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电教论文
高中毕业证-大学生兼职调查报告
所属科目:小学数学
论文题目:如何利用多种形式的电教导入新课
工
作单位:株洲市炎陵县城南小学
作 者:邹黄玉
内容提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新颖<
br>的课件导入,可以激发兴趣;利用媒体创设激发思维,设置悬念,可以引导探
究;利用媒体出示故
事动画,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可以激发联想,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总之多种形式的电教媒体
导入新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关键词:电教 多媒体 引导 探究
在课堂上如何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
始阶段
,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
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我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我校新安装的“班班通”(多媒体投影),运
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有效地开
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
铺下了基石。
一、以旧联新,搭桥铺路
如采用这种“温故而知新”方法,在投影片的设计上要找
准旧知识和新旧知识的联结点,
并因情况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
一种是对比式,如教《有余数
的除法》时,先投影显示六个梨、三只盘子,指名学生到
投影仪上把六个梨平均分放在三只盘子里,他们
很快分完。这时老师在投影仪上又加一个梨,
这时继续让学生把七个梨平均分在三只盘子里,结果剩下一
个梨无法平均分。趁势让学生思
考这两道题: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剩下的数叫什么数?通过观察比较
,学生理解了正好
分完的叫“整数除法”;不能正好分完的叫“有余数除法”。 剩下不能分的数叫“
余数”,这
样既温习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样对知识得掌<
br>握也较为深刻。
一种是联想式:如教《长方行面积的计算》时,可做一框两幅抽拉投影片。教
学时,先
出示长宽分别为5厘米和2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先计算出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然后启发学生想:长方行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投影演示,理解了面积的计算
方法是与
周长的计算方法有密切的联系,从而实现了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学生学得积极主
动、轻松扎实。
二、激发兴趣,启动认知
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
的有力
措施。如教《循环小数》时,为了在课堂伊始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启动思维;同
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我
制作了一组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红绿ppt。上课开始时将此片映
出后老师
让学生观察。并让学生说出日常看到的红绿灯,学生说出了交通岗上的红绿灯,并
说出了绿、黄、红灯总
是依次的变化。这时老师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
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黄绿灯
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
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
的现象。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
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突破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
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由形
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
果。
三、设障立疑,激发思维
数学知识的学习都是“学起于思,思起
于疑”。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在导入新课时,
可以适当创设“问题意境”,提出疑问以引起学生的有
意注意和积极思维。
我在教《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先出示3×5和4×4两个图形(单位:分米
)。让学
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有的学生说: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有的同学说:用一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老师在肯定了同学们积极主动精神后,又提出新
问题:“
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我们国家的土地面积还能用这种方法吗?”同学们领悟
到这种方法太麻烦,
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到底怎么求它的
面积呢?
疑问萌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
四、设置悬念,引导探究
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
索、追求的浓厚兴
趣。这是老师常用来设计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设置的悬念应具有“精”、”新”、“
奇”的特
点,在技巧上则应“引而下发”、“令人深思”。
例如有一位教师教“三角形
内角和”时,老师在媒体上出示一直角三角形玻璃板(是用三
块玻璃拼成的),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
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学生对此感到新奇,渴望得到答案。这时老师并没有把现成的答案
告诉学生;而是进一步
引导探究。算一算:拿出自己的两个直角三角板,算算每个三角板的三个内角和是
多少度?
量一量:让学生用量角器度量一下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折一折: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得到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原正方形四个内角和的
一半。然
后老师打出投影把三角形玻璃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帮助学生验证一下自己的探究
结果。这种方法,不仅
令人耳目一新,而是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发现----
解决问
题的一个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思维之趣,参与之乐,成功之悦。
五、设置悬念,引导探究
实物、教具或投影比语言更有说明力和真
切感。运用实物、模型或投影,课件等,有助于
学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化抽象为具
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直观鲜明地揭示客观事物的关系,可以使他们获得较深的感受。
这是教师导入新课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如有位教师在讲“三角形的认识”时,上课开始,
课
件显示红领巾后告诉学生,红领巾的形状是三角形。学生建立表象后,让学生例举生活中
的实例,教师也
参与举例。
课件显示三角旗、房架后,并提问:“红领中、小三角旗、房架,虽然它们的大孝颜
色、材
料等各不相同。但从它们的形状来看,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出了三角形的概念。通过直观
演示和语言的点拨,为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概念奠定了基矗。
六、创设情境,激发求知
情境式导入新课的特点是把形、情、境、理熔于一炉。利用音
乐、投影、录音、录像等手
段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我在教“相遇问题”时
,为扫清学习
障碍,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用活动抽拉片显示让学生理解“同时”、“相向”两概念的意义
。
促进了对新知识的探求。
七、利用故事,激发联想
针对小
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
关的故事、寓言、典故
、迷语、趣闻等,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维,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致
勃勃地投入新知识学习中去,变好奇
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分数大小的比较”
一课时,我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
们想听吗?”这时打开屏幕出示事先下载好
的动画片《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样的导入,既生动
有趣,又蕴含着新知识。能激励
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与教学有关的趣闻、故事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
能帮助学生理解教
材,为课堂教学成功铺下基石。
当然,导入的形式还远不止这些类
型。关键是要掌握人,因时、因地而变的法则,但是
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导入新课,都应当在传授知识、启
迪智慧、陶冶情操诸方面取得好的效果。
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尽量给学生审
美情趣上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