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共10篇)
实习工作评价-四年级科学试卷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共10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
一、将游戏引进多媒体教学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
学
已不足以引发学生兴趣的今天,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就必须有
游戏的韵味,让学生感觉是在玩儿
而不是在学,是在玩儿中
构建学习体系,让学生在玩儿中,完成学的目的。在进行《分
数的认识
》这堂课教学时,我与信息技术教师联合教学,把
这堂课设在了微机室,这一变化引发了学生无比的兴趣
。上
课时我与信息技术教师一起设计了一款游戏叫做削木头,是
操作者用一把大刀,将垛的木头
削成要求的长度,按照尺寸
削。首先要求把木头削成相等两段,然后是三段、四段、五
段,木头
的长是15厘米。布置学生都说出削成两段、三段、
四段、五段的木头都分别是多长,同学们兴趣高涨,
不久就
都给出了答案,接着,我又让学生说出分成三段的两段有多
长,分成四段的三段有多长,
分成无段的四段有多长。学生
很快又得出了答案。我就开始讲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讲解
分数是
怎么形成的,并由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演示。这样的教
学方式,一样是多媒体教学,却没有简单的知识演示
,而是
在游戏中让学生掌握了对分数的认识,在游戏中学到了知
识,寓教于乐,在于乐中教的融
入,要自然不感觉刻意,其
实是教师潜心的刻意。
第 1 页
二、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
方式,但必须不断推出新
的模式,才能引发学生长久的兴趣。当今是一个竞争异常激
烈的时代,
竞争意识已深入人心。对小学生来讲,竞争也会
引发他们的极大兴趣。在进行加减混合应用题的教学中,
我
设计了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设计多组图画,将学生分成
多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画面编出
应用题,并解答给出答案。
同一组画面,能够编出的应用题多且计算正确的为胜利者,
失败的小
组要表演节目,胜利的小组得到站起来齐声说,我
们是最棒的的奖励。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学生积极参
加,
开动脑筋,最后同一组画面有一个小组编出了五道应用题并
且计算完全正确而获得优胜,有
一个小组只编出了三道,虽
然计算完全正确,还是依然被罚唱歌。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加减混合
应用题,学生掌握得非常令人满意,在以后看测试
中证明,应用题这堂课的教学得到了预想的效果。竞争
机制,
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并
在探索中提高是自己对应用题
的认知能力和解题能力。
三、总结
小学时期是由儿童进入少年的时期,是教育的启蒙时期,
在
这个时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
意识,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是受益无
穷的。因此,小学教师肩
负的任务是艰巨的,人们说教师是素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第 2 页
而小学教师是构建人类灵魂的地基,只有地基牢固了,人类
的灵魂才能够得以塑
造,而不至于坍塌。作为小学教师,要
千方百计地探索新的途径,发展新的思路,达到真正的寓教
于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一个充满快乐与认知的童年。
在玩儿中学,在学中玩儿,伴着快乐成长
,带着知识壮大。
第二篇: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对班级小组合理划分,优化小组质量
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需要学生组成不同的小
组,这就需要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
一般来说,小组划分可
根据小组之间学生质量相当,小组内
部学生质量存在差异的原则进行,这样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
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还能使成绩优异的学生主动帮助成
绩较差的学生,活跃学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通
过这种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最大的变化是学会了帮助同
伴,同时与他人进行竞争
。对于学生的学习质量来说,学生
的思维被充分地激发。比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
算
这一节课中,教师提出问题长方形的周长怎么计算,让学
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通过讨论,让小组
选举代表发
言进行象征性总结。有的学生提出可以用绳子绕长方形一
圈,然后测量绳子的长度;
有的学生提出可以只测量长度和
宽度,然后长度+宽度+长度+宽度;有位平时数学成绩并不
理
想的学生还提出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法就是长度2+宽度2。
第 3 页
由此可
见,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基本能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
算方法,加上教师的补充,就可以完成学习目标。
二、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作用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已经不再是主导地位的角色,已经将课
堂充分交给了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为学生提供
良好的学习平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
就可以轻轻松松
了。其实,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经常会遇到一些矛盾
和问题,他们之间谁
也无法说服谁,谁也不知道对方是对是
错,而数学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学科,对错自然需要学生清楚
明白,这时候就需要老师这个裁判来作判断;有时候学生的
想法还是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这时候就需要
教师适时地引
导。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时常巡视学生小组学习的
情况,观察每一位学生
的学习态度,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进
行纠正,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则对他们进行积极
的鼓励。教师还要注意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间,既不能草
草收场,也不能次数过多,要做到心中有数,
根据学生的能
力和学习状态灵活把握时间。
在教授圆的周长课程中,笔者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让学生进
行小组合作,但由于是公开课又怕超过了预定的时间,在学
生并没有讨论充分的情况下
催促学生暂停讨论,最后导致学
生小组合作的结果并不理想。此外,教师还应该适时对合作
学习
进行合理评价。在合作学习告一段落后,教师需要对学
第 4 页
生合作学习
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其中带有鼓励式的评价最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鼓励不仅有口头表扬,还可
以
采取发放五角星和一些简单文具的方式。让得到奖励的学生
更上一层楼,让没有得到的学生获
得一个反馈,向那些表现
优异的榜样学习。
三、总结
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能够实
现小学数学有效的合作学习,
帮助学生增强沟通能力,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让学生在充
满相互
合作、帮助和竞争的环境中学会聆听别人的想法,学
会独立思考。同时,教师也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将课
堂真正地交给学生,让学生主题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达
到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化
,达到课程标准高效教学的要
求。
第三篇: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
一、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
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的教
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就像某位著名教育家所说:如果学生
喜
欢这位老师,那么学生肯定也会信任这位老师,学生会喜
欢这位老师的课,会积极地去学习这门课程。这
种情况在小
学生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学生对教师的喜欢程度会在很大程
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和
第 5 页
生活的接触中去尊重学生,获取
学生的信任,营造一个和谐
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提高学习兴趣。
2.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在发展,教育教学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更新。
依据当前
教学理论的要求,教师应该采用以学生为探究主体的探究式
学习,教师发挥积极的引导
作用的教育教学理念。根据此理
念的要求,教师应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
探究
学习的氛围,积极地做好学生工作的引导者。例如,平
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知识就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师让
学生自己观察课本中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两个图形的面积
大小,并分组讨论,最后让学
生说出自己的答案。教师在评
价学生答案的同时,发挥引导作用,提出数学的转化思想,
根据已
学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3.教学要发挥生活资源的作用
从根本上
讲,数学来源于生活,课本中的数学原理都可以在
生活中找到原型。而且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设置跟现实
生活
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
活情境中选取合适可用的教学资
源,让学生不再感觉和数学
有距离,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采用生活资源教学的方
法还能让
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
正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
动
力,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两位数的乘
第 6 页
法时举例,有20名教师和150名学生坐车去旅游,成人票
40元一张,学生票20元一张,超过
30人的团体则可以享受
团体价25元一张,让学生找出最为便宜的购票方案。通过
具体的购票
情境很容易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从而掌
握要学习的知识点。
4.发挥成功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发挥成功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
br>过程中享受成功的经历,通过这种成功的经历帮助学生树立
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教师在课堂设
计教学问题时要考虑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设计具有难度层
次梯度的练习题
,适合所有学生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解
答出题目,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能获得成功的经历。成功<
br>激发兴趣法不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还能在课外灵活运
用。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不应该只有
批评,应更多采用鼓
励肯定的办法去评价、激励学生,通过积极的评价方法逐渐
树立学生学习数
学的信心,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结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环节中重要
的组成部分,虽然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各种办法,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的差异性
和多变性,教师
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况,及
时改变教学策略。并且各个兴趣培养方法并非相互孤立,而<
br>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配合的,教师可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
第 7 页
不断摸索兴趣培养方法,通过各种方法的不断组合,去激发、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
与课堂学习。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培养
1小学数学教学形象思维训练严重欠缺
现如今,我国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关键性问题就是
数学
思维的发展极不平衡,没有创造力,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是对
公式的套用完成,缺少真正的思
考过程。造成此项原因的主
要原因就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
的抽象思
维能力,而忽视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
学生还没有将一项事物转化成形象模式之前,就要直接
变成
抽象的理念,造成学生无法真正深刻的对其有任何良好的理
解。
2数学形象思维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作用
形象思维广泛存在于数学的研究活动之中,并
且不断的变化
演进,从而以多种形式表现存在,同时也是决定着数学创造
力与数学发现的一个核
心性因素。实际上,数学中的大多数
结果都是先从观察和实验中取得的,之后再经过归纳总结被
发现。这也就表明,数学研究的活动过程中一般是以形象思
维为主。自然的,数学定理和结论的阐述,能
够有效的训练
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可是数学定理、结论的发现过程同样
也是创造性的一般过程
。明确的掌握了解数学研究活动中的
发现过程,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
第 8 页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有效的利用数学知识度学生的形象
思维能
力做培养,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整个的数学
思维理念完成和谐有序的发展,这在实际的工作学习
中是十
分重要的。
3形象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3.1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书数学这门课程的抽象性突出,要想良好的解决数学
问题只
能怪的高度抽象型和学生具体的形象思维之间的矛盾,就需
要使用直观教学的方式。直观
教学在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过
程中十分有效。举个例子,在讲述圆面积公式的时候,教师
可以用
一张纸剪出两个面积一样的圆形,之后将这样两个圆
从圆心至圆弧剪成多个大小一样的扇形。在教学的过
程中,
教师可以把两个圆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直观的看见两个圆
的面积是一样的。之后再把其
中一个圆展开变成两个半圆,
拼做一个长方形。那么通过这个直观的展示,学生就能够清
楚的明
白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已知长方形的面
积是长乘以宽得到,那么理解圆的面积是长乘以宽乘
以就容
易多了。透过这样一个直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形象到抽
象,能够更加利于学生取得清
楚的数学一般理念。
3.2引导想象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建立课堂教学情境
,充
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因为现代心理学认为,表象不但是
第 9 页
<
br>能够存储的,同时也是对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的过程,形成
一个新的想象表象,也是开展形象思维
的重要形式。
4结语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尝试各种方式启发、培养学
生
的思维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将学生
的形象思维能力建设培养,也是对学生对数学学
习的有利辅
助
第五篇: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构建
一、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课
堂上我和学生们一起玩了一个游戏。我让大家数数一共有
多少人,其中有多少男同学和多少女同学。待大
家都数清楚
后,再来算一算男同学和女同学分别占全班同学人数的百分
比。学生们先是非常兴奋
地数起人数来,等到确认了具体人
数后,学生们又认真地计算了起来。全班共有52名同学,
其
中男生28名,女生24名,数字并不算太复杂,但是对于
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要想准确地计算出百分
比,需要他们
细心并且仔细。不一会儿,就有学生报出他的计算结果,紧
接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得
到了答案,不少学生都得到了正确答
案。这个过程中,大家都非常积极并且十分投入。这不仅是
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一种直观体现,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数
学的学习兴趣。同时,将知识点融入学生熟知
的生活情境中,
不仅能够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认识,还能够很好地提升他们
第 10 页
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学生参与的高效化
要想打造高效优质
的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升学
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是实用性非常强
的,要想让学生对教学点有更好的掌握,必须加深他们对知
识点的应用能力。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来,能够在教师
的引导下进行思考,知识应用过程自然就产生了。因此,提
升学生对于课堂的参
与是非常有必要的。提升学生对于课堂
参与的模式有很多,可以设置有趣的课堂教学小游戏,也可
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探讨,还可以让学生间以小组合作学习
的模式展开学习研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
可以灵活地选取
更为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才是优质课堂的体现。在进行平行
和相交这节内容的教
学时,教学要点首先在于要培养学生对
平行与相交这两种直线间的关系具备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
上再来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两种关系间各自的特征。
为了提升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让他们对这两种
直线间的关
系有更好的理解,在基本介绍了两个知识点的概念后,我让
学生们认真想想生活中有
哪些平行与相交的实例。很多学生
立刻对四周认真观察起来。有的学生举起一本书大声说道:
课
本上下两条边是平行的。还有学生说:黑板的上边和下边
也是平行的。这时,一个学生拿起两支笔让它们
彼此相交,
并且说道这两支笔是相互垂直的。学生们举出了各种各样的
第 11 页
例子,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大家对于课堂的参与也十分积极。
在这种很好的教学氛围中平
行与垂直的概念已经很深地印
在学生的脑海中,大家对于这两个概念的实际应用也很充
分。这对
于提升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是很有帮助的。
三、课堂评价的人性化
教师给予学生的课
堂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这既是对学生的一
种判定,同时,人性化的课堂评价也能够很有效地给予学生肯定与鼓舞,加强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信心。在给
予学生课堂评价时,应当更有针对性。当
学生很好地完成学
习任务时,给予他们鼓励表扬的同时也要激励他们做到更
好;当学生的回答不
正确或者犯下小错误时,教师不应当批
评指责,而应当在评价中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给予他们鼓舞,让他们积极改正并且在下次能够做到更好。
为了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的掌握
程度,教学中我
开展了一次课堂小测试,列出了几道思考题,让学生们展开
独立运算:6548
78947367958885369927待学生算完后,每一
道题我都会依次点一个学生来回答。大
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
背得都较为熟练,对于答对的学生我会给予充分肯定。然而,
也有学生对口
诀表并不熟悉,当他们答错时我并没有提出批
评,而是让他们再仔细想想。有的学生立刻就能够反应过来
,
然后得出正确答案;有的学生确实不记得,对于这种情况我
并没有指责学生,而是让他们有针
对性地对口诀表中自己不
第 12 页
熟悉的地方再加强记忆,下次课再来检
查,并且鼓励他们要
加油。人性化的课堂评价能够化解学生内心的压力和胆怯,
给予学生正面的
鼓励能够激发他们多下工夫,进而提升学生
对知识点的
第六篇:小学数学活动操作有效策略
一、学习材料生活化
在教学百分数一般应用题时,教师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要收
集必要的信息。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
描述学校周边道路环境状况。然后结合学生的描述
信息,在
众多信息中选择出一条:为绿化道路环境。在校外公路栽种
树木,一共栽了400棵,
成活200棵。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
的知识获得状况,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自主解答与探究。在
学生遇到新的知识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告诉同
学们这批树木的成活率是50%。这就引出了
成活率和50%
的教学点,让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运用这样
的材料,使学习的信
息完全来自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贴近
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了生活数学的现实性。运用贴近生活
的教学材料能很好地解决死知识适应对话教学之间的矛盾。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实际
生活,结合教材
的内容,把知识和学生的实际进行重组和排列,让数学的学
习更加有趣。同时,
贴近生活的材料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
加注意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自主地注意生活中的数学
第 13 页
知识,不仅增加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真正感受
到
数学的魅力,进一步促进数学的学习和教学工作。
二、理论知识实践化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最终还要回归于生活。教师应该充分
利用掌握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
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从而解决现实的问题,让学生真正
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要积极鼓励学生
收集、整理、加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自己的数学知识,
解决必要的数学问
题,增加对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更加注
重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去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而不是只注重公式
的讲解,是否会做某一类数学题,考试得
了多少分数等等。
要联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做到数学知识的活学活用,就必
须加强学生数学思
维的培养。如,在学习百分数意义后,出
示了一道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我们班有30%左右的学生在家<
br>使用电脑上网,其中80%的学生是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20%
的学生却在玩网络游戏。根据这
一实际问题,让学生结合学
到的数学知识去思考、解决身边的问题,从而不仅使学生升
华了课堂
知识,更加培养了数学的思想,增加了自己动手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从而更加
对数
学学习感兴趣。
三、问题处理兴趣化
第 14 页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数学问题。作为教师就要将实
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发现和总结,在课堂
上引导学生去
发现和探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这样不仅使数学贴近学生的
生活,更加培养了学生
的兴趣。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景相结
合,通过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从而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提高
数学技巧的目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经
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
中,要依据学
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学生的兴趣所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
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
生对数学的认识,发现数学的魅力。
例如:教学厘米、米等长度单位时,可以从比高矮实际事例
入手,使学生明白长度单位对于精确测量的意义。再让学生
通过测量工具认识长度单位。然后从实际出发
,联系实际动
手测量图钉的长度、食指的宽度、书本长度、平伸两臂的长
度、黑板的长度、教室
的长度等。
四、总结
通过学习材料的生活化,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
实
际问题,结合学生的兴趣所在,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案例
相结合,创造出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教学
模式,让学
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感受到数学普遍存在于我们的
生活中。让抽象枯燥的课
本知识,充满生活的气息。结合学
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增强了数学的亲和力和实际意义,
同
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焕
第 15 页
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七篇:小学数学意外资源有效利用
一、意外错误贵在利用
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还比
较
低,因此,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很
正常的。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时会常常因为学
生在数学学
习过程中认知的错误,从而给课堂带来意外。其实,学生的
错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
资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准课
堂上的意外错误进行利用,造就课堂的精彩。
例如,一位教
师在教学加减混合运算一课时,教师先给学生
呈现了这样的情境图: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了3只,又飞
走了2只。然后,让学生根据情境图列式。小朋友们列出算
式:4+3-2。此时,教师追问:
你们会算吗?请跟同桌同学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然后指名回答:先算4+3=7,再算7-
2=
5。就在这几乎一致通过,而教师也以为可以顺利进入下
一环节的时候,有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老师,
还有一种方
法,我是先加2再减3的,4加2等于6,6减5等于1。不
对,不对!他的想法招
来一阵不对的声音。教师对此并没有
淡化处理,而是加以机智的利用,把萦绕在学生脑海深处的
问题提到了眼前:怎么回事?为什么换了位置以后得数跟原
来不一样了呢?接着,提示学生。可以请情境
图帮帮他。在
老师的鼓励和情境图的帮助下,学生意识到:2只天鹅是飞
第 16 页
走的,不能加2,而应减2;3只天鹅是飞来的,不能减3,
应该加3,所以如果要换
位置的话,应该是4-2+3,而不
应该是4+2-3。这样的调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也为以后学习加减法的简便运算埋下伏笔。
以上教学片段中,当课堂出现意外时,教师并没有
简单地否
定这个错误资源,任之流失。这是个非常有价值的生成。正
是因为教师冷静处理课堂突
发事件,善于利用可贵的教学资
源,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精彩生成,加
深对
加减法意义的理解,变节外生枝为节外生姿。
二、意外分歧智在互动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是
存在个性差异的,对于相同的学习内
容,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有时候甚至会产生分歧。
如果某个数学问题很有意义,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兴趣很浓,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纷纷发表意见
,且产生发散
性、创新性的见解或者产生意见分歧,此时,我们就应该把
预设的这个环节延时,
让学生充分地展开辩论与探讨,引导
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互动。
三、总结
总之,教学
过程是随机生成的,节外生枝是不可避免的。这
些枝(非预设)虽然生于节(预设)外,但它却是蓬蓬勃
勃、
富有生机的。教师应该运用教学机智改变教学预设以适应学
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师
生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得到
第 17 页
充分发展。
第八篇:小学数学课堂信息技术资源的利用
一、精彩动画串联,激活学生兴趣
在上
《不退位减法》时,我在备课时就用多媒体引入了一些
动画,针对中年级学生都喜欢如《喜羊羊》《熊出
没》等这
类动画,我在引入环节设计了如下活动单:1.给学生出示卡
片,第一张卡片上是一群
羊,要求学生计算羊村有多少个学
生?进而计算我出的题目:64+7,61+25,32+5,19+
252.思
考: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3.小组互助来闯关:狼堡有只
狼,羊村有只羊。我们
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通过层
层递进的关系,在一步步掌握学情的基础上,深入教学。随
后我通过动画上的人物,让学生数一数动画片的小动物,让
学生数一数羊村里有多少盘青草这样的问题非
常吸引小朋
友的眼球,也取得了高效。
二、精彩课件分享,拓宽学生思维
传统意义
上的课件总是让学生望而生畏,因为一般都以复习
题、讲解题目为主,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所谓的课件
枯燥
乏味。而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完全可以采用精彩的课件,
这样的课件中可以配上音频、
视频,以及符合儿童心理的一
些小游戏等等,以此达到复习课的目的,同时又拓宽了学生
的思维
,特别是提高了学生的发展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认
识除法这一课后,学生们已经从头到尾学习了加、减
、乘、
第 18 页
除这四种计算方式,有不少学生在处理具体的计算时,觉
得
很费脑力,甚至觉得复杂而望而却步。我就利用精彩的课件,
引导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并结
合课堂中我列出的几条题
目,用笔在纸上进行了各种演算:(10+9+8-7)54(3+2)+1=
9;
(10+9+8-7)654+3+2+1=8;(10+9+8-7-6)5-43-21=6;
(109+87-6)5-4-321=2;每一页课件上是一个题目,要求
学生分成小组,然
后由小组的成员思考,看哪一个小组回答
得又快又准确,这样利用课件比赛的形式,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精彩资源共享,激发学生热情
信息技术是一场革命,对于教学课堂来说,
也同样如此。信
息技术带来了精彩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共享后,给予学生的
更是一种视野上的开
拓,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
生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积极融入数学王国,在探究的过程
中,得到学习的乐趣。课外我建立了QQ群,让学生在群里
分享有趣的资源。我会定期在群里公布一道
类似数学上的发
散性题目,引导学生课外积极开动脑筋,还会分享一些小游
戏、小视频,通过游
戏、视频的参与,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
学学习的精彩。
四、总结
总之,小学阶段特
别是中高阶段的学生,他们性格活泼又富
有个性,教师要做的不是要管住他们,通过纪律的约束让他第 19 页
们融入数学课堂,而是要将数学王国的乐趣带给学生,通过
这些乐趣的指引,让他们充分沉浸到数学学习中来,魅力的
吸引比纪律的约束往往要重要得多。而信息技
术更像是一把
双刃剑,所谓的双刃剑,即有利也有弊,利在于能为学生、
课堂带来福音,而弊在
于如果利用不好反而会带来不少弊
端、缺憾。所以,信息技术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更要学会充
分
运用、灵活运用,才能真正为高效课堂所用。
第九篇:双基变四基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思路
一、坚实基础上的创新才有力量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
br>基本技能,这是教育最根本的初衷,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方面,老师们应该帮助学生加快对基
础知识的熟练掌握,
这种掌握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
过及时运用和反
思领会而得,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
握,能够举一反三,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对基础知识的牢记于心,例如我们教数字1-9的时候,因为19是抽象的数
字符号,所以我们可以出示9把尺子或
者铅笔等,让学生从
中抽象出数字9,从而使其实际生活中就能从具体的实物中
抽象出数字19
来;另一方面,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这种技
能是一种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不仅仅让学生记忆解题步骤与程序,还应该让学
生明白运用这些步骤与程序的原因。另外
注意学以致用,让
第 20 页
学生多加练习,增加应对不同题目的能力,从
而实现脱离对
书本知识的记忆,变成一种随时可以运用的能力。
二、扬弃传统寻求教学新思维
在夯实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作为小学数
学老师应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学
生的基本思想和基本
活动经验。一方面,要认识到数学基本思想就是数学的灵魂
所在,是我们开
展数学教学工作的主要纲领,过去仅仅要求
老师们具备一定的数学思想,但现在新课标要求学生们也要<
br>具备一定的数学思想,从而能够自觉构建知识系统,发散数
学思维,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要求老师们应重视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在日常教学活
动中培养学生基
本数学思想,通过情境设置等,让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加深对数学思想的体会与感悟,例如我们在教学分<
br>数除法时,应该让学生明确分数除法是建立在分数乘法的基
础上,使其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一个
数除以几,就是求这
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把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来计
算,从而自主构建
起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另一方面,
老师们应该根据学生能力和基本思想的领悟,结合教学特点,创设出与学生实际相适应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
实践中积累经验,倡导主动学习、自主探
索、动手实践等方
式,把应试式的数学学习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
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两者共进步的教学思
第 21 页
路
教育要从孩子出发,从双基到四基的转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
在数学
学习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不仅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静心再读、再品、再思考的空
间,更
要求教师与学生大家对话、交流、研讨,甚至反复研读讨论。
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在学习
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意学生理
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的思考与实践能够促使其对知识的掌
握并
使之形成技能,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
上来,才能使其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在数学思
想、问题
解决等方面得到发展,例如,对于1+2+3+8+9=?对于这个算
式,有两种解题
思路:一种是累加,另一种则是前后相加,
前者计算量大,后者相对简便,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让学生<
br>把这两种解法都予以展示,通过解题过程,学生一定会明白
对于此类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另一方
面,在尊重学生主体
的同时,要处理好其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开展有效教学。
教师通过设计
教学预案、创设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发挥
组织作用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通过恰当的问题
或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步步深入,引导每
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这一
过程中,归纳和示范促
进了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这样
既尊重学生个
性,建立师生互信的平等关系,实现师生共同
发展。
第 22 页
四、总结
四基的提出可以说表明了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教学改革的决
心
,也为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上文我们也对小学
数学的教学思路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身
处在教学一
线的老师们能够在夯实双基的基础上,通过巧妙渗透基本思
想,注重学生基本活动经
验的积累,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自实
践的机会,让学生由过去的两能发展为现在的四能,从而最
终
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十篇: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研究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首先是具体材料的经验组织化,即从现实背景中的问题情境
出发,经过数学化的探究过程,提炼出数学问
题或者模型;
其次是通过数学材料的逻辑组织化产生各种数学知识,其中
包括数学概念和思想方
法,而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数学活动
是运算与推理,当然也含有拓展性的探究;最后的数学的应
用又回到了现实的背景。此外,这五个因素中,运算推理与
知识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传统的双基
;而探究与背
景则多少反映了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向。初步确定了数学题综
合难度因素后,将每一
个因素划分为若干个水平,这样,最
终就可以根据数学题在每个因素上的难度水平去确定它的
综
合难度。我们将采取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层次性,即所划
分的两个相邻水平之间要有较为清晰的层次差异
;二是可操
第 23 页
作性,使得对每个具体的数学题难度水平的界定,不
会因人
为而出现显著的差异。
二、形成性测试题与教材习题难度一致性比较
1.探
究水平的比较。在对《标准》和其他文献的阅读后了解
到,理论上探究是习题综合难度的一个因素。探究
水平中识
记是基础,理解是过程,对知识的识记与理解是进行探究学
习的准备。对数学知识的理
解表现在学生能够记住一个概念
的定义,能够举出一定数量的有关这一概念的正例和反例,
能够
在几个概念之间比较异同,并且认识到这些不同的概念
所对应的不同解释,能够将概念从文字表述转换成
符号的、
图像的或口头的描述或表征。统计结果显示,教材和试卷习
题在探究因素的三个水平上
百分比差异不大,均比较重视识
记与理解,在数学探究水平上涉及相对较少,试卷习题中的
探究
水平又不及教材。
2.背景水平的比较。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学习中有情景,在
练习中有相应
的背景,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在
练习中对学以致用更感兴趣,同时也取得更好的效果。学生
学习数学是学生生活常识的系统化,离不开学生现实生活的
经验。同样的知识,不同的学生会有
不同的理解,因为每个
学生都是在自己原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进行理解,构建自己
的数学知识。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已有
的数学世界、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第 24 页
趣与学习动机,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教学背景,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和升华已有的经
验。
3.运算水平的比较。数的
运算非常重要,以至于占据了现行
小学数学的绝大部分空间。对于数的运算,《标准》在第一
学
段中提出这样的要求: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
义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经历与他人
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
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
理性进行判断。统计结果显示,
教材与试卷习题在简单符号运算水平上百分比之差相对较
大,而
在复杂符号运算水平上百分比之差仅为0.4%;教材
中在简单符号运算的习题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试卷
,而在无
运算和复杂符号运算两个水平上的百分比又略低于试卷。
4.推理水平的比较。培养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考虑逻辑推
理能力的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是数学能力中的核心能力,无
论
是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都离不开逻辑思维能力。在教材和试卷习
题中应注重
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而统计表明,教材与试卷习题
在复杂推理水平上均很少
涉及,大部分的习题都不包含推
理,但试卷习题在简单推理水平上的百分比却明显高于教
材。
5.知识含量的比较。统计结果显示,教材习题中36.7%的题
第 25 页
目含有一个知识点,这一数值明显高于处于此水平的试卷习
题,但在其他三个水平上,试卷习
题的百分比又略高于教材。
这说明形成性测试卷在题目的设置上更注重数学知识本身
的联系。
三、结论与建议
总的来说,在数与代数领域中,形成性测试题和教材习题一
致性程度较好,这从综合难度直观模型中两五边形的吻合度
即可看出;在推理和知识含量两个因素上还
存在一定差异,
但其他三个因素基本是一致的,虽然五边形严重地倾向运算
和知识含量因素,但
这与所选的样本是有关系的。同时,模
型中五边形的整体态势反映出形成性测试卷在题目的设置
上非常注重双基,注重数学知识本身的联系,但在探究背景
两个因素上还显得不足,也就是说,在形成性
测试题和教材
习题中新课程理念的践行程度还不够。
第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