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习题

余年寄山水
789次浏览
2020年09月07日 04:5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韩国亚洲大学-财政局实习日记



§
1

一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


形如
y
n+1
+ay
n
=f(n) 0
的方程为一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差分方程,其中
a
为非零
常数,
f( n)
为已知函数,
n
为非负整数;
y
n+1
+ay
n
=0
为对应的齐次方程。

1.

y
n+1
+ay
n
=0
的通解可以由以下两种方法给出:
(1)
y
n+1
+ay
n
=0
对应的特 征方程为
l+a=0
,则
l=-a
为特征根,从而其通
解为
y
n
=Cl
n
=C(-a)
n
,于是
C=y
0
,即通解为
y
n
=(-a)
n
y
0

(2) 设
y
0
已知,将
n=0,1,2,L
依次代入
y
n+1
=-ay
n
中,得

y
1
=(-a)y
0

y
2
=(-a)
2
y
0

L

y
n
=(-a)
n
y
0


2.

y
n+1
+ay
n
=f(n) 0
(a¹0)
有 一个特解
y
n
,则
y
n+1
+ay
n
=f (n) 0

通解为

n
y
n
=C(-a)
n
+y
n

其中
y
n
=C(-a)
为对应齐次差分方程
y
n+1
+ay
n
=0
的通解。

3.
关于
y
n+1
+ay
n
=f(n) 0
,针对不同的
f(n)
,其特解的求取方法:
(1) 设
f(n)
为关于
n

m
次已知多项式
P
m
(n)
,则特解为

y
n
=n
k
R
m
(n)

l¹1
是特征根,则
k=0
;若
a=-1

1
,其中
R
m
(n)

n

m
次待定多项式 。若
a?

l=1
是特征根,则
k=1

(2) 设
f(n)=P
m
(n)q
(q¹1)
,其中
q< br>为已知的常数,
R
m
(n)

n

m
次待定多项
式,则特解为

n
y
n
=n
kR
m
(n)q
n


q
不是特征根时,取k=0
;当
q
是特征根时,取
k=1

(3) 设
f(n)=b
1
coswn+b
2
sinwn
,则

y
n
=n
k
(B
1
coswn+B2
sinwn)


1



其中
B
1
,B
2
为待定系数,当
e=cosw+isinw
?
iw
a
时,取
k=0
;当
e
iw
=cow s+iswi=n-

时,取
a
k=1

例1 求差分方程
y
n+1
-y
n
=n 2
的通解。
解 先求对应齐次方程
y
n+1
-y
n
=0
的通解。其特 征方程为
l-1=0
,于是
l=1

于是
y
n+1
-y
n
=0
的通解为
y
n
=Cl
n
n
n
=C

nn

y
n+1
-y
n
=n 2
的一个特解为
y
n
=(an+b)2
,代入
y
n+1
-y
n
=n 2
,得
a=1,b=-2
,于是
y
n+1
-y
n< br>=n 2
n
的通解为

y
n
=C+(n-2)g2
n

例2 求差分方程
2y
t+1
+10y
t
-5t=0
的通解。
解 容易求得对应齐次差分方程的通解为
y
t
=C(-5)
,设原差分方程的特解为
t
y
t
*
=at+b
,代入原方 程,得
a=







55
,于是
2y
t+1
+10y
t
-5t=0
的通解为
,b=-
1272
51
y
t
=C(-5)
t
+(t-)

126
§2
二阶差分方程


a¹0
,称
aD
n
+bD
n-1
+cD
n-2
=0
为二阶线性齐次差分方程,它对应的特征方程

ar
2
+br+c=0

(1) 若
D=b-4ac 0
,则
ar+br+c=0
有不相等的根
r1
,r
2
,原差分方程的
通解为

其中
A,B
可以由初始条件来确定。
22
D
n
= Ar
1
n
+Br
2
n


2




通解也可以写成
D
n
=A r
1
n-1
+Br
2
n-1
的形式,但是求出的系

A,B
有变化,最终结果是一致的。
(2) 若
D=b-4ac =0
,则
ar+br+c=0
有重根
r
1
=r
2< br>,原差分方程的通解


其中
A,B
可以由初始条件来确定。
通解也可以写成
D
n
=(A+nB)r
1
的。
例3 已知数列
{
x
n
}

x
0
=a, x
1
=b,x
n
=
解 方法一
x
n
-x
n-1
=-





各式相加,得

n-1
22
D
n
=(A+nB)r
1
n

,但是求出的系数
A,B
有变化,最终结仍然是一致
1
(x
n-1
-x
n-
2
1
(x
n-1
+x
n- 2
),n 2
,求
limx
n

n

2
1
n-1
)=L=(-)(b-a)
,于是
2
2
x
1
-x
0
=b-a


1
x
3
x
2
()
2
(ba)
2


1
x
n
x
n1()
n1
(ba)

2
111

1

x
n
x
0


1()()< br>2


()
n1

(ba)(ba)( n)

1
222

1
2
所以


limx
n

n
a2b

3
方法二
limx
n

n
(x
n1
x
n
)x
0

n0
baa2b
a

1
3
1()
2
方法三 差分方程
x
n

1111
x
n1
x
n2
的特征方程为
r
2
r0
,解之,得特征根2222
1
r
1
1,r
2

,于是差分方 程的通解为
2

1
x
n
A()
n
B1
n

2
3



考虑到
x
0
 a,x
1
b
,代入,得
A
于是


2a2b2(ab)1
n
a2b
,,
(ab),Bx< br>n
()
33323
limx
n

n
a2b

3

21
例4 若
a
1
4,a
2
2,a
n
a
n1
a
n2
,n3,4,
,讨论级数

a
n
的敛散性。 < br>39
n1
21211
a
n1
a
n2
所对应的特征方程为
r
2
r0
,解之,得
r
1
r
2


39393
1
于是
a
n(ABn)r
1
n1
(ABn)
n1
,令
n3

n4
,得
3

a
n



A3B8



A4B10

22n
解之,得
AB2
,即< br>a
n

n1
,n3,4,
,所以

a
n
收敛。

3
n1

思考 您能否求出级数的和?
例5 设
a
1
a
2
1, a
n2
2a
n1
3a
n
,n1
,求级数
函数。

ax
n
n1

n
的收敛半径 、收敛域及和
解 分析 如果单单求收敛半径、收敛区间与和函数的表达式,通过
{a
n
}
的递推公式
是不难办到的,但是,如果考虑在端点的收敛性,不考虑
a
n
是有较大困难的。
因为
a
n2
 2a
n1
3a
n
所对应的特征方程为
r2r30
,解之,得特征根
r
1
1

2
11
nnn3
n

r
2
3
,设
a
n
 Ar
1
Br
2
A(1)B
考虑到
a
1< br>a
2
1
,代入,得
A,B

26
于是有
a
n

a
1
1
n
1
3( 1)
n
,n1,2,
,从而收敛半径
Rlim
n


n
a3
62
n1

11
nn
显然,当
x
时,

a
n
x
通项的极限不为零, 于是

a
n
x

x
发散,所以
33< br>n1n1
幂级数
11
n
ax
的收敛域为
(,)


n
33
n1
11
33


x(,)
时,有和函数

4




3
n
11

1

xx
n

nnn


s(x)

a
n
x
< br>
(1)

x

(3x)

(x )

26
n1
2
n1
2(13x)2(1x)
n1n1

6


n



001
÷
ç
÷
ç
ç
÷
例 设 矩阵
B
=
ç
010
÷

A,B
相似,求< br>R(A-2E)+R(A-E)

÷
ç
÷
ç
֍
100
÷

解 因为
A,B
相似,所以< br>A-2E

B-2E
相似,
A-E

B-E
相似,只要计算
B-2E

B-E
的秩即可--------

例 设
A
为3阶矩阵,若存在3个正交的特征向量,则
A
为对称矩阵。
证明 设
A
的3个正交的特征向量分别为
x
1
,x
2,x
3
,将它们分别单位化,得三个相互正
交的单位长度的特征向量
h< br>1
,h
2
,h
3
,再设
l
1
,l< br>2
,l
3
分别为对应的特征值,令
P=(h
1
,h< br>2
,h
3
)


l
1
0
ç
ç
-1
AP
=
ç
0l
2

P为正交矩阵,且
PAP
=
P
¢
ç
ç
ç
ç
00

矩阵。


0
÷
l
1
00
÷
ç
÷÷
ç
÷
ç
÷
0
÷
P
¢
为对称,于是
A
=
P
ç
0l2
0
÷
÷÷
ç
÷÷
ç
÷
÷÷
ç
l
3
÷
00l

3
例 设
A,B

n
阶非负定矩阵,则
AB
的特征值非负。
证明 因为
A,B

n
阶非负定矩阵,所以存在
n
阶矩阵
P,Q
,使得
A=P

P,B=QQ

于是

AB=P

PQQ=(P

PQ)Q=TQ

PQ
,而 其中
T=P


QT=QP

PQ=(PQ

)(PQ

)

所以
QT
非负定,
QT
的特征值非负,因为
QT

TQ
具有相同的特征值,所以
TQ
特征值
非 负,进而
AB
的特征值非负。

-11
÷
ç
÷
ç
÷
例 设
X ~N(0,1),Y~
ç

X,Y
相互独立,求
Z=XY
的 分布。
÷
11
ç
÷
ç
÷
ç

2 2
÷
解 任意
zÎR
,有

5



F
Z
(z)=P(Z?z)

P(XY z)
1)+P(Y=-1)P(XY?z|Y
z)
-1)

=P(Y=1)P(XY?z|Y
=P(Y=1)P(X?z)
=
于是

P(Y=-1)P(X?
1111
F(z)+
[
1-F( -z)
]
=F(z)+F(z)=F(z)
2222
Z~N(0,1)

例 设随机变量
X
的密度函数为
f(x)
,且
f(x )
为偶函数,
EX<+
3
,求证
X


Y=X
2
不相关,但不独立。
证明 “不相关”很容易证明(略)。
因为
X
为连续型随机变量,所以必存在正数
M>0
,使得
0于是
M)=2P(0?XM)<1

P(0?X

M,0?X
2
M
2
)=P(0?X< br>=P(0?X
=P(0?X
M,-MM)>P(0?X
M) P(0?X
2
M)P(-M
M
2
)

X

Y=X
2
不独立。

例 设
A

m?r(rm)
矩阵,
R(A)= r

B

r´s
矩阵,求证
R(AB)=R(B)

证明 只要证明线性方程组
ABx=0

Bx=0
同 解即可。事实上,
Bx=0
的解显然

ABx=0
的解;另一方面, 若
ABx=0
,即
A(Bx)=0
,因为
R(A)=r
,即
A
为列满
秩,所以线性方程组
Ay=0
只有零解,于是
Bx =0
,从而线性方程组
ABx=0

Bx=0
同解,因此
R (AB)=R(B)

例 设
f(x)

[a,b]< br>上连续,在
(a,b)
内可导,
f(a)=a

ò
b
a
f(x)dx=
1
2
(b-a
2
)
2< br>(x)=f(x)-x+1
。 求证:存在
xÎ(a,b)
使得
f¢
(x)=f(x)-x+1
知,
f
¢
(x)-1=f(x)- x
,或
[f(x)-x]
¢
分析:由
f
¢
x
=f()x-x

应该考虑函数
F(x)=e(f(x)-x)
, 只要此函数在
[a,b]
存在两个不同零点即可。
事实上,显然
F(a)= 0

-x

[f(x)-
a
b
x]dx=
b
a
f(x)dx-

b
a
因为
f(x)-x
xdx=0


6




[a,b]
上连续,由积分中值定理,存在
x< br>0
Î(a,b)
,使得
f(x
0
)-x
0
= 0
,于是
F(x
0
)=0

在区间
[a,x
0
]
上利用洛尔中值定理即可。
方法二 令
F(x)=
òx
a
f(t)dt-
1
2

F(
则存在
hÎ(a,b)a)=F(b)0=

(x-a
2
)

2
-x
使得
F
¢

(a,h)
(h)=f(h)-h =0
,再令
G(x)=e(f(x)-x)
,则
G(x)

[a,h]
连续,
可导,
G(a)=G(h)=0
,所以存在
xÎ( a,b)
使得
G
¢
从而
f
¢

(x)=0

(x)=f(x)-x+1

例 设
f(x )

[a,b]
上具有一阶连续导数,在
(a,b)
内二阶可导,< br>f(a)=f(b)=0

ò
b
a
f(x)dx=0
,求证:
(1) 存在
xÎ(a,b)
使得
f
¢
(x)=f(x)

(2) 存在
h(刮x)
(h)=f(h)

(a,b)
使得
f

分析:其实,第一个命题是简单的,但考虑到还要证明第二而个命题,所以应 通盘考
虑。由
f

(h)=f(h)
,只要证明
f

(h)-f(h)=[f

(h)-f

(h)]+[f(h)- f(h)]=0

(x)-f(x)]
,由洛尔中值定理,它只要有两个不同零点即为 此,应考虑函数
F(x)=e[f
¢
x
(x)-f(x)
有两个不同 零点即可,为此,应考察函数
G(x)=e
可,或
f
¢
-x
f(x)
,它的导数
只要有两个不同零点即可,所以只要函数
f(x)
[a,b]
上具有三个不同零点即可。事实上,
这个结论是简单的。


1

例 问
A

0
< br>0

0

2
0
0


0< br>
是否一定可以相似对角化?

3


0


1

1
答:能。令
P
为三阶单位矩阵,则< br>PAP

0

0


0

例 问
A

0



1
0

2
0
0


0



3



3


2
0

0

是否一定可以相似对角化?
0


答:不一定。如

1


3
时为实对称矩阵,可以对角化;令
< br>1


2
0,

3
1
,则不可
以相似对角化。
例 设
A

n
阶正定矩阵,求证:对任 意
n
阶实矩阵
B
,有
r(B

AB)r(B)< br>。

7



证明:方法一 因为
A

n
阶正定矩阵,所以存在
n
阶可逆矩阵
P
,使得
AP

P

于是
r(B

AB)r(B< br>
P

PB)r[(PB)

(PB)]r(PB)r (B)

方法二 只需证明齐次线性方程组
(B

AB )x0

Bx0
同解即可。事实上,
Bx0

解显然 是
(B

AB)x0
的解;若
(B

AB)x 0
,则
x

(B

AB)x0
,或
(B x)

A(Bx)0
,由

Bx

A

n
阶正定矩阵,所以
Bx0
,即
(BA)

Bx 0
同解,从而有
r(B

AB)r(B)


所以
(B

AB)x00
的解是
Bx0
的解,例 设
A,B,C
是三个
n
阶方阵,若
r(BA)r(A)
,则
r(BAC)r(AC)

证明:因为
r(BA)r(A )
,所以线性方程组
Ax
n1
0

BAx
n 1
0
具有相同的解,为
证明
r(BAC)r(AC)
,只需证明 :线性方程组
ACx0

BACx0
具有相同的解即可。
事实上 ,
ACx0
的解显然是
BACx0
的解;另一方面,若
BACx 0
,即
(BA)(Cx)0

则列向量
Cx
是线性方程 组
BAx0
的解,而
Ax
n1
0

BAx< br>n1
0
具有相同的解,所以
Cx

Ax
n1< br>0
的解,即
A(Cx)0
,或
ACx0
,于是列向量< br>x
为线性方程组
ACx0

解。综上,线性方程组
ACx 0

BACx0
具有相同的解。

例 设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密度为
x

1
cos,0x

f(x)

2

2

0,e lse


111



42
< br>具有重对
X
重复观察6次,用
Y
表示观察值大于的次数,又知矩阵A

Y
3

335


特征 值。
(1) 求
A
可以对角化的概率
(2) 当
A
可对角化时,求可逆矩阵
P
,使
PAP
为对角矩阵。
解(1)因为
P(X
1

3
)
1< br>
x

1
1
cosdxsin
,所以
Y b(6,)
。又因为


2
3
262
2

8




1
f
A
(

)< br>
EAY
3
2
11
2(

2) (

2
8

10Y)


4< br>3

5


2
为重特征值,则有
8

10Y


2
时为零,此时
Y 2
,于是有
f
A
(

)(

2)< br>2
(

6)

从而

1

2
2,

3
6
(也可以由其他方法求另一特征值 )。由
r(2EA)1
,所以线性
方程组
(2EA)x0
具 有2个线性无关解,因此
A
可以对角化;


2
不是重特征值,则

8

10Y0
必有重根,从而
0
,由此得
Y6

此时

EA(
< br>6)(

2)
,而
r(
所以属于特征值

6
的线性无关特征
6EA)2

向量只有1个,
A
不能对角化。
综上,只有在
Y2

A
才能对角化,A
可以对角化的概率为
2
2
115
2
1
2

P(Y2)C
6
()(1)
62

2265
(2)(略)。

例 已知常数
k0
,求证:对于微分方程
y
ky0
的任意解
y

y

ky
为常数。
证明:方法一 欲证明
y

ky
为常数,只要证明其导函数为零即可,事实上,由
222
2
222
(y

2
k
2
y2
)

2y

y

2k
2yy

2y

(y

k
2
y) 0

知命题成了。
方法二 微分方程
y

ky0
所对应的特征方程为
rk0
,得
rki
,所以 原
微分方程的通解为
yc
1
coskxc
2
sinkx
,其中
c
1
,c
2
为常数。从而
2
y< br>
2
k
2
c
1
2
sin
2
kxk
2
c
2
cos
2
kx2k
2
c
1
c
2
coskxsinkx

2
22
于是
2
y

2
k
2< br>y
2
k
2
c
1
2
sin
2
kxk
2
c
2
cos
2
kx2k
2
c
1
c
2
coskxsinkxk
2
(c
1coskxc
2
sinkx)
2
k(cc)

y

ky
为常数。
方法三 令
py

,则
y


222
22
1
2
2

dpdpdydp
2
p
,于是
y

 ky0
即为微分方程
dxdydxdy
9



p
dp
k
2
y0
,解此一阶微分方程,得
p< br>2
k
2
y
2
C
,即
y

2
k
2
y
2
C
,其中
C
为常
dy
数。
例 已知函数
f(x)
二阶可导,且满足
f

(x)f(1x)
,求通解。
解:由
f

(x)f(1x)

f

(1x)f(1(1x)) f(x)
,再将
f

(x)f(1x)

端求导,得< br>f

(x)f

(1x)
,结合
f

(1x)f(x)
,得
f

(x)f(x)0
。解此二阶线
性齐次微分方程,得----------。

例 设随机变量X,Y
独立,均服从标准正态分布,求
Cov(X,|XY|)

分析:
Cov(X,|XY|)EX|XY|EXE|XY|EX|XY|

1


2


x|xy|e
R
2

x
2
y
2
2
dxdy

(u,v)
11
(x,y)1
2
,从而令
xy u,xyv
,则


(x,y)
11
(u ,v)2
1
2


x|xy|e
R
2

x
2
y
2
2
1
dxdy
4

u

uv
|v|e

2
R
2
2
v
2
4
dudv

考虑到奇偶性,容易判断该积分为0 。
注意:若随机变量
X,Y
独立同分布,且密度函数为偶函数,则
X,Y
的函数
g(X,Y)

g(X,Y)

g(X,Y)

g(X,Y)
具有相同的分 布,从而具有相同的期望、方差。
若利用这一结论,则
EX|XY|E

X|X(Y)|

EX|XY|0
,方法更
简捷 。
例 设
F
具有二阶连续偏导数,
zz(x,y)

F(xz,yz)0
所确定,求

z

x x
2z
xy
z
yy


解:F(xz,yz)0
两端关于
x
求导,得
F
1

(1z

x
)F
2
(z
x
)0< br>,解之,得
z

x

F
1

F< br>2



;同理,得
z

,于是
z

x
z
y
1
,两端分别关于
x
y
求导,两式
y

F
1
F
2
F
1
F
2

相加,得
z

xx
2z
xy
z
yy
0


10




例 求积分

4
2
x
2x
(1lnx)dx
4
解:

4
2
x
2x
(1lnx)dx< br>
x
x
dx
x

2
1
x
2
4

x

2
?

2
例 设
xx
0

x
时,
f(x)0,g(x) 0,f(x)g(x)
,则
lnf(x)lng(x)

证明:当
limf(x)limg(x)
时,有
xx
0
xx
0
lnf(x)
lim
xx
0
lng( x)
xx
0
lim
lng(x)ln
lng(x)
f( x)
g(x)
f(x)

ln

g(x)
lim

1

1

xx
0
lng(x)



于是
lnf(x)lng(x)
。对其他极限过程,证明方法相同。

limf(x)limg(x)0时,有
limln
xx
0
xx
0
xx
0
f(x)
0,limlng(x)
,于是
xx
0
g(x)
f(x)

ln

g(x)

li m

1

1

xx
0

lng(x)



lnf(x)
lim
xx0
lng(x)
xx
0
lim
lng(x)ln
l ng(x)
f(x)
g(x)

lnf(x)lng(x)

注意:若
lnf(x)lng(x)
,并不能推出
f(x)g( x)
。例如:在
x
时,函数
e
x



3
x
2

e
不等价,但取对数后却是等价的。
x
3

11

摘抄500字-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青岛二本大学-金色的草地教案


水火不容-山西考试招生


盐城师范学院分数线-涂磊语录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教务系统-政府部门工作总结


中秋节来历50字-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春分节气-潮州高级中学


自我推荐书-客户经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