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陶罐和铁罐》优秀说课稿
交通安全作文-校园文化标语
三年级《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
罐》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
罐自以为坚硬,看不
起陶罐,经常奚落它。而陶罐与他争辩几句后便不再理会。埋在土里
许多年
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
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组
元,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世界”单
元之后,第二次以文体组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寓言,帮
助学生初步认识寓言这种文学体裁。选编此文的意图在语让学生读懂
课文,理解文章的寓意,学
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
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同时加深学生对于寓言这种文体的认识。
寓言
故事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接触了不少,他们想读、乐学,但要理解故事
告诉我们的道理却有一
定的难度。
结合单元主题,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新课标》要求,我确
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动作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
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
3、读懂课文,懂得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
自己的短处,与
他人和睦相处的道理。
4、通过学习了解寓言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这篇寓言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说明道理。
文中还有很多具
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直接展现了铁罐的蛮横无
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是学习课文领悟寓意的抓手。
因而我将“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和动作描写,体会铁
罐的傲慢无
礼、陶罐的谦虚友善”确定为教学重点,将“读懂课文,
懂得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多发现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与
他人和睦相处的道理。”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谈话法、图文结合
法、品读感悟法。
讲授法便于教师系统地梳理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谈话法
能拉近师
生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更好地凸显学
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我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
用,以图入文、图文并
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设计形式多样的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思
考”
,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品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法和学法是相辅相成的,有怎
样的教法就有怎样的学法。新课标要
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
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
学”,二是由“被动地学”
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
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
学习
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采用“自
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朗读法、圈画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
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的课堂流程是: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研读文本,解意
明理---阅读链接、对比发现------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孙双金老师说过:“好课像登山,登山
的乐趣在过程中,学习的乐趣
也在过程中。温故而知新的导入,让学生做好攀越知识高峰的准备。”因而本环节我让学生认读两组词语,发现其不同,并借助“奚落”一
词引导学生概述课文内容,随机
总结概括课文的主要方法,授之以渔,
助力学生长期发展。再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观察其表情,谈感
受,
切入新课,有效服务课堂教学。
(二)研读文本,解意明理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间对话的过
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实践。朱永新说过:学生的大脑不是空荡荡的容器,而是一口蕴藏着
丰富水源的深井,教师的使命正是要引导学生挖掘这口井,让每一个
学生都成为一口喷涌而出的
“井”。因此在本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主
动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用 画出表现铁罐骄傲
的语句的
语句,用~~画出表现陶罐谦虚的语句,再学习对子分角色读,汇报
交流,适时点拨,
引导学生明白铁管奚落陶罐的原因,明确铁罐这是
在拿自己的长处与陶罐的短处进行比较,理解“奚落”
的含义,进而
感受陶罐与铁罐的特点,真正做到“品进去读出来”。而对于课文第
二部分我则简
化处理,引导学生探究铁罐消失的原因,明确铁罐的缺
点便是易生锈,而这恰恰是陶罐的优势。进而让学
生谈学文后的体会,
对铁罐、陶罐和自己说说心里话,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再齐读相关
的名言警句,深化课堂所得、升腾情感,实现思想教育无痕化。
(三)阅读链接、对比发现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更要充分利用
课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助力学生海量阅读,而本环节的目的
也在于此,同
时进一步加深对故事所蕴含道理的理解。并以本文和所
学过的寓言为基础,让学生发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增强学生的文体意
识。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梳理课堂
所得,加深学生记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本节课我设计的
作业是:(1)讲。用自己的话将这个故事讲
给家长听。(2)读。《伊
索寓言》(3)写。逆向表达,使陶罐和铁罐品性互换,自编《铁罐
和陶罐》。其中1为必做,2、3项作业二选一。作业形式灵活,充
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差异。特别是自
编《铁罐和陶罐》的作业,让学
生尝试逆向思维,将陶罐和铁罐的品行对换,大胆想象,依托课文习作降低难度。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对课文重
点的浓缩,展示了课文的核心内容及主旨,力求清
晰明了呈现课堂内容,深化课堂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