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南通纺织技术学院-我们的无奈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密切数学与现实
世界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但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素质,
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能使
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
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
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
性,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新课标》又指出: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
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
到数学就在身
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所以,教师在课改实验中应充分挖掘
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
活之
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
数学。在这方面,
作者有几点粗浅体会。
1 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恰当的数学教学
1.1 摄取学生熟悉的现实中的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
满着数学,教师
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搜集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
学就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
得着,就会对数学消除畏惧感、神秘感,而产生亲近感和浓厚
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理解”、“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理解”
时,先出示平时见
到的红领巾、扇子、扣子、七巧板、书本等实物,然后通过电脑画面,抽
去实物,留下角、圆、三角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
几何图形就藏在我们的周围,从而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热情。
1.2 淡化抽象的算理复述,强化直接生活经验,领悟数学。在
小学数学教学中,过度
强调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复述思考过程,实行所谓的“算理”式
分析,而忽视学生已有的
生活背景基础,反而会把学生带进“死相同”,使本来容易理解的知识,人为地
复杂化,使
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深不可测,产生厌学情绪。
例如:在教学《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有这样一道例题:饲养场养白兔12 只,
黑兔7
只,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学生回答:12原7越5
(只)。有些教师反复强调学生说
出算式中的12、7、5
只表示的意思,并且非要这样叙述不可:12 表示12只白兔,7 表示
与黑兔同样多的白兔7
只,白兔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7 只,另一部分
是比黑兔多的部分,从12
只白兔里去掉与黑兔同样多的7 只,就是比黑兔多的5 只。生硬
地用这套严密的、抽象的语言分析题
意、理解题目,失去的是解题水平,留下的是无效的、
无味的空洞文字复述,这样教下去,学生越学越糊
涂。在实际生活中,小学生对这个问题最
直接最初的理解是:“白兔多一些,黑兔少一些,从12
只里去掉7 只,就是白兔比黑兔多
的5 只。”这样表述顺应小学生思路,适合小学生的经验基础,学
生很容易接纳,并且觉
得学得轻松。从儿童的生命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设计学生的富有情趣的数
学教学活
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
利用生活经验检测数学学习
数学来源于实践,在获得对现实的数学理解并总结到
数学原理或规律后,还必须回复
到现实生活中去,在某种水准上实行检验。这既是检验原理、规律可靠性
的过程,也是数学
应用的过程,并且是保持数学生气勃勃和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例如:在学过“比多比少应用题”后,我出了一道题:“爸爸今年33 岁,比儿子大
20 岁,儿子今
年几岁?”有位学生说:33+20=53(岁)。师问:你为什么这样解答?生:
因为大10
岁就加上20 岁,所以就是53 岁。绝大部分学生回答:不符合实际。教师肯定
了绝
大部分学生用生活验证的做法,指出要形成自觉从生活经验角度去检测数学学习的结
论,使学生感悟到数
学的合理性。 3 利用生活中的原型实行教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只有让它
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
数学的学习内容绝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
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
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
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
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
面积”的含义
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箱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又领着学生去测
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这个水池没有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
了计
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下课铃响了都没人听到。又如在教学
“统计和可能性”
这部分内容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请学
生调查了解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
、喜爱的体育运动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填写统计表,绘制
统计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
这些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数学一旦“回
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
生渴求知识的脑海中。
4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1 开
设数学实践课,创造应用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活动,强调数学与现实
生活的联系,开设生活数学
实践课,是培养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的重要保证和
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
位”后,安排学生用面积单位测量书本、课桌、教
室地面、自家客厅的地面面积,让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
知识即时使用到实际中去,使学生感
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确有好处,感到身边的很多实际问题有待解决,从
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
4.2 展开数学交流活动,营造
应用氛围。把课堂所学的知识通过精心组织的数学交流
活动,化进实际中,应用于生活中。例如:在教学
“理解图形”后,展开了“看谁拼图形最
巧妙”活动;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整理与统计”
后,展开“学生优秀统计员”活动;在教学
“元、角、分的理解”后,展开了“学做售货员”活动;在教
学“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和“土
地面积单位”知识后,展开“农田计算员”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让
学生体会到数学遍
及生活的各个角落,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行业,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同时领悟到只有
具备
扎实的数学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4.3 设计开放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的独创性。练习设计上,注重开放题的设计,给学
生留下广阔的空
间,让学生补充问题、搜集条件、探索不同的答案,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
解决实际问题的独创性。
例如:一个长方形木板,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学生跃跃欲试,想出无数种答案
(1 个、2
个、3 个、4 个、5 个、6 个……)。
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开放题,给
学生打开一扇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无穷,同
时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不是要求所有的学
生都能找出所有答案,意义在于在寻求
多个答案的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