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情分析

玛丽莲梦兔
930次浏览
2020年09月05日 16: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接电话的技巧-新加坡大学排名


怎样做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情分析
王涛
摘要:
知己知 彼,方能百战百胜。做好学情分析可以更好地促进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实
效性。本文主要从什么是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学情
分析三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关键词:学情分析 调查 课堂教学

学情分析对于广大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设 计、课堂教学实施都是非常重要
的,它可以让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更高。但 从笔者
的观察来看,往往有老师忽视这一点,他们缺乏对学情分析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喜欢“拿 来主义”或是“闭门造车”,很多时候就造成了学生“水土不服”以至
于课堂教学效果欠佳。为此,笔者 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学情分析。
一、什么是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就是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前对 新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的已有知识
水平、生活经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对新知识的理解等学情进 行的调查分
析。
二、学情分析的重要性
简要地讲,学情分析可以让教师在课堂教学 前通过调查分析学生的各种情
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有的放失地开展课堂教学。具体地讲其重要 性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学生从“生活数学”过渡到“学科数学”。
以《角 的初步认识》为例:“角”这个“东西”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打从
记事开始学生就在生活中认识了“角 ”,如“桌角”、“柜角”和“墙角”等,还
知道了碰到有些“角”就会很痛,要小心不要碰到“角”。 但学生理解的“角”
是生活中的角,与数学中“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角”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那又是不是摒弃学生的生活经验直接从纯数学的角开展教学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来看看一位优秀 老师是怎样开展教学的。她通过学分析了解到学生对“生活


角”和 “数学角”的理解后 ,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把一张红领巾贴在黑
板上,问学生:有角吗?学生答:“有”。师:“有几 个”。生:“3个”。师:“你
能把它画下来吗?谁勇敢地到讲台上来在黑板上画一画。”这位老师随意 请了一
个学生上来画角。结果这名学生只在红领巾的三个顶点处点了3个点。师:“画
好了吗? ”生:“画好了。”师:“原来画角这么简单,我把红领巾拿开看看角是
什么样子?”接着这位老师就把 红领巾给拿开了。全场学生傻眼了,议论纷纷,
老师顺势叫学生讨论“角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通过 讨论,学生才真正认识
到“数学角”和“生活角”是不同的,才理解到“什么是角”。但我们回过头来< br>看一看,如何没有这位老师课前进行的细致的学情分析,没有了解到学生对“角”
的理解,是不可 能设计出这样一个精彩的教学环节的,是不可能让学生对“生活
角”的理解如此轻松过渡到对“数学角” 的理解,是不可能这样有效地让学生经
历并体验横向数学化的过程。
2.可以准确地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情境
每一堂课我们都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 但怎样才能让学生创设
出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情境呢?可能有很多老师会借助主题图的帮助。但主题图往< br>往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学生的地域特点、生活习俗、
学习习惯、学习兴 趣的不同,照搬主题图有时显得很不合适。怎么办呢?那就需
要我们开展学情分析。通过学情分析了解学 生针对新知识的兴趣点在哪里?喜欢
用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学习活动?喜欢老师创设什么样的课堂情境?例 如有一位
老师在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时,照搬了有一位名师的课堂,选取了“北京申
奥成功 ”这一个素材来串联整个教学过程。我看了他的设计后,让他去班上开展
一个学情分析,调查了解学生对 “北京申奥成功”这一事件了解多少?调查的结
果可想而知,因为北京申奥成功在2003年,那时大多 数的孩子还没出生呢?不
可能对这一事件有多少了解?而且北京奥运会都闭幕3年了,伦敦奥运会都要开
了,学生们对“北京申奥成功”肯定没多少兴趣了。我于是建议他改成以“羊羊
运动会”为素材 开展教学活动,结果获得了成功。从这次修改创设情境的素材我
们可以看出,只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学情分 析,才能准确把握学生关注的、感兴趣
的东西,才能准确地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有助于教师掌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每位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的时候都会写重点和难点,但是对重点和难点是不是
真的把握地很准确?这就需要课前进行一些必要的学 情分析。例如在教学西师版
教材一年级下册的《方向与位置》时,可能大多数的老师认识到重点就是“左 和
右”,难点也是“左和右”。但我在进行学情分析时发现很多学生能清楚地说出自
己的“左手 ”和“右手”,却不能很清楚地说出老师的“左手”和“右手”。于是
我将难点定为“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开展教学时增加了“用自己的左手或右手
拉拉同桌的左手或右手”和“观察靠右行”两个课堂活动,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
体会左右的相对性,以有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左和右。
三、怎样做好学情分析
1.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灵活选择学情分析的方式。
学情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小测验法
等,那是不是每次学情分析都 要用到所有的方法呢?我们要怎样灵活选择学情分
析的方法呢?我认为这两个问题都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异 同以及学生的情况灵活
地选择。如:在教学《倒数》一课时,适用访谈法,通过访谈可以了解学生对“倒
数”的理解是顾名思义的理解,也是倒过来就是倒数。我们在设计教学就可以针
对“倒过来就是 倒数”作为切入点开展教学。又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时,可以采用小测验法,设计一两道计 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题给部分学生进行
一次小测验,从而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后对平行四 边形面积计算方
法更多的是猜测,缺乏真正的理解。这样在课堂教学时就可以以此为探究的起点
和重点,让学生经验猜测、操作、实验、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在理解新知的
同时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 经验。当然也并非是每次学情分析都只选择一种方式,
我们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综合地选择合适的 学情分析的方式,让学情分析
进行地更深入、更全面。
2.调查的学生不易过多但要有代表性。
进行学情分析时,调查的学生不易过多。一 是因为学情分析往往都是利用课
余时间,如果每次都对全体学生进行学情分析的话,显得不太现实也没有 必要;
二是因为每次学情调查都要组织一定的素材,这素材可能是学生感兴趣的,也可
能是学生 不感兴趣的;学情分析有时是成功的,也可能有时是不成功的;如果每
次都进行大面积的学情调查会造成 一定的浪费。虽然调查的学生不易过多但一定


要有代表性,选取的对象要以几个标准随机 选取。一是根据性别;二是根据学业
好坏;三是根据平时上课表现;四是根据学生的其它特点,如是否是 留守儿童、
家庭情况、父母工作情况、生活的环境等。同时要说明的是有些访谈类的学情分
析也 可以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调查。
3.要对所要教学的新知识进行深入分析,领会编者意图。
对待每一个新的教学内容 不能单纯地“就事论事”,不能是例题就讲,是练
习就做。要查阅课程标准、教学参考等资料对新知识进 行深入地分析,深刻领会
编者意图,理解清楚新知识的来龙去脉,既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理解新知识,又要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认识新知识。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我认识到三
角形的稳定性绝 不是“三角形的框架拉不动”那么简单,它真正的含义是指“三
边确定,三角的形状也确定。”于是,我 在开展教学时除了完成教科书上的实验
外,加做了三个实验:一是每个小组发放三根长度分别相等的三根 木条,然后拼
成一个三角形,让每个小组拼成的三角形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每个小组拼成的
三 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二是拿了一根红领巾让学生拉一拉,让学生发
现并非所有的三角形物体都 很“稳固”;三是让学生拉一拉桌面,让学生发现并
非所有的长方形的物品都不“稳固”。通过这三个实 验让学生理解拉不拉得动不
能只看是不是三角形,还要看这个物品本身是不是很牢固,从而让学生真正从 数
学角度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4.要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
学情分析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我们在进行调查分析时要因地制宜,根据教
学内容、学 生各方面情况设计学情分析内容。不要只是纸上谈兵,也不要只是简
要地进行访谈。比如在教学《异分母 分数加减法》时,我们不仅要阅读有关参考
资料,还要认真思考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必 要性,如何让学生
真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如何让学生轻松掌握算法等。为此,就要对学生
进行必要的访谈和小测验,了解学生潜意识中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认识以及学
生猜测的异分母分数加 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以此来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
5.要注意把握学情分析和课堂教学的异同。 学情分析是教师在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对教材进行的一些前瞻性的
分析,以利于更好地进行教 学设计以及实施课堂教学。它与课堂教学有着本质的


区别,不要把学情分析搞成和课堂教 学一样,千万不要把学情分析搞成新知识的
教学。在进行学情分析只是针对学生进行一些试探性的、尝试 性的检测或访谈,
不要为了让学生理解新知识作讲解,点到为止就行了。
综上所述,我们一方 面要认识到学情分析的意义、理解学情分析的重要性;
同时更要掌握学情分析的各种方法,坚持在日常教 学中开展学情分析,注意反思
回顾,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

幸福的句子-广东省会计信息服务平台


万圣节图片-防化学院


2017七夕-小学数学说课稿格式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幼儿园德育工作计划


圣诞的英文-800字作文大全


广州市第七中学-入党申请书


法国图卢兹-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庆阳四中-管理学基础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