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大纲

余年寄山水
852次浏览
2020年09月06日 11:1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皖南医学院录取分数线-小学家长会材料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教学大纲
章节




第一章
负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
初步 认识负数,了解负数
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
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
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
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
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
都小 于0。




















1、明确折扣的含义,能
百分数。
实际问题。
3、知道原价和折扣,会
求现价这类题型。
1、明确成数的含义。
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
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1、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
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
率计算税款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
储蓄的意义;
率的含义;
3、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
会进行简单计算。



第三章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
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
的底面、侧面和高 ;认识
圆锥的底面和高。
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圆柱、圆锥体积的计
算公式。
1、掌握计算利息的公
式,会进行简单计算
2、“本利和”的计算方

1、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
计算。
2、纳税的种类
1、理解成数表示什么。 1、会解增加几成、
2、成数与百分数之间
的转化。
减少几成的题型。
2、成数的理解和计
算。
1、清楚税率是应纳
税额与各种收入的
比率。
2、税率的计算,特
别是分段计算的应
1、正确地计算利息,
解决利息计算的实
际问题。
2、正确理解本金、
利息、利率的含义,
方便计算。
1、掌握圆柱的侧面积、1、圆柱、圆锥体积
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2、运用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






2、成数 2、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
1、会解答有关折扣的
2、知道几折就 表示十分
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
十。
1、“折上折”相当
于连续求一个数的
百分之几是多少。
2、理解“满100元
减50元”不是打五
折。




1
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正数和负
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2、比较正数、负数、0
的大小。
3、能画数轴,了解数轴
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1、理解0既不是正
数,也不是负数。
2、负数与负数的比
较。
3、理解负增长、零
增长。
学时






1
1、折扣 2、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
3、税率 2、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
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1
4、利率 2、明确本金、利息和利


圆柱与圆锥 2、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
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
会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 柱、
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
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
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
问题。
3、运用阿基米德原
理解题。










一、


1、圆
柱的
认识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
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
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
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
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
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
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认识圆柱的特征,。 1、看懂圆柱的平面
2、知道怎样的展开图才
能围成圆柱。

图。
2、分类讨论不同的
旋转方法得到不同
的半径和高。
3、知道圆柱展开图< br>如果是长方形,它的
长等于圆柱底面的
周长,宽等于圆柱的
高。
1、掌握圆柱侧面积和
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题目中哪些面是需
要我们计算的。
1、运用所学的知识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2、在实际应用中计
算 圆柱形物体的表
面积,要根据实际情
况计算各部分的面
积.一般采用进一法
取 值,以保证原材料
够用.
1、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
公式。
2、应用圆柱的 体积计算
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1、圆柱体积的计算
公式的推导,体积公
式与 圆柱侧面积公
式的区分。
2、不规则物体的体
积计算。
3、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
分的名称。
认识圆锥的高,会正
确测量圆锥的高。



1
2、圆
柱的
表面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
表面积的含义 ,掌握圆柱
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方法。
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
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
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
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的能力。



1
3、圆
柱的
体积
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
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
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
2、初步学 会用转化的数
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1
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题。


二、

1、圆
锥的
认识
1、认识圆锥,掌握圆锥
的特征。
2、认识圆锥的高,会正
确测量圆锥的高。



1


锥 2、圆
锥的
体积
1、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
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
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2、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
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
题。
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
导过程。
运用圆锥体积公式
解决实际问题。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
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圆
积的计算方法。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灵活地解决与圆柱、圆锥
有关的数学问题
归纳整理有关圆柱和圆
锥的知识,形成知识体
系。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灵活地解决与圆柱、
圆锥有关的数学问
题。
1 三、整理复习 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



















1、比
例的
意义
1、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
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2、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
能否组成比例。

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正确的判断两个比
比例的关键条件。 能否组成比例。





2、比
例的
基本
性质
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
“项”以及“内项”和“外
项”。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
本性质。
3、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
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
组成比例。
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
以及“内项”和“外项”。 基本性质。
1
3、解
比例
1、使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
的基本性质。
2、联系的生活实际创设
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
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使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
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
基本性质。
体现解比例在生产



1
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正
比例
和反
比例
的意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
反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
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2 、使学生了解表示成正、
反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
并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
简单 问题。
3、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正确判断成正、反比
反比例的意义。

例的量。


成正、反比例的关系。
5、比
例的
应用
1、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1、会 求一幅图的比
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
比例尺进行转化。
2、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
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
图形
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2、会应用比例的知识求
平面图的比例尺。
3、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
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
图形
例尺,会把数值比例
尺与线段比例尺进
行转化。
2、根据比例尺求图





1
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第五章 数学
广角——鸽
巢问题
1、经 历“抽屉原理”的
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
屉原理”,会用“抽屉原
理”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
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
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
的数学思维。
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会用“抽屉原理”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数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1、复习整数、小数、分1、区分数位与计数
的认
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百分数等数的意义单位。

整数、小数、分数、百分
数等数的意义,理清各数
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
络。
2、感受数在日常生活中
的作用,会用数表示事物
并进行交流。
3、经历学 习和解决问题
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
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
究、归纳概括的能力。
2、数
的运

1、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整
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
意义和方法的理解。
2、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
算、笔算和估算。
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1、了解并掌握各种运算
定律。
2、针对运算定律的习
题,进行全面细致的练
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变

1、根据四则运算,
用字母表示它们的
关系。
2、四则运算的顺
序。
3、运算定律。
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区
别。。
包括以万为单位的近似
数和以亿为单位的近似< br>数,练习后说说改写时
要注意什么。
2、小学学过的数的
分类。
4、区分奇数偶数、
质数合数、因数倍
数。







1
2、复习多位数的改写,3、找规律填数。
3、学生掌握加减法之间、形









3、式
与方

1、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2、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
1、用字母表示数。
2、方程与等式的区别与
联系。
1、形成字母未知数
的概念。


1
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3、会解方程及应用题
4、比
和比

1、进一步掌握比、比例、1、比和比例的区别与联
分数、商不变的规律。
2、会灵活转化其中的关
系。
5、图
形与
位置
1、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
向感和空间观念。
2、进一步掌握各种描述
3、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
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
4、了解角与各种线
6、统
计与
概率
1、比较系统地掌握可能< br>性的初步知识,能够准确
地判断出哪些是确定现
2、能分析可能性的大小
和哪些 因素有关,认识事
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
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 对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
预测。
2、比与分数、除法的联
系。
3、正比例、反比例。
1、图形的分类及图形之
间的区别与联系。
2、各种图形的周长、面
式。
3、三视图、展开图、对
称轴、旋转
1、用多种方式描述可能
性的大小,影响可能性
大小的因素
计图的特点与优势。
3、平均数、中位数、众
数的特点与优势。
1、三种统计图的运
用。
2、确定现象与不确
定现象。




1
1、三视图的逆推。
2、圆柱、圆锥体积
和表面积的计算



1
1、灵活运用各种基
2、会解应用题


1
系,及各自的基本性质。 本性质。
或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积、表面积、体积的公
象,哪些是不确定现象。2、扇形、条形、折线统

包头市人事人才网-留学翻译


咸阳师范-高考留学


好笑话-山西师范文理学院


读懂母亲-福州市中招网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劳动部工作总结


长沙市长郡中学-校园活动策划方案


长沙市长郡中学-简短祝福语


湖南省石门县-2016年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