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三个典型案例

余年寄山水
672次浏览
2020年09月05日 15:2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广州市天河中学-我爱你汉字手抄报


利用数量关系解应用题------案例
王鹏涛
教学目标:
通过 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在解答应用题的实际问题
中加以应用.
教学难点:
使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术语和关系式.
教学设计
一、铺垫孕伏.
口算:
30×40= 6×40= 200×20= 80×50=
12×8= 32×20= 150×4= 240÷2=
二、探究新知.
1.导入: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各种数量关系.在乘法应用题中有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板
书: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数学例1: 认识:单价×数量=总价
(1)例1.铅笔每枝5角,买3枝用:
5×3=15(角)
15角=1元5角
篮球每个70元,买2个用:
70×2=140(元)
鱼每千克9元,买4千克用:
9×4=36(元)
(2)引导学生明确:以上三个问题都是买东西用钱的事.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单价;买了多少叫数量;一共用多少钱叫总价.
第一个问题里的单价是5角,数量是3枝,总价是1元5角.
第二个问题里的单价是70元,数量是2个,总价是140元.
第三个问题里的单价是9元,数量是4千克,总价是36元.
从例1可以看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
(3)反馈练习:
① 口答:每件商品的价钱叫( ),买多少叫( ),一共用多少钱叫( ),它们之间的关系
是( ).
② 请你举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以上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
3.教学例2.认识: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1)例2.每棵苹果树平均收苹果25千克,3棵苹果树收:
25×3=75(千克)
菜园每畦产菠菜150千克,4畦产菠菜:
150×4=600(千克)
(2)讨 论思考:这两个问题都是说的什么事?这两个问题中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分别是
什么?从上面两个问题 可以看出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3)学生汇报:这两个问题都是说有关生产数量的 事情.每棵树收多少苹果或每畦菜地产
多少菜叫做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数量;把一共收 多少苹果或产多少菜叫

































































总产量.
第一个问题里的单产量是25千克,数量是3棵,75是总产量.
第二个问题里的单产量是150千克,4畦是数量,600是总产量,
从上面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4)反馈练习:
① 回答:每棵树收多少苹果或每畦菜地产多少菜叫(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菜
地叫(数量).
② 举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上述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两种数量关系?
四、随堂练习.
1.填空:
( )×( )=总价 ( )×数量=总产量
2.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
(1)知道每袋洗衣粉的价钱和买的袋数,求总价应用洗衣粉单价乘袋数.( )
(2)生产队有土地20亩,每亩产粮400公斤,共产粮多少公斤,是求数量的题目(
五、布置作业.
1.编一道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应用题.
2.编一道已知单产量和数量求总产量的应用题.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
王鹏涛 (2010.4. 15 )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渗透“形式与实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设计
一、谈话.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掌握了假分< br>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二、导入新课.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1.分别出示每一个圆,让学生说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
(1)把这个圆看做单位1,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
(2)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
(3)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
2.观察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
(1)从4 幅图上看,阴影部分的大小怎么样?(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2)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把图上阴影部分画上等号)
3.分析、推导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的大小也相等:
(1)4幅图中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那么,表示这4 幅图的4个分数的大小怎么


样呢?(这4个分数的大小也相等)
(2)它们的大小相等,也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把4个分数用等号连起来).
4.观察、分析相等的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观察转化成的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的分子、分母都乘上了2或的
分子、分母都扩大了 2倍.)
(二)教学例2.
出示例2:比较的大小.
1.出示图:我们在三条同样的数轴上分别表示这三个分数.
2.观察数轴上三个点的位置,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从数轴上可以看出:
3.观察、分析形式不同而大小相等的三个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变化规律.
(1)这三个分数从形式上看不同,但是它们实质上又都相等. (教师板书:)
(2)你们分析一下,、各用什么样的方法就都可以转化成了呢?
三、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1.观察前面两道例题,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变化规律 ?“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
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2.为什么要“零除外”?
3.教师小结: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
4.谁再说一遍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字母公式:
四、应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1.请同学们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我们以前学 过的哪一个知识相类似?(和除
法中商不变的性质相类似.)
(1)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 ?(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


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2)应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以进行除法简便运算,可以解决小数除法的运算.
2.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
我们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目的是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应 用这一知识去
解决一些有关分数的问题.
3.教学例3.
例3 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板书:
教师提问:
(1)?为什么? 依据什么道理?(,因为分母2乘上6等于12,要使分数的大小
不变,分子1也要乘上6.所以,)
(2)这个“6”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想:2×?=12,2ד6”=12,也可以
看1 2是2的几倍:12÷2=6,那么分子1也扩大6倍)
(3)?为什么?依据的什么道理?(, 因为分母24除以2等于12,要使分数的
大小不变,分子10也得除以2,所以,

五、布置作业
六、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1、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
去学习新知。2、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3、注重知识的
迁移应用,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默化知识。


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
王鹏涛 (2010.4.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互质数的概念.
2.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互质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设计
一、铺垫孕伏.
1.说出什么是因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2.求18、20、27的因数
3.把18、20、27分解质因数
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入:我们已经会求一个数的因数了,这节课我们学习怎样求两个数公
有的因数.
(一)教学例1【演示课件 “最大公因数”】
8和12各有哪些因数,它们公有的因数有哪几个?最大的公有的因数是多
少?
板书:8的全部因数:1、2、4、8
12的全部因数:1、2、3、4、6、12



学生交流: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8和12公有的因数是:1、2、4
最大的公有的因数是:4.(教师板书)
1.总结概念:8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8和12的公因数.
1、2、4是8和12的公因 数.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4是8和12
的最大公因数.
2.阅读教材,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反馈练习:把15和18的因数、公因数分别填在下面的圈里再找出它们的最大
公因数。

(二)教学互质数【演示课件“互质数”】
1.5和7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各是多少?7和9呢?
5的因数:1、5 7的因数:1、7
7的因数:1、7 9的因数:1、3、9
5和7的公因数:1 7和9的公因数:1
5和7的最大公因数:1 7和9的最大公因数:1
教师提问:有什么共同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都是1)


教师点明: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2.学生讨论:8和9是不是互质数,为什么?
强调:判断两个数是不是互质数,只要看这两个数的公因数是不是只有1.
3.分析:质数和互质数有什么不同?
(意义不同,质数是对一个数说的,互质数是对两个数的关系说的.)
4.反馈练习:学生举例说明互质的数.
(三)教学例2.
求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
1.用短除法把18和30分解质因数.



2.教师提问:根据结果能否知道18和30的因数各有哪些?怎么想的?
明确:根据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可以求一个数的因数.
3.师生归纳:18和30的因数,要能 整除18,又能整除30,就必须包含18和30
公有的质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公因数中最大的,它就必 须包含18和30全部公有
的质因数2和3.2×3=6,所以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6.
4.教学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书写格式.
启发:为了简便能不能边分解质因数边找公有的质因数?
(把两个短除式合并)



2.教师提问:根据结果能否知道18和30的因数各有哪些?怎么想的?
明确:根据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可以求一个数的因数.
3.师生归纳:18和30的因数,要能 整除18,又能整除30,就必须包含18和30
公有的质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公因数中最大的,它就必 须包含18和30全部公有
的质因数2和3.2×3=6,所以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6.
4.教学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书写格式.
启发:为了简便能不能边分解质因数边找公有的质因数?
(把两个短除式合并)
2.教师提问:根据结果能否知道18和30的因数各有哪些?怎么想的?
明确:根据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可以求一个数的因数.
3.师生归纳:18和30的因数,要能 整除18,又能整除30,就必须包含18和30
公有的质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公因数中最大的,它就必 须包含18和30全部公有
的质因数2和3.2×3=6,所以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6.
4.教学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书写格式.
启发:为了简便能不能边分解质因数边找公有的质因数?
(把两个短除式合并)
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5.反馈练习:求12和20的最大公因数.


6.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①学生讨论.
②师生归纳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般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去除,一
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 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
③教师说明:做短除法时,除数通常是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并从最小的开始
除起;也可以用一个合数去除,只要能够整除这两个数就行.
④反馈练习:求36和54的最大公因数.
三、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 究了用什么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及相应概念,(板
书:最大公因数)它是为以后学习约分做准备的 ,希望同学们知道知识间是有必
然联系的.
四、随堂练习.【演示课件“练习”】
1.填空.
(1)( )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 )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
公因数.
(2)( )叫做互质数.
(3)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般先用这两个数( )连续去除,一直除
到所得的商是( )为止,然后把( )连乘起来.
2.先把下面的两个数分解质因数,再求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2=( )×( )×( )
30=( )×( )×( )
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 )=( )


3.判断.
(1)3和5是互质数.( )
(2)6和8是互质数.( )
(3)1和6是互质数.( )
(4)1和44不是互质数.( )
(5)14和15不是互质数.( )
五、布置作业.
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6和9 16和12 42和54 30和45
六、板书设计

高二化学教案-什么是野鸡大学


国庆板报-演练总结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沈阳市第三十六中学


杨朔-房屋出售协议


淮阴师范学院教务网-春天起航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水浒传读后感


公务员考试常识大全-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爱护眼睛手抄报-关于成长的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