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教法论文

绝世美人儿
951次浏览
2020年09月05日 16:0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淮南子本经训-常德教育信息网


小学数学教学教法探讨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要阵地,作为数学教师
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
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 验数学学习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
学习思想方法”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所设定的一个基本目标。教
师要不断探索,不断优化数学 教学教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教法 教学 探讨
一、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会使学生不仅爱学、会学,而且
学得津津有味,学得积极主动, 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来增强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根 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结合不同学生的心理特
点,选择和探索最佳激发式的教学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灵
活运用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以旧导新,深入浅出,启
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生动活泼地学
习,逐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采用灵活多样的 教
法,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学习的关键在于对概念的理解,
对性质、法则、公式以及定 理的应用。数学又在于内部结构的严谨,
对概念的精确定义,因而在讲解概念时用读读、议议的方式提出 关
键性词语,要一字不差地按照教材上的书面语言讲,讲性质、法则、
公式、定理时,可用发现 法、比较法进行多方面联系,纵横扩展,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上习题课或复习课,采用 “一题一设”效果
甚佳,或者用议论、练习或讨论等方式来提高同学们的兴趣。
二、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于教学的教法探讨
1、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 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 结合”
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
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 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
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它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 则,
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例如,我们常用画线段图 的方法来解答应用题,这是用图形来代替
数量关系的一种方法。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2、转化的思想方法
转化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转化,是指将有待解决或
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
以求得解决。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 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
转化,是现实世界的普遍规律。数学中充满了矛盾,如已知和未知、
复杂和简单、熟悉和陌生、困难和容易等,实现这些矛盾的转化,
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 为熟悉,化困难为容易,都
是化归的思想实质。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都是一个未知向已
知 转化的过程,是一个等价转化的过程。转化是基本而典型的数学
思想。我们实施教学时,也是经常用到它 ,如化生为熟、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等。
如:小数除法通过“商不 变性质”化归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异
分母分数加减法化归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通
过“通分”化归为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等;在教学平面图形求积公
式中,就以化归思想、转化思 想等为理论武器,实现长方形、正方
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间的同化和< br>顺应,从而构建和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3、集合的思想方法
把一组对象放在一起, 作为讨论的范围,这是人类早期就有的思
想方法,继而把一定程度抽象了的思维对象,如数学上的点、数 、
式放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思想就是集合思想。集合思想作为
一种思想,在小学数学中就 有所体现。在小学数学中,集合概念是
通过画集合图的办法来渗透的。
4、归纳的思想方法
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先由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算出其内角和度数,再用猜测、 操作、验证等方法推导一般三角形
的内角和,最后归纳得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就运用< br>归纳的思想方法。
在研究一般性性问题之前,先研究几个简单的、个别的、特殊的
情况 ,从而归纳出一般的规律和性质,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
式称为归纳思想。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就是 归纳思想的应用过程。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运用归纳思想,既可认由此发现给定问题的解题


规律,又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新的客观规律,提出新的原理或命
题。因此,归纳是探索问题、 发现数学定理或公式的重要思想方法,
也是思维过程中的一次飞跃。
三、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再创造”
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 本人要学习
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
行这种再创造工作 ,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
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 解,更谈
不上灵活运用了。如我在教学生学习小数除法时,计算“11.28÷
2.5”,竖式 上商4.5后,余下的3究竟表示多少,学生不容易理解。
于是,我在横式上写出11.28÷2.5= 4.5……3,让学生判断是否正
确。经过独立思考,不少学生都想到了利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来检验:4.5×2.5+3≠11.28,得出余数应该是0.03而不是3,在竖
式上的余数3表 示3个百分之一,即每次除后的余数数位与被除数
原来的数位一致。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 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高度,
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
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
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 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
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节日贺卡-节假日通知


给老师的感恩信-天津劳动和社会保障网


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北京会考成绩查询


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意大利留学专业


莫言诺贝尔获奖作品-新年祝词


中国鬼节-济南市人事考试网


共产党员承诺书-实习小结


招商银行济南分行-印度留学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