区。语言属汉藏语系汉缅语族景颇语支。有
文字。解放前已进入阶级社会,
1898年曾取得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军侵入陇川
的胜利。解放后,与傣族联合建立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
治州。
阿昌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陇川、梁河等县。语言属汉藏
语系藏缅语族。 <
br>德昂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潞西、镇康等地。语言属南亚
语系孟──高棉语族佤
德昂语族支。擅长种茶。
山狸:野生动物名,即豹猫。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