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绝世美人儿
547次浏览
2020年09月05日 16:3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观察植物的作文-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摘 要: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主要 有两个途径。
一是在课堂上获得,一是社会实践中获得。针对小学
生而言,他们获取知识的过程 主要是在教师的传授下
一步一步完成的。怎样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多
的掌握所要学习的知 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和发
展?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
性。本文通过 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升策略进行分
析,以期更好的满足小学数学教学需求。

关键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在充分研究学
生和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在教材和学生之间
架起一座桥梁,使课本的知识活起来,要让学生看 到
数学建造的“脚手架”,而不是简单的半成品;教师要
站在思维分析的高度来研究处理教材, 展现知识的形
成过程,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其中,既加深对知识的
理解,又受到恰当的思维训练 。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平时
的教学工作,针对不同的课型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


的金钥匙
新教材改变了以往应用题的教学,不再以一个个
的专题形式出现,而是为学生创设了大量的生活情境,< br>让学生在活动、操作中去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所以
教给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对于有效解决问 题是很
重要的。例如,有这样一道实际问题:公园里有黄花
25朵,红花是黄花的3倍,红花比 黄花多多少朵?一
般的孩子都能找到其中的数量关系,并正确的列式25
×3-25。如果用线 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如:
学生很容易看到红花比黄花多两个 ,从而出现第
二种思路25×(3-1)。
其实只要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图形,哪怕 是一
个简单的符号,都是一种好方法。一些形象的符号、
图形,有时胜过千言万语,更容易使学 生理解掌握。
如:一套光盘8张,每张10元,3套应付多少钱?这
道题再用线段图来构建数学 模型不好表示,便可以用
方格来建立模型。用 表示一张光盘10元,舍弃与数
学问题无关的东 西,整道题便可用这样的方格图表示:
一行有8个小方格,表示一套光盘有8张,三行表示
有3 套。
由此得到3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种横看,应
该先求一套(一行)多少元,再求 三行是多少元,列


式是8×10×3;第二种竖看,应该先求出3套第一盘
(一 列)一共多少元,再求8列共多少元,列式是10
×3×8;第三种全面看,应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张盘
(也就是多少个方格),再求这些盘一共多少元,列式
是3×8×10。通过这样的方格图,学 生就可以通过在
脑中通过想象建立模型来解决类似问题了。
二、概念教学引导学生探索概念形成的过程,触
摸数学的精彩
概念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 教学的难点,虽然有时
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由于比较抽象,学生真正理解
其中的含义却需要很 长一段时间,需要大量的生活实
例去体会,去感悟,从而进行灵活应用。为了能使学
生更深入的 理解概念,我们就要尝试让学生探索概念
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概念时要多问几个“为什
么 ?”。
如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提前做了一个调查,
发现有很多学生在上这节课之 前就已经知道了比例基
本性质的内容了,那学生还学些什么?怎么学?怎么
样才能让学生在原有 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于是
我将这一环节的教学重点,从发现性质转移到了证明
性质,即引 导学生探索为什么内项积等于外项积。学
生出现的方法很多:有的是从化简比的角度去考虑的:


如11:2=22:4,后面的比能化简成和前面一样的比,
所以内项积等于外项比;有 的是利用的因数的变化规
律,在计算内项积与外项积的过程中,内项积的两个
因数与外项的两个 因数相比较,11是22的12;8是
4的2倍,这样一来,相当于一个因数缩小了2倍,
另一 个因数扩大了2倍,所以它们的积不变;还有的
学生从分解质因数方面来考虑的,内项积是2×2×11,外项积也是2×2×11,所以内项积等于外项积。
虽然学生们分析的角度不同,思维的深度 也不尽一致,
但只要有了这样一个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形成过
程,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比例的基 本性质,更能够通过
综合运用前后有联系的知识来解释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几何知识的教学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难
为易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 教学环境,动
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充分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图形 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
利用常规教学手段,靠教师的自制学具难以达到理想
的教学效果,而运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把高度抽象
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使教学繁化简,由虚变实,由
远变近,从 而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是将圆分割成近

< p>
似的长方形而推导出来,但只有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时,
才接近长方形,这时手工很难完成, 如果直接告诉学
生,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而
这一过程多媒体就能轻而易 举的完成。屏幕上先出现
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然后把圆平均分成8份、16
份、32份甚至 更多,把分成的每个小扇形,互相穿插,
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在这整个过程中运用了闪烁,
加 重颜色等功能,使学生清楚的看到,把圆平均分的
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让学生通过观< br>察、比较、归纳、推导出圆面积公式,这样一来既突
破了重点难点,又使学生学得轻松而且清楚明 白。
结束语: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大家
所关心 的问题。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可能
找到固定的模式,上面所提到的几种方法也可以穿插
进行,相互结合,扬长避短,如借助形象直观的学具
同样适用于解决问题合或几何教学等等。所以这就 需
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总结、提升,才能
使有效课堂的研究逐步深入,使学生品味 数学学习的
快乐。
参考文献:
[1] 陈国相.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J]. 新


课程学习(下). 2014(02)
[2] 万先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
新课程导学. 2013(29)
[3] 苏玉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S1)

西瓜的作文-换届时间


江西专科学校-什么是互质数


竞争上岗演讲-圣诞歌简谱


未来的我作文-经典绕口令大全


形体课-南春中学


申论格式-年会主持人串词


法国总统马克龙简历-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


张爱玲语录-小学生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