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面试小学数学教案模板

温柔似野鬼°
622次浏览
2020年09月07日 06:3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洛阳理工学院分数线-林业局实习报告





小学数学试讲模板

教学内容: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
体的体积。
2.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 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6 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6 套、水槽 6
套。
2、多媒体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 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 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 60 平方分米,高 15 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 圆锥有什么特征?
拿出一个圆锥体,将它的底面、侧面、高和顶点指给学生看。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探讨新的问题----- 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1、探讨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师 :怎样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
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 公式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 为了我们研 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
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 同的地方?学生操
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板书:等底 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
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




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
两 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
的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 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
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 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
A.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 3 倍)
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指名发言)
(4)学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
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
的 。 (老 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水,
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 倒满吗?(不能)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呢?(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复叙述公式。)
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三)巩固反馈
1.问答。填空
2.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
例 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 19 平方厘米,高是 12 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
是多少?
A 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
B 你是怎样想的和怎样解决问题。(提问学生多人)
3.练习题。
一个圆锥体,半径为 6cm,高为 18cm。体积是多少?(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
馈。)
4、出示例 2: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思。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 4 米,高是 1.2
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 735 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1)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提问。并回答同学的质疑:3.14×( )×1.2× 表示




什么?为什么要先求圆锥的体积?得数保留整千克数是什么意思?….
5、比较:例 1 和例 2 有什么地方不同?
(1)直接告诉了我们底面积,而(2)没有直接告诉,要求我们先求出底面积,
再求出圆锥体积;(2)例 1 是直接求体积,例 2 是求出体积后再求重量。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圆锥体的体积,现在我们来解决有关圆锥体体积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一个圆锥形沙堆,高是 1.5 米,底面半径是 2 米,每立方米沙重 1.8 吨。这
堆沙约重多少吨? 2、选择
题。每道题下面有 3 个答案,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就用手指数表示。。
(1)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 a 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
①立方米
是(
②3a 立方米
)立方米
②3 立方米 ③2 立方米
③ 9 立方米
)
(2)把一段圆钢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柱体体积是 6 立方米,圆锥体体积
①6 立方米
2、学生操作:
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体?(长方体)
要在我们的教室里放一个尽可能大的圆锥体,想一想,怎样放体积最大?(小组
讨论)
指名发言。当争论不出结果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数据:教室长 12m, 宽
6m,高 4m。并板书出来,再比较怎样放体积最大的圆锥体。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小学数学试讲模板


一、课题:圆的周长
二、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 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3 通过对圆周率π值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 介绍我国数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难点: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




四、 教具、学具
教具: 直尺、圆形物体、绳子、多媒体课件
学具: 直尺、圆形物体、绳子
五、 教学方法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 交流,发现规律。教师给予
合理引导,巧妙、适时运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丰富学生的感知,激发兴趣, 从而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你们都了解了圆的哪些知识?你们还想知道圆的哪些知识?
生:1 圆的周长是怎样得到的?2 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3 如何计算圆的
周长?……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圆的周长”。(板书: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此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对圆的知识盲点进行整理,提出疑问,激发探
索热情。)
(二)探索新知
1 认识圆的周长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处处都有圆,也离不开圆。(1)请同学们从你的
身边或学习用 具中,找出一个圆形的物体来。(2)请同学们先研究一下,什么是圆
的周长?(同学们讨论后,让学生 上台演示比划一下圆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
2 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师:请同学们 仔细观察、思考一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通过学生的交流与
讨论后,有的学生说与直径有关,也 可能有的学生说与半径有关。为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周长到底和什么有关。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一下你用什么办法能够测量出你们手中的圆的周
长。
3 展示、交流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测量办法和测量结果,并且点名请个别同学上前板演所使用
的方法与过程。学生可能会使用以下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
(1)滚动法
(2)绕线法
教师强调:
(1)用滚动法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①要做好标 记;②不能滑动,要
滚动;③要滚动一周,不能多,也不能少。
(2)用绕线法测量时要注意 以下两点:①测量的是打结处之间的长度;②一定
要将绳子拉直再测量。
师:无论是用滚动法还是绕线法,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变曲为直)




4 介绍圆周率
教师指出:实际上,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是一个固定的 数,我们把它叫
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教师板书:周长∶直径=圆周率)
师:计算时,圆周率(π)的值通常取 3 14,即计算时,凡没有具体规定的π
都取近似值 3 14。
5 总结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师:根据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你能说出圆的周长公式吗?
(引导学生归纳出:圆的周长=直径×π。)
师:如果用 C 来表示周长,那么如何用字母来表示圆的周长公式?(C=πd 或
C=2πr)
6 圆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
示例:圆形花坛的直径是 20m,它的周长是多少 m?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 50cm,
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多少周?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题,你从题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独立算出后,学生讲教师板书,并提醒书写格式。
根据 C=πd,3 14×20=62 8(m)
3 14×0 5=1 57(m)
62 8÷1 57=40(周)
答:花坛的周长是 62 8m,车轮大约转动 40 周。
(三)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七、板书设计(略)




小学数学试讲模板


一、课题:圆的周长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3.通过对圆周率π值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介绍我国数 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难点: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
四、教具、学具
教具:直尺、圆形物体、绳子、多媒体课件




学具:直尺、圆形物体、绳子
五、教学方法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现规律。教师给予
合理引导,
巧妙、适时运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丰富学生的感知,激发兴趣,从而突出重点, 突
破难点。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你们都了解了圆的哪些知识?你们还想知道圆的哪些知识?
生:1 圆的周长是怎样得到的?2.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3.如何计算圆的周长?……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圆的周长”。(板书: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此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对圆的知识盲点进行整理,提出疑问,激发探
索热情。)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圆的周长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处处都有圆,也离 不开圆。(1)请同学们从你的身
边或学习用具中,找出一个圆形的物体来。(2)请同学们先研究一下 ,什么是圆
的周长?(同学们讨论后,让学生上台演示比划一下圆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
2.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思考一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 通过学生的交流与
讨论后,有的学生说与直径有关,也可能有的学生说与半径有关。为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周长到底和什么有关。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一下你用什么办法能够测量出你们手中的圆的周
长。 3.展示、
交流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测量办法和测量结果,并且点名请个别同学上前板演所使用的
方法与过程。学生可能会使用以下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
(1)滚动法
(2)绕线法
教师强调:
1.用滚动法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要做好标记;(2)不能滑动,要滚动;
(3)要滚动一周,不能多,也不能少。
2.用绕线法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测量的 是打结处之间的长度;(2)一定要将
绳子拉直再测量。师:无论是用滚动法还是绕线法,它们的最终目 的是什么?(变曲
为直)
3.介绍圆周率教师指出:实际上,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 是一个固定的
数,我们把它叫作圆周率,用字母 π 表示。(教师板书:周长∶直径=圆周率)
师:计算时,圆周率(π)的值通常取 3.14,即计算时,凡没有具体规定的 π 都
取近似值 3.14。
4.总结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师:根据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你能说出圆
的周长公式吗?
(引导学生归纳出:圆的周长=直径×π。)
师:如果用 C 来表示周长,那么如何用字母来表示圆的周长公式?( C =π d 或




C =2π r )
5.圆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
示例:圆形花坛的直径是 20m,它的周长是多少 m?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
50cm,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多少周?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题,你从题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如何解决
这些问题?学生独立算出后,学生讲教师板书,并提醒书写格式。
根据 C=πd,3.14×20=62.8(m) 3.14×0.5=1.57(m) 62.8÷1.57=40(周)
答:花坛的周长是 62.8m,车轮大约转动 40 周。
(三) 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颜文字-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毕业生自我总结-大学生实践心得体会


科学技术部信息中心-万圣节来历


灭火器年检-环境影响评价网


无烟日宣传-文员工作


乐山人事考试-留学助学贷款


湖大研究生院-教师节祝福短信


民办南华工商学院-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