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分析

余年寄山水
596次浏览
2020年09月05日 15:3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医保网-五年级下册数学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分析

一 发现法的特点
发现法是近二 十多年来国外倡导的一
种教学方法,也有人称为探究问题法。五十
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根据科学 技术的迅猛发
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国外在提出改革传统
教材的同时,相应地要求改革传统的教 学方
法。有些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倡导“发现”
的学习方法,强调要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创造< br>知识。例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就提出:
“要引导儿童去重新发明他们能够发明的
事物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更完整地提出
发现学习的理论。他强调,学习是发现知识、
理解一个学 科的基本认识结构、运用直观和
分析推理以及依靠内在动机的过程。他认为,
“发现不限于寻求 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
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
的一切方式。”因此,他提 倡在教学中广泛
运用发现法。
倡导者们认为发现学习的优点主要是:

1.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他们的智
力;2.可以较深地理解知识,并且较好地保
持在记忆中;3.使学生更容易迁移,并且提
高学习和研究较难的教材和问题的兴趣和
信心;4 .学生获得探究知识的技能,从而提
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运用发现法的一般步骤如下 :1.创设问
题的情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2.拟出解决
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收集资料;3. 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5.总结,做出共同的结论。
可以看出,发现法教学的过程与 科学家
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照布鲁
纳所说,两者属于同一类的活动,差别仅在< br>程度而不在性质。
纯发现法的教学,自始至终强调儿童自
己独立进行活动。这种方 法,国外的学前教
育工作者运用得多一些,在学校教育中也有
运用。但是,纯发现法存在较大的 缺点,它
只适用于介绍新教材,有时儿童有困难,不
能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获得系统完整的< br>知识。因此有人(如美国的柯尔士)提出引
导发现法,即在拟定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提出

< p>
假设时,教师可以适当予以提示和帮助。这
样,学生做起来比较容易,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 发现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自从倡导发现法以来,在国外的小学数
学教学中有一些教师运用了发现法,但不普
遍。最早在六 十年代初,布鲁纳曾和美国数
学家狄因斯合作,研究试用发现法教小学数
学。他曾在小学三年级 试用发现法引导儿童
根据正方形的边长求面积,发现(x+ 1)(x
+1)=x2+2x+1 。以后一些数学教学法研究
人员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研究。现在从国外
书籍中选几个例子来说明 。
例1:一位数除两位数的教学。
给出一道题如39÷3。学生可以先拿39个物品,每3个一份,把它们分成13份。
做几个这样的题目以后,可以让他们把物品
组成 10个一组。例如,给出这样一道题:
“哈利买了4条糖果,每条有10块。他吃
了1块,把剩 下的每3块包成一包,分给同
学,分给了几个同学?”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解法:


1.每3个分成一堆,然后数出分得的堆
数;
2.从三个10中各先拿出1个,剩下的
每9个分给3个同学,再把其余的也每3个
分成一堆。
3.与2.相似,但他们看出有4个9。
4.他们看出3个10正好分给10个人,
剩下的每3个分成一组。
5.与4.相似,但他们看出剩下的9个正
好够分给3个人。
在学生得出解法之后,全班 进行讨论。
教师对不同的算法不给出评价。再出一道题,
许多学生会选用比他第一次用的更为简 便
的方法。进一步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促使
学生找出更为有效的计算方法,形成一般的
竖式计算。
例2:乘法分配律的教学。
给出一道一个数乘以和的应用题,例如:
“有3个男孩和4个女孩,分给每人2块饼
干,一共需要多少块饼干?”让各小组研究
这道题可能有几种方法。学生想出下面的解
法:


每人的块数×(男孩数+ 女孩数)=2×
(3+4),(每人的块数×男孩数)+(每人
的块数×女孩数)=(2×3) +(2×4)。
还可以用长方形阵列的方法(即按照已
知数画几行点子,再导出算式)。 每个小组
可以自己设数,排成大小不同的阵列。让学
生写出积,然后在其中某两行之间或某两列
之间折叠一下,把阵列分成两部分,重新写
出算式,求出积来。以4×7为例,可以写
成如下的形式:
学生找到分配律以后,可以用它去发现
新的事实。
例3: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
开始先让学生各拿一张正方形纸,沿对
角线折叠,发现每个 三角形的三个角是由一
个直角和两个半个直角组成的。随后让学生
拿一张长方形纸,沿对角线剪 开,再试试能
不能发现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有的
学生很快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2个直 角,
因为一个长方形有4个直角,而剪成的两个
三角形是完全相等的。
教师还收 集了一些等边三角形容器。儿


童发现可以把6个这样的容器拼成一个新的
图形。 而且可以把三个拼在一起立在桌子上
(右图)。这说明每个角(根据已学的图形
的对称很快发现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
等于2个直角的三分之一。这再一次说明三
角形的内角和等于2个直 角。
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能不能发现任意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教师建议学生各画< br>几个不同的三角形,给每个角标上号。有的
学生折叠三个角,使它们对在一起;有的学
生 撕开三个角,把它们拼在一起。他们发现
拼成的角的边形成一条直线。有些学生试图
发现三角形 的内角和是否有不等于2个直角
的。
最后教师建议,在一个球面上画一个三
角形 。学生很高兴地发现,在球面上画的三
角形有些内角和是2个直角,还有一些却大
于2个直角。
从上面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在小学数
学教学中运用发现法,基本上符合前面介绍
的几个步骤。几个例子突出的共同点是激发
儿童动脑筋想办法发现规律。解决问题;不

< br>同的是,有的教师引导多一些,有的教师引
导少一些。
三 对发现法的评价
自发现法问世以来,国外对这种方法有
各种各样的评价。除了象前面介绍的发现法
的倡导者所指出的一些优点以外,也有不少
人提出意见。
有些人对发现法持反对的态度。 例如,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不相信只要使学生掌握
思考方法,就可以培养起能力。他强调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大量有组织的知识,教师要给
以充分指导,使学生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学
习。 美国另一心理学家奥苏博则认为,大多
数学习应当是学生主动解决问题,但必须由
教师建立一个 系统的序列和方式。他认为听
讲也可以是一个智力上主动的过程,而在探
究的情境中学生也可能 是被动的。
也有人认为发现法有它的适用范围,不
能作为唯一的一种教学方法。苏联教学 法专
家巴班斯基曾指出,这种方法花的教学时间
多,在培养一些不复杂的技能技巧时作用是不大的。美国的小学数学教学法研究工作者


恩德希尔认为,在教学新概念和一般概括 性
知识时可以用这种方法,而关于概念的名称、
符号表示法仍需要教师予以讲解,而且在发现新知识以后,还要适当地通过讲解法复述
概念,指出它的属性,以及计算方法的一些
细节 (如进位加法要说明竖式具体怎样加,
注意哪些事项)等。日本福冈大学秋山俊夫
根据日本的试 验,认为发现法对于具体运思
阶段后期至形式运思阶段前期的学生(十岁
左右——十二岁左右) 比较有效,但也认为
要花费时间和劳力。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如何在小学数学教
学 中运用发现法,还没有完整的经验,有待
于进一步试验研究。

韩国仁川-法院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房地产销售技巧-护士实习总结


小学生搞笑作文-保定一中录取分数线


知识就是力量是谁说的-雾的作文


拓展体会-增广贤文解释


芜湖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骆驼祥子摘抄


mpa是什么单位-学习雷锋心得体会


辩论会规则-论语六则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