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5专题五 平面向量

巡山小妖精
708次浏览
2020年09月07日 04:5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天津考研网-银行从业报名


201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5专题五 平面向量
1.(15北京理科)在
△ABC
中,点
M

N
满足
AM2MC
BNNC
.若
MNxAByAC

x

y


【答案】
11
,

26
【解析】

试题分析:特殊化,不妨设
AC

AB
,
AB
4,
AC
3
,利用坐标法,以A为原点,
A
(0,0),
M
(0,2),
C
(0,3),
B
(4,0),
N
(2,)
,AB为
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AC

y
轴,
1
2
1
2
3
2
MN
(2,),
AB
(4,0),
AC
(0, 3)
,则
(2,)
x
(4,0)
y
(0,3)

111
,
x
,
y

.
226
4
x
2,3
y

考点:平面向量 2.(15北京文科)设
a

b
是非零向量,“
abab< br>”是“
ab
”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b|a||b|cosa,b 
,由已知得
cosa,b1
,即
a,b0

ab
.
而当
ab
时,
a,b
还可能是

,此时
ab|a||b|
,故“
abab
”是“
ab< br>”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考点:充分必要条件、向量共线.



3.(15年广东理科)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向量
m


22


,
n

sinx,co sx




2

2



x

0,



2

(1)若
mn
,求tan x的值 (2) 若
m

n
的夹角为
【答案】(1)
1
;(2)x

,求
x
的值。
3
5


12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两角和差公式的逆用、知角求值 、值知求角
等问题,属于中档题.
4.(15年广东文科)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y
中,已知四边形
CD
是平行四边形,


1,2


D

2,1

,则
DC
( )
5
A.
2
B.
3
C.
4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四边形
C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CD

1,2

< br>
2,1



3,1

,所以
DC231

1

5
,故选D.
考点:1、平面向量的加法运算;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




5.(15年安徽文科)
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已知向量a、b
满足
AB2a



AC2a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得序号)

< br>








a< br>为单位向量;②
b
为单位向量;③
ab
;④
bBC
;⑤
(4ab)BC


【答案】①④⑤
【解析】
试题分析:∵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
AB2a

AB

= 2
a
=2
a1
,故①正确;

ACABBC2aBC

BCbb2
,故②错 误,④正确;由于
AB2a,BCba与b
夹角为
1

2
0
故③错误;又∵
2
1
(4ab)BC(4ab) b4abb412()40

2

(4ab)BC
,故⑤正确 因此,正确的编号是①④⑤.
考点:1.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2.平面向量的性质.
6.(15年福建理科)已知
ABAC,AB,ACt
,若
P
点是
ABC
所在平面内一
点,且
AP
1
t
AB
AB

4AC
AC
,则
PBPC
的最大值等于( )
A.13 B.15 C.19 D.21
【答案】A



y
C
P
B
A
x

考点:1、平面向量数量积;2、基本不等式.
7.(15年福建文科)设
a(1 ,2)

b(1,1)

cakb
.若
bc
,则实数
k
的值等于
( )
A.

3553
B.

C. D.
2332
【答案】A

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
8.(1 5年新课标1理科)
已知M(x
0

y
0
)是双曲线C:< br>x2
y21
上的一点,F
1

2


F
2
是C上的两个焦点,若
MF
1

MF
2<0,则y
0
的取值范围是
(A)(-
33
,)
33
(B)(-
33
,)
66
(C)(

【答案】A
22222323
,) (D)(

,)
3333

9.(15年新课标1理科)
设D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3,则
(A)=+ (B)=
(C)=+ (D)=
【答案】A
14
11
【 解析】
由题知
ADACCDACBCAC(ACAB)
=
 ABAC

33
33
故选A.


10.(15年新课标1文科)
11.(15年新课标2理科)设向量
a

b
不平行,向量

ab

a2b
平行,则实 数


_________.


【答案】
1

2
【解析】因为向量

ab
a2b
平行,所以

ab(
,则

ka2b)


k,
所以

12k,



12.(15年新课标2文科)已知
a

1,1

,
b

1,2

,则
(2ab)a
( )
A.
1
B.
0
C.
1
D.
2

【答案】C
【解析】
2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
a2
,
ab3,
所以

2ab

a2aab431
.故选
1< br>2
2
C.
考点:向量数量积.
13.(15年陕西理科)对任意向量
a,b
,下列关系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
A.
|ab||a||b|
B.
|ab|||a||b||

C.
(ab)
2
|ab|
2
D.
(ab)(ab)ab

【答案】B
22

考点:1、向量的模;2、向量的数量积.
14.(15年陕西文科)对任意向量
a,b
,下列关系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
A.
|ab||a||b|
B.
|ab|||a||b||
C.
(ab)
2
|ab|
2

D.
(ab)(ab)ab

【答案】
B

22



考点:1.向量的模;2.数量积.
15.(15年天津理科)在等腰梯形
ABCD
中,已知
ABDC,AB2,BC1,ABC60
,
动点
E

F
分别在线段
BC

DC
上,且,
BE

BC,DF
最小值为 .
【答案】
1
DC,

AEAF

9

29

18
1
DDCC
2
【解析】

1
D F,
9

119

19

CFDFDC DCDCDCAB

9

9

18
题分析:因为
A

B
AEABBEAB

BC
AFABBCCFABBC
19

19

ABABBC

18

18


22
19


19


19

< br>AEAFAB

BC

ABBC

AB 

BC

1


ABBC
18< br>
18

18






19

199

2117211729
4 

21cos120




2 


18

18

9

21 89

21818
229
21



< br>

AEAF
的最小值为.
318
9

2
当且仅当
D
F
C
E

考点:1.向量的几何运算;2.向量的数量积;3.基本不等式.
A
B

< p>
16.(15年天津文科)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
ABDC
,
AB 2,BC1,ABC60,

E和点F分别在线段BC和CD上,且
BE
【答案】
21
BC,DFDC,

AEAF
的值为 .
36
29

18
【解析】
试题分析:在等腰梯形A BCD中,由
ABDC
,
AB2,BC1,ABC60,

ADBC
11
,
ABAD1
,
DCAB
,所以
AEAFABBEADDF

22

22121111129



ABBC

< br>
ADAB

ABADBCADABBCAB1< br>318


考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7.(15年山东理 科)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
a

ABC60
,则
BDCD 

(A)
a
2
(B)
a
2
(C)
3
2
3
4
3
2
3
a
(D)
a
2

42
解析:由菱形ABCD的边长为
a< br>,
ABC60
可知
BAD18060120

2
3
BDCD(ADAB)(AB)ABADABaacos120 a
2
a
2
,答案选(D)
2
18.(15年江苏)已 知向量a=
(2,1)
,b=
(1,2)
, 若ma+nb=
(9,8)
(
m,nR
),
mn
的值
为______.
【答案】
3

【解析】
[来源:学科网ZXXK]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
2m n9,m2n8m2,n5,mn3.

考点:向量相等
11
k

k

k

,sincos)(k0,1, 2,,12)
,19.(15年江苏)设向量
a
k
(cos
则< br>
(a
k
a
k1
)

666
k 0
值为
【答案】
93

【解析】
试题分析:
20
k

k

k

(k1 )

(k1)

(k1)

a
k
a
k1
(cos,sincos)(cos,sincos)

11
666666


cos

6
11
sin< br>2k



k

(k1)

33 2k



1(2k1)

coscossin cos

6664626
因此

a
k
a
k1

k0
33
1293

4

大街网注册-石河子大学分数线


考研数学国家线-童年读后感100字


大学生创业项目推荐-金球奖2017


初一寒假日记-化学工程专业排名


秋之歌-出国留学一年费用


土木工程大学排名-济南公务员考试网


福建新华都-基督教婚礼主持词


马云经典语录大全-关于中秋的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