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
杨绛先生-伦敦奥运会口号
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数学知识,但有人数学总是学不好。就解决数学问题我
们来说说如何学好
数学。
在谈到应用题教学时,大家都说很头痛,一大部分的同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都存在以下<
br>的情况:1.不认真读题,往往没看清题就下手解题。2.不理解题意或没有弄清题目中的数量
关
系就开始解题。3.不管三七二十一,看到数字就开始搭积木。但他们没有发现:
“问题解决”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问题解决”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它将传统教材中的应用题那枯燥、单
一的呈现方式变为生动、形象、充满生命活力的情景问题。鲜活的
场景,生活化的语言描述,
让这样的“问题解决”颇具人性化与生活化的色彩。
教材中的“问题解决”这部分内容中都在逐步渗透、深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是:
一、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
含义又揭示其
几何意义,使问题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
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
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或者是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如三下年级《体
育中的数学》
排方阵问题就可以通过数形结合进行分析思考,二下年级的《美丽的植物园》
中“植物园导游图”解决的
数学问题就需要通过地图帮助解决。二上年级的《趣味运动会》中
体操表演排队形就要求学生用“○”代
表学生设计队形,就是培养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需要
用到数形结合的方法。
二、比较思想
比较思想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说无处不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人类对一切事物的认
识,都
是建筑在比较的基础上,或同中辨异,或异中求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
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也同样需要通过对数学材料的比较,理
解新知的本
质意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优化思想
根据“面对实际问题时,
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
策略”的目标,如何让学生学会寻找解决
问题的策略?教材在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就安
排了渗透优化思想的内容,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
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符号思想
数学符号在数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罗素也说过,什
么是
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面对一个普通的数学公式:S=πr2,任何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无论他来自地球的哪一方都知道它表示的意思。数学的符号化语言能够不分国家和种族
到处通用
。世界交流需要数学符号化语言。
例如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我时常对学生进行从复杂的情节、
关系叙述中,浓缩、提炼数
量关系的训练。这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相应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
提高。在数学
中各种量的关系,量的变化以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
符号的浓缩形式来表达大量的信息。如在“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中,最后出现一道思考题:“六
一”联欢会上,小明按照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1个蓝气球的顺序把气球串起来装饰教室。
你能知道
第24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吗?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画简单的图形符号○、△、★
分别表示红、黄、蓝气
球,则按照题意可以转化成如下符号形式:○○○△△★
○○○△△★……从而可以直观地找出气球的排列规律并推出第24个气球是蓝色的。
又如在第五册《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 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在学生初步能够表
示多种搭配方案后, 出示生活中的例子:
衣服搭配、早餐搭配、奖品搭配(本质上用符号来表
示是相同的), 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幅图,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搭配方案表示出来。学生反馈
时, 如果是用文字等表示,
一看就知道学生表示哪幅图; 当一位学生用符号或数字来表示时,
教师提问:
你猜这位同学表示的是哪幅图?引起了学生的思考, 也使学生了解了用符号表示
的优点,
原来用符号可以表示这三幅图, 不仅如此, 还可以表示更多其他的搭配。
五、转换思想
转换思想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
法,这里的变换是可
逆的双向变换。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转换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策略。 对问
题进行转换时,既可转换已知条
件,也可转换问题的结论;转换可以是等价的,也可以是不等价
的,用转换思想来解决数学问题,转换仅
是第一步,第二步要对转换后的问题进行求解,第三步
要将转换后问题的解答反演成问题的解答。如果采
用等价关系作转换,可直接求出解而省略
反演这一步。
六、化归思想
化归思
想是数学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思想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把甲问题的求解,化归
为乙问题的求解,然后通
过乙问题的解反向去获得甲问题的解。一般是指不可逆向的“变换”。
它的基本形式有:化难为易,化生
为熟,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曲为直等。化归思想是把
一个实际问题通过某种转化、归结为一个数学问
题,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
较简单的问题。应当指出,这种化归思想不同于一般所讲的“
转化”、“转换”。它具有不可逆
转的单向性。
如:狐狸和黄鼠狼进行跳跃比赛,狐狸每次可向前跳4 1/2 米,黄鼠狼每次可向前跳
2
3/4米。它们每 秒种都只跳一次。比赛途中,从起点开始,每隔12 3/8米设有一个陷
阱,
当它们之中有一个掉进陷阱时,另 一个跳了多少米?
这是一个实际问题,但通过分析知道,当狐狸(
或黄鼠狼)第一次掉进陷阱时,它所跳过的
距离即是它每次所跳距离4 1/2(或2
3/4)米的整倍数,又是陷阱间隔12 3/8米的整倍
数,也就是4 1/2和12 3/8的“
最小公倍数”(或2 3/4和12
3/8的“最小公倍数”)。针
对两种情况,再分别算出各跳了几次,确定谁先掉 入陷阱,问题就基本
解决了。上面的思
考过程,实质上是把一个实际问题通过分析转化、归结为一个求“最小公倍数”的问题
,即把
一个实际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这种化归思想正是数学能力的表现之一。
七、模型思想
模型思想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对象,从它特定的生活原型出发
,充分运用观察、
实验、操作、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所谓过程,得到简化和假设,它是生活中实际问题
转化
为数学问题模型的一种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和处理周围事物或数学问题乃
数学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高数学素养所追求的目标。用数学方法解决某些实际问题,通常
先把实际问题
抽象成数学模型。所谓数学模型,是指从整体上描述现实原型的特性、关系及
规律的一种数学方程式。比
如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列出方程进行求
解。整个教材中解决问题的内容都渗透着
这种思想。
八、统计思想
在小学数学中增加统计与概率课程的意义在于形成合理解读数据
的能力、提高科学认
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发展在现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统计与概率初步知识的
构成主
要有如下一些基本内容:第一,知道数据在描述、分析、预测以及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
象与问题的价值;第二,学会一些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和利用的基本的能力;
第三,会
解读和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第四,认识一些随机现象,并能运用适当的方法
来预测这些随机现象发
生的可能性。
九、集合思想
把若干确定的有区别的(不论是具体的
或抽象的)事物合并起来,看作一个整体,就称
为一个集合,其中各事物称为该集合的元素。通俗地说就
是: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
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数学思想方法隐含于数学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之中,我们要用心挖掘。我们必须要有数
学思想方法的
基本知识和理论,要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和自觉性,仔细研究学生的思
维和心理特点,才能站在培
养综合素质的制高点上明察教材和问题解决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方法,才能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中得到
落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和提高课堂教学的
活力。
以上就是我们小组的研究性学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