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玛丽莲梦兔
820次浏览
2020年09月07日 06: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过年是几月几号-新学期计划作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P61—62《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 一涂等活
动中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
(2)、学 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分的数,叫分
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 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知道单位“1”的几 分之几是多少,知道某
一个量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4)、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 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
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 集体智慧的发挥。新教
材需要教师的合作,新教材注重的不是教参,不是现成的课时教案,而是学生学习 的实际
情况。《分数的意义》教学前设计就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发挥了数学组各位教师的集体智
慧,先由我对本节课按自己的思路设计,然后在教研活动中集体研讨本节教学设计,我们
对每一个教学环 节精心推敲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如何选择课件。在选择学法上每 位教师都提出了宝贵意见,特别是如何揭示单位“1”,
同级的两位王老师仔细琢磨,充分利用课件和实 物演示来揭示,并对教学程序进行合理调
整,以保证本节课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感 知抽象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 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
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 须遵循他
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
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
归纳,突破 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
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 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
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一张圆形纸片、一
根一米长的绳子 、12根小棒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
画、折一折表示14。然后观 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



以是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
认识的升华。
2、引 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
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 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
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 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
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 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
分数。
四、说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 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
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过回顾旧知,为学习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
2、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提出:14除了可以表示把一个苹果 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可以
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 手材料(一张圆形纸片、
一根一米长的绳子、12根小棒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 、折一折,
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4。
(2)集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一张圆形纸片、12根小棒 表示 14这个分数后,教师出示课件,通过直观演示、
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 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通过比较相同与不同,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 习,去探究,体会、
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2、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同,取 的份数不同,分数也
就不同,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61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举例,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习
这一环节,教师 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
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 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
列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习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 一队,错了
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
学拿走 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符合小学生的心理
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关于分数还有很
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 了
下节课。

《分数的意义》教案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P61—62《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中
理解单位“1”不仅 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
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 的一份或者几分的数,叫分数。
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知道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知道某一个
量是整体的几分 之几。
4、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
密 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四、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 今天的课堂跟平时有点不一样,来了一些客人。我们先做个游戏,老师无论
说什么,你必须用“一”来表 示。
例如:一个苹果
2个苹果你怎么用1表示(一双苹果或一对苹果)3个苹果呢?



像这样可以用一表示的生活中有很多,你能举例吗?
通过刚才的小 游戏我们发现,自然数“1”不仅可以表示1个,也可以表示多个。其实
我们是把2个、4个---- 看作了一个整体。
板书:一个整体
(二)引入
1、我们班有56人,现在已经有 5556人准备好上课了,你们猜猜还有几位同学没有准备
好上课?(156)
看来我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将继续深入研究分数。
板书:分数
2、你能举几个分数的例子吗?
从学生的例子中引出14。
(三)展开
1、说说14表示什么意思?
2、用手中的图形(圆、长方形、正方形创造14。)
(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等方法)
设疑:我们手中的图形都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14来表示呢?
引出:都是把它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
3、空白的部分怎么表示?(34)
34表示什么意思?(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4。也就是3个1|4。)
二、 探索新知
(一) 师生共同创造分数
1、师生探讨分“一盒糖”
老师这儿有一盒糖,想把这盒糖平均分给4位同学,每人得到的糖是„„

为什么不用几块糖来表示?
那你们想知道这里究竟有多少块糖吗?(想)
(打开盒子)里面有12块糖,想想,再把这些糖平均分给4位同学,还能用14来
表示吗?
我们一起来分一分,好吗?

2、操作演示
我们可以把12块糖看作是一个 整体,把他们圈起来,表示是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
份,他们每人分得4份中的一份,所以就分得这些糖 的„„(14)
那两人就分得4份中的2份,也就得到这些糖的„„(24)
3、学生自主分“一些糖”。
刚才老师是想把这些糖平均分给4个人,得到了14,24,3 4这样几个分数,你还
想把这些糖平均分给几个人呢?



请一位学生上前演示。

(二) 学生小组合作,创造分数。
同学们 ,刚才我们通过分糖,得到了12、14、24、34、16(板书分数)这样几
个分数。大家想不想亲 自动手分一分,得到你喜欢的分数呢?(想)
1、介绍操作要求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创造 你想要的分数。为了下面的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我们先
听听活动的要求(屏幕出示操作要求 ):

(1)明确分工:每位组员选一种材料分一分,并说一说你得到分数的过程;同时,组长
负责把研究结果记录在《研究报告》的第一面。
(2)学会交流:一人演示时,小组其他成员认真观察, 仔细聆听,积极补充。
(3) 讲究效率:音乐声响起开始活动,听到铃声,结束讨论。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并进行辅导。
3、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三) 单位“1”的抽象。
1、在比较中,理解“一个整体”。
同学们,如果说以前我们是把这些单个的东西平均分得到 分数的话,今天我们平均分
的对象和以前又有什么不同呢?
这些都是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板书:一个整体)。
2、单位“1”的抽象。
(大屏幕显示题目),一起读一读。

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羽毛球健儿奋力拼搏,夺得的金牌占该项目金牌总数的35。
想一想,这个分数是怎么得到的?
如果我把这段话中的文字去掉,只留分数35(屏幕隐去前面的话) ,谁还能说出它
可能是怎么得到的呢?
(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平均分)
请大家自己在下面再说说看。
刚才大家提到了整数“1”、整体“1”„„,虽然说法不同, 其实都是想用一个词来
概括这里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和一个整体。是吧!其实在数学上,这三样都 可以用
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称它为单位“1”。(板书单位“1”)
日常生活中哪 些具体的事物可以看作单位“1”呢?老师这儿有一首有趣的儿歌,大
家自己读读看。(屏幕出示儿歌)
一只大饼一个梨,一吨稻谷一克米,
一片树林一群鸡,都可看做单位“1”。
想一 想,除了上面举出的这些事物可以看作单位“1”外,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看作单
位“1”的?
(四)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根据出分数的意义



认识了单位“1”,现在谁会用简洁的语言说说35表示什么?
依次出示3( )、( )5、(
三、交流收获。
学到这儿,让我们来交流一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
呢?
四、 分层练习。
1、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南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主要有平原与丘陵 两种地形,其
中平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10。在这句话中,是把




份,平原面积占其中的

份。
份,4只猴子玩具是其中
看作单位“1”,平均分
)( ),请学生说意义。
刚才这两位同学所说的就是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把6只猴子玩具平均分成3份,2只猴子玩具是其中的
3、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不对?
4、选择一幅图,涂色表示25。
5、游戏“夺红旗”
五、 介绍分数演变的历史。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研究中进一 步认识了分数。其实呀,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开始
研究分数了。大家想知道吗?(介绍分数演变的历史 。)
六、 成语中找分数。
同学们今天表现得都很棒!下面我们一起轻松一下,看几个带有 数字的成语。(出示成语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十室九空、百发百中、九死一生、十拿九稳、万里挑一
七、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 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
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 、去探究吧!”

[教学反思]
一、把握教学起点,重组教材资源。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典型的概念课,一直以来倍受专家和教师的青睐。传统的教法按
照教材的安排,由 教师为学生准备学习素材,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其效果并不尽人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 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与生活实际密切的、现实的、有
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教师如何选取教 学起点,对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有着
直接的影响。五年级学生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要在这一 基础上,使学生对分
数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基于这样的思考 ,在教学
预设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先让学生说说课外对分数的了解,既找准了教学的起



点,展示学生课外学习调查的成果,又调动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改变了过去设置填 空式
的复习题,作为新课教学的铺垫,改变了为学生设置的狭窄的思维通道为广阔行动空间。
“分数的意义”教材编写分两个层次来理解“意义”。对于第一层次的理解,在“分数的初
步认识”时已 作了反复的练习,按教材顺序教学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从而扼制了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 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利于发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
习能力.。基本这一认识,在案例预设中, 把两个层次合并成一个层次,给每组提供一些动
手操作材料(一张圆形纸片、一根一米长的绳子、12根 小棒),通过折一折、分一分、画
一画,自己创造出1个分数。如果有哪些认为不能表示的,可在小组里 进行讨论。这样把
课本中的几个例题,作为学习材料整体性地提供给学生,为学生的探索留出了较大的空 间。
课程标准指出,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让学
生经 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将这些理念体现到课堂
上,教师就必须对教材 的学习材料进行整合和完善,使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
真正使学生在“做中学”。
二、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学习,实行“开放的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让学 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
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探究式教学根 据课标精神,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
验和基础知识出发,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创设教学情境,让 学生自主探索,通
过操作、讨论、比较、分析和归纳整理等方式,让学生去发现知识,去理解和感觉数学 与
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分数 的意义”的教学设计,整合了教材的例题,提供给每一学生一组学习材料,让学
生自己创造分数,学生在 创造分数时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望得到了满足。同时,通过
小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同知识水平的 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得到互补。在练习设计中,通
过学生分析自己调查得到的生活中的分数, 并解释为什 么都是表示这样的一份,而得到
的个数不一样呢?象这种带有挑战的练习,不仅使“分数的意义”在开放 的空间里得到巩固
和发展,同时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上 述两点的思考归结点就是从偏重于认知结果到偏重于学习过程,除了关注原有的基
本性目标教学,更关注 学生学习的过程性目标,达到新课程理念中三维目标的整合。教学
中以自主探索为基础,为每个学生提供 均等的学习机会,以小组成员间互动形式,解决个
别学生自主探究中(创造分数)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 而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再在集
体智慧碰撞中修正个体的思维,达到对“分数的意义”正确全面的感悟 。
这样的数学活动,必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
能、思想 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增强,运用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乃至终身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的数 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
过程”。

关于责任的名言-开场词


内江市人事网-苏州信息职业技术


领结婚证需要体检吗-雷锋日记内容


成都城市职业学院-职高高考分数线


八拜之交-幼儿园保育员工作总结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雷锋英雄事迹


快速美白的方法-参观感想


退休政策-北京城市学院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