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试卷二答案
2010浙江高考理综-面积公式
期末考试试卷二答案
选择题:
1-5ACABD6-10DDCBA
填空题:
1.《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之精神、谋个性之发展、
注意国民经济
力、注意社会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意地方伸缩余地。
4.《审美教育书简》
名词解释:
1.条件性知识是通过系统的教育科
学学习和研究,从而获得对教育活动的普遍
性的规律认识,指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方法等相关的教育心
理方面的知识;
2.寺庙学校是指古埃由祭司执教,为执行宗教职责而训练学生熟练的书写技能
的学校。 3.受教育者(又叫学习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是教育的
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
4.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
经济要求,
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5.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学习者的知识和智慧水平的教育活动。
简答题:
1.
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四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以自己
的亲
身体验,谈到了许多有关教师修养的意见,具有不小的借鉴价值: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认为教师必须具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而不知满足
,教导
别人而不知疲倦。)的精神。首先,教师必须自己先学好,才能教好,学好是教
好的前提
。而且只有教师做到“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教
师学好是为了教好,因此,“诲人
不倦”是教师最宝贵的品质。无论什么人前来
请教,教师都应该毫无保留的教诲;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教
师都应该坚持教学。
(2)温故知新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是古,
指的是过去的政治和历
史知识;“新”是今,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政治、
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指导解决问题的办
法。“温故知新”
这一词还有着另一层含义,就是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旧知识
是已有的认识成果,是认识继续发展的基础
,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
扩大认识范围或将认识进一步深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巩固旧知识与
探索新
知识,两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使命,既要注
意继承,又要不断探索创新。
(3)热爱学生,无隐无私
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
注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对学生怀有深厚的感
情。他能够客观公正的看待所有的学生,对任何学生的发展都
充满信心,将自
己所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得传授给他们。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
如
今也?”指青年人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孔子对学生充满信心,对他
们的发展保有比较乐观的态度,
根据发展规律,认为新一代可能胜过老一代,
学生可能会超过老师,学生是事业的希望所在,应该加以重
视和培养。此外,
他不仅关心学生们品德和学业的增进,还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孔子对
学生的热爱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使得师生感情亲密无间。可见,对学生
的关爱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
教育力量。
(4)以身作则
言教在于说理,以提高道德认识;身教在示范,实际指导行为方
法。孔子
把以身作则作为教育原则,对教师做出了严格的要求,他认为身教比言教更为
重要。教
师应以自己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
的,自己必先做到,不要学生做的,
自己首先不做,所说的和所做的一致,这
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他多次论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他
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说: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本身作
风端正,树立了好榜样,不用下命令也能行得通,本身作风不端正,虽然下了
命令,也没有人愿意听从。
自己都不端正,如何去端正别人呢?
(5)教学相长
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单
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
相长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
2.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以下作用实现的。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方向。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
了发展
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因此,
教育目的无
论是对教育者还是对受教育者都具有目标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目的反映人
的需要和动机,是人们在一起共同活动的基础。因此,共同的
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它不仅能指导
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
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目标就是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
且人愿意
获得它(实现它),那么,它便能使学习者付出为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力量。”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
的办学
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和工作效果
;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工作,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
本标准和依据进行。
因此,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它
明确了教育对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预定
的发展结果,指导着整个教育活动的开
展,支配着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
,教育制度
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及效果的评价等,都受到教育
目的的制约。
3.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教育目的不仅因其社会发展各历
史时期的不同而在性
质和内容上有所不同,而且在类型上也有所不同。从其作用特点来看,有价值
和操作性之分;从其要求特点看,有终极性和发展性之分;从被实际所重视的
程度来看,有正式决策和
非正式决策之分。
(1)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
价值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价值
判断意义的教育目的,即含有一定价值观
实现要求的教育目的,表示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某种价值取向,是
指导教育活动
最根本的价值内核。(体现在国家总的教育目的之中,是宏观的)《教育学基
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操作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教育目的,即现实要达到的具
体教
育目标,表示实际教育工作努力争取实现的某些具体目标,一般是由一系
列短期、中期、长期的具体目标
所组成。(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相关,是微
观的)
(2)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终极性教育目的,也称理想教育目的,是指具有终极
性结果的教育目的,
表示各种教育及其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它蕴含着人的发展要
求,具有“完人”的性质。
发展性教育目的,也称现实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连续性的教育目的,表
示教育及其活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表明对人培养的不同
时期、不同阶段前
后具有衔接性的各种要求。每一种目的都不带有终极性,在
每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发展过渡中,具有承
前启后的不可或缺性,既表示某
一阶段的目标,又表示对前一阶段目标的连续性和对后一阶段目标的奠基
性。
(3)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指被社会一
定权力机构确定并被要求所属各级各类
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教育目的。
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指蕴含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它
不是被社会一定权力机构正式确立而存在,而是借助一定
的理论主张和社会根
基而存在的目的。(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
4.
赫尔巴特依据其伦理学思想,论述了教育目的的问题。在他看来,教育目的
可分
为两部分,即“选择的目的与道德的目的”。
(1)选择的目的又称“可能的目的”。
它是
指培养和发展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以便其将来选择职业。赫尔巴
特认为,培养和发展儿童多方面能
力和兴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人
类社会分工日细,社会生活也越来越多方面,“每一个人须爱
一切的活动而专
精于一种”至于专精于哪一种,这是可以由儿童在将来加以选择的。所以,教
育
必须使学生作多方面的努力,培养多方面兴趣,取得各种能力的和谐发展,
为将来选择职业作好准备。不
仅如此,它与道德的目的也有密切联系,人的多
方面兴趣和能力,可使人对道德行为的选择范围更加广泛
,对道德判断更富于
灵活性、更加准确和有力,从而有助于培养完善的道德品质。
(2)道德的目的(又称必要的目的)。
所谓道德的目的,就是培养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
、完善、善意(仁慈)、
正义、公平或报偿。),使之具备完美的道德品质。在他看来,这个目的最为必
要,因为无论你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干什么工作,都必须具有“明辨的识见以
及与它一起的相应
的意志力”这样,才能够“把所有任意的冲动推回去”维持
现存的社会制度。所以,道德的目的是教育的
最必要、最高的目的。赫尔巴特
说:“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道德这一概念之中,道德普
遍地
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评价:
(1)赫尔
巴特把培养善良的道德品质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实际上是把培养
安分守己,服从法律,维护当时德国封
建秩序的忠顺臣民放在首位,这反映了
赫尔巴特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2)他把发展多方面兴
趣和能力作为教育的直接目的,为儿童将来适应日益
细致的社会分工作好准备,这无疑又是进步的,反映
了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要
求。
5
外在教育目的,是由国家行政或立法机
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整个教育
系统的教育活动所指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在目的,是教育活动中教育
主体如
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根据国家权力机构、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机构所厘定
的统一的教
育目的,结合现实情况、自身利益立场,所确立的对自身教育实践
活动发生具体、直接作用的教育目的。
外在教育目的与内在教育目的并不总是统一的和同质的,有时存在程度、
内容、性质和水平的各
种差异和矛盾。在促进外在教育目的向内在教育目的的
转化过程中,学校这个特定的教育主体发挥十分重
要的中介作用。无论在哪种
教育管理体制下,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实体和机构,一方面代表和体现国
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上的意志和要求;另一方面,它立足于一定的社区环
境和学校内部环境
,必须充分考虑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教育目的的厘定主体是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
教育目的也就表现出多层次
和多类型的特点。外在教育目的和内在教育目的之间相辅相成,有着各自特定
的作用和功能,不能以国家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厘定的总的教育目的来包办和
代替其他层次和类
型的教育目的的作用。
论述题:
由于小学教育的性质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社
会因素的制约,并受到整
个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性质和文化特<
br>点不同,以及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其小学教育性质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我
国小学教育的当代特
征主要表现为全民性、基础性、平等性、优先性。
(1)我国小学教育的全民性
我国小学教
育的全民性在我国教育方针、政策有所体现。1985年《中共中
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把20
00年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
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提出。1986年《中华
人名共和国义务教育
法》的颁布,使义务教育的实施有了法律上的重要保证。1993年《中国教育改<
/p>
革和发展纲要》提到本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
本
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
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简称为“两基”、“两全”、`“两重”。《国家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
0年)》进一步提出:“义务教育是
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
费性和普
及型,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到2020年,全国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
教育
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当前我国正按照这一目标要求,
大力推进包括小学教育在内的义务教育发展,
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是小学教育向着高水平、高质量、全民
化方向前进。
(2)我国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和现代国民教
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小
学教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转型,小学教育的基础性需要重新理解和定位。<
br>首先,小学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基础。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普及小
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
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
水平,必须从小学抓起。”其次,小
学教育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从小学教育
当代发展
的现实来看,我国小学教育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单轨制的学制体系上的,与中
等教育相
通,成为一种“基础教育”。最后,小学教育是儿童终身学习和生命
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小学教育发展
作为全民教育的基础,其性质、任务和目
标必将展现丰富而深远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进而从生命立场
来认识和理解
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3)我国小学教育的平等性
我国《教育法》明
确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
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将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
略任务,建
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
加快缩
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率先在县(区)域内
实现城乡均衡发展。上述国家的教
育法规、方针和政策充分反映了我国小学教
育的平等性。
(4)我国小学教育的优先性 从教育现代化的历程来看,发达国家都有一个教育重心逐步上移和后移的
过程。但无论中等教育、高
等教育以及终身教育如何重视和发展,小学教育都
一直居于恒久不变的优先发展地位。小学教育作为义务
教育的一个阶段担负着
国民基本素质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国小学教育的优先性应该得到重视。否则,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投入错位,直接导致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的萎缩和
质量降低,终究也使中
等教育、高等教育缺乏后劲和基础,难以实现教育的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