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九顶塔-元宵节祝福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阿荣旗那吉屯第二小学于晓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阿荣旗那吉屯第二小学 于晓丽
提起小学数学,很多教师都认为好教,认为无非是讲几道
例题,
做几道练习题,考前再复习一遍,不就大功告成了吗?再说,考题中
有百分之九十是课本
上的原题,有什么难的呢?经过几年的小学数学
教学实践,我深有体会:小学数学得高分确实很容易,只
要教师把每
一道题都讲上个一两遍,学生再作上个一两遍,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
起初,我认为
这样的做法很好,很有“效率”。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渐渐感觉到我们这样的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
可以说对于学生继续
学习数学没有任何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抽象的逻辑思维,轻视形象思维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很多人认为数学本来就是一门逻
辑性很强的学科,当然要注重逻
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当然没有错,可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首先是直观的形象思维,然后在直观具体的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渐形成
了抽象的逻辑思维。而我们的教
学却存在着很多“越位”现象,在低
年级,教师就一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学生也会在此基
础上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把所有的问题都往教师的逻辑思维模式里
套,不会独立思考。尤其是在
应用题教学中,这种现象极为普遍。很
多教师紧紧抓住数量关系这一“法宝”不放。让学生死背公式,如
:
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时间……
在作题时把题往相应
的公式里面套,既不用直观教具,也不教学生画
线段图分析。例如一位一年级教室在讲一步应用题实施这
样设计的:
(原题为,学校养7只白兔,5只黑兔,一共养多少只兔?)这位
教
师既没有让学生摆一摆白兔有几只、黑兔有几只。也没有让学生数一
数白兔和黑兔一共几只,
只是在黑板上贴上一张表示白兔的图片,注
明7只,又贴上一张表示黑兔的图片,注明5只,最后表示上
一共多
少只?班里的几名反应快的学生很快作了出来,其余的学生也跟着模
仿起来。虽然这节课
上下来,很多学生都会做了这样的题,但很多学
生都没有理解为什么是7+5=12(只),只是糊里糊
涂得跟着作下来。
这种现象在高年级更为普遍。如在讲“相遇问题”的例题时,很
多教师都是
通过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讲解的,结果看起来也不错,
大多数学生都会做了。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
的:他想让学生理解什
么是相遇?选择让学生到讲台上表演的方法,结果很明了,学生们很
快明
白了什么是相遇。接着他又让学生表演一次相遇,这一次让学生
们观察:当两个人相遇时,可以发现那些
有规律性的东西?然后这位
教师又让所有的学生体会了一次什么是相遇,即用自己的两只手代表
两个人,这样,学生们很快就发现了,当两个人相遇时,他们用了相
同的时间,他们两个共同走过了一段
路程。这两位教师讲课的结果可
能差不多,但前一位教师的做法太单调了,把题公式化,学生没有观察,没有亲自感受,只是在枯燥的跟着教师想。第二位教师的课生动
直观,简单易懂,而且课堂气氛
活跃,学生不但会做题了,也学会了
怎样思考问题。让我们看到了学习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使学生在
不断思考、不断发现的过程。
二、重视作题的结果,轻视思考的过程。
在很多数学课上,我们很难听到教师问“你是怎样想的?”“你
为什
么这样做?”我们听到最多的是“对不对?”“是不是?”作数
学题时,教师们往往只注意结果的正确与
否,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过程,
更不会想学生为什么会出错?因此,学生做数学题时也就不想怎样做
有道理,只是猜,结果对为上。如,我班上有这样一位学生,他的作
业做错了,当他改完后给我看时,
让我非常吃惊,他竟然只改了结果,
算式和计算过程虽然都错了,却原封不动的交上了。当我问他为什么
不改时,他却说:“有一次,我也是这样改的,你就给打对了。”一下,
我茫然了:是我们教师
的不良做法导致了学生的惰性,也给学生带来
了不好的影响。在此,我想对所有的教师说一声:当你给学
生判作业
时别只看结果,当你的学生做题做错了时,请你追问一下他是怎样想
的,帮他找出“病
根”。
三、重视书本知识的掌握,轻视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我们的教师把书本知识都
讲得十分详细,学生书本知识的基础也
相当扎实。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
极
性、主动性,让学生动手折一折、画一画,上得有声有色。除了举了
几个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外
,有这样一道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画面上划
着三辆小车,第一辆的轮子是三角形的,第二辆的轮子是正方
形的,
第三辆的轮子是圆形的,问那辆小车跑得快。本来这道题非常好,可
以联系生活实际讲一
讲圆的用途。可是这位教师却一带而过,似乎这
道题只是个陪衬,样子。
正是由于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疏忽生活本身,只重视书本,导致
很多
知识都与现实生活脱节。比如,向一个六年级的学生问:为什么
电线杆上有一个三角形的东西?他却不知
道。但如果你问答三角形有
什么特性,他马上就会回答你:稳定性。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在
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大部分学生都会找单位“1”,看分率,确
定算法,对于教师所教的东西非常
熟练,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却无
从下手。我曾经在班上出过这样一道题:有两个商场都在进行促销,<
br>甲商场打八折(即原价的百分之八十),乙商场买十增一。我在哪个
商场买东西比较便宜呢?对于
这个生活中极为常见的问题,学生们却
抓耳挠腮,面面相觑。因为老师没有讲过这样的例题。作为一个数
学
教师不仅要教书本上的知识,还要联系实际,教学生学一些生活中的
数学。
数学是
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的,是需要进行精密的计算的;同时,
数学也是来源于生活的,是需要回归与生活的
;是需要观察、需要动
手实践的。我国古代的先民们都能制出“七巧板”、“华容道”、“魔方”
这样的玩具,为什么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教师不能为了学生的发展去改
变我们的教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