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时应关注的要素
世界名犬智商排名-远大前程英文读后感
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时应关注的要素
您可能更想看…
教师质量监管制度的借鉴与完善笔谈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反思与实践
创生型教师文化: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
教师专业化视野下的教师教育改革
美国教师组织影响教师质量的举措及其...
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
中国内地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权力关系与...
中国民办教师
特级教师与普通教师听课上课状况的比...
1 引言
教师在备课时,从开始着手准备到最终形成教案这个过程会关注诸多要素,如熟悉和分析本课教材,
选择
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熟悉学生等。但教师在考虑这些要素时,又必然因经验、不同课型等因素
的影响而
有所侧重。
2 教师备课时关注的一般要素
课程设计是一个
互动过程,它既是自上而下的以目标为导向的活动创新过程,也是自下而上的挑选和目
标相匹配的活动与
资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动用所掌握的各种领域的知识,比如对学生的了解和对
学生理解能力
的认识,以及他们曾经有过的在课堂和学校环境中取得良好效果的经验等。因此教师教学前的
准备,即从
开始准备到最后形成书面教案的这样一个准备的过程,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内容和教学法两方面
的问题,
对内容进行删减、重新排序、增加新材料等,并在对学生已有知识分析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
3 教师备课时重点要关注的要素
在现行课程编制下,选择所要教的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分析
学生、组织教学活动等因素依然是教师在
备课过程中给予关注最多的。但不同的教学模式蕴涵着不同的教
学理念以及教学程序,所以备课过程中,教师
考虑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形成的风格是独特的。(剩余14
37字)
阅读整篇文章
樱花园小学数学教师备课基本要求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0-12-07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备课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以
及学
生的认知思维,比较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并把它正确地表述出来。教学目标应
包含“知识
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知识技能与目标:
1、要点准确:
1)仔细研究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合理使用教材中的例题。
2)阅读其它相关
教材和参考书,参考其中的例题和练习,整合有效资源,创造
性地调整把握教学内容,准确确定所要教学
的内容。
3)研究教学重点和难点,并确定基本能力培养目标。
2、层次清楚:
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衔接,对所要教学的知识点分年段进行能力层次的分
析,以确定这一教学阶段应达到的目标。
3、练习设计合理:
设计练习要花时间,
涉及内容和方法要覆盖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努力做到分
层设计,分层指导,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
(二)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学生数学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形成,体会数学知识内容中所蕴含的基本数
学思想方法。
2、重视从问题出发、设计以解决问题的活动为基础的数学认识过程,培养学生
运用数学知识和
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依据数学学科的内容,自然、适
当地渗透,并
能与“两纲教育”有机结合。
(三)教学目标的正确表述:
1、教学
目标是关于学习者在教学终结时达成的行为的明确表述,所以要注意主
体是学生,要用尽可能准确而又具
体形象的术语来表述,衣服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2、目标中的“过程”是指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教师“教学”的过程。
3、目标的表述用语:
认知水平层级
记忆水平
解释性理解水平
用于表述的行为动词
了解、认识、感知、识别、初步体会、初步学会等
说明、表达
、解释、理解、懂得、领会、归纳、比较、推测、
判断、转换、初步掌握、初步会用等
探究性理解水平
掌握、推导、证明、研究、讨论、选择、决策、解决问题、
会用、总结、设计、评价等
二、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1、设计教学过程先思考下面问题:
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是否符合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
是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
性?
是否有利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减轻负担,提高质量?
2、教学设计中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都设计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环节。
3、将教学过程设计成简明的板书,附于教案后。
4、练习设计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练习设计保证准确无误。
●层次性原则
练习设计做到层
层递进,既有双基的落实,又有拓展方面的内容。根据具体
的教学内容,有时还要设计一些探究性的练习
,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
收获。
●针对性原则。
针对当天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周末卷主要针对一周的教学重点、难点,以及一周中学生的错误集中点。
对于统整内容要有相应的配套练习,便于学生有效掌握。
●灵活性原则。
根据练习情况有一些预留的练习,便于出现各种情况时能积极进行调整与补充。
●多样性原则。
练习设计形式多样,让学生在练习中不仅得到知识的巩固,同时也没有枯燥的感
觉。
●时效性原则。
周末练习针对本周内学生在练习中比较集中的错误,和本周中的知识点设计。
5、有统整内容的必须在教案上标注。
三、关于学期教材内容统整
1、每学期的统整指南必须放在备课前面,作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2、统整指南中制定出统整的知识点必须在备课中落实。
3、每学期收集好统整指南和课例的电子稿,并按照条理及时上传。
4、学期结束前做好统整指南的修改工作。
四、有针对性地撰写课后反思
新授课需
要反思,不是每节课都要。反思不一定要在教案后写一段,可以在
教学环节旁批注或反思设计,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确保质量。
五、教案包括的主要内容
课题:※ ※ ※ (第※教时)
教学内容:()年级第()学期第()页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小学数学常规自查情况总结
发布时间:2009-07-29 00:00 新闻来源:小学课堂网 阅读次数:2270
本次五认真工作检查,共检查了数学组15位数学教师的备课、改作、和辅导考试情
况。
为了进一步做好教学五认真工作,现主要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呈现出来。
一、备课
所检查的备课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据教学用书、教学设计参考等进
行备课的;另
一类是在充分钻研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能体现教师自
身教学特点的备课。很可惜,自主设计、有所创新的备课太少,大部分教师的备课在很大程
度上
依赖于教学用书或教案设计。
对于备课的建议:
(一)新知探究环节应注意:
1、问题的设计应有利于学生思考、探究和实践;
2、在备课中应体现出师生双边活动情况。
(二)练习设计环节应注意: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有启发性的习题;
2、应注重练习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在练习的过程中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改作
作业设计基本是以数学书和补充习题为主,作业量适中,作业次数都能达
到一课一作。
从检查来看,亟须加强的是作业的管理和对学生作业态度的教育、作业习惯的培养。
对于作业的建议:
(一)加强作业管理,进一步规范作业格式和要求;
(二)进行作业态度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回顾反思的习惯,提高作
业的质量;
(三)适当增加作业面批的次数,当场发现问题,立即指出、及时改正,提高作业的效
率。
三、辅导考核
大部分教师能根据教学进度精心组织单元检测,认真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少数教师的单
元检测滞后。
对于辅导考核的建议:
(一)及时跟进教学检测,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提优补差;
(二)做好
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从思想、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给予全面指导,
力争在本学期能有明显进步。
什么事备教材?我认为备教材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备教材的利用价值。我们手中的
青岛
版教材在教材设计上的优点我就不多说了,打开课本的后记大家都能看到。我要说的是
教材无非就是一个
例子,我们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
际情况,合理开发教材的利用价
值。教材中的设计那些能为我所用,那些不能。如《正负数
的认识》,教材有中国的热极创设情境引入新
课后,利用温度计帮学生直观的认识负数。我
认为这点设计很好,能为我所用,于是在教学时我制作了温
度计的图片模型。(二)被课程
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材超越教材”是新课标的理念,教学中,要注重课
程资源的开发。什么
意思?就是说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有的知识经验。从生活中,其
他学科
中发掘可以利用的素材。整合进我们的教学设计。如在本节课导入新课环节中,我舍弃了教
材原有的设计,以游戏的方式导入。以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认识正负数。这就是我对这节课
课程资源的
开发利用。
以上两点就是我对备教材的理解,什么是备学生,我认为被学生就是了解学生,
了结学生的
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无论是备教材还是备学生,都是备课的准备阶段。如何<
br>把以上理念体现出来。那就是对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下面我就说一下如何
备教学
过程的设计。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
被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树立以人为本教育观念,以学生的自我尝试
在先,教师引导在后。以本节课为例,
教学过程是游戏导入——创设情景——合作探索——
拓展应用——全课小结。
二、
备师生问题的生成。在备课时,教师要注意设置引导性的问题。并
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预设。如例
三、 备师生评价的反馈。预设的生成就在师生的交流
评价中,教师在备
课时,一定要学生的评价作出预设。如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一般的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而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却只有15
分钟。今天我说得这些也就是1
5分钟备课该做什么。至于一辈子备课才是备课的真谛。那
需要我们平时多看多想多记。前两天看到一句
话,感慨颇深。是这样的,也许有人能给你前
进的道路,可谁也无法给你奔跑的双腿,也许有人能给你一
片天空,可谁也无法给你飞翔的
翅膀。以此与大家共勉。
回答者: rxz任学忠 - 一级
2011-03-29 14:15
所谓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意义、性质、
法则、计算等等。如何在
数学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呢?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
地学习、总
结、摸索。通过自己十多年来的数学教学实践,对此问题有如下点滴体会和做法。
一、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是突破重难点的前提
小学数学大纲
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培养学生肯于
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
做为一个数学教师,要明确这一目的,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
发展学生智力上,着眼于培养和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走路,首先
自己要识途。我感到,要把数学之路探清认明,唯一的
办法就是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
点和难点,备课时既能根据知识的特点,又能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
律,精心设计,精心安
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有课前的充实准备,就为教学时突破重点和难点
提供了有
利条件。
二、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破重点和难点
小学数
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每项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续知识的基
础。知识的链条节节
相连、环环相扣、旧里蕴新,又不断化新为旧,不仅纵的有这样的联系,
还有横的联系,纵横交错,形成
知识网络,学生能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深刻理解,融
汇贯通。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知识的逻
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组织积极的迁移,
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连结,
用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训练
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学并没有固定模式,实际教学中还要考虑到教学内
容的一些特点,当新
旧知识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或所学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是认知
结构中
原有知识的特例时,教学时就以原有知识为生长点,直接由旧到新,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
经验出发。因为学生获取知识,总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进行的,脱离了已有的知识
经验基础进
行教学,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就无法参与,而新旧知识连结纽带的断裂,必然会给
学生带来
理解上的困难,使其难以掌握所学的知识。正因如此,自己在教学中运用了迁移规
律,来实现重、难点的
突破。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如何备课
因为工作和教学研究的需要,近两年来
有机会查看了全县大部分数学教师的
备课本,发现好多数学教师几乎都是全文抄现成的“备课手册”或其
他的优秀教
案。诚然,参考别人的教案并非坏事,关键在于是否把别人的作法变成自己的思
想。
机械照搬别人的教案即使再好的教案也未必能取得教好的教学效果。这使我
不由地想起于漪老师说的一句
话:“现成的教参是别人劳动的成果,犹如贴在窗
上的一朵纸花,没有生命力;而自己研究出来的,虽无
多少惊人之处,但毕竟是
扎根于思考原野上的鲜花,富有生命力。” 所以,备课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
即使别人再好的点子,也只有融进了自己的思想,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才能在
课堂上用得恰当
.用得自然。
目前,面对课程标准和新的课程理念,该如何备好小学生数学课呢?要使新
课程
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节课堂教学中,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我通过自
身对新课程的学习领会其精神
,浅博地认为应从备课进行改革,为了能尽快适应
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们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课。
一、备课要树立新的课程理念
理念是什么?理念就是教学指导思想,先进的课程理念都来自于
成功的教学
实践。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
性、
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突现(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
学;(2)人人都能获得必须
的数学;(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所以,在备课时同样体现在“理念决定思路,思路
决定出路”。任何一次教
育改革,无不以教育观念的变革为先导,教育每前进一步,无不依赖教育观念的
突破,备课的改革也是一样。首先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必须有突破和创新,可以说,
没有教师教育
思想上的一次重大转变,就不会有整个备课内容方法上的突破,真
正树立。我们不仅要对学生今天的数学
学习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
教师若真正确立了这样的理念,就会在备课上关注学生,只有
将以上这些理念烂
熟于心,教师们在备课中才能给自己的课堂教学重新定位,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
学与时俱进。
二、备课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分
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按人们的共识,第一方面称为基础性目
标,强
调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和应用以及对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后三个方面则
是发展性
目标,强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践、探索、交流,经历数
学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经历问
题解决的过程。从理论上讲,新课程所强调的
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密切联系的
整体。因为扎实的知
识和娴熟的技能是创新和发展的基石,而方法、能力、态度等又能为
知识技能的
掌握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知识与技能、态度的结合,知识与情感的结合,来实
现课
程的总体目标。在基础教育中,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课程标
准向我们提出的新目标要求。
大家知道,数学枯燥无味。
因此,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的把握上,首先在关注双基目标的落实;其次
除
了“双基”目标外,还要注重每一节课都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习惯、方
法的培养目标
,落实这一主要目标比教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更为重要。它体现的是
一种态度、一种情感,最后才是一种结
果。例如:在教《“1”的认识》这节课
时,看这位教师在形象地使用学具,让孩子们认识了“1”之后
,迅速地将孩子
们引进了一个精彩的世界-----
同学们,你们能用身边的事物说说你心目
中的‘1’吗?老师用期待的目光
扫视着全班同学,小手一个个地举起来了。
“我们教室里有‘1’块黑板。”
“ 我今天穿了‘1’件漂亮的衣服。”
“我买了‘1’块橡皮。”-------
老师巧妙的一问,让学生自然地把数学与身边的事
物联系起来,科学的价值
与意义就在生活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一深奥的道理。在这种和谐的
交流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得到了融洽与升华。。
最后是在每一节
课中都要重视数学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教学目标。这是
因为学生虽然掌握数学知识,但不等于能够解决
实际遇到的问题,更不等于学生
相应的实践能力也同时得到了发展。数学知识要转化成能力,必须经历相
应的动
手实践这一教学环节。如“认识钟表”一课,它的教学目标定为:
1、会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的能力。
3、让学生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因此,在课时学习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我们一定
要转变传统观念,着眼于
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跳出“双基”目标的框框,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和全
面性。
三、备课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为了适应新教材的编排特点是“具有基础
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给不同层次的
学生留有学习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必
须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蕴涵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我们知道
小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第一条是
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第二条
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不很明确地写
在教材中,是一条
暗线。前者容易理解,后者不易看明。前者是教材写什么,后者是明确为什么要
这样写。例如:“9加几”进、位加法的问题。从教材的表层不仅是出现几种不
同的算
法,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要提倡学习用“凑十法”进行计算,而
深层次挖掘,我认为更重要的恐
怕还是引导学生掌握以“十”为单位的计算的思
想。这也更是后续学习的需要。
因为在人类历
史的长河里,人类的认识经过两次飞跃。从逐一计数到按群计
数是第一次飞跃。从按群计数到以“十”为
单位计数是第二次飞跃。我们在备课
时要从中挖掘教材的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
次的学生留
有学习空间,针对每一个层次学生可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出预设,以便课
堂上
有目的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展示,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材的内容要情景化。
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与老教材相比,
实验教材
最大的特点之一是设计了大量活泼生动的情境图。这些图画的风格和色彩符合学
生的年
龄特点,富有很浓的儿童情趣。像这种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
题情境,容易激发学生已有的生
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例如:教学“0的认识”这节课时,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小
猴吃桃”的故事
引入,故事是学生爱听的,一只可爱的小猴逐次把2只桃子吃光的过程,教师就
要凭借这个主题图,讲述生动的“小猴吃桃”的故事,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这
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
兴趣将会很高,对0的理解也会很深刻。
2、静态的知识要动态化。
一般的教材不可能把新
有的教材内容讲得十分祥尽。在备课时,应根据教学需要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教材中的主题图处理加工
成可操作的活动挂图或课堂活动
的场所。例如教“几和第几”这节课时,让学生做上台上做模拟排队购票
的游戏,
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去体验和理解“几和第几”的
联系和
区别。
3、教学的内容要生活化。
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备课时,我们要使数学教学应联系学
生生活实际,让学
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乐趣。
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课前应开展“我是小小调查员”的活动,走向社会
了解人民币的有关知识
,并从家中找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认识。通过活动学
生对人民币面值、颜色、图案、版别、防伪标志
等方面有了感性认识。课堂上学
生学习积极性很高,都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了解的知识,通过合作、交流
,很快
而且很全面地掌握了本课知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大课堂情境,让学生走出
课堂,走
进生活实际,走进实践领域,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的能力,真
正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
处处有生活。
四、备课要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上”。以已有知识为切入点??明确学习者“现在已学到了哪
里?”提供了学生最近发展区域的信息。
例如:“认识时间”一课中,在学生已知道了种面上大致分布的有数、格、
针的意义,并在认读
整时和半时的基础进行教学读、写几时几分的。
“找规律”一课中
,是在学生已认识了单列的图形排列规律的基础
进行教学组合的图形的整体规律的。。
教师们
都抓住了“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
教学。”这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奥苏伯尔说的一句话:影响学生的最重要的因素
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引出新课,显得比较自然,
有实效价值。
因此,备课时教师要能想到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2、学
生
自己已经解决了什么?3学生还想知道什么?4想知道这些问题,学生是否能
通过合作来解决?5那些问
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5、那些疑难问题还需要
拓展与延伸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也就明确本节
课中教学的切入点和主要完
成的目标了。
五、备课要抓住教后的反思。
教学需要反思,反思才能提高。一节课教过之后,并不等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
终结。应该认真地进行总
结成败之处,考虑补救措施,写出简要贴切的课后小结
(即“教后记”)。“教后记”应有这几方面的具
体内容:成功的例子、不足的
原因、改进的设想、再实践的认识,特别要写上“教的空白点”??也就是
从学生
答问、学习失利出现的“学的空白点”,觉察出教师“教的空白点”,以进一步
改进和弥
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有了课后备课,才算完成了备课工作的全过程。
实践反复表明,这样作对自己教学
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教师最可怕的是
不知自己的不足,最可贵的是知道不足及时改。以上所谈的
几个方面,落到实处
那就是:在课堂上,“学生的思路就是我们教学的线索,我们只是引导学生前进。<
br>过去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现在我们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己任;过去我们带
着知识走向学生,
今天我们陪着学生走向知识;过去我们把教课书作为学生的世
界;今天我们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科书。”
只有如此我们方可堪当重任,不辱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略谈小学数学有效备课
[日期:2010-04-20] 来源:西渚小学 作者:胡志彬 [字体:大 中 小]
回顾平时,我们的教师将大多数备课的时间用于书写、用于文字的堆砌,缺
乏思考和
原创,备课本的实用价值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两张皮的问题。有
时为了弥补备课本备课时的不足,
我总爱在上课前将重点写在书上,以便上课所
需。但总感觉这样做仍有些草率,随机性过
大,看了“有效备课”这一章节,有
了些不成熟的想法,于是写出来与大家商榷。
“教学目标”的课堂呈现应该是“学习目标”
河北省南和县第三中学 王晓辉
作为目标教学的实施者和受益者,对目标教学总是
情有独钟。目标是一节
课的方向,是一节课的灵魂,有了明确的课堂目标,课堂的指向性变强,在目标的指引下,经营的课堂既放得开收得拢,又富有逻辑性。但教案本上目标的
呈现方式和课堂上目标
的呈现方式,因为面对的对象不同名称也应该改变。这
不是咬文嚼字,常常因一字之差,认识问题的深度
就大不一样。
教案本上的目标是教师自己给自己看的,面对的对象是教师本人。认真研
读要讲授的内容之后,我们就要思考这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要培养学生什么,
最终让学生具有何种能
力能解决哪些问题,显然,此时完成这些目标实现的侧
重点在教师,因此这时把目标定义为“教学目标”
更加恰当,“教学目标”实
质是教师自己给自己提出的课堂要完成的任务和要求。在“教学目标”的统领
下,遵循这条线备课,会让一节课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明朗起来。
下面以人教版七年级
数学(下)5.2.1“平行线”一节设计的教学目标为例,
来说明教案本上教学目标的呈现方式,教学
目标:1. 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定
义。2. 使学生了解平行公理。3. 使学生了解平行公理的推论
。4.在观察、操
作、想象、推理、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
的意识,激发学习几何的兴趣。很明显,教案本上教学目标的叙述口气,是教
师在自言自语,而非和学生
互动,也就是说这些目标是教师在想这节课我要完
成的工作。
课堂上的目标是教师给
学生看的,面对的对象是学生。导入新课后,就要
出示反映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目标,这时
教学目标是给学生看的,出示教学目标
的目的是要学生对本节课将要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个环节
上,好多教
师就把教案本上的教学目标直接出示给学生,我们不妨做一下换位思考,假如
我们是
学生,重读上面设计的那4个目标,就会感觉到口气不对,没有亲和力,
把师生置于对立面,我们不妨把
4个目标设计为:1.理解平行线的定义。2.了
解平行公理。3.了解平行公理的推论。这样一改,不
仅是口气对了,而且由于
目标内容准确,学生看完之后也就弄明白了本节要完成的任务,既然这三个目<
br>标是学生要学习的内容,所以把“教学目标”改成“学习目标”更加合理。至
于教案本上设计的第
4个目标,是教师告诫自己课堂的展现形式和育人目的,
不出示也罢了。
“学习目标
”是给学生看的,所以要尽量做到通俗易懂、明确且能检测。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一样的问题,不一样
的表述方法,学生理解的难易程度
也大为不同,为此在课堂上把上述的三个“学习目标”进一步简单描述
成“一
定义,一公理,一推论”,并对学生说今天这节课只要能攻克这三个“一”,
那么今天这
节课的学习任务就完成了,课堂实践证明以这种方式出示目标效果
也不错。尽量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
简单问题明了化”,深入浅出,通俗易
懂,处处为学生着想的授课方式,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br>
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几点认识──《自己去吧》教学札记
在本学期,区
课改办以课堂教学为基点,以学习目标为切入点,实施课堂教学,可
以说为我们每位实验教师研究教改提
出了一个新和思路,10月份在五小听完李校长的
讲座之后,各学校陆续都将学习目标引入到课堂教学之
中,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进行行之有效的使用与研究。下面我就自己对课堂学习目标的使用及认识
谈几点体会。
一、 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区别
在使用学习目标之初,我们在思考这样一个个问题,那就是课堂中的学习目标与教
师备课过程中确立的教
学目标有什么关系?因为翻开我们的教师用书,我们会看到教参
上每节课里都一个学习目标提示,那么这
个学习目标是否可以作为课堂上我们提供给学
生的预设的教学目标而再现给学生?
在深入课堂教学和老师们悉心推敲的过程中,我们感到,教学目标作为“教师通过
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
展变化的期望”,做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首先
是从三个维度的角度来确立的,它不仅包
含着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而且也涵盖着
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它是从教师角度确立的,而
学生的学习目标则是在学生
学习过程中,通过某些过程和方法使之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对情感的把握,对
技能的体
验。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存在着一致性。也就是说
我们可以借鉴教参上的学习目标,并不是完全照搬给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每节课在
预设学生学习目标
时老师心中要有教材,眼中要有学生。
二、怎样来确定每节课中的教学目标
学生的学习目标应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完成的,每节课不宜过多。
以一年级上册中《
自己去吧》一课为例,课文通过小鸭想请妈妈带它去游泳,鸭妈妈鼓
励小鸭自己去没过几天,小鸭学会了
游泳,小鹰想请妈妈带它到上那边去看风景,鹰妈
妈鼓励小鹰自己去看,没过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通过
学习了解课文内容,激励学生们
自强自立。
1、在本课教参中给出了三个学习目标:
⑴ 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⑵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⑶ 了解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自己做的事就不要依赖父母,
自己要学会生活的本领。
2、这三个学习目标,如何再现给学生?很显然如果把这三个内容同时出示给学生
并不恰当。因为作为第一课时,我们往往要扫清生字障碍,读通课文,那么本节课针对
于学生的学习目
标就不妨预设为:
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或是认识12个生字,能流利的
朗读课文。这
样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而且,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学习任务一目了然。相反如果我们将本课中的三个学习目标同时再现给孩子,不仅让学生无从下手,我想既便是老师
也感到烦,(
这节课我怎样要会这么多呀)。
3、学习目标要从学生的角度来预设,目标要语言要通俗易懂,易于评价:
以《自
己去吧》这课为例来剖析一下,教参中的第三个学习目标:“了解课文
内容,懂得从小要树立自立的思想
,能做的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如
果将这一学习目标(教学目标)原封不动照搬出来,
让学生去完成,很显然难度很大,
既便是高年级学生你把这几行字留给他,他也茫然,“了解”一词很泛
泛,了解,到什
么程度才算了解?因为这个目标不是学生凭着动动笔、动动口就能完成的,而是要在了<
br>解课文的基础上,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反复对话的过程中产生的感悟:我要向小鸭和小鹰
学习。
因此,对于这类需要在学生自我学习过程实现的学习目标,我们不妨从学生的
思维角度提出来。通过用学生能理解得了的语言(儿童话)向学生提出来。可以这样预
设比如:读完课
文后你想向谁学习或是你认为鹰妈妈和鸭妈妈做得对吗?这样一来预设
的学习目标学生就更容易接受了。
也就是说在教师在预设学习目标时,心中要有教材的
同时,眼里还要有学生,要想尽办法
去激励学生把教师预设的学习目标变为学生自己主
动获得知识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激活学生潜在
思维和意识,从而顺利的完成本
节课教学任务。再有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整节课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标
杆,是学生明
确学什么和怎样学的依据,所以,目标出示要得体得法,不应让学生读一遍后就放到一边再也看不管了,或是通过课件出示完就算了,而应成为学生对学习目标是否完成进行
自我评价的依
据。
4、预设学习目标要着眼于学生的个别差异:
我们
知道一个班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方面存在差别。如果学习目标
全班划一,难免会存在局限性。
在教学中我们可否针对本班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
目标,尽可能的使每个学生都能经历一个学习、思
考、形成认知的过程,这样让每个学
生通过努力,都能完成预设学习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5、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完成教师预设的学习目标的过程中经过内化、理解、感悟到
的东西──即:生成目标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活动,一节课中当学生的思维与
行为达到最活跃状态
时,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把学生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的构成者和
生
成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预定的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同时也要关注学生
在完成
预设目标的过程中,经过自己思考和感悟,而衍生出的灵感与知识的火花──生
成目标,作为教师只有能
抓住学生思维中每一次碰撞,才能引领到一个更高的学习境界。
“读懂学生”
究竟要读懂学生什么?其实《标准》里讲得比较清楚:数学课
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
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
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
实际背景中
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无论是儿童
的
认知规律、心理特征,还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这些在新的数学课程里,都被
看得非常重要
。要“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这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这些话告诉我们,读懂学生是顺利推进
新课程、保证新课程能顺利实施的一个重
要的前提。
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备课是教
师钻研教学、研究
教材、分析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环节。
1、严格执行备课制度。 教师提前一周备好每一节课,坚持
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集体
备课以年级学科教研组为单位
进行,按照“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彰显个性、二次备课、教后
反
思”的备课思路,把同伴的智慧内化,形成富有个性化的教
案。备课要做到“五个突出”:(1)突出学
习活动的设计;(2)
突出学习活动的有效;(3)突出学习过程的预设;(4)突出练
习的设
计;(5)突出教学行为的反思。集体备课要做到时间“制
度化”,研究“程序化”,任务“责任化”。
要求每两周举行一
次,每次不少余两课时。
2、集体备课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组织教师积极开
展“一课三讨论”和“研课”活动,深入剖析教学中存在的实际
问题,认真开
展行动研究,努力提高备课组从事校本研究的能
力。学区或学校要定期对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情况
和教师
教案的撰写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依据实际进行定性评价或评定
等,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
个人业务考核档案。
3、个人备课要体现个人教学特色。 提倡备写实用型、课题
研
究型教案。个人备课时要做到“十一个认真”。即:认真学习
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认真确定教学目
标、认真分析把握学
情、认真整合教学资源、认真优化教法学法、认真选用教学媒体、
认真设计
教学过程、认真设计板书、认真预设思考问题和认真设
计检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