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案

玛丽莲梦兔
846次浏览
2020年09月06日 11: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德强商务学院-曲水园



一、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6名学生,男生居多,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由 于本班两极分
化较大,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
习 成绩不理想,如戴嘉欣、卢子云等同学成绩太偏低,比较粗心,马虎,而且学
习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 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 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
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br>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
复式折线统计图 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 br>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
否成正比例或反比 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
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 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
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 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
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3、使学生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
法,并会计算。
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
解决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
单统计表。
6、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单方程等
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混 合运算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 例的量,会用
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


3、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4、使学生牢固地 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
够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措施
1、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 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
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民主权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
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
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 优生,鼓励学困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7、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8、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9、认真落实作业辅 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
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第一单元 扇形统计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编排。
扇形统计图不仅表示各个部分 数量的多少,而且侧重于用同一个圆里的大
大小小的扇形,表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 各个部分数量分
别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
教学扇形统计图,要使学生认识它的特点。了解它 的用处,能够看懂统计
图所呈现的数据信息,能够利用统计图给出的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的不同,体会根据数据内容合理选择统计图的必要性。
m

小学数学不要求制作扇形统计图。因为制作扇形统计图需要扇形的知识,
要计算扇形的圆心角,而小学数 学只简单认识扇形,不教学画扇形,所以小学
生不具备制作扇形统计图的知识与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进一步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体会各
种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信息。
2、使学生能根据绘制 出的扇形统计图分析数据所反映的一些简单事实,能
作出一些简单的推理与判断,进一步认识统计是解决 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
法。
3、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
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体会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的例1和第2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3
题。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简单分析扇形统
计图。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地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感受扇形统计图的描述数据特点。
教学难点:有联系地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扇形统计图 圆规 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复习旧知。
提问:在简单的统计里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其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各有什么特点?
2、引入新课。
出示扇形统计图。说明:这也是一种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扇< br>形统计图)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里的扇形统计图各表示的什么意思?说明:扇形
统计图究竟有什 么特点呢?它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
1、议一议。
出示例1的扇形统计图。问:这个统计图上都有什么特点?
出示讨论提纲:(1)圆代表( );(2)扇形代表( );(3)扇形的大小
反映( );(4)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 )。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
的关系。

2、算一算。
出示信息: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请算出,并填入表中。



地形
面积/万
平方千米
山地

丘陵

平原

盆地

高原

3、比一比。(练一练)
我国的国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和世界比一比,你有什么想法?
随机出示扇形统计图: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进
行国情教育。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提问:每个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么?各个扇形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 生
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再交流。


2、练习一第2题。 < br>引导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估计各扇形区域与花生米果盘区域的大小关
系,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 。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扇形统计图有了哪些认识?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3题。


板书:
扇形统计图:清楚地表示出部分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统计图的选择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例2和第4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4
题。教学目标:
1.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 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
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的信息。
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通过复习三种统计图,让学生回顾条形、折线、扇形统计的特征。
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你一眼就能看出什么?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 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合理选择统计图(板书
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初步理解
出示例2
引导学生观察例2中3个统计图,体会在不同的情景中表达的特点和作用。
提问:小宇为什么用了3个不同的统计图来进行统计?引发学生思考。
统计图1要反应六一班 阅读各种课外书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用扇形统
计图的统计;统计图2不仅要反应六一班下半年每个 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还要
体现每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统 计
图3只要统计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所以用了条形统计图。
进一步提问: 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结
合刚才的分析,巩固理解根据要统计的特点 和统计图的特点两者结合来选择。)
2、分析问题
学生讨论例2下面的3个问题。
全班汇报交流,并适时的总结。
3、巩固应用
出示第4页的练一练。

< p>
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统计图,并说出分别要统计的内容和统计的特点。再一次
的归纳总结出三 种统计图的特征。
引导学生回答下面的4个问题。
明确:统计图的选择可以不唯一,选择的 关键是要根据我们想了解的内容和
统计图各自的特征,作出适当选择,以达到清晰、直观地描述数据的目 的。
三、巩固新知
做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先观察1、2两小题中统计表的内容 和特征,再根据数据完成下面的两
幅统计图。(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观察和辅导)
根据刚才的统计,分析下面的问题。
四、全课小结
1、你知道怎样选择统计图吗?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谈谈你的体会吗?
五、布置作业
做基础训练


板书:
条形统计图:直观表现数据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直观表现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第三课时 扇形统计图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巩固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2、通过练习,学会合理的选择统计图。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 )统计图。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
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
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价归纳。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 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
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看电视 打球 听音乐 看小说 其他
人数 80 68 74 56 23
C.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
年级
身高cm 125 129 135 140 150 153
A用( )统计图 B用( )统计图 C用( )统计图
2、练习一第5题。
王阿姨在一块蔬菜地里种植了4种不同的蔬菜,各种蔬菜的< br>种植面积分布如右图。其中黄瓜的种植面积是80平方米,你能
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品种
种植面积/
平方米
出示题目
合计

黄瓜

韭菜

萝卜

番茄

3、练习一第6题。
先观察分析上面的两个统计图,理解统计的内 容与统计图的选择,接着算一
算,画一画,完成下面的两个统计图。(体会扇形图和条形图既有不同,也 有内
在联系)
提问:表示同一组数据的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从中各能获得哪些信息?
4、练习一第7题。
先确定课题和设计调查方案;接着开展调查,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制作 统
计图表;然后分析数据,评价自己班级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最后拓宽研究课
题,重新设计调 查方案,开展新的统计活动。(如时间不够可作课外完成)
5、动手做。
4人一组进行活动,每人轮流做6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作统
计表或统计图。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了圆,掌 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特征以及表面积与
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是小学数学最后教学的形体知 识。与长方体、正
方体一样,圆柱和圆锥也是基本的几何形体,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经常能
够看到这些形状的物体。教学圆柱和圆锥,能够扩大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范围,
丰富对形体的认识,有利 于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教学圆柱和圆锥,也能够丰
富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活动经验,深入理解体积的意 义和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利于完善认知结构,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圆柱和圆锥,还能够给学生提供探索< br>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机会,有利于转化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全
单元编排五道例题, 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 圆柱、圆锥的形状特点
例2 圆柱的侧面积
例3 圆柱的表面积
例4 圆柱的体积
例5 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
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 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
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进一步培 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
举例说明。圆柱和圆锥,能判断一个立体图形或物体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
方法,会计算圆柱体 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
并认识取近似数的进一法。
3、使学 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 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10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圆柱和圆锥

教学内容:教材第9~10页的例1和第10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1~
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知
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发展数学思考。 < br>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 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及空间观念的形成。
教学准备:1、多媒体 2、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或一个圆锥形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示意图
2、教师: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吗?
指名学生分别说。
谈话:回忆一下学过的图形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谈话:不论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它们都 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你知道图(4)是什么形状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柱
图(5)是什么形状?板书:圆锥
你能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见过那些圆柱和圆锥?(指名学生说,如铅笔、烟
囱、套管、铅锤等)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
二、合作探究,认识特征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1、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谈话:对于圆柱和圆锥,你想知道有关它们的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把有关圆柱、圆锥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谈话:同学们真聪明,提了这么多有价 值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
一下圆柱、圆锥的特点,其它问题我们以后再来研究,好吗?
2、认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教师出示圆柱实物并将直尺靠在圆柱实物边上,告诉学生上下粗细 相同的圆


柱叫直圆柱。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实物,仔细看一看。
①先看一看,你认为它有几个面?
②再摸一摸每个面有什么特征?
③然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手中的实物和同学的实物有什么特点?
教师巡视解答疑惑。
汇报观察结果:
谈话: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先指名学生拿着实物到前面介绍自 己的发现,再指名不拿实物说发现。师
生及时共同进行评价)
谈话:你是怎么知道上下2个面大小相同的?
指名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确: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圆形,大小相等,叫
圆柱的底面,中间有 一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
课件随时演示,将茶筒的底面和侧面抽象出的圆柱立体图形
板书:底面 2个完全相同的圆
侧面 1个曲面
高 两底之间的距离
3、认识圆柱的高
教师从学生拿来的圆柱中随便找两个高矮、粗 细不同的圆柱,让学生观察比
较。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底面大小决定圆柱粗细,高决定圆柱的高矮
谈话:哪是圆柱的高,谁来指一指?
谈话:你知道你手中的圆柱形有多高吗?想知道它的高有多少条吗?
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圆柱的高,记下测量数据,多量几条,你能发现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测量结果。指名一组到讲台前演示,
使学生明确:圆柱的高长度相等,有无数条。
提问:什么是圆柱的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高 上下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无数条)
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圆柱的高
(二)认识圆锥
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圆柱,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锥形物体,
观察圆锥体,摸一 摸、量一量,和圆柱比一比,它与圆柱有什么不同?你能发现
什么?把你看到的、摸到的与小组内的同学 交流交流。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观察结果。
使学生明确圆锥有一个底面是圆形,有一个侧面是曲面。圆锥是尖的有一个
顶点。
教师出示圆锥实物课件
思考:圆锥有几条高?
怎样测量圆锥的高?
学生 讨论,教师启发学生用平移的方法将藏在圆锥中的高平移出来测量,学
生合作动手测量圆锥模形的高并指 名上台演示。
板书:底面 1个 圆形
侧面 1个 曲面
高 1条
2、交流对圆锥的认识
3、小组讨论比较圆柱与圆锥的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物体是圆锥形的?
5、学生阅读课本9、10页的内容。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回顾新知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巩固圆柱与圆锥的区别与联系。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3题。


板书设计:
认识圆柱和圆锥

观察—比较—归纳

圆 柱
底面 2个完全相同的圆
侧面 1个曲面
高 两底之间的距离


圆 锥
底面 1个 圆形
侧面 1个 曲面
高 1条


第二课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的例2、第12页的例3和第12页的“练一练”,完
成练 习二第4~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理解圆柱侧面积 和表面积的含义,
探究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和表面积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 创新意识
及合作精神,以及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 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
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意义,正确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师生 各备一易拉罐,并把上下面用彩纸包好,剪刀、胶水、圆规、
白纸一张、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渗透思想
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老师这儿有一张长方形纸,我想让它站起来,你有
什么办法吗?
小结:原来在一定条件下平面可以“化直为曲”。
⒉把这个圆柱形的纸筒打开后是什么形状?
小结:同样地,在一定条件下曲面可以“化曲为直”。
⒊揭题:这节课将运用这个知识来研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板:圆柱
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
老师发现同学们特别爱喝饮料 ,今天我们共同带来了一瓶椰子汁,看到它,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来?
师引导:我们就来先来解决这位同学提出的商标纸问题,其实就是求什么?
(圆柱的侧面积)
1、引导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①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商标纸的面积呢?


②全班交流:沿着接缝把商标纸剪开,再展平。
③小组合作探究: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听清要求:先独立剪开商标纸展开,再观察展
开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圆柱有什 么关系?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接头处忽
略不计。
④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汇 报一下你们的发现?指名上台拿着学具汇
报,生。(师再追问:通过刚才同学的汇报,我们知道了这个长 方形的长和宽与
圆柱有什么关系呀?学生回答,师适时板书)
⑤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再次追问:为什么?(补充板书)
⑥小结:你们真不错,巧妙地运用化曲为直,探讨发现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
方法。
2、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①现在请你计算一下这罐椰子汁所用商标纸的面积(出示椰奶罐的底面周长
约是 厘米,高约是 厘米)你是怎样算的?
②解决例2:
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直接告诉你底 面周长,例如怎么算?学生独立做在书
上,指名一生板演,集体反馈。
③思考:要求一个圆柱的侧面积,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④小结:如果没有直接告诉底面周长,应用已知直径(或半径)求周长的方
法,然后求侧面积。
(二)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①动手贴出圆柱表面 积:拿着实物,光这样一个侧面能装饮料吗?还需加上
(两个底面)我们把这个圆柱饮料罐各部分一一展 开粘在纸上(学生动手操作,
师巡视发现两种常见粘法)交流展示,最好这样放。
看着圆柱展 开图,让它在头脑中动起来(长方形的长等于…宽等于…)这样
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想象出长方形与圆柱的 关系。
指着图,由这些些部分组成了圆柱的表面积,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板书)
②动手 画出圆柱表面展开图:下面我们要画圆柱的展开图,画前先算一算,
学生算好后回答,师板书。
要求画在书上的方格纸上,友情提醒:一要想要画出圆柱的哪几个面?二要
注意每个方格纸边长厘米, 根据算的数据合理布局。(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作评价)
3、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①例3中的圆柱表面积会算吗?
独立做在书上,交流反馈:每步求出的是什么?指出:解答时为清楚最好分
步算出各部分面积。
②出示易拉罐的数据,图例:半径:2.5厘米,高:12厘米,求铁皮用料。
③要求一个圆柱的表面积,通常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三、应用练习,巩固深化
过渡: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圆柱体实物,你会根据实际算出它们要求的面
积吗?
1、教材第12页“练一练”(理解题意要求的是圆柱的哪部分面积后独立做)
2、练习二第 6题。(通过填表帮助学生进一步区分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
表面积三个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算法;整 理侧面积、底面积与表面积之间的联系,
使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思路更加清楚)
四、全课总结,认识升华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4、5题。

板书:
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ch
圆柱表面积=1个侧面积+2个底面积


第三课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二第1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二、实际应用
1、练习二第7题
(1)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思考“需要白铁皮多少平方米”是求几个面
的面积?(侧面积)
(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3)集中分析评讲。
2、练习二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9题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4、练习二第10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这个“博士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求哪些面的面积?
(3)学生自主完成。
(4)集体评讲,注重后进生辅导。
5、练习二第11题
(1)学生读题。
(2)提问:要想求“这根花柱上一共有多少朵花必须先求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
6、练习二第12题
(1)学生读题。
(2)引导思考。
(3)集体练习


7、练习二思考题(学有余力学生完成。)
引导思考:截成3段截了几次?一 共多了几个面?几个什么样的面?那么表
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呢?如果截成4段、5段会做吗?接下 来学生练习。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对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四、课堂作业
基础训练。


第四课时: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教材第1 5~16页的例4和第16页的“试一试”、“练一练”,完
成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柱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进一步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进程,掌握圆
柱体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渗透、体验知识间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PPT课件 圆柱等分模型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呈现例4中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
2、提问:这几种立体的体积你都会求吗?你会求其中哪些立体的体积?
启发: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猜想一下:圆柱体积的大小与
什么有关?怎么算?
3、引入: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圆柱的体积计
算公式。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教学例4
1、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观察例4的三个立体,提问:
⑴这三个立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定相等吗?为什么?
⑶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能相等吗?为什么?
2、实验操作
⑴谈话 :大家都认为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能是相等的,而
且都等于底面积乘高。那用什么办法 验证呢?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醒:圆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我们能不能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
呢?
⑵提出 要求:你能想办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吗?各小组说出自己的想法,
有条件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操 作一下。
⑶讨论交流: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能否拼成一个近似
的长方体?


引导想像:如果把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结果会怎么样?
演示一组动画 (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等份、128等份……)课件演
示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拼成的立体会 越来越接近长方体。
3、推出公式
⑴提问: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
指出: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相等;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的底面积;
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⑵想一想:怎样求圆柱的体积?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并板书圆柱的体积公式: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⑶引导用字母公式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V=sh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 ↓ ↓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V= sh
三、分层练习,发散思维,教学“试一试”
⑴让学生列式解答后交流算法。
⑵讨论:知道什么条件就一定能算出圆柱的体积了?分别怎么算?
(s和h,r和h,d和h,c和h)
四、巩固拓展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⑴说一说:这两个圆柱中都是已知什么?能算出圆柱的体积吗?
⑵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
⑶对照板演,说说计算过程。
2、做“练一练”第2题。
已知底面周长和高,该怎么求它的体积呢?引导学生根据底面周长求出底面
积。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六、作业:练习三第1~3题。
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 ↓ ↓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V= sh
第五课时:圆柱体积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三第4~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圆柱的体积公式。
2.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公
式。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让学生感受到
所学的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我们是怎么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的?
3、知道哪些条件,我们就能算出圆柱的体积?
二、基本练习
1、做练习三第4题。
⑴猜猜看,哪个杯子里的饮料最多?
⑵算一算,看到底是哪个杯子里的饮料多?
2、算出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⑴底面积0.8平方米,高1.2米
⑵半径5厘米,高15厘米
⑶直径6分米,高8分米
练习并指名板演,然后对照板演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三、讨论实际问题
1、练习三第5题。
说说为什么要从里面量?如果从外面量算出 的是什么?怎么知道这个保温
茶桶能不能盛150千克的水呢?
2、练习三第6题。
怎么算一枚硬币的体积?
3、练习三第7题。
先估计这两个圆柱的体积,指出哪一 个大,再计算它们的体积,验证前面的
估计。(如有困难,可以动手操作,实践一下。)
4、练习三第8题。


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底面周长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容积。
5、练习三第9题。
出示一个圆柱形茶杯,讨论:要知道它的容积,需要量出什么数据,怎么 量?
学生动手测量、计算。
四、作业:基础训练。


第六课时: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三第10~16题、思考题、动手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 体的解决问题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
和容积这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积累解决问题 的方法和经验。
2、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
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 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回顾,理清思路。
1、回顾复习。
教师谈话:用一句话介绍前面几节课学习的关于圆柱的知识。
预设学生回答:圆柱的体积计算;圆柱的特征;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各
种情况。
2、理清思路。
同桌说说计算圆柱体积的步骤,先算出底面积,再算出圆柱的体积;
同桌说说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步骤,先算出底面积和侧面积,再算出圆柱的表
面积;
3、揭示课题——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课。
二、基本练习,形成技能。
1、练习三第10题。
根据表中的已知分别计算每个圆柱的未知量。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三第11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注意分清3个小问题分别求什么问题。
3、练习三第12题。
引导思考:第1个问题求水池里最多能蓄水多少吨,要从体积入手;第 2个
问题要弄清楚求的是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4、练习三第13题。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之后一人板演,全班齐练。评讲时注意后进生的辅导。
5、练习三第14题。
⑴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⑵讨论:塑料薄膜的面积相当于什么?
大棚内的空间相当于什么?
⑶分别怎么算?
引导理解:蔬菜大棚中求需要多少塑料薄膜和空间有多大,分别求圆柱表面
积和体积的一半。
6、练习三第15题。
分析:玲玲把一块长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圆柱体虽然形状变了,但什么没
变?(体积)
7、练习三第16题。
提问:要求水面高多少分米,要先求什么?(水杯的高)
三、拓展延伸,开阔思维。
1、第19页思考题。
学有余力学生完成。
⑴把圆钢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水面下降4厘米,你能想到什么?
⑵全部浸入,水面上升9厘米,你又能想到什么?怎么算出这个圆钢的体
积?
⑶这题还可以怎么想?
让学生明白:上升或下降的水的体积就是那一部分钢材的体积。
2、第19页动手做。
讲解测量方法——在容器里放适量的水,把土豆浸没在水中,测量并记 录相
关的数据,算出土豆的体积。并且提供一张表格,提示应该记录容器的底面积、
放入土豆前 的水面高度、放入土豆后的水面高度以及算出的土豆体积。然后是测
量与计算,一边操作一边思考应注意 什么。如,容器底面积不能直接量得,只能
测量底面的半径、直径或周长。测量半径需要确定圆心,测量 周长还要计算直径,
一般测量直径,既容易量,也便于算。又如,测量底面直径、水面高度都要在容器里面进行,利用容器里面的数据,算出的才是水的体积、土豆的体积。
四、作业:基础训练


第七课时: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21页例5及相应的 “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
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参与实验,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4.以小组形式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一套,一些沙或米等。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立体图形体积的求法?(学生回答时老师出示相应
的教具---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然后板书相应的计算公式。)
2、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推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的?(是把圆柱体转化为长
方体来推导的。板书:转化)
3、(出示教具)大家觉得这个圆锥 与哪个立体图形的关系最近呢?(老师比
较学生指出的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圆柱与圆 锥等底等高。)
4、大家觉得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圆锥的体积可能转化为什么图形来研究比较
简 单呢?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
5、它们的体积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二、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课件出示例5。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
么叫等底等高。
(2)让学生猜想:图中的圆
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
下它们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用学具演示)在空圆锥里装满黄沙,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
装满。(用有色水演 示也可)从倒的次数看,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


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得出 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
老师把圆柱里的黄沙倒进圆锥,问:把圆柱内的沙往圆锥内倒三次倒光,你
又发现什么规律?
(4)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
圆锥、圆柱,让学 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
2、教师课件演示
3、学生讨论实验情况,汇报实验结果。
4、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13=底面积×高×13
用字母表示:V= 13Sh
小结:要求圆锥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以高,求的是什
么?为什 么要乘以13 ?
5、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
(2)审题后可让学生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自己试做。
(3)批改讲评。注意些什么问题。
三、发散练习、巩固推展
1、做“练一练”第1、2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强调要乘以13 。
2、做练习四第1、2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之后学生反馈。错的要求说明理由。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圆锥有怎样的特征?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
么?
学生交流
五、作业
练习四第3题。

板书: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13=底面积×高×13
用字母表示:V= 13Sh


第八课时:圆锥体积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四第4~12题和第23页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步理解、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
出圆锥的体积。
2、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进—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体积计算。
(1)提问: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2)口答下列各圆锥的体积。
①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2分米。
②底面积4平方厘米,高4.5厘米。
2.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练 习圆锥体积的计算,通过练习,还要能应用圆锥体
积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新课
组织练习。
1、做“练习四”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
2、做“练习四”第5题。
把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相互转化,从已知的圆柱体积得 出相应的
圆锥体积,从已知的圆锥体积得出相应的圆柱体积,继续加强对等底等高圆柱和
圆锥体 积关系的理解。
3、做“练习四”第6题。
出示第6题的图。
引导分析:根据图 示的各
个立体图形的底面直径与高,
寻找与圆锥体积相等的圆柱,
可以从圆锥体积是等 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推理出体积相等的圆柱与圆锥,如


果底面积相等,圆锥的高是圆 柱的3倍圆柱的高是圆锥的13;如果高相等,圆
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的13。 还要注意到,大圆的直径
是小圆的3倍小圆直径是大圆的13,大圆的面积则是小圆的9倍小圆的面积是
大圆的19。
4、做“练习四”第7题。
(1)提问:圆锥体积最大时与圆柱的关系是什么?(等底等高)
接着让学生独立练习。
(2)让学生自主地提出其他问题,进一步的掌握圆锥和圆柱的关系。
5、做“练习四”第8题。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6、做“练习四”第9题。
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三角形绕它的两条高旋转一周形成两个大小 不同的圆
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计算。
7、做“练习四”第12题。
出示圆锥 形模型,提问:你有什么办法算山它的体积吗,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怎样测量直径和高。请同学们回去测 量你用第115页图制作的圆锥,求出它的体
积来。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练习了圆 锥的体积计算和应用:计算体积需要知道底面积和高。如果
没有告诉底面积,我们要先求半径算出底面积 ,再计算体积。应用圆锥体积计算
方法,有时候还可以计算出圆锥形物休的重量。
四、布置作业
1、练习四第10、11题。
2、学有余力学生完成思考题。


第九课时:整理与练习(1)

教学内容:第24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能判断一个物体或立体图形是不
是圆柱或圆锥。 < br>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
并提高灵活应用计算 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
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完了“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今天开始复习圆柱和圆锥。(板书课题)通过复习,一方面,要进一步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熟悉圆柱和圆锥
各部分的名称;另一 方面,要进一步掌握圆柱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包括容
积)的汁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特征
1、说出物体名称。
出示一些圆柱和圆锥的物体和模型,让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形体。
2、复习特征。
(1)同时出示圆柱和圆锥的图形。
指名学生说出各图的名称。(板书:圆柱、圆锥)
(2)提问:谁能拿出圆柱和圆锥,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在图中板书)圆锥的高
怎样 测量,试着量一量你手里圆锥的高。
(3)提问:哪位同学来说说圆柱有什么特征?哪位同学来说说圆锥有什么特
征?
三、复习计算
1、练习与应用第1题。
出示表格,说明要求,让学生计算,填在表格里。学生口答结果,老师板书
填表。
提 问: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的?(板书:圆柱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为 什么用底面周长乘以高? 这两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
地方?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圆柱的体积计算公 式是怎样得到的?(强调把—个
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得出新的结论)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的?圆锥的体 积计算公


式又是怎样得到的?这两题计算过程完全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2、练习与应用第2题。
提问:压路机前轮是什么形状的?前轮滚动一周所形成的面的大小相 当于前
轮的哪一部分面积?接下来学生独立完成。
3、练习与应用第3题。
引导思 考:水桶底部的铁箍大约长15.7分米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求做这
个水桶至少要用木板多少平方分米 就是圆柱水桶的哪些面的面积之和。这个水桶
能盛120升水吗?要拿什么和120升比较?学生自主完 成。
4、练习与应用第4题。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要求得数保留整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5~6题。


第十课时:整理与练习(2)

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练习与应用”第7~11题、“探索与实践”12~
14题、评价与反 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步掌握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方法,沟通已经学过的一些形体
体积计算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沟通已经学过的一些形体体积计算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复习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这节课继续复习这
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表面积 、体积计算知识的实际应用。(板书课题)通过复习,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表面积、体积的汁算方法,提高 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复习体积计算
1、复习公式。
提问:长方体、正方体的体 积怎样计算?(板书时出示相应图形)为什么正方
体体积等于边长a的立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这个公式怎样得到的?
圆锥的体积公式是怎样的?为什么要乘以 ?
2、做复习第7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
三、知识应用复习
我们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做练习四第8题。
引导学生把新知与旧知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比较。
2、做练习四第9题。
结合画图演示水流的速度就是圆柱的高,每分钟的高在每秒的基础上乘以
60。
3、做练习四第10题。
提问:用这堆沙子去填长方体的沙坑哪一个量是相等的?(体积)接着学生
计算。
4、做练习四第11题。


出示题
目:
结合题目
和 图形理解长
方体纸箱的长、
宽、高与每个圆
柱体饮料罐相
相关数据的关系。接 下来学生自主完成。(教师要注意后进生的辅导)
5、做练习四第12题。
可以先举例说明,再概括。
6、做练习四第13题。
提问:要求圆柱体饮料罐的容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要注意从它的里面测
量)
通过计算再与商标纸上标出的容积比一比,你发现什么?加强学生把数学与生活
有效结合起来。
7、做练习四第14题。
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再交流。
8、评价与反思:结合3个方面让学生自主评价。
9、让学生了解“你知道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知识?
五、课堂作业 基础训练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分析:
从三年级上册起,每一册教科书里都教学一种策略,依次是分析量关系的
“从条件向问题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推理”,帮助理解题意的“列表整理”
和“画图整理”,还有“ 枚举”“转化”“假设与替换”等策略。本单元没有安排
新的策略,只是应用前面教学的策略,解决稍复 杂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进一
步体会策略在解决新颖问题、复杂问题时的作用,体会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 法
多样、策略灵活,体会各种策略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全单元编排两道
例题,具体安排 见下表:
例1 把陌生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体会转化可以多样
例2 通过假设和调整解决问题,体会假设与调整可以多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应用已有的 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加强对策略的
体验和方法的领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各种策略对于解决不同问题
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 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知识间的联系,获得解决问题
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合理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运用已学的策略解决新颖、复杂的问题,体会一个问题多种方
法及各种策略之间相互的关 系。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转化的策略

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的例1和第28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五第1~3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联系不同的知识,作出不同的推理,体会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
2.在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最优
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
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
教学重点: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整理策略
谈话:从三年级上册起,每一册数学都教学一 种策略,你们知道我们学了哪
些策略?(学生可能已经忘记,教师帮助回顾整理:依次是分析量关系的“ 从条
件向问题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推理”,帮助理解题意的“列表整理”和“画
图整理”, 还有“枚举”“转化”“假设与替换”等策略)
提问:这些策略你们都学会了吗?今天我们将合理的选 择这些策略来解决新
的问题,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板书课题:转化的策略)
二.合作探究,运用策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
学生读题,自主完成。
谈话:这是一个稍复杂的分数问题,除了用刚才我们做的方法来解决,你们
能否用以前学的策略 来思考呢?(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小组交流方法。
汇报交流情况:(学生遇到困难可作适当的引导。)
①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理解2 3这
个分数的意义,可以画线段图,看出男生人数是美
术组总人数的25。原来的问题就转化成 美术组一
共有35人,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25,女生人数是
总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女 生有多少人?这
是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②根据分数23的意义,可以推 理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


原来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 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男生、
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是按比例分配问题。
③根据分数23 的意义,想到“女生人数看作3份,男生人数是2份”,于
是产生解题思路:先算出1份是几人,再算2 份、3份各是多少人。
④把作为单位“1”的女生人数设为x,那么男生人数就是23x,利用美术< br>组一共35人,能够列方程解题。
……
谈话:通过刚才的汇报和交流看出大家都有各 自的想法,那你们最喜欢哪一
种方法呢?为什么呢?(让多名学生回答,征求各自的看法。)
刚才我们运用了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能检验一下自己做的是否
正确吗?(引导学生交流检验 方法)
2.做第28页的“练一练”
引导学生运用刚才学过的策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要求学生说说“你选择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 通过他们在交流中获得
这些体验,让学生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三.巩固练习 ,回顾策略w
1.练习五第1题。
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里的数量关系,写出分数,并转化成比。或者写出比 ,
再转化成分数。(这道题可以看作沟通数学概念之间联系,组建概念系统的练习,
有助于问题 的转化。)
2.练习五第2题。
根据已知的比或百分数,把线段图补充完整,要求借助线段 图,把稍复杂的
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探索原来问题的解法。(在线段图上可以联想到的数学
信息越多,思维就越开放,问题转化的思路会越开阔,解决问题的资源也就越充
分。)
四.课堂小结 , 提升策略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很多解决 问题的策略,
如果能合理选择,就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
五.课堂作业:练习五第3题。

板书:转化的策略:化繁为简


第二课时:假设的策略

教学内容:教材第28~29页的例2和第29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五第
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通过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进一步的提升思维水平。
2.在运用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学会假设和调整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
样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已学的 多种策略来解决问题,通过对条件的进一步分
析和转化,使一个问题多种思维、多种解法。今天我们继续 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
略。(板书课题:假设的策略)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
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每只大船坐5 人,每只小船坐
3人。租的大船、小船各有多少只?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选择什么策略?
学生小组讨论。
画图法。
先画10只大船坐50人,再去
掉多的8人。
列举法。
从大船有9只、小船有1只开
始,有序列举。并填写右表。


(1) 列表假设。
假设大船和小船同样多,那么我们要如何调整算出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
① 出示表格。
②借助表格调整。

第一步:假设租5
只大船和5只小船,就会比42人少2人。
第二步:还少2人,也 就是这2人还没有上船,那要让这2人也坐上船,大
船和小船的数量应该怎么调整?
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想法,然后在表中填一填。
第三步:集体交流,得出方法: 引导思考:少了2人,需要把一些小船调整为大船,一条小船调整为一条大
船可以多坐2人,2÷2 =1(条),所以调整为小船4条,大船6条。
② 检验结果。学生口答检验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9页“练一练”。
(1)引导学生先用第一种方法,根据要求提示动手操作,独立完成。
(2)用列表假设的方法再进行思考练习。
学生交流,并汇报想法。
2.完成练习五第4题。
根据题中所给的假设学生自主调整,并汇报调整想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练习五第5题。

板书:假设的策略:画图 列表 计算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五第6~9题和思考题,了解“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转化和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2.在不断练习和反思中,感受运用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3.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了解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主要运用了哪些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转化和假设的策略)你们学会了吗?今天老师想考一考大家对这两个策略的运用情况,你
们能接受挑战吗?(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
二.练习应用
1.练习五第6题。
出示题目:要求先画图表示题意,再解答。
结合画的图进行分析:要求中、下层各放了多少本 书?可以通过上层放书的
数量100本,及所对应的份数5,先求一份的量是多少,再求中、下层各放了 多
少本书。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其他方面去思考,如把比转化成分数来解答。
2.练习五第7题。
结合图引导思考:根据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2∕3,可以想到相遇时货车 行
驶的路程也是客车行驶路程的2∕3,接着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并解答。
3. 练习五第8题。
学生读题,出示右图:


先在图中表示出第二、三堆的白子和黑子。
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可能在第二 、三堆中把白子和黑子平
均分,可让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特殊情况。)
结合图帮助学生理解:第 二、三堆中的白子合起来正好是完整的一堆棋子,
也就是60枚,再加上第一堆中白子的数量,这样就解 决了这一问题。
4. 练习五第9题。
出示题目和表格。







先假设两种球分别投中的个数,再通过试验调整找出答案。
学生独立完成。
5. 练习五思考题。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思考,独立解答。
6.课外了解。(第32页“你知道吗”)
让学生了解我国
古代的数学,渗透国
情教育,并思考解
决。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策略在特定问题中的应用。
四.课堂作业:基础训练















第四单元 比例
教学内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教材分析:
两个内容分别属于 两个知识领域,前者是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后者是数与
代数的内容。在一个单元里同时教学两个领域的知 识,这样的教材很少遇到。
本单元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的意义与性质结合起来教学,是因为这两个
内容能够互相利用、互相支持。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过程中,大小变了,但形状
与结构都保持不变 ,比例能够准确地揭示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本质特征,帮助学
生建立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正确概念。比例是表 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这个相当
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图形的放大或缩小联系起来,就有了具体的含义,图形 的放
大、缩小有助于学生形成比例的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 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在方格纸上将简
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 意义,认识比例的项
和内项、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知道比例尺的不同表达形式,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能应
用比例尺解决一些实际问 题。
2.使学生经历认识比例和应用比例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丰富
对现实世界中 数量关系的认识,体会不同领域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一些
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初步的形象思维和 逻辑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学习价值;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激
发对数学学习的兴 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
题。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作用,会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课时:7课时



第一课时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34页例1.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第
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
中的应用。
3.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
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引入新知
呈现例1图片在黑板上。
提问: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谈话导入:像刚才把一幅长方形画放大后长方形的长
和宽与原 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认识图形的放大
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
提问: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组织学生先讨论,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幅图的长和宽的关系:第
二幅图的 长是第一 幅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长的
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等等。
指出: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
提问: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


2.认识图形的缩小。
谈话:我们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
缩小。 提问: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来
的几分之几?
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
教学例2
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
(1)提问: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各
应画几格?
(2)学生画图,再展示、交流。
(3)让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形,再展示各自画的图形,
并交流思 考的方法。重点指导学生说说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
分之几,各应画多少格。
2.讨论: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明确: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
变。(放 大和缩小后的图形长与宽的比与原来图形的长和宽的比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试一试”
先独立画出按2:1的比放大后的三角形,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提问:量一量,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你发现什么?
小结:把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各条边的长都是原来的2倍。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做“练一练”
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缩小后有 关边的长度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几格?
2.做练习六第1.2题。
第1题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相关图形边的长度,并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织交流
3.全课小结。
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要遵循什么原则?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


图形有什么关系?
五、作业
基础训练

板书:
图形按比放大和缩小: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第二课时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5页的例3,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六的第3—6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学习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
么关系?
2.关于比你有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质等。)还
记得怎样求比
值吗?希望这些知识能对你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有帮助。
二、教学比例的意义
1.认识比例
(1)呈现放大请后的两张长方形照片及相关的数据。要求学生分别写出每
张照片长和宽
的比。
(2)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说说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求
比值,或把
它们分别化成最简比)
(3)是啊,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
起了人们的重 视和 研究。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
的式子,如:6.4:4=9.6:6。或6 .44=9.66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
比例。(板书:比例)


( 4)你能说说什么叫比例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比例
的意义)
(5)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
如果是比例,
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2.学以致用
(1)学习比例的意义有什么用呢?(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2)分别写出照片放大后和放大前的长的比和宽的比,这两个比也能组成
比例吗? 学 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想的?由此可以使学生对比例意义的丰
富感知。
(3)你能根据以上照片提供的数据,再写出两个比,并将它们组成比例吗?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再逐题说说判断的思考过程。
2.做练习九第3题。
先写出符合要求的比,再说清楚相应的两个比是否能够组成比例的理由。
3.做练习九第4题
独立审题,说说解题步骤,在独立完成。同时找两个同学板演。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练习九第5.6题。

板书:
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第三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39页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七第1~
4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能力目标:理解并掌握
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引导观察,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引入新知
1. 昨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比例)什么叫比例?
2.判断下面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⑴ 3:5和18:30 ⑵ 0.4:0.2和1.8:0.9
⑶ 58:14和7.5:3 ⑷ 2:8 和9:27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判断过程。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比例的意义、各部分名称,也知道了比例在
生活中有 很多的应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
有兴趣吗?
2.出示例4
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
(1)引导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书,同时说出它们的内项和
外项。
(2)引导思考:仔细观察写出的这些比例式,你能否发现有没有什么相同
的特点或规律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
(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验证: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
⑴课件显示复习题(4组),学生验证。
⑵学生任意写一个比例并验证。
完整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
性质。 思考36=24是那些数的乘积相等。课件显示:交叉相乘。
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写了一些比例式,观察比
较,发现 规律,再验证)
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
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1)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
(2)做“试一试”
a先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b、说出写出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几,再分别算出外项和内项的积。
C、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组成的比例是否正确。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做“练一练”
(1)学生尝试练习。
(2)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确:可以把四个数写成两个比,根据比值是否相
等作出判 断。也可 将四个数分成两组,根据每组中两个数的乘积是否相等作出
判断,其中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比较 简便。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5:3=( ):4 12:( )=( ):5
先让学生尝试填写,再交流明确思考方法。
3.做练习十第1.2题
五、作业 基础训练

板书:
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


第四课时 解比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页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七第5~9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引入新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 比例的
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
有关比例的 知识。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出示例5
(1)审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问:怎样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这
句话?(放 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长度是可以组成比例的)
(2)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那么,你能写出哪些比例?引导
学生写出 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
告诉学生:“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4)思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变成什么形式?” 教师板书:
6x=13.5×4。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 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
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 解比例也应写“解:”。(在
6x前加上“解:“)
(5)让学生把解比例的过程完整地写出来。指名板书。
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


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提问:
“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
做?”(先根 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
法求解。)
“从上面的过程 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根据比
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3.做“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解题思路。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做“练一练”
2.做练习七第6.7题。先说说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含义再列出相应的比
例式并求解。
3.做练习七第8.9题
学生独立审题并解题。讲评时重点指导学生解决第(2)问。
五、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六、作业:基础训练

板书:
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五课时 认识比例尺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44页例6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等 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
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引入新知
谈话:同学们,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国 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
但这么辽阔的地域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画下来。
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并提问:想知道这些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
今天我们就学习 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 板书课题:比例尺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出示例6,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问: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
分别是哪 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2.探索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的方法。
提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确方法:先 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的单
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写出的比,强调要把写出的比化简。
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谈话: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把图书距
离和实际 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提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启发:可以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
4.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认识线段比例尺。
提问:我们知道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 1000,也可以写成11000。1:1000
的意思是 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0厘 米的距离,也表示图上距离是
实际距离的11000,还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指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最简单整数比。像1:
1000这样 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比例尺1:1000还可以用下面这样
的形式来表示。
进一步指出:像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线段比例尺。
问:从这个线段比例尺来看,图上的1厘 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图上的2
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这与1:1000的含义相同 吗?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做“练一练”第1题。
先说说每幅图中比例尺的实际意义。同样长的实际距离在哪幅图中画得长?
哪幅图中 1厘米的图上距离表示的实际距离长?
2.做“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各自测量、计算,再交流思考过程。
3.指出:
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这是一个比,不应带计量单位。
②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如 2.5厘米:1O
千米,要把后项的千米化成厘米后再算出比例尺。
③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 比例尺的前项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形式,分
子也应化简成“1”。
五、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基础训练
板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第六课时 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45页例7.“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3~
9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
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
离或图上距离。 < br>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
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 ,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
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难点:
1.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2.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
和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引入新知
http:w
1.什么叫比例尺?求比例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在一幅地图上南京到上海相距5厘米, 实际相距30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
比例尺?你能画出这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吗?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教学例7。
(1)出示例7,明确题意,找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距离的线段,说出题目
告诉了什么, 要求什么。(告诉了比例尺,又告诉了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2)说一说比例尺1:8000所表示的意义。
(3)根据对1:8000的理解让学生尝试练习。
(4)交流算法,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算法以及之间的联
系。 重点 引导学 生理解和掌握用列比例式求实际距离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
根据比例尺的含义,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 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一定与哪个比


相等?你能根据这样的相等关系列出比例式?
注意:最后的单位要换算成“米”作单位的数。
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
做“试一试”。
(1)独立算出学校到医院的图上距离。
(2)讨论怎样把医院的位置在图上表示出来。
(3)在图中表示医院的位置。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做“练一练”先独立解题,再组织交流
2.做练习八第4题
重点知道学生在地图上测两地之间的距离和在地图上如何找比
例尺。
3.做练习八第5题。重点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比例尺。在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
4.将下列各题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1)北京到天津的距离是14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
的地图上,两地 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
量得甲、乙两城的距离是12。5厘 米。甲、乙两城实际相距多少千米?
0 40 80 120千米
(3)在一幅比例尺为的 地图上,小丽量得某省会城市与北京的距离是32.5
厘米。这个城市与北京相距多远?
(4)做练习八第3题。
五、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
六、作业:基础训练
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第七课时 面积的变化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49页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猜测- 验证”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
律 应用面积的变化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比例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探究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或者缩小后面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引入新知
1.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4.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48页上面的两个长方形
说明:大长方形是小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得到的。
(1)请同学们分别量出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写出对应的边长之比 大长方
形与小长 方形的比是():(),宽的比是():()
(2)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按比例放大后,它的面积发生 变化吗?会发生怎
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面积的变化”,板书课题。
(3)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的面积比是():(),再通
过计算, 验证自己估计的对不对?
(4)全班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
2.出示教科书48页下面的一组图形
说明:下面的图形是上面相对应的图形放大后得到的。
(1)请同学们测量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再填写下表,再填写教科书第49
页上面的 表格


(2)组织讨论:通过上面的计算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交流
(4)总结:把一个平面图形按N:1的比例放大后,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面
积比是? 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把一个平面图形按指定的比例缩小,缩小
前后图形面积的变化规律又是什么?
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
让学生选择第49页图中一幢建筑或一处设施,测量并计算它的实际占地面
积。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 在比例尺是1:800的平面图上,有一块长方形的草地, 长是3.5cm,宽是
2cm,它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
2.一块长方形运动场,长150米,宽80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250
的平面图上,这块长方形运动场的面积是多大?
4.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的世界图上 ,量得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厘米,
它的实际面积是多大?
五、小结:本节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掌握了什么方法?
六、作业:基础训练

板书:
一个图形按n:1放大,放大后面积与放大前的面积比是n的平方:1









第五单元 确定位置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
确定位置的教学很早就开始了。一年级用上 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表
示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在×的上面、×的右边是×。二年级用东、南 、
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如×的正北
方有×,×在× 的东北方向。这些表示和描述只是指出了物体的大致位置,不
够准确。本单元继续教学确定位置,把方向 和距离结合起来,准确地描述物体
所在的位置。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的知识
例2在平面图上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例3描述行走的路线
从方向与距离两个方面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要联系已有的认识方向的 经
验,教学一些新的方向词语;还要应用量角和画角、量线段和画线段的方法,
以及比例尺的知 识。由于涉及的知识技能比较多,教学可能会有一定难度。但
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方向、体会距离,有利于 发展空间观念。他们综合应用数学
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相应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在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
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给定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的行走
路线。
4 .积极参与观察、测量、画图、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
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展知 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行走路线。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1)

教学内容:教材第50页的例1,第51页的 “练一练”,完成练习九第1~3
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经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 物体位置的方法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
察、识图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
和解决日常生活问 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方向和
距离在 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向。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 话: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确定位置的知识?(东南
西北,第几排第几个,数对等)
2.如果一个物体处在没有竖列没有横行的环境中,比如在海上、空中,又用
什么方式确定位置 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互动新授
1.用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
(1)教学北偏东(西)、南偏东(西)
①出示第50页例1的情境图。
提问:一艘轮船在正北方向航行,你能说出灯塔1和灯塔2分别在轮船的什
么方向吗?
学生用学过的东北、西北来描述灯塔1和灯塔2的位置。
引导明确:东北方向也叫北偏东,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
②拓展:请同学们想一想,东南、西南方向又叫作什么方向?
学生思考后回答:东南方向也叫作南偏东,西南方向也叫作南偏西。
③下面我们来比比谁的手指快。
教师说方向,学生在图中指一指。
(2)教学用角度确定位置。
①如果老师现在告诉苏我你还有一个灯塔A也在北偏东方向,你 能在图中指


一指吗?
请多个学生上黑板指一指。
明确:只要指在北和东的夹角范围内的都符合老师的要求。
提问:如果灯塔1和灯塔A都在轮船的北偏东方向,但是位置却不同,我们
该怎么区分它们呢?
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根据它们偏离角度的不同来区分。
②问:怎样测量灯塔1和正北方向偏离的角度呢?
课件演示并强调:量角器的中心对准观测点 ,0
0
刻度线对准轮船的正北方向,
观察灯塔1所在的边,读出度数。
学生先在图上量一量灯塔1偏离正北方向的角度,说出度数,然后在书中填
一填。
2.用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1)提问:是不是知道灯塔1在北偏东30
0
方向就能把它具体位置确定下
来了呢?
课件演示:画出北偏东30
0
这条 射线,并提问:这条射线上的点都在北偏东
30
0
方向,哪个点是灯塔1的位置呢?还 需要知道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
明确:看来,要想准确地描述灯塔1的位置,仅有方向还不够,还需要说清
楚距离。
学生根据所给的条件,测量灯塔1到轮船的图上距离,计算出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3厘米 3×10=20(千米)
学生汇报:灯塔1在轮船的北偏东30
0
方向30千米处。
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要确定物体的精确位置需要具备两个要
素,即方向和距离 。
三、巩固练习
1.做第51页“练一练”。
提问:(1)本题中以哪儿为观测点?
(2)要求灯塔2在轮船的什么位置,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3)如何求出灯塔2到轮船的实际距离?
学生在小组交流,动手测量,完成计算。
2.练习九第1题。
提醒:这道题内容比较多,要仔细读题,弄清题意,明确题目要求。 < br>提问:(1)图中以机场所在地点为端点,向四周画出了许多射线,每相邻的
两条射线的夹角是多 少度?


(2)“每相邻两个圆之间的距离是10千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飞机A在屏幕上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回答问题。
独立完成填空。
四、全课小结:
1.今天我们再次研究了确定位置。今天学习的确定位置,需要具备哪些条
件?
2. 描述位置方法有很多,课前大家说了很多,课上又学了一种。不同的情
况,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选择不 同的描述方法。
五、课堂作业:练习九第2、3题

板书设计: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确定物体的精确位置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


第二课时: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页的例2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九的第4~6题。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表示出相应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描述和画物体具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3.使学生体验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
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表示出相应的位置。
教学难点:根据描述确定不同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以黎明岛为中心的平面图。
(1)以黎明岛为中心,黎明岛的上、下、左、右分别表示什么方向?
随机指出:东——E 南——S 西——W 南——S
(2)在图上指出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的方向。
2.如果知道黎明岛北偏东40°方向20千米处是清凉岛,你能在图上表示
出清凉岛的吗?这 节课我们就研究根据给出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准确画出
相关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二、互动新授
1.明确清凉岛的位置。
(1)题目中告诉我们清凉岛在哪里?
(2)你能在图上指一指清凉岛的大致位置吗?
自己在图上指出来,并和同学交流一下。
2.探究操作。
(1)怎么在图上画出清凉岛的位置呢?
在小组中讨论后全班交流。
使学生认识到要先画出表示方向的射线,再确定灯塔到清凉岛的图上距离。
(2)怎么画出北偏东40°的射线?
各自用量角器在图上画一画,边画边思考:应该怎么摆放量角器,怎么看量
角器上的度数?
指名上黑板画,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摆放量角器。
让学生说说画表示方向的射线时要注意什么?


(3)怎么确定灯塔到清凉岛的距离?
图中告诉我们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清凉岛在北偏东40°方向20千米处,图中清凉岛的位置在灯塔处沿北偏东
40°方向的射线几厘米的地方?怎么想?
各自计算后指名汇报:20÷5=4(厘米)
追问:为什么用20÷5就是图上距离了?
引导学生在图上标出清凉岛的位置,并与同学交流。
3.练一练
(1)出示题目要 求:在黎明岛南偏西30°方向30千米处是红枫岛,你能
在图中表示出它们的位置吗?
(2)各自独立完成。
(3)组织全班交流,重点交流画南偏西30°方向的射线的方法和所确定的
位置。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九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
2.练习九第5题。
(1)看图说一说:图上熊猫馆在猴山的什么方向,距离是猴山多少米?孔
雀园呢?
自己先算一算实际距离,然后与同座位的同学说一说。
汇报交流:熊猫馆在猴山的什么方向?距离猴山多少米?怎么算出来的?连
起来怎么说?
孔雀园呢?
引导学生说出:熊猫馆在猴山北偏西60°方向120米处。孔雀园在猴山南偏东35°方向90米处。
(2)蛇馆在猴山南偏西45°方向150米处。怎么在图上表示出它的位置。
各自在图上画出表示南偏西45°方向的射线,再算出图上距离,最后标出
蛇馆的位置。
练习后交流思考的方法和具体的画法。
3.练习九第6题。
师:同学生欣赏过跳伞运动员跳
伞吗?(出示题图)
你能完成上面的问题吗?
学生练习。



四、全课小结:
谁能告诉大家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发现?还有什么疑问?
引导总结:本节课我们学 习了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在画图时,
要先用量角器确定物体的方向,再确定图上距离,最后 画好距离,并标出名称。
五、课堂作业:基础训练。


第三课时: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页的例3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九的第7~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根据平面图运用所学的确定位置的知识和方法描述简单的行
走路线。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这一方法的应用价值,增
强用数学方法描述现实世界中 空间关系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方向和实际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运用确定位置的知识和方法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教学准备:课件、相关平面图、铅笔、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 br>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来学校的?如果老师要从学校去你家,你能告
诉老师怎么走吗?谁来 说一说?
学生说说从学校到家的路线。
谈话:通过同学们的叙述,有些同学的家老师知道怎 么走了,因为他表达地
很清楚,有些同学的家老师还不知道怎么走,但是没有关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相信你会让老师根据你的叙述找到你家的。(板书课题: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二、互动新授
1.出示第52页例3,尝试描述行走路线。
师:这是李伟家附近部分街道的平面图。请你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你找到哪
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这样回答:
(1)李伟家附近有超市、街心花园、医院、敬老院。
(2)大港小学在敬老院的北面。
(3)医院在超市北偏东60度240米处。
……
教师让学生尽可能的说全图中的位置关系。
师:同学们从图中找出了这么多的 数学信息,那么你能说说李伟从家到大港
小学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吗?
学生交流。
汇报预设:
生1:先向东走到超市,左拐经过展览馆走到书店,再右拐走到学校。


生2:先向东走到超市,再向北走到书店,再向东走到大港小学。
生3:先向东走到超市,再向东北方向走到医院,再向北走到大港小学。
生4:先向东走到超市,再向北偏东方向走到医院,再向北走到大港小学。
师:你能看图再说说医院在大港小学的什么位置吗?
超市在医院的什么位置?
(1) 自己说一说。
(2) 在小组中说一说,小组中的成员相互更正。
(3) 全班汇报交流。
指名一人汇报后,全班评议:好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注意:汇报交流时,允许有不同的叙说方式。
2.说说李伟放学回家的行走路线。(练一练)
(1)你想怎么说,各自说说看。
(2)在小组中说一说,小组中的成员进行评议。
(3)全班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九第7题。
学生独立计算。
2.练习九第8题。
出示李家桥小学的平面
图,让学生尝试描述行走路
线。

3. 练习九第9题。
(1)出示第9题的平面
图。
指出:这是某地5路公共
汽车的行驶路线图。
(2)看图说说,5路公共
汽车经过哪几个地方?
(3)你能说出5路公共汽车的行驶线路吗?
各自练习后,在小组中说一说,再引导在全班交流。
四、拓展练习(练习九第10题) 学校在你家的什么方向?从你家上学,途中要经过哪些有明显标志的地方?
你能说出你上学的路线吗 ?


五、全课小结:
引导总结:我们在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的时候要说清楚 方向,有距离的还要
说清距离,途中各点要逐个描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六、作业:基础训练。

板书:
描述行走路线:确定方向和距离



































第六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比和比例,以及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编排。通过两个数量保 持
商一定或者积一定的变化,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让学生在建立正比例和
反比例概念的同 时,受到函数思想的熏陶,为第三学段的数学教学打基础。
正比例和反比例历来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 容之一。与过去教材相比,本单
元进一步加强正、反比例的概念教学,突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以及简单应 用,
淡化脱离现实背景的判断,加强正、反比例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要求应
用正比例、反 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 正比例的意义
例2 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及应用
例3 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初步认识到正比例的图像是
一条直线,会判断两个相关联 的量的比例关系。
2.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
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的数学模型,进一步提
升逻辑思维水平。
3.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利
用给出的具有正比例的数据 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由具
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的数值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
4.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究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
识,养成积极主动地 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反比例的判断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的 例1、第57页的“试一试”和“练一练”,完
成练习十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
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 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 相依互变的关
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和 发现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
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特点,加深对成正比例的量的
理解。
教学难点: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数量之间的关系,谁来说说你知道哪些常见的数量关
系?
引导回顾:
(1)速度 时间 路程
(2)单价 数量 总价
(3)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引入:这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 量关系,每组数量之间是有联系的。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
二、互动新授
出示例1。
1.探究时间与路程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提问:仔细观察这张表格,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表格中的路程和时间有关系吗?说说是怎样的关系?
可先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两种
量的变化情况。
预设:(1)行驶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面变化。


(2)行驶的时间越长,行驶路程越多;行驶的时间越短,行驶路程越少。
小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2.分析时间与路程这两个量的比值。
提问:表格中时间越长,路程越多;时间越短,路程越 少。现在我们就来探
究时间与路程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动手写出几组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学生观察比值,发现规律,汇报小结。


引导学生回答: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这些比值都是相等的,它们表示行驶的
速度。
提问:谁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上面的规律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揭示正比例的意义。
教师对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作具体说明:例1中的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 关联的
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相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
就是速度 一定)时,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
比例的量。
(板书: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4.正比例意义的应用
做第57页的“试一试”
(1)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先把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中的数据,依次讨论表格下面的四个问题,并仿照例1作适当
的板书。
(3)让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说一说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成什么关系?
5.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正比例关系。
路程
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速度(一定)
,路程

时间
和时

总价
单价(一定)
,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间成正比例关系;那么

数量
关系。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 系可
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呢?
路程
时间

速度(一定)


y
k(一定)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x
三、巩固练习
1.第57页的“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作出判断,再要求说明判断理由。
2.第57页的“练一练”第2题。
提问:题中的两种量是否相关联,小组内讨论本题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说说
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关系,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练习十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再指名说判断的理由。
4.练习十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 题目要求我们把已知的正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放大后正方形
的边长各是几厘米,再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 。
填好表格后,组织学生讨论,明确:只有当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时,
它们才能成正比例。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
引导总 结:两种相关联的量,当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且它们
的比值总是一定。我们就说这两种量 成正比例关系。在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时,我们一要看两种量是否相关联,二要看一个量是否随着另 一个量的变化而变
化,最后看比值是否一定。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第3题。


板书设计
正比例的意义(一)
时间和路程 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160
240480
=80 =80 =80 ……
2
36
路程
=速度(一定)
时间
y

k
(一定)
x


第二课时: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的例2,“练一练”和练习十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能用“描点法”画出表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正比例的
图像,进一步认识成正比 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的数值看图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初步体会正比例图像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估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
教学难点:利用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课件、直尺、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
1.判断下面两种量能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
和一定,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
2.折线统计图具有什 么特点?能否把成正比例的两种量之间的关系在折线
统计图里表示出来呢?如果能,那又会是什么样子的 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些
问题。
二、互动新授
1.认识正比例图像。
(1)出示教材第58页例2的方格图。
提问:表中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格表示多少千米?
(2)出示例1的表格。
教师引导学生画图。
① 指导学生描点。
让学生在图中找一找“1小时行80千米”的这个点,并请学生上黑板指一
指。
引导:表示1小时的竖线与表示80千米的横线相交的点,就表示“1小时
行80千米”。
让学生在方格纸中找一找代表其它几组数据的点,并指名板演。


② 连线。
让学生连接图中各点,说说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我们发现图中所描的点都在同 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
就是正比例的图像。从直线上的每个点中,我们既能知道汽车行驶的时间,又能< br>知道行驶的路程。这两个量紧密联系,对应的时间和路程用同一个点,点不同,
时间和路程也都发 生变化,但是它们的比值却是不变的,所以我们就说它是正比
例图像。
2.正比例图像的应用。
问题一:根据图像判断,这辆汽车2.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数字在2和3的正中间这个位置同学们 首先要看准,从这点作横轴的垂线,
看这条线与图像交于哪一点,再由这一点向纵轴画垂线,看一看这条 垂线与纵轴
的交点。这点表示的千米数就是汽车2.5小时行驶的路程。
学生动手画一画,找一找。
问题二:行驶44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3.小结:我们在根据图像判断时,必须找准对应的点,通过画纵 轴或者横轴
的垂线的方法找准点,读准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小玲打字的个数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根据表中的数据,描出打字数量和时间所对应的点,再把它们按顺序连起来。
估计小玲5分钟打了多少个字?打750个字要多少分钟?
2.练习十第4题
先独立填表,再根据表中的数据描出长度和总价所对应的点,把它们按顺序
连起来。
组织讨论和交流
3. 练习十第5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说说题中表示的是哪两种量之间的关系,接着学生独立绘制
表格,并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引导总结: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在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时也可以通过图像来判断。根据图像判断数量时可以作对应点的垂线,以减少误差,


让估 计更准确。
五、课堂作业:基础训练


第三课时:认识成反比例的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62页的例3和“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一
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成反比例的量 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
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 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 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
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怎样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用字母怎样表示正比例关系?
2.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时间一定,行驶的路程和速度
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
3.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什么条件下,两种量成正比例?
4.导入新课:
如果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这两种量又存在什么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
二、互动新授
1.认识反比例的意义。
(1)初步感知反比例。
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3.
提问:从“用60元购买笔记本”这句话中,你懂得了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60元是这批笔 记本的总价,笔记本的数量和单价发生变化,
但是笔记本的总价是固定的,始终是60元。
(2)探究反比例关系。
提问:观察这张表格中的两个数量,它们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
① 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② 你能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吗?
③ 猜一猜,这两种量成什么关系?
(3)揭示反比例的意义。


引导总结:购买笔记本的数量和单价是两种相 关联的量,单价变化,数量也
随着变化。当单价和对应数量的积总是一定,也就是总价一定时,单价和数 量成
反比例关系,单价和数量是成反比例的量。
2.反比例意义的应用。
出示第61页“试一试”。
(1)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先把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中的数据,依次讨论表格下面的三个问题,并仿照例3作适当
的板书。
(3)让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什么关系。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
3.用字母表示反比例的意义。
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
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x×y =k(一定)揭示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62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每袋糖果的粒数和装的袋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完成之后随机小结:判断两种量是否 成反比例要看这两种量是否是相关联的
量,再看乘积是否一定,两者缺一不可。
2.完成第62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读题,独立解答。之后集体交流。
3.了解第62页的“你知道吗”。
先让学生自由地读一读,再观察表格,说一说x和y的乘积总是多少,并用
“x×y=60”表示出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反比例图像。
四、课堂小结
引导总结:成反比例的两种量要具备三个条件:一、两种量要相关联;二、
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 也随着变化;三、两种量的乘积一定。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一第1、2题。







板书设计:
三要素
认识成反比例的量

单价×数量= 总价(一定) 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x×y =k(一定) x和y成反比例
两种量相关联
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


第四课时:正、反比例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十一第3—8题和第65页的“动手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 进一步认识正、反比例的意义,了解正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更
好的把握正、反比例概念的本质。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各
种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能 根据相关条件直接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提高判断成
正比例、反比例量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正、反比例的量的特点,加深对正、反比例的量的理解。
教学难点: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学会判断两种量之间的关系。
一、复习铺垫
1.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
要求学生说出成正反比例量的关键,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关系式。
2.举例说明。
3.讨论正、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二、基础练习
1. 在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这三种量中,
(1)当底面周长一定时,( )与( )成正比例;
(2)当高一定时,( )与( )成比例;
(3)当侧面积一定时,( )与( )成( )比例。
2.在被除数、除数、商这三种量中,
(1)当( )一定时,( )与( )成正比例;
(2)当( )一定时,( )与( )成反比例;
(3)当( )一定时,( )与( )成比例。
3.a×b=c(a、b、c为三种量,且均不为0),
(1)当a一定时,( )与( )成( )比例;
(2)当( )一定时,( )与( )成反比例;
(3)当( )一定时,( )与( )成( )比例。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一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十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之后要让学生具体说明判断时的思考过程。


3.练习十一第5题。
(1)看图填写表格。
(2)求出这幅图的 比例尺,再根据图像特点判断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什
么比例,也可以根据相关的计算结果作出判断。要 让学生认识到:同一幅地图的
比例尺一定,所以这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3)启发学生运用有关比例尺的知识进行解答。
4.练习十一第6题。
第(1) 小题,引导学生根据四名同学看的是同一本书,理解“每天看的页
数”与“看的天数”的乘积(也就是这 本书的总页数)一定,所以,这两种量成
反比例关系。
第(2)小题引导学生理解虽然“已看 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的和是不
变的,但这两种量不满足构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条件,所以,它们既 不成正比例,
也不成反比例。
5.练习十一第7题。
引导学生说说每题中的哪两种 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中,一种量变化,另一
种量也随着变化,能不能用相应的数量关系式表示这种变化 的规律。
6.练习十一第8题。
学生自主练习,再把每次输入的数与相应的计算结果记录在表格中,最后独
立完成下面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基础训练


第五课时: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

教学内容:教材第66~67页的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
教学目标:
1.通过 测量各种目标物影子长度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主动探索掌握影子长
度与目标物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2.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
神。
3. 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
数学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培养创新 精神。
教学资源:长度不一及长度相等的竹竿、卷尺、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
问题引入
要知道一棵大树有多高,你有办法测量吗?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学 知识和
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研究大树有多高的问题。
二、实践探素,发现规律
(一)量量比比(小组合作完成)
提出要求: 1.在太阳光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同时量出每根竹竿的
影长。比较每次的测量结 果,你发现了什么?
2.再把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同时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
(1)按要求填表。
(2)计算竹竿与影长的比值
(3)讨论:根据每次求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4)引导总结: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
的。 (二)议议做做
提出要求:
1.根据上面测量和计算的结果,假设一根3米长的竹竿,当时直立在地面
的影长是多少?
(1)学生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根据上面的发现,你能想办法测出一棵大树的高度吗?
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实践操作: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看你的方法行不行。


(1)在太阳光下,先用一根竹竿的高度和影长及量出当时大树的影长,并把
结果填在下表里。
(2)由学生各自算一算大树的高度。
(3)小组讨论各自的想法。
(4)提问:在测量竹竿的影长之后,如果过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再测量大树
的影长。这样计算的结果还 准确吗?为什么?
三、拓展延伸
根据求大树高度经验,让学生计算教学楼和旗杆的高度。
四、课堂小结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活动和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你学
得开心吗?
五、课外作业
回家后,选择你喜欢的、个头巨大的物体,测量并计算出它的高度。



板书:
同一时间,同一点地,物体的长度和影长成正比例。















第七单元 总复习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68~110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理 解和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十进制
计数法,理解小数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 的联系,体会整数、小数、分数、
百分数等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和掌握自然数和整数,因数与倍 数、质数
与合数、公因数与公倍数等概念的含义;增强用数表达信息的意思和能力,发展
数感。
2.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理解和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等四则
运算的算理、算法, 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笔算和估算,以及用计算器计算;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四 则混合运算;理解和掌握加法和乘
法的运算律,能正确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和解决一些简单实际 问题;获
得必要的运算技能和运算能力;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基本 方法,加深对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的感悟和体验,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
3.学 生进一步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数量关系的方法,初步理解
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 简单的方程,能列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
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符号意识。
4.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
系,理解和掌握比例 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和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
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 比例或成反比例;会根据给出的有
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图,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 量的值;
能运用比和比例等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应用
意识。
5.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征,体会相
关图形之间的联系和 区别,了解有关平面图形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常见
几何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会解答有关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
以及常见几何体表面积、体积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6.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平移和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运动方式的
认识,能正确描述图 形的运动过程,能按要求再方格纸上画出运动后的图形;掌
握用数对或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能按要求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
位置或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增强利用几何直观进行思考的能力。 < br>7.学生进一步掌握常用的收集、整理、表示、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方法,理
解平均数的意义,了解 常见的统计表、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
合适的统计表或统计图表示数据,能对统计表、 统计图所呈现的数据进行一些简
单的分析和思考,增强数感分析观念。


8.学 生进一步了解简单随机现象的特点,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
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 的,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
的结果,正确判断简单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9.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的过程,进一
步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不同数学知识之间、数学
与 生活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0.学生经历观察与比较、分析 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类比与归纳等思维活
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积累丰富的数 学活动经验,获得
关于分类、对应、转化、数形结合、方程、函数等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与感悟,
提高数学素养。
11.学生在回顾学习内容、反思学习过程、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进一步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获取知识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
习的积极情感,树立学 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复习一到六年级所学的所有内容。 教学难点:能把所学知识灵
活的综合运用。
课时安排:32课时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整数、小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68~70“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9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回顾整理整数与小数的相关知识,加深理解整数与小数的意义,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弄清相关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整数、小数认识
的知识网络。 2.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了解整数、小数的相关知识,掌握数的知识之间的
联系;增强用数表达和 交流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3.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认数 的作用,产生对数
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整数(自然数)和小数的意义、组成及读写。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相关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我们已经全部学完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对所学
内容进行总复习。这节课我们 进行整数和小数的整理与复习。(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整数、小数的意义,掌握整数、小数的有关知识,提
高数的应用能力。
二、回顾整理
1.讨论整理。
提问: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了解整数和小数的 哪些知识?请你结合小
面的问题先自已思考、整理,再与同学说一说。
出示问题:
(1)你能举例说说怎样的数是整数,怎样的数是负数,怎样的数是小数吗?
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你能说出整数和小数的计数单位吗?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几?
举例说一说。 < br>(3)你能举例说说读、写整数和小数要注意什么吗?怎样比较整数和小数
的大小?怎样求一个数 的近似数?
让学生围绕上面三个问题思考,并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组织交流。 < br>(1)提问:你能举例说说怎样的数是整数,怎样的数是负数,怎样的数是


小数吗 ?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2)提问:你能说出整数和小数的 计数单位吗?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
有是几?举例说一说。
根据学生回答呈现数位顺序表。
提问:整数部分计数单位排列有什么规律?每个数级上的数表示什么?小数
部分的计数单位按怎 样的顺序排列的?
一个数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请举个例子说一说。
(3) 提问:你能举例说说读、写整数和小数要注意什么吗?怎样比较整数
和小数的大小?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 数?
让学生依次交流不同内容的认识,举出例子说明。
交流数的读、写法。 交流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交流求近似数的方法。
三、应用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学生独立填写。 全班交流,呈现结果。
提问:从直线上看,正数和负数有什么区别?
0右边的□里为什么要写小数?0左边的□里的数是怎样想的?
说明: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 义,在直线上都是从0开始按顺序排列,正数
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1)指名口答。
提问:你是怎样知道不同的数里的“2”表示多少的?
(2)提问:你能说出这里每个数的组成吗?
说明:一个数表示多少,可以看每个数位上各是由多少个计数单位组成的。
3.做“练习与实践”第3题。 学生读题后指名回答。
4.做“练习与实践”第5题。 学生独立填写在书上。
集体校对,有错的同学说说错误的原因,并订正。
5.做“练习与实践”第6题。 指名学生读一读。
提问:怎样读数,能很方便地读出来?
说明:读数时先分级,按数级读既方便又能读准确。
6.做“练习与实践”第7题。 学生先把语文、数学课本的单价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再算出10本、100
本、1000本的总价 ,然后交流结果并呈现。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一个数乘10、100、1000,怎样很快写出得数? 一
个数除以10、100、1000,可以怎样写出得数?
7.做“练习与实践”第8题。
(1)学生各自读题,再指名读一读表中的各个数。 提问:通过读表中的数,


你有什么想法吗?
(2)提问:你能把四个省(自治 区)的面积改写成用“万平方千米”作单
位的数,把四个省(自治区)的人口数精确到万位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3)提问:请你分别按面积大小和人口多少,排列四个省(自治区)的顺
序。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四、课堂总结
谈话: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
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与实践”第4、9题。

第二课时:因数与倍数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70 “练习与实践”第10~14题,思考题。 教学目
标: 1.学生通过回忆和整理,进一步明确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加深认识相关
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能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
相关实际问题。
2.学生在应用相关 知识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能说明思考过程,进一步
培养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增 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 和数学
结论的确定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倍数和因数等相关概念,以及应用概念判断、推理。 教学
难点:理解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回顾知识。
提问:上节课,我们已经复习了整数和小数的有关知识。
在整数知 识里,我们还学习了因数和倍数,谁能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因数和
倍数的?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各有什么 特点?
结合学生交流,板书。
2.揭示课题。
引入:这节课,我们复习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
通过复习,能进一步了解关于因数和倍数的 知识,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应用这些知识。


二、基本练习
1.知识梳理。
提高:回想一下,在学习因数和倍数时,我们还学习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学
生回顾,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回顾。
提问:2、5、3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什么叫奇数, 什么叫偶像?什么叫质
数,什么叫合数?什么叫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什么叫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整理。
2.做“练习与实践”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做“练习与实践”第11题。
出示题目,学生直接口答。
提问: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判断是3和5的倍数呢?
追问:这里哪些是偶数,哪些是奇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做“练习与实践”第12题。
学生先独立写出质数和合数,再指名口答。 追问:最小质数是几?最小的
合数呢? 提问: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指出:在判 断一个是质数还是合数时,要看这个数有哪些因数,根据质数和
合数的含义作出正确判断。
5.完成下面各题。
(1)写出12和18的公因数,说出最大是几。
(2)写出6和8的公倍数,说出最小是几。
(3)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指名学生口答第(1)(2)题,教师板书找公因数、公倍数的过程。 让学生
说明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让学生独立
完成第(3)题,交流方法并板书结果。 提问:每组数各是怎样找最大公因数和
最小公倍数的?
6.把12分解质因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结果和方法,板书分解过程和结果。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13题。 指名读第(1)题。
谈话:同学们可以按要求先试着写一写,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数字卡片摆一
摆,再写出来。 学生尝试练习后同桌交流。
集体校对,引导学生明白可以有序思考,逐一列举。 学生自由读第(2)题
后独立解答。
指名口答,集体评议,结合说说有公因数2的数、有公因数3或5的数各有
什么特点。


2.做“练习与实践”第14题。
指出:根据条件,可以知道总棵树比6的倍数少1,比5和4的倍数也都少
1. 启发:如果添上1棵,总棵树与6、5和4有什么关系?、 学生尝试解答。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四、课堂总结
交流: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把你的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三课时:分数、百分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71~72“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10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加深对分数和百分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相改写,以及求百分数的方法。
2.学生经历知 识整理和应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分数、百分数相关知识之间
的内在联系,提高观察比较、分析判断能力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3.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作用 ,增强数学应
用意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加深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分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前几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整数和小数的相关知识, 这节课我们要对分
数和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分数和百 分数的意义,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并能运用分数和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回顾整理
1.回顾讨论。
提问:你了解分数和百分数的哪些知识?请大家联系 下面的问题自己回顾整
理,并且在小组里交流。
呈现以下四个问题:
(1) 什么叫分数?什么叫百分数?
(2) 分数和除法有什么联系?请你举例说明。
(3)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你能用它来说明小数的性质吗? (4) 小
数、分数和百分数怎样互相改写?
让学生围绕上面四个问题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组织交流,回答上面四个问题。
三、基本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学生独立填写后指名口答,说明理由。
强调:分数是看平均分成多少份,表示这样的几分;小数是看表示的十分之
几、百分之几、
千分之几„„百分数是看这个数量占整体的百分之几。
2.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学生填写在书上,然后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追问:第(2)题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8段,为什么两次填写的结果不同?
3.做“练习与实践”第3题。 学生独立填写。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并说一说每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 4.做
“练习与实践”第5题。 学生先尝试填写,再集体交流。 提问:这两组数分别
会越来越接近几?
指出:这两组数按规律可以无限地填下去,这样填写第 一组数会越来越接近
1,第二组数会越来越接近0.
四、应用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6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先独立估计。
提问:你估计哪块花圃种玫瑰的面积所占的百分比最大?说说理由。 指出:
估计时,可以先想出相应的分数,再估计大小。
学生写出相应的百分数,并交流是怎样想的,再和估计的比一比。 2.做“练
习与实践”第7、8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再集体交流。
提问:你能说说种子发芽率的具体含义吗?折扣表示什么?发芽率和折扣各
是怎样求的?
3.做“练习与实践”第9题。
学生读题后,提问:你能根据所给信息,在图中表示出李华家 上个月的支出
情况吗?先独立思考并在图中表示。
五、课堂总结
1.交流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2.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与实践”第4题,第9题第(2)小题,第10题。
常见的量
第四课时:常见的量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73“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6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掌握质量、时间和人民币的单位及相邻单位的进率 ,能够根据
实际选择、应用合适的单位;掌握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以及量的简单计算。
2. 学生在整理、应用常见的量及量的单位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各个量的具体
意义;能说明对常见的量选择、 分析、判断的理由,提高分析、判断和推理等思
维能力。
3.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常 见的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有据思
考、判断、分析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常见的量的归纳整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掌握时间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引入: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接 触各种量,并且进
行各种量的计量。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质量、时间和人民币这些常见的量和
相应的计量单位。今天我们就复习这些常见的量。(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质量、时间和 人民币及相应的单位,了解各类量相邻
单位的进率,进一步掌握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并提高计量单位应用 的能力。
二、回顾整理
1.小组整理。
提问: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哪些?(板书: 质量)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各是多
少?常用的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各有哪些?(板书:时间 人民币)你能说说
这些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关系吗?请先独立整理,再小组交流。
学生整理,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
(1)提问:你知道质量单位的哪些知识?
(2)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时间单位?你知道这些单位间的关系吗?说说
你的认识。
提问:闰年有什么规律?怎样判断某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
提问:我们认识了哪两种计时法,这两种计时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3)提问:关于人民币的单位你有哪些认识?
生: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三、基本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学生直接填空。


集体反馈,指名说说分别填写了哪个单位,怎样想的。
指出:填写单位时,要先根据实际明确填写哪种量的单位,再根据具体物体
选择合适的单位。
2.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学生先填写在书上,再指名口答结果,选择2—3题说说怎样想的。
提问:通过这题的练习,你对单位换算有了怎样的认识?
3.做“练习与实践”第3题。
学生先完成填空,再集体校队。
追问:每年第一季度的天数怎样计算?
四、应用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4题。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计算。
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做“练习与实践”第5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指名口答,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完整说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的时间时2012年6月16日18时55
分。
3.做“练习与实践”第6题。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交流,展示学生的解答过程及结果,要求说明怎样想的。
说明:像这样计算载重量的问题 ,一般要按较大数量计算,求出物体最重可
能有多少,和能承载的重量比较、判断。
五、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五课时: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74~75“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10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及计算法则之间的联系,< br>能选择口算、笔算、估算以及计算器等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进一步认识常见的数
量关系,并能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计算原理,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 /p>


联系,进一步体会基本的数量关系,提高运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 力。
3.学生进一步养成独立 、认真计算等学习习惯,培养按规则计算的品质,
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体会学习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四则运算。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只要复习了数的认识,今天开始 我们要复习数的运算。
这节课先复习数的四则运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同学们要熟悉掌握四则运< br>算的法则,能选择不同方法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知识梳理
1.小组讨论。
引导:通常所说的四则运算是指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想一想,整数、< br>小数、分数加、减法分别怎样计算?整数、小数和分数乘、除法呢?先独立思考,
找一些例子想一 想,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各自整理后在小组里讨论。
2.集体交流。
(1)提问: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呢?
追问:你能说说这些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吗?
生交流,汇报。
(2)提问:怎样计算整数、小数和分数的乘、除法?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结合学生交流,用简单的例子说明,进一步明确法则。
提问:小数乘、除法计算和整数乘、除法有什么联系?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总结。
提问:分数乘、除法计算有什么联系?
指出:分数乘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 作分母;分数除法用
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转化成分数乘法后按分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 基本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直接写出得数。
选择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进一步明确计算方法。
2.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
提问:比较每组两题的计算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3.做“练习与实践”第4题。
学生自由读题,独立思考分别选择哪种算法。
提问:每小题各适合口算、笔算、估算,还是用计算器计算?


指名口答,并说出想法。
四、应用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5题。
出示表格,提问:从这张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回答后独立计算、填表。
集体交流结果,说明算法并呈现表里的结果。
提问:这里应用的是哪一组常见的数量关系?你能说出单价、数量和总价这
一组数量关系式吗?
2.做“练习与实践”第6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各自解答,指名板演。
集体校对,说明按怎样的数量关系解答的。
提问:这里应用的是哪一组常见的数量关系?能说出这一组数量关系式吗?
3.做“练习与实践”第9题。
出示情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明确信息。
出示问题(1),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说明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估算得出结论。
出示问题(2),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并板书算式、得数。
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做“练习与实践”第10题。
出示统计表,让学生说说表中的信息。
提问:怎样比较他们的成绩更合理?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指名说出合理的想法及理由。
学生各自计算,求出各人助跑摸高的厘米数想法于身高的百分之几,再比较
得到的百分之几。 出示问题(2),学生独立解答,提示可以用计算器计算。
五、课题总结
1.总结交流。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这些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
2.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与实践”第3、7、8题。

第六课时: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1)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76“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5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能按运算顺
序正确进行运算;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学过的运算定律和一些规律,并能应用运算
定律 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2.学生进一步增强观察、辨析能力和合理、简捷运算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分< br>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 以及获取
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和掌握运算律和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灵活选择合理、简捷的算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 br>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回顾整理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关系,
以及计算法则。今天 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复习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
题)
二、整理知识,沟通联系
1.复习运算顺序。
出示“练习与实践”第1题。
(1) 指名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能说说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请同桌相互说一说。
集体交流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校队,做错的同学自己订正。
2.复习运算律。
(1)引导:在四则混合运算 里,我们学习过运算律。回忆一下,我们学过
哪些运算律?你能举例说明吗?小组讨论,按要求把课本上 的表格填写完整。
小组讨论、填表。
集体交流,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呈现填表。
(2) 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知道。
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每题是怎样想的,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规律。
说明:在计算时,如 果应用运算律或运算规律,能先把其中的小数、分数计
算凑成整数,或者能把一些计算凑成整十、整百的 数使计算变得简单,就可以选
择合理、简单的算法,使计算简便。 追问:你觉得应用简便计算要注意些什么?
(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学生计算,指名板演。


交流算法,要求说明计算方法和依据。 三、实际应用,内化提升
1.做“练习与实践”第3、4题。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每题分别是怎样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做
“练习与实践”第5题。
学生读题,让学生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各自列综合算式解答,教
师巡视,指导。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四、回顾反思,总
结全课
提问: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与体
会?

第七课时: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2)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77 “练习与实践”第6~10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稍复杂的分数、百分 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
思路,能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
2.学生进 一步认识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进一步体会分
数、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内在联系;能说 明分析问题的过程,提高比较、分析、推
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加深体会分数、百分数在现实世界的实际应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 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各类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律。这节课我们要复习分数、< br>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清分数、百分数实际问
题的数量关系和解 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决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能
力。
二、基本练习
1.根据下列问题找出单位“1”的量,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桃树棵树是梨树的几分之几?
(2)桃树棵树比梨树少几分之几?
(3)实际产量超过了计划的百分之几?


(4)实际降价了百分之几?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说单位“1”的量是怎样找的。
2.根据条件找出单位“1”的数量,说出数量关系式。
说明:根据上面这样的条件,可以确定单位“ 1”的量,用单位“1”的量乘
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等于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对应数量。 三、应用练习
1.解答下列各题。
(1)李大爷收白菜300千克,已经售出240千克,已经售出几分之几?
(2) (题略)(3)(题略)
出学生读题,思考每题应怎样解答。
提问:这三题里表示单位“1”的量是哪个数量?为什么解答这三题的计算
方法不相同?
2.解答下面各题。
你能列出每题的算式吗?请你说一说。
追问:为什么第(1 )题只有一步计算,第(2)题要两步计算?解答分数、
百分数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
3.做“练习与实践”第7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校对,让学生说
出解题思路,再说说有没有不同解法。
4.对比练习。
出示 :(1)某市修建一条12千米长的高架公路,已经修了全长的60%,还
有多少千米没有修?
(2)某市修建一条高架公路,已经修了全长的60%,还有4.8千米没有修。
这条高架公路长多少 千米?
指名读题,说说两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
点? 交流解法,教师板书算式和结果。
结合交流要求学生说说这两题分别是怎样想的。 追问:这两题的解题方法
为什么不同?
5.做“练习与实践”第8题。
(1)学生读题,说说已知什么条件,第(1)题要求什么。 让学生列式解
答,指名板演。
交流:求一、二等奖的奖券一共多少张可以怎样想? 这里每一步求的什么?
(2)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选择板书。
选择一个球两种奖券相差多少张的问题让学生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列式
的? 这个算是里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6.做“练习与实践”第9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解题思路,教师板


书算式和结果。 提问:比较这三个实际问题,在解法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
题呢? 2.课题作业。 “练习与实践”第6、10题。

第八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1)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78~79“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5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一般步骤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小学阶段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应用从条件或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列
式解决实际问题;能 根据条件提出相应的问题。
2.能用从条件或问题想起的策略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进一步体会实际问 题
数量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 知识、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里的应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
的应用价值;培养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品 质。
教学重点:用从条件或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今天 的复习内容,是我们小学阶段学过的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今天的
复习,要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整理并掌握学习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对策略的应用,今天着重复习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 关系的策略,能
掌握分析方法,正确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解答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二、整理与反思
1.回顾讨论。
引导:大家先回顾一下学过的解决 问题知识,同桌互相讨论、交流:解决实
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我们学习过解决问题的哪些策略? 可以联系实际
问题讨论一下,这些策略在解决什么问题时用过。
2.交流认识。
(1)交流解决问题的步骤。
提问:大家回顾了学过的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能说说解决实 际问题时的
一般步骤是怎样的吗?
(2)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问:我们学习过解决问题的哪些策略?可以结合举出一些例子来说一说。
你认为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什么作用?
指出:从条件或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是基本策略, 有些问题还要通过列表、
画图或者列举、转化、假设的策略才能清楚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学习策
略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数量间的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练习与实践
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1)让学生独立阅读第(1)(2)题。
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每题的条件和问题,说说两道题哪里不一样。
(2)引导:这两题你能怎样 想的?自己先思考准备怎样想,再同桌互相说
说你的想法,看看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要先求什么,再求什 么。
提问:你能说说第(1)题可以怎样想吗?还能怎样想? 指名几个学生从条
件想起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提问:第(2)题你是怎样想的?有不同的想法吗?
指名几个学生从问题想起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检查列式过程,让学生说说各题的每一步求出的什么。
提问:两题的问题都是求长袖衬衫的单价,为什么解答过程不一样? (4)
引导:通过上面两题的解答,你有哪些体会?
2.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1)让学生独立读题,了解题意。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结合图形说说第(1)题小芳走过的 路线是怎样的,第
(2)题两人是怎样行走的。
引导:先看看小芳和小军的速度各是多少,想 想两人大致在哪里相遇,在图
上用一个点表示出来。 交流:你估计大致在哪里相遇,怎样想的?
(2)让学生列式解答两个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①交流:第(1)小题是怎样列式的?这样列式是怎样想的? 有没有不同
的列式?这样列式又是怎样想的?
说明:解答实际问题,有时有不同的解答方法, 这是因为分析方法不同,解
决问题的过程或方法就可能不一样。
②交流:第(2)题怎样列式?这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列式的? 也有不同的
解法吗?这又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列式的? 追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解答上面两题,都和哪个常见的数量关系有关?
3.做“练习与实践”第4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从表格里的对应数值能知道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想办法解答。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这
是怎样想的? 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吗?这又是怎样想的?


提问:这两种解法思路有什么不同?能说说 两种解法分别是先求的什么、再
求的什么吗?
4.做“练习与实践”第5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摘录整理条件和问题。交流:你是怎样整理的? 提问:
根据整理的条件和问题,这题可以怎样想?说一说你的想法。 追问:你认为整
理的条件和问题,对于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
四、总结与作业
1.总结交流。今天复习了解决问题的哪些内容? 通过整理与练习,你有哪
些收获?
2.布置作业。完成“练习与实践”第3题和第5题。

第九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2)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79“练习与实践”第6~9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 应用画图、列表、转化等策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问题特
点选择不同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 答,并能解释和说明自己所用的策略。
2.学生能依据相应的策略说明分析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思考过 程,提高灵
活、综合应用策略的能力,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发展分析、推理等思维
和几 何直观,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进一步感受现实生活存在各类数学问题,体会解决 问题策略的实际应
用,培养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用数学方法分析、处理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画图、列表、转化等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选择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 :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内容,并且重点应用了从条件或
问题想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今 天继续复习解决问题,主要应用画图、列表的
策略解决问题,并且能自己选择策略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练习与实践
1.做“练习与实践”第6题。
(1)让学生读题,利用图形理解条件和问题。
交流:你知道了题里有哪些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出示图形,根据交流
注明长、宽的条件) 这块长方形菜地分成的两个部分各是什么形状的?
引导:要计算这里三角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你能 根据题里的条件在图上


画一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吗?想一想怎样画,自己画一画。交 流:你是怎样
画的?
为什么想到在三角形的顶点画宽的平行线段?
说明:通过交流 ,我们知道根据黄瓜的面积比番茄面积少180平方米这个条
件,可以在梯形中画出一个和种黄瓜的三角 形地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地块,这样就
能直接看出黄瓜比番茄少的面积是右边这个长方形地块。让画法不合 理的订正自
己的画法。
(2)引导:现在你能看图说一说,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想吗?在四 人小
组里互相讨论,找找可以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交流:哪些同学想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和大家交流一下。
结合交流,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思路。
(3)让学生选择一种思路解答,指名不同解法的学生板演。
引导学生结合图形分别说说不同解法中每一步算的什么。
(4)提问:我们刚才画图对于解答问题有什么好处?
2.下面的问题用哪个策略解决比较合适?请你应用恰当的策略解答。
出示:一个长方形长8 分米,宽6分米。如果把一条长缩短到原来的一半,
或者把一条宽缩短到原来的一半,都能得到一个梯形 。这两个梯形面积会相等
吗?算一算、比一比。
提问:想想这个图形分别怎样变化的,能用什 么策略解决,用你想到的策略
算一算、比一比,解决问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用了什么策略?怎样画图的?这两个梯形面积相等吗?你是怎样计
算的?
说 明:用画图的策略能找到相应的条件,计算各自的面积。这里虽然长方形
通过不同的变化得到的梯形不同 ,但面积是相等的。
3.做“练习与实践”第7题。
提问:你能说说题里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大家想一想杨大爷步行的过程, 思考解决问题还需要什么条件;再列
表或画图表示行走过程,看看从表里或图中能知道什么新条件。学生 列表或画图,
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是怎样列表的?画图的是怎样画图表示的?
引导:大家先观察列出的表格或画出的图形,思考能得出哪个条件,可以怎
样解决问题,各人独立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
你结合列表或画图,说说这里的每一步是怎样想的吗?列表或画图在解题过
程中有什么作用?
4.做“练习与实践”第8题。
(1)让学生先根据题意补充线段图,再同桌交流怎样补充的 ,讨论怎样解


答,有没有不同解答方法,然后选择一种方法解答。
学生画图、交流并解答,教师巡视,指名不同算法的学生板演。
(2)交流:线段图是怎样补充完整的?
你能联系线段图理解这里的不同解法,说说每种解法 是怎样想的吗?自己观
察、思考,不明白的可以合同学交流。提问:你能说说这些解法各是怎样想的吗?
指名交流,引导学生结合图形理解不同解法。
比较:哪种解法更方便一些?这里应用了哪个策略?
5.做“练习与实践”第9题。
学生读题,要求交流条件和问题。
提问:下面的线段图表示了哪些条件?还有什么条件没有表示出来? 引导:
根据从第一筐取出 2放入第二筐,两筐苹果就同样重这个条件,表示第二筐苹果
多重的线9
段怎样画呢?先看表示第一筐的线段想一想,再画一画。学生画图,教师巡
视、指导。
交流:根据条件,表示第二筐苹果有多重的线段怎样画的?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请你看线段 图,想想这两筐苹果的千克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能怎样解
答,然后用你想到的方法解答出来。如果与困难 ,可以讨论讨论。学生解答,教
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用了什么策略?
结合交流板书算式,并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解法。反思:通过解答这道题,你
有哪些体会?
三、总结交流提问
回顾今天解决问题的内容和过程,都应用了哪些策略?你对画图、列表、假
设和转化这些策略的应用,有哪些新的认识?还有哪些收获?

第十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3)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80 “练习与实践”第10~13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应用假设、列举等策略分 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问题特点选择
恰当的策略或综合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能解释和说明选择 的策略和思路。
2.学生能根据策略说明分析问题的思考过程,提高根据问题特点灵活选择、
应用策略的能力,提高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加深对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 的体会,进一步体会数学策略、方法在解
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应用数学策略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假设、列举等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 br>谈话:前两节课我们复习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内容和策略,主要复习了应用从
条件或问题想起、画图 、列表和转化等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今天继续复习解决问
题,主要应用假设、列举等策略解决问题,了解 一些实际问题特点和相应的策略,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练习与实践
1.做“练习与实践”第10题。
要求学生读题,看懂表格里的意思。
提问:能说说习题的意思吗?表格里已经填写的分别表示的是什么?
引导:请你在表格里填一 填,看看是怎样变化的,经过几次白子和黑子枚数
相等,然后根据填表的过程想想可以怎样列式解答,自 己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填表,列式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填表的?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出这样取放多少次后,白子
与黑子正好相等? 你是怎样列式的?能说说怎样想的吗?
追问:解答这道题时用的什么策略?
2.做“练习与实践”第11题。
让学生说说题里告诉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提问:把长90米的绳子分成的三段长度有什么关系?
引导:你准备怎样理清三段绳长的关系,怎样解决问题?同桌讨论一下。
交流:你准备怎样理清绳长的关系?你想怎样解决问题呢?可以有哪些假设
的方法?
引导:请你选择一种假设的方法,列式解答。
交流:你怎样假设的?说说你的算式。
用不同假设的同学来说说你的方法。
提问:解答这个问题用了哪些策略?
3.做“练习与实践”第12题。
让学生观察、阅读,把情境组织成实际问题。
引导:你想怎样解答?自己想一想可以用什么策略解决,然后列式求出结果。
学生解答,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板演。
交流:大家看看这里是怎样解答的,用了什么策略?
追问:你是怎样假设的?
提问:还可以怎样假设?哪位同学用了这样的假设策略的?说说你的解答过
程。

新居对联-自我小结


经典英文签名-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南宁检察院-黄石职业技术学院


创业史-乔迁对联


民族工艺品-北京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


泉州师范学院-我的愿望普通话


傅雷家书阅读答案-整改落实情况汇报


话务员-新学期新打算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