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
2013年高考分数-3分钟英语演讲稿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
作者:沈占
单位:颍上县江店孜镇培蕾小学
摘要
教而有方,学而有效。小学数学教
学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了解
和分析学生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采取相适宜的有效教学方法,使教学
更有效。
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教育规律,明确目标、组织好内容、
选择
合适的方法和适宜的评价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
提高阅读能力、敢于质疑和提问、在操作实践中锻炼
磨砺。
关键词:小学数学 因材施教
有效教学
一、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特点分析
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教师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主体意
识。总的来说,小学一二年级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三四年级要对学习
产生兴趣,
喜欢阅读或尝试解题;五六年级则要自发产生学习动力并探索自己的学习方法。
小学
低年级的学生一般来说书面语言落后于口头言语,从二三年级开始,书面语
言逐步赶上口头言语,四年级
起书面言语就超过口头言语,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快
速发展。根据这一特点,语文教学强化了阅读分析和写
作训练,数学开始接触分
数、面积、进率等比较复杂的问题,已发展学生的概括、对比和分类抽象思维能
力。社会课程则更加注重介绍更为复杂和间接地社会现象,科学课程则通过观察、
分析和归纳开
始探讨一些自然现象的奥秘。
教学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任何超越学生发展水平的教
育
都会妨碍学生的成长。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
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每个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
的态度和能力,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
的发展。深入分析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掌握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
点,较有助于广
大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有效教学。
二、 有效学习设计
学习设计是
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个好的学习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
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
习积极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达到预定学习目的。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设计,包括
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三个层面,是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学会学习,学
会生存,学会做
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建设者,调试
着,是课程的协商者、解决者。
1、 确定学习合适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也是预先设定达到的结果。在制定教学目标
是要注意知识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考虑当前学
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把较高水平的目标剔除,制
定出适合教学目标。
2、 分析学生的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是学习设计更有针对性,
必须考虑学生的情况,要考
虑学生接受能力、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是学生
的
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3、 组织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的组织,要根据指定的学习目
标开展,了解教材的特点,编撰者的
意图,清楚的知道“教什么,学什么”,把握知识内容的前后联系,
分析教材的
重难点,使得教学的内容重点突出,并能突破难点。
4、 学习方法的选择 学习方法的选择的很重要,一节课的是否有效就取决于此。学习方法注意要
根据指定的目标,学习内
容,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
调到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5、 正确评价教学效果
一节课结束课前的目标是否达成,是否还有欠缺,就得对学习的效果
进行评
价。评价不仅要注中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注重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更要注重注
重在学习
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有很多种:课堂上的
应用练习、与学生交流本节课的心
得与不足、作业分析等。通过多方的评价,就
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思维、解决问题、情
感与态度方面的基本
情况。依据情况可以为以后的学习设计的完善提供宝贵的积累。
三、
小学数学中有效教学的具体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在数学教学中,知识的传
授是一
方面,更重要的是教会怎样去解决问题,也教师就是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怎么去学
习。
1、 让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做好预习、做好课堂笔记、
课后练习、小结等。这样在以后的长期学习
生活中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在这几年的教学中,
我也发现学生预习
的重要性,才踏入课堂教学的时候我却忽略这项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达不到预
期的效果,大部分同学接受新课比较费力,这使我感到很困惑,开始怀疑是不是
自己的教学哪里出了问
题呢?于是我就找有经验老师讨论这个问题,当我听到他
说你是否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的时候,我就突然明
白过来了。与此同时,我课下调
查课上接受新课较快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反馈的信息是他们大部分都在
家认真
做了预习,并尝试做一些练习。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每节课新课前,都要求
学生做好
预习,并在授新课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新课部分的教
学就轻松了很多,学生理解,接受
都很轻松,与老师的交流互动也更积极了。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数学教学其实是一门活动,需要学生的参与,再次过程
中,学生既得到了动
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也到到达了锻炼思维的目的。数学知识就会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最终形成能力。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应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判断、推理等数学
思维方法,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就可
以形成思考数学
问题的方法。例: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的课本有关于“圆柱与
圆锥”的知识,这是重视动手操作及空间
发展思维为主的单元。这节课教学中我
使用大量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展示圆柱与圆锥的形成过程和
特点,但是结
果差强人意,于是就去学生进行调查,学生反应是觉得内容很空洞,自己没有经
历
动手操作的过程。针对情况,我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加入学生制作圆柱圆锥的
部分,再重新进行教学,这
次效果非常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每每出现动
手实践的新课,我都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力求给他们
最真实的体验。
3、 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问题需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
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
法。让学生逐步掌握对应、假设、转化、化归、集合等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方法。
教师要注重这方面的引导,把课内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
的方法。
例:作为教师,我也是从学生走来,喜欢探索,发现问题的本源,也讨
厌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所以当我走
上课堂时,我就尝试着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
发挥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学习。在四年级教学乘法分配律
时,我结合书上的插
图(两面相邻的墙贴瓷砖,),先让学生算出瓷砖的总共有多少块,并到学生检查<
br>做的结果,然后让学生板演,这个环节很重要,我事先已经知道了学生做的结果,
所以的学生板演
的结果是相同的,但是过程是截然不同的,于是借此提出疑问,
“为什么,他们结果相同,但是过程不同
呢?,于是,这就引起了学生的积极的
讨论,达到了预期设定。经过讨论,以及学生的反复验证和总结,
得出乘法分配
率。
4、 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书本知识,增强
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基本方法。也是
独立学习开始,所以教师亚要使学生养成良好数学阅读习惯,知道学
生课中和课
后阅读,这样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概念的理解和加深。同样学生课后也
可以
阅读一些关于数学方面的知识,丰富学生课外的生活。阅读在数学的教学中
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做教学
中,发现有些学生一段话的磕磕绊绊的,往往还有
很多错别字,有的学生虽然能完整的读完一段话,但是
不明其意或半知半解,数
学教学需要准确的把握每句话的意思,不然就会给分析,解题带来困难。于是,
一方面,我联系学生家长,给学生买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
学校的资源,展
开图书借阅;再者,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朗诵等形式的竞赛。学
生不仅养成阅读的习惯、拓展了知识面,
而且,通过阅读锻炼更能准确的把握数
学语言中的含义。从教学实践中我还发现,大量的阅读后,学生的
语言组织也更
严谨,表达的也更准确了,无疑阅读习惯给我学生的数学的学习带来了潜移默化
的
改变。
5、 让学生掌握操作方法
小学数学中操作活动是至关重要要的,许多的数学概念、
算理、公式、技能
都是借助操作活动形成的。教师要多指导学生正确、比较、有序、合理地操作,
而且注意指导学生讲操作这外化行为为为内化为学生的理性认识,进而加深学生
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
,不断形成和扩展他们额数学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数学
能力。
6、
使学生形成质疑问题、敢于提问的好习惯
形成质疑问题、敢于提问是无数成功者必经之路,如果良保护
好的习惯,对
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财富。教师要使学生敢于提问,并鼓励学生多思、
多
问,保护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和热情。例:我一直注重学生质疑问题、敢于提问
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始终认为,不断质疑,质疑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思维锻炼
思维、拓展思维的有效途
径。在教学当中,在课下,对于质疑,敢于提问的学生
我及时给他们解疑释惑,而且给与言语上的鼓励,
适当发些小奖品作为鼓励。如
果在课堂上,我会让班级学生给他们热烈掌声。一学期结束后,我会给学生
颁发
“小小知识泰斗”奖状。四年级时,班上有一位学生,郝辰宇,平时不爱提问,
一节课上,
主动提问,我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给与他鼓励,并让学生送上热烈
的掌声,看到脸上还带着略显害羞的
笑容,我知道,他以后会更多的提问,事实
证明,他就是朝着我预期的方向发展,他的学习和平时表现也
越来越好了。希望
通过多种形式的鼓励,让学生多质疑,多提问。
7、
教会学生整理知识脉络,总结学习过程
数学学习是重视新旧知识、学科间知识之间联系的教学,教师要
引导学生积
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同时引导学生回忆、总结学习过程,帮助学生
把一
些零散的知识纳入一定的知识结构中,以便学生发现规律,完善数学知识结
构,构建成一个清晰的数学知
识网络,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力。在以前
的教学中,我乐于为学生总结所学过的知识,并列出详
细的脉络,每当我满满的
写了一黑板,看着自己成果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后来我发现这种方法会学生带
入死记硬背的死胡同,而且,学生潜意识里,会养成懒惰的思想。后来,我改变
策略,每当没学
完一单元的内容,就会要求学生先自己尝试归纳,总结。然后,
把他们放到小组当中再次讨论交流,归纳
总结。最后,让小组派代表陈述总结。
虽然,多多少少不够完善,但是经历自主思考和讨论交流后,学生
对知识已经大
致的掌握。相比之前的我帮助总结的,学习效果好更好,学生的记忆更长久。
8、 教会学生进行数学交流
教会学生进行数学交流就是要教会学生“会听”数学、“会读”
数学、“会写”
数学、“会思考”数学,只有多交流,多讨论,才能促进学生能力不断提高,智
力水平迅速提高。为了加强学生的交流讨论,相互学习,我将班级单位,再次分
割成更小的学习的单位:
“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一般六个人,由学习成绩较好的、
表达能力较好、责任心的抢的、有一定组织能
力的学生担任组长。每个小组中根
据实际情况安排学困生,让他们在小组学习中得到提升。经常一段时间
不断的实
践、磨合。学生间讨论交流,自主学习的氛围渐渐形成。课堂教学也更加“热闹”,
学
生积极也更高了,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总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只有不断
进行研究、
探索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孩子的未来的一切得到保障,发挥他们身上具
有的
潜能,最终使他们成为可用之材,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闫桢。有效学习指导【J】2013
2、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3)
3、
刘儒德。论学习策略实质【J】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