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礼仪服务-高三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充满智慧和挑战的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教学带
来了生机和
活力。我们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得
到改变,课堂洋溢着学
生成长的气息,课堂更活了,学生的热
情更高了,每堂课更具有挑战性了。
但在自主、合作、
探究的“热闹”背后,又露了许多问题。
我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与思考进行了梳理、<
br>总结。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下面几点。
一、在备课中遇到的困惑
例如,有一位教师
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一课时,课前引入是这样的:老师让学生汇报收集回来的数据:<
br>我家长()米,宽()米,面积是()平方米。几位学生汇报
后(都是整米数),教师问:“你是
怎样算出你们家的面积的?
(用1平方米去量)”。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种方法比较麻
烦,
那么这节课,我们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方法……
从以上的教学环节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点新课程的
理念,
教师在教学之中,能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认识生活
中处处有数学,的确比以往
的教学迈进了一步。但如果说安排
了这样的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来进行教学,就是数学与生
活紧密结合。那么,我认为这种认识是肤浅的。在教学中,教
师究竟如何把握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这个“度
”?何为“合适的度”
也是很值得研究的?我们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觉得难以
确定对待教
材中的这个问题以及其他与之类似的问题该如何处
理。
二、随堂遇到的问题
一年级
上册有一道题目给出了八种事物,三顶不同形状的
帽子,一双袜子,一支铅笔,苹果、香蕉、梨子各一个
,要求
把同类的圈起来。一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通过启发、鼓励,结
果小朋友们
遍地开花,答案各有不同而又各持己见:多数把帽
子圈在一起,苹果、香蕉、梨子圈在一起,教者给予了
肯定;
有的把帽子、袜子圈在一起,因为都是身上穿戴的,教者也给
予了肯定;有的把苹果、梨
和一顶圆帽子圈在一起,因为它们
都是圆的,教者也不能否认;有的把香蕉和铅笔放在一起,因
为它们都是长形的,教者更不能否认,而且还表扬了一番……
这样的结果让同仁们喜忧参半,陷入了深
思:喜的是这堂
课已经达到了目的,小朋友们都能从不同方面对事物进行分类,
而且思维发散、
活跃。困惑的是,教参中对于这道练习题的说
明是“巩固用单一标准进行分类”,也就是说答案是唯一的
。经
过讨论,我们认为“把帽子圈在一起和把水果圈在一起”这个答
案比较合理。可是你能够指
责教者在课堂上对学生众多的答案
表示认可和赞扬的做法吗?毕竟赏识、表扬是在保护学生的积
极性和学习兴趣,可是如果说答案是唯一的,那么这种做法就
有可能会成为一种“廉价”的表扬,甚至会
误导学生以为自己的
答案真的很好而沾沾自喜,习以为常,听不进不同意见。还可
能导致学生浅
尝辄止,不再深究。
三、教学模式的困惑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上的自主合作与交流,给教学
带来了
清新的空气,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课堂上已是司空见惯,
活动也增多了。课堂热闹了
,学生合作、讨论了,是否这样就
体现了新理念,转变了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学观念?
如:某
位教师在讲三年级上册《加法》的例一时,是这样
处理的:①先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进位加法,然后再
小组交
流,最后再班级汇报。②出示例一,学生读题。③学生合作完
成例一,并交流意见。④探
究总结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⑤练习。
那么这堂课的设计是否有流于形式的嫌疑呢?是否还有更
适合我们农村小学自己的教学方式呢?
四、现实中,数学何时才能真正与生活结合呢?
为了迎接课改大潮,一线教师
们的确在自己的教学理念中
逐步渗透着新鲜的血液,努力的实现着“生活化数学”的理念,
尽可
能的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
和运用数学,在此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
联系,以及数
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感受成功,增进自信。但
是……
前几天
,我看到一位四年级学生的一张单元测验试卷,上
面大致有这样一道题:某小学组织学生郊游,一共有4
20人。
已知大客车能乘53人,小客车能乘14人,问如何乘车比较合
适?请说明理由。有位
学生是这样解答的:用大客车5辆
[53×5=265(人)],剩下的人乘11辆小客车[420-2
65=155
(人),155÷14=11(辆)……1(人)],还多1人没有座位了,
就挤
一挤吧。说得头头是道,表述的理由清清楚楚,可是得到
的是一个大“�w”。为什么呢?结合生活实际
,这样做不行吗?
难道多1人就不能挤一挤吗?什么叫“比较合适”?能把理由说
清楚、说明白
,难道还不行吗?再看正确答案,原来是:
420÷53=7(辆)……49(人),49÷14=3(
辆)……7(人),
应该乘7辆大客车,4辆小客车。嗨!原来数学中所说的“合适”
是理想境
界中的“合适”,即“尽可能多的用大客车,并且要保证
每人都有一个座位坐,才叫合适”。这非生活中
的“合适”,即
“每人都上车,不要太挤就是合适”。此“合适”非彼“合适”也。
在这个教
学实例中,毫无疑问,正确答案所体现的是大家
一致在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大家极力要提倡、宣扬的
!那
么它离我们学生的生活究竟有多远呢?是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
解决数学问题还是直接告诉学
生数学与生活是两码事呢?学生
究竟该如何去正确地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尺度呢?教师究竟该如
何
去沟通这种境界和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鸿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