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优质教案

萌到你眼炸
711次浏览
2020年09月07日 09:3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个人委托书模板-开学第一周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课文写王 戎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推断路边李树上的李子是苦李
而不取的故事。在故事中,王戎年仅七岁,就能根 据环境来进行分析,
充分赞扬了他的聪明,善于观察和思考。启示我们也要像他一样,细
心观察 ,勤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 的话讲故事;理解“树在道
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的原因,体会王戎的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分析是本课难
点。
三、说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读,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取读式教学法。情境
导入——贴近生活性;初读寻疑 ——提倡自主性;再读释疑——倡导
探究性;默读解析——主张创造性;熟读成诵——主张积累性,意在
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运用以 读代讲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对文章初步把握;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

< br>
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故事的内容;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感悟
语言的艺术魅力, 在默读思考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形象。运用启发
引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古文的方法 。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
此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是朗 读。让学生经历初读—再读—默读—熟读
—诵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让学生经历 寻疑
—释疑—解析—理解—品味—成诵的过程,体现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探
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 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联系自 己的实际想象:如果我们大家在
郊游时,看到路旁有果树,上面结满了水果,比如枣子、桃子、梨子、< br>李子等,你会怎么样?
自然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书课题时,自然地指导书写生字“戎”,分解会意讲解,让学
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生字。
补充《世说新语》的相关资料,扩充学生的知识量,同时为后面
的拓展阅读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读准节奏。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首先让学生自由读 课文,读通句子,
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我再利用多媒体检查生字和朗读情况。对易读错、难读的句子让



学生 思考、讨论解决的办法。这样拓展了学生的识字方法,加深了对
生字的印象,同时,在讨论中也让学生发 现了朗读的问题,为后面听
范读的环节打下了需求。
播放范读,学生先听再跟读,根据范读,划分节奏,读好停顿。
学生前面已经有了将文章读好 的需求,因此这时候放范读给学生
听,效果也会更好,学生练习也会更加认真。
学生划分节奏 后互相交流,讨论朗读的要点,根据学生的讨论,
利用课件进行展示朗读节奏及注意点。然后,让学生练 习朗读,我再
巡视,进行个别指导,解决学生个体差异带来的问题。
最后抽读,学生互相评价,既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同时使课
堂的气氛活跃。
(三)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在学生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
意。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组内疏通文意,我就巡视观察,总结共性问题。
学生汇报交流,我根据发现的问题相机点拨。
逐句理解,再连贯起来,整体把握。从词到句,从句到段,层层
展开,把握文章内容。
最后,根据单元学习的要点要求,让学生试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
故事。初步感受复述,在学生讲故事的 过程中,我同时也注意发现优
点和问题,借机让学生对复述要抓故事的主要情节、按故事发展的顺
序进行有一个认识和印象。用多样的评价语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积



极性。
(四)理解内容,感悟语言。
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感悟。 利用引导性提问,启发学生感悟
人物形象和品质。
通过王戎和别的孩子的表现对比,让学生思考:别的孩子都跑去
抢摘李子,为什么王戎不动? 引出王戎的分析。
接着自然地让学生思考对“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理
解。 这里引导学生入境想象,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理解:果树长在路边,
来来往往的人们看到果子肯定会摘 来吃,如果李子好吃,肯定早就被
人们摘完了。这棵树上这么多李子都没有人摘,说明长的肯定是苦李< br>子。
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引出对王戎推断结果的发现:王戎的推断
正确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从“信然”两字,得出王戎推断正确的结论,进而体会王戎的人
物形象。
同样以引导性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
王戎为什么能知道这是苦李子?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什么特点?
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便能得出王戎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分析
这一特点。
最后加深理解,拓展课程的实践意义,让学生讨论交流:你觉得
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的评价中自然就会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从而将本课的教育
意义 内化,完成了素质上的教育。最后让学生熟读、背诵。
(五)拓展延伸。
前面已经有了对 《世说新语》的补充介绍,而本课选的故事又
是能激起学生较大兴趣的表现儿童聪明智慧的文章,在前面 的学习
中,学生也有了学习方法的实践铺垫,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因此自
然地将学生的兴趣和 信心延伸到课下,让他们课下再找来类似的故事
读一读,拓展了学生的阅读,加深了本课的中心思想与教 育意义的。
(六)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通过写王戎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推断道旁李是苦李 而
不取的故事,赞扬了王戎的聪明、善于观察和思考,启示我们也要像
他一样,细心观察,勤于 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
必要的错误。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 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根据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
点,板书围绕故事发展进行,提取故事发展中的关 键字词进行板书,
通过诸儿与王戎的对比,得出王戎的人物形象。提示学生要学习的品
质。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诸儿:竞走取之
王戎:唯戎不动 此必苦李
善观察 勤思考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
1.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难点:
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体会王戎的仔细观察,
善于思考、分析。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如果我们大家在郊游时,看到路旁有果树,上面结满了水果,比
如枣 子、桃子、梨子、李子等,你会怎么样?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里面的孩子们就遇到了这样的情景。我
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
板书课题。生齐读,质疑。
板书: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写生字“戎”字: 这个字由 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
兵器,“”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争斗、战争的< br>意思。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
部主要记述 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由南朝刘义
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原名《世说》,因汉代刘 向曾著《世说》(早
已亡佚),后人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故又名《世说新书》,大
约宋代 以后才改今名。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
语言凝练、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 头之一。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读准节奏。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
几遍。
2.检查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2)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3.听范读,学生跟读,划分节奏,读好停顿。



出示:王 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
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 多子,此
必苦李。”取之,信然。
生练习朗读,师巡视指导。
抽读,学生评价
三、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1.指名读课文,读准节奏。
2.学生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出示:①尝:曾经。
②诸:许多。
③游:玩耍。
④子:李子。
⑤折枝:压弯树枝。
⑥竞走:争着跑过去。
⑦唯:只有。
⑧此:这。
⑨信然:的确如此。
3.汇报交流,师相机点拨。
出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



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
信然。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 ),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
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4.学生试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师: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看谁能把故事讲得完整、生动。
出示:王戎小时候,有一次跟小伙伴们 在路边玩耍,他们看到路
边有一棵李子树,上面结满了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小伙伴们赶忙
去 摘李子吃,只有王戎没去。别人问他:“你怎么不去摘李子吃啊?”
他说:“李子树长在路边还能有这么 多李子,肯定是因为这是苦李子,
别人都不吃。”那人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学生开火车读
2.回顾上节课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二、理解内容,感悟语言。
1.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感悟。
思考:别的孩子都跑去抢摘李子,为什么王戎不动?
王戎认为,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



子。
思考:你是怎么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句话的?
果树长在路边,来来往往的 人们看到果子肯定会摘来吃,如果李
子好吃,肯定早就被人们摘完了。这棵树上这么多李子都没有人摘,
说明长的肯定是苦李子。
思考:王戎的推断正确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正确。 取之,信然。
2.感悟人物形象。
王戎为什么能知道这是苦李子?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什么特点?
因为他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分析。
讨论交流: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
聪明、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3.学生熟读、背诵。
三、拓展延伸。
这篇 文章选自《世说新语》,这本书里还有很多这类写聪明故
事的文言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找来读一读 。
四、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通过写王戎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推断道旁李是苦李而
不取的故事,赞扬了王戎的聪明、善于观察和思考,启示我们也要像
他一样,细心观察,勤于思 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
必要的错误。
【板书设计】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诸儿:竞走取之
王戎:唯戎不动 此必苦李
善观察 勤思考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学生之前对文言文的体裁已经有所了解,因此也不会有太大的畏难情绪。依据单元学习目标的要求,我将教学的
重点放在理解文章大意,用自己 的话讲讲这个故事上,一是培养学生
结合注释理解文言课文的习惯和能力,二是建立学生复述课文的意< br>识,为后面文章的学习和复述做好铺垫。教学难点在于理解王戎的分
析,形成对王戎的人物形象的 感知。教学时,我按照文言文的学习方
法引导学生展开学习,通过自由读、听范读、抽读等,结合学生互 评,
让学生把文章读熟、读通,同时在读中帮助理解,结合注释,理解文
意,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作用,逐句疏通,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既 把握了文
意,又建立了复述的意识。在难点的解决上,主要是抓住重点词句,
通过对比分析,同 时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带入体会,理解王戎的分析,
得出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印象。过程全面,由 易到难,层层深
入。
反思这节课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从教学的方面
上,第一个环节——朗读,朗读形式不够多样,学生读得较少,朗读
的作用和意义也没有完全发挥;其二 ,在于课文的讲解上,讲解过程



中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不够,学生不够入情入境 ,在读上感受到的文言
文的趣味不够。其次,教学不够生动,过于追求全面,忽视了孩子的
天性 和感受。这是一篇以孩子为主人公的文章,故事还是发生在孩子
玩耍的过程中,完全可以以情景剧的形式 ,学生表演,从中感受体会,
这样不但理解了文意,同时让学生进入文本,切身感受,同时又有了
自己的发挥,有助于课堂的生成,过程也更有趣味;或者让学生结合
自己的经历,讲述他的玩耍中的发 现,结合文章,得出结论等等。总
之,这还是我过于追求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特点和感受的结< br>果,在今后的课堂中,我要多动脑筋,真正在备课时就做到以学生为
中心,设计学生真正感到趣味 的高质量的课堂。


甘肃医学院官网-请示格式


商品导购-龙潭沟


河北会计信息-福建省会计信息网


老师我想对你说400字-大学生学期总结


关于元宵节的歌曲-英语教师网


我的童年生活-春水读后感


仙鹤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关亲情的作文


业绩评价-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