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的一题多变

巡山小妖精
611次浏览
2020年09月07日 05:5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捉迷藏作文-大班育儿知识


初中数学中的一题多变

­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常德市澧县城关中学 彭宏



【内容提要】 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能力是中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能力的
途径是多渠道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效地进行一题多变教学
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一题多变能够让学生在无
限的空间里实现思维的飞跃,有助于开启学生的应变力、 想象力、创
造力之门;一题多变以问题探究为中心,通过研究一个问题的多种解
法或同一类型问 题的相似解法,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一题多变重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 的创造性学习的
激情。

【关键词】 一题多变 创新思维 实践 思考



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学中适
当的一题多变,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去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
对所学知识的深 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运
用,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从而培养学
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


谈谈我在教学中诱发一题多变的几种做法。

一、一题多解,拓宽解题思路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位审视分析同一问题中的数
量、位置关系,用不同 解法求得相同结果的思维过程。通过探求同一
问题的不同解法,可以引出相关的多个知识点和解题方案, 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洞察力和思维的变通性、独创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的意识。

比如,我在课堂上曾举到这样一道例题:如图1,在梯形ABCD中,
AB∥CD,∠A=90°, AB=2, BC=3,CD=1,E是AD中点. 求证:CE⊥BE.

对 于这道题目,我不是简单地就题论题,而是对其证法与学生
进行了充分的探究。(下面是学生探究得到的 几种证法)

证法一:如图2,作CE⊥AB,在Rt△CBF中,由勾股定理易得:
CF=,又E是AD的中点,故DE=AE=,分别在Rt△CDE和Rt△BEA中,
由勾股 定理易得:=3,=6,在Rt△CBE中,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
△CEB是Rt△,即CE⊥BE得证.

证法二:如图3,分别延长CE、 BA交于点F,易得△CDE≌△FEF,
则CE=FE,AF=1,又AB=2,所以BF=3,又因 为BC=3,所以BC=BF,
在△BFC中,由三线合一定理得:CE⊥BE.

证法三:如图4,取CB的中点F,连结EF,则EF是梯形CDAB的
中位线,易得EF=2,则EF =CF=BF,则∠CEF=∠FCE, ∠FEB=∠FBE,在
△CEB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易 得∠CFB=90°,即CE⊥BE


通过对本题多种证法的探究, 不仅复习了几何当中几个重要定理
的用法,而且培养了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学生的自< br>主意识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一题多变,挖掘习题涵量

1.变换题设或结论

即通过对习 题的题设或结论进行变换,而对同一个问题从多个角
度来研究。这种训练可以增强学生解题的应变能力, 培养思维的广阔
性和深刻性,从而培养创新思维的品质。

比如,同样对上述问题,我 还对该题进行了多种角度的变式讨论,
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变换 1:在梯形ABCD中,AB∥CD,BC=AB+CD,E是AD中点。求证:
CE⊥BE.

变换2:在梯形ABCD中,AB∥CD,CE⊥BE., E是AD中点. 求证:
BC=AB+CD。

变换3:在梯形ABCD中,AB∥CD,BC=AB+CD, CE⊥BE.判断
E

AD
中点吗?为什么?

变换4:在梯形ABCD中,AB∥CD,BC=AB+CD, E是AD中点.求证:

2.变换题型

即将原题重新包装成新的题型,改变单调的习题模式,从而训练
学生解各种题型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有助
于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养成。


例如:如图5,已知△ADE中,∠DAE=120°,B、C分别是DE上两< br>点,且△ABC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

分析:本题为证明题,具有探索性,可 引导学生从结论出发找到
需证明△ABD∽△ECA,从而使问题变得容易解决。

变 换一:改为填空题,如图5,已知△ADE中,∠DAE=120°,B、
C分别是DE上两点,且△A BC是等边三角形, 则线段BC、BD、CE满
足的数量关系是 。

本题表面上虽是对原题的简单形式变换,但实质上有探究的思
想,即需要将BC分别代换为AB 、AC,从而归结为找△ABD与△ECA
的关系问题。

变换二:改为选择题,如图 5,已知△ADE中,∠DAE=120°,B、C分
别是DE上两点,且△ABC是等边三角形,则下 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

A. B.

C. D.

名为选择题,实为要探究得出图中共有三对相似三角形,从而得
知A、B、C选 项均正确,选D。

变换三:改为计算题, 如图5,已知△ADE中,∠DAE=120°, B、
C分别是DE上两点,且△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且BD=2,求CE
的长.< br>
仍然要探究出线段BC、BD、CE满足的数量关系,从而转化为知
二求一的问题。


变换四:改为判断题,如图6,若图中∠DAE=135°,△ABC是以
A为 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的结论还成立吗?

把问题条件改变,用同样的思想方法探究得 出同样的结论,进一
步引申了原例的思想方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变换五:改 为开放题,如图5,已知△ADE中,∠DAE=120°,B、C
分别是DE上两点,且△ABC是等 边三角形, 则图中有哪些线段是另外
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结论的开放,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锻炼了学生开放型思维的
能力。

变换六:改为综合题,如图7,在△ABC中,AB=AC=1,点D、E
在直线BC上运动,设BD= x,CE=y.

(1)如果∠BAC=30°,∠DAE=105°,试确定y与x之间的函数关
系式;
(2)如果∠BAC的度数为α,∠DAE的度数为β,当α、β满足
怎样的关系式时,(1)中y 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还成立,并说明
理由。

此种变换将相似与函数知识结合,培养了学生综合探究的能力。

由上述六种题型的变 换,把同样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不同的题
型中,既锻炼了学生适应不同题型的能力,又加深了对数学思 想方法
的理解运用,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看似浪费了
时间,实质触及到思 维的灵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一题多用,培养应用意识

所谓一题多用,指的是那种尽管表面看起来形式并不一致甚至差
别很大的问 题,但它们的求解思路、解题步骤乃至最后结果却非常相
似,甚至完全相同。一题多用与一题多解是习题 教学中相辅相成的两
个方面。如果说,一题多解是拓广思路,培养分析变通能力的有效手
段,那 么一题多用则是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归纳综合能力、培养应用
意识的有效途径。

已知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则这条直线上共有多少条线段?

这是七年级数学中我们已 解决的问题,易得共有条线段,运用这
个数学模型,可以解决很多数学问题。

例如:(1)全班50个同学,每两人互握一次手,共需握手多少次?

(2)甲、乙 两个站点之间有5个停靠站,每两个站点之间需准备
一种车票,则共需准备多少种车票?

(3)如图8,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4)如图9,共有多少个角?

(5)n边形共有多少条对角线?

(6)在9名班干中选出两名优秀班干,则甲和乙同时当选的概率是
多少?

以上一系 列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立同一数学模型来解决,不仅培
养了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而且深化了学生建模思 想和应用数学模型
的意识。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 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加强
对例题和习题教学的研究,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学素材进行一题多变教学,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使学
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 为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创新思维能
力创造更好的环境。

自我剖析材料-中国人才卫生网登录


济宁职业技术学校-日本人的生活习惯


艾叶有什么作用-循环小数教案


北京理工大学招生网-学校总务工作总结


关于老师的歌-网络工程师成绩查询


简单租房协议书-中班下学期班级计划


评定意见-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钢材买卖-给老婆道歉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