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质因数说课稿

绝世美人儿
655次浏览
2020年09月07日 06:5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2014高考查分-教师资格证编号查询


《分解质因数》说课稿笨笨的工作室分解质因数
教研活动分解质因数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分解质因数是在学习倍数、因数,2、3、5的数的特 征,质数、合数等知识后学习的有一个
概念性知识。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是结合例2的具体数给出 的,这样是为了避免抽象
的数学概念给学生学习造成困难,结合具体的例子学习数学概念是一个好的方法 。分解质因
数可将数直接进行分解,也可用短除法。由于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 br>知识,教科书通过对话框蒋方法进行叙述,并将分解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提倡算法多样化
时要注 意,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区解决新的问题固然是好的,但在解决新问题时产生的
新方法更需要学生区 学习和掌握。因此在例2后的“试一试”教材安排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这是学生以前未知的方,应该加 以训练。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将一个合数分解质因 数的数学意义;能掌握多种方法进行分解,进而
理解其意义;
2、让学生学会用树枝法和短除法进行正确的分解;
3、在解决问题中,深入自然数的另一层面。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解质因数的意义,掌握方法,并在过程中理解一个数的 质因数的意义。难点:
掌握判定相乘的几个数既是质数又是因数的方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点拨引入,组织探究,启发巩固。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1)分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 应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实践,注重学生实践和创
新能力的培养。本堂课我设计了学 生四人一组分组活动,首先每一个学生独立发言,说出
20以内的每一个质数,然后要求每组学生分别说 出42可以写成哪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的,
学生非常感兴趣。在合作学习时,我让四人一组,一人主持, 一人记录,然后组内每个学生
发表自己的看法。
(2)汇报情况,评价学习效果。
新课程标准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于是我
要求每组派一 位同学负责汇报学习情况。有的小组说:42=6×7;有的小组说:42=2×3
×7;有的小组说: 1×2×3×7=42;有的小组说:2×3×7=42。
(3)教给学生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短除法。
(4)形成概念。
关于质因数的意义 :从例1的式子中,我们得出,42可以写成质数2、3、7相乘的形式,
那么2、3、7就叫做42的 质因数。
关于分解质因数:如:42=2×3×7,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就叫做 (把
这个合数)分解质因数。
注意:分解结果的书写格式不能写成2×3×7=42;用质数 作除数试商;除到商为质数为止;


合数写在左边,几个质相乘写在右边,而且不能写1, 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小结与反思找感觉取得共识
反思:这节课你探究了一个什么问题,收获了什么?
质疑:还有哪些疑惑不解的?
(6)、完成“试一试”中的题目,练习二十八第2~7题。
全课的设计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 展开,力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理解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及
形成的全过程,可以预期能达成教学目标,学 生不但能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含义,利用它
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会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分解质因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92-93页。

(二)教材分析

分解质因数是在学习倍数、因数,2、3、5的数的特征,质数、 合数等知识后学习的有一个
概念性知识。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是结合具体数给出的,这样是为了避 免抽象的数学
概念给学生学习造成困难,结合具体的例子学习数学概念是一个好的方法。分解质因数可将
数直接进行分解,也可用短除法。由于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知识,
教科 书通过知识窗的形式进行叙述,并将分解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提倡算法多样化时要注
意,让学生用自己 熟悉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固然是好的,但在解决新问题时产生的新方法
更需要学生去学习和掌握。因此 在“练一练”中教材两次安排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这是学
生以前未知的方法,应该加以训练。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 握将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的数学意义;能掌握多种方法进行分解,进而
理解其意义;

2、让学生学会用宝塔法和短除法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

3、在解决问题中,深入自然数的另一层面。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与他 人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收获与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解质因数的意义,掌握方法,并在过程中理解一个数的质因数的意义。
难点:掌握判定相乘的几个数既是质数又是因数的方法。

(五)教具准备:课件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点拨引入,组织探究,启发巩固。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1、复习导入,在巩固旧知的同时为新授做辅垫。

人常说:温故而知新。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倍数、因数、质数和合数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
的一 个新的概念的学习,与前面所学知识有必然的连带关系,选用与本节课知识有密切关系
的知识点进行复习 ,既可以巩固旧的知识,又为今天所学的知识打下的坚实的根基,学生对
新知识理解起来就容易的多。所 以在复习环节我选取了两道有辅助性的复习训练。一是判断
并说明理由,在题目中涉及到了有关因数、质 数和合数的概念性问题,让学生的判断的过程
中说明理由,对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二是说出下列各数的 所有因数,并说说哪些数是质数,
哪些数是合数,为什么?这一题在于让学生在训练中更清楚因数、质数 和合数的概念,会利
用其概念进行应用。为后面学习质因数埋下伏笔。

2、新知探究,在合作、交流、讨论中发现知识。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应让学生在 愉悦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实践,注重学生实践和创
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自主探究 ;问题讨论、小组合作和师导生学三个的环节。

(1)自主探究,理解质因数。教师出示问 题:“你能将60写成几个因数相乘的形式吗?不
能用1哟!”先让学生说说“几个因数”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明白不只是两个,还包括两个
以上,以免学生在自主写算式时思维受限。再让学生说说在这个题目 中你认为还应该注意些
什么?让学生清楚要求“不能用1”。之后让学生自己尝试按要求写出算式,给学 生充分的
时间去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以便为后面的环节做准备。在学生基本完成后,指名学生汇报,如果在汇报时不断出现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教师可追问:“这些同学写出来的
都是两个 因数相乘的形式,你能用比两个还多的因数完成吗?”这时学生就会说出三个因数
或四个因数的形式,当 学生充分展示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些式子中的因数,
如果从质数、合数的角度分析,你认 为哪个式子最特殊,为什么?”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四个
因数连乘的式子最特殊,它的因数都是质数。由些 教师很自然的就介绍了质因数,学生理解
起来也比较轻松。随后再请刚刚写出这种形式的同学说说方法, 便引出了宝塔式分解法,为
后面学生小组探究白日提供方法。

(2)问题讨论,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实践中理解新知。

教师出示问题讨论:1、 一个质数能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吗?为什么?2、任何一个合
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 吗?小组合作,举例说明。这两个问题的出现,把知识
点又引向的新的高度。第1个问题,学生通过对质 数概念的认识和对质因数的理解,很轻松
就可以解决。质数不能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因为质数只 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而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这样,教师就引导:“那60是一个合数,我们刚 刚把它写成了几
个质数相乘的形式,那是不是任何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因数乘的形式呢?”学生可 能
认可,可能半信半疑。小组合作的时机就来了,要求学生分组活动,举出5个合数,并尝试
将 其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在合作学习时,我让四人一组,一人主持,一人记录,然


后组内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后每组汇报情况,评价学习效果。新课程标准强调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老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于是我要求每组派一位同学
负责汇报合作学习情况。随 机引导学生总结:任何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
式。并引出分解质因数的概念。

(3)师导生学,教给学生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由于短除法是学生新 接触的内容,而且只是一种特定方法而已,在未接触时学生是没有探究
能力的,所以采取先由教师利用最 简单的例子介绍讲解方法,再由学生探究难点的教学方法
来进行。教师先以“6”为例,讲解短除法,只 除一步即可,之后写成式子。再举出“18”
为例,让学生按刚刚所讲的方法来叙述,学生在叙述完这一 步之后就出现了问题“商是9,
是否停止?”让学生讨论明白:9是一个合数,还要象上面这样继续除下 去,直到商是质数
为止。这样,学生对短除理解掌握就更深刻了。接着再紧跟练习,进行尝试训练,由些 了解
学生掌握情况,再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充教学。

3、巩固练习,扎实知识掌握。

在新授环节完成之后,再针对知识特点设计一系列 有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判断、说理
及书中93页练一练中的练习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扎实巩固。

全课的设计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力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理解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及< br>形成的全过程,不但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还能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含义,利用
它解决 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会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四、说板书。
分解质因数
60=30×2
60=6×10
60=4×15 6=2×3
60=2×2×15 18=2×3×3
60=2×5×6
60=2×3×2×5
60=6 × 10
2 × 3 2 × 5

香港公开大学-未婚证明怎么写


洛阳理工学院分数线-辞职信的范文


两会内容-小学生英语手抄报


上海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校园文明


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学院-留学翻译


优美抒情散文-商铺租赁意向书


初一周记怎么写-仰恩大学分数线


大学生运动会-幼儿园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