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说课稿+优质教案

温柔似野鬼°
822次浏览
2020年09月07日 11:0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代理词范本-变性人刘雅丽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诗的一、
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一节用 了两个比喻来描写这种追
寻:追寻延安就像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第二
节 用最有代表性的几个事物来描写延安。第三、四节写实现现代化需
要延安精神。五、六节写追寻延安精神 的重要。用形象说话,用一系
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是本课的主要表达特点。选编这首诗,主要
是引导学生把握诗歌内容,接受延安精神的熏陶。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诗歌内容。
3.能领会诗中多次提到的“追寻”,是在追寻什么,受到延安精神的
教育,感受语言的熏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诗歌内容;能领
会诗中多次提到的“追寻”,是 在追寻什么,受到延安精神的教育,
感受语言的熏陶是教学的重点,能领会诗中多次提到的“追寻”,是
在追寻什么,受到延安精神的教育,感受语言的熏陶也是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 br>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新课标的教
学理念,本课设计以情感为纽带, 通过创设情境、朗读品味、形象感
知、领会重点词句,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延安精神,体会作者对延安< /p>



精神追寻的热切。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让
学 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分小组探究学习,
查找资料、结合史料体会情感、感情朗读、讲解汇报。充分调动学生
的能动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 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读懂诗歌内容,受到精神教育。
四、说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以激情的文字导入,简单介绍延安的革 命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接着板书课题,让学生读题质疑。以三个问题:为什么追寻?
追 寻什么? 怎样追寻?提挈全文,初步建立诗歌的层次。
学生交流对延安的了解,补充简介延安,让学生加深对延安革命
圣地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难理
解的词语。
我再利用多媒体检查生字及朗读情况。
对易读错的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帮助识记。
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听,读熟读通。
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课文,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学生带着读课题时产生的问题,自由读全文,思考:诗歌讲了哪



些内容?
借助三个问题,尝试分层概括诗歌内容。
(三)品读感悟,体会交流。
1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搜集资料,
理解内容,展示交流。
2.分段汇报。
按诗歌顺序,分段、分组汇报。
小组展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感情朗读诗歌。读到了什么?读懂
了什么?
相同内容的小组间可以互相补充。
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及诗歌学习的重难点,我再提出引导性的问
题让学生思考、加深理解。
如:第二节写作者追寻了哪些地方?是为了追寻什么?
在小组汇报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其他同 学补充的基础上,我在视
情况进行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及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让学生结合史实和图片资料,入境感受,体会延安精神表现出的
具体内容,感受诗人的感情。
再次有感情的朗读。
结合出现的地名和革命故事,让学生交流:作者到底在追寻什
么 ?从而领会到作者追寻的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
命精神。



诗歌第二部分的学习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
诗句。
我们永远告别了 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结
合上文“高楼大厦”“家用电器”理解,“破旧的茅屋” 是过去贫穷
的生活条件,今天生活富裕了,这种贫穷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返了。“温
热的土炕”指 当年共产党人、革命战士同老百姓同吃同住,那种在革
命战争中亲密的军民关系,火热的斗争生活,是我 们忘不了,也不该
忘记的。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同样用前面的方法理解,结合前文的“航天飞机”“电子计算机”
理解“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 后的生产条件,这种落后的生产条件没
有什么可留恋的,应该“毫不犹豫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 梁”
字面上是说延安的宝塔山高耸入云,如脊梁一般,深层理解,宝塔山
代表延安,代表延安精 神,它是我们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
绝对不能丢的。
展示:永远告别——忘不了
毫不犹豫丢掉——不能丢
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理解: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改变,但
延安精神要发扬。
第三部分的学习主要是对延安精神重要意义的理解,尤其是最后
一节,抓住“追寻”让学生体会到追寻延 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温
暖、光明。通过最后两节的对比感受,能从正反两方面体会到追寻延



安精神的重要意义。
让学生朗读,体会反问语气表达出的强调、感情的强烈。
感情朗读,读出情感的热烈、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
最后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学生感情朗读全诗,思考交流:延安精神具体指什么精神?
通过对全文的分析和把握,让学生领会到延安精神的内涵,受到
革命精神的熏陶。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深情讴歌革命精神的现代诗。表达了作者对
延 安精神的歌颂和追寻,让我们受到延安精神的熏陶,体会到传承延
安精神的重要性。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谈谈我的板书,本次板书抓住诗歌的中心词语“追 寻”
展开,将第二小节中表现延安精神的代表性地名进行陈列,合成延安
精神,最后摘录诗中的 词句表现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整个板书紧紧
围绕诗歌内容,突出中心,强化学生的理解。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河
追寻 枣园 延安精神 信念、温暖、光明
南泥湾 忘不了、不能丢
杨家岭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诗歌内容。
3.能领会诗中多次提到的“追寻”,是在追寻什么,受到延安精
神的教育,感受语言的熏陶。
【重点难点】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诗歌内容。
2.能领会诗中多次提到的“ 追寻”,是在追寻什么,受到延安精
神的教育,感受语言的熏陶。

难点:
能领会诗中多次提到的“追寻”,是在追寻什么,受到延安精神
的教育,感受语言的熏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师:延安,一座北国边塞之城,一方热烈而又神秘的土地。延安,
一 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一部光照史册,启迪后人的经典。
1935—1948年的13年间,那场翻天覆 地、激荡山河的革命浪潮
曾经从这里席卷全国。延安,也因此被称为革命圣地。王家坪、杨家
岭 、枣园、南泥湾,这些革命的足迹历历在目。看着这一切,诗人满
怀激情地写下这样的诗句:延安,我把 你追寻。诗人在追寻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质疑。教师板书有意义的问题。
为什么追寻?追寻什么? 怎样追寻?
简介延安:延安市,简称“延”,古称肤施、延州,隶属于陕西
省,是天下第一陵 ——中华民族始祖黄帝陵寝黄帝陵所在地,是民族
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 名城。延安位
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北连榆林,南
接关中咸阳、 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
邻甘肃庆阳。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 ,被誉为“三秦锁
钥,五路襟喉”。
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 一带。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
革命的落脚点和 出发点,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
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难理解的词语。



2.检查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自由读 同桌互读 指名读)
生字:延 昔 笋 茅 炕 煌 旦
词语:追寻 茁壮 昔日 䦆头 窑洞 脊梁 高楼大厦 满目
琳琅 顶天立地
(2)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3.学生自由举手朗读课文,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4.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学生带着读课题时产生的问题,自由读全文,思考:诗歌讲了哪些
内容?
明确:第一、二节 对延安精神的追寻
第三、四节 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第五、六节 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三、品读感悟,体会交流。
1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师:大家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搜集资
料,理解内容,展示交流。
2.分段汇报。
(1)交流第一部分的学习。
小组展示,感情朗读诗歌。
汇报:读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明确:第一节以比喻的手法,写出作者对延安精神的向往与追寻



之热切。
第二节写作者追寻了哪些地方?是为了追寻什么?
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
小组汇报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其他同学补充。
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及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边漫
步,讨论革命的道理。
枣园梨花的清香:枣园在延安西北,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
的《为人民服务》等著作就是在这里写 的。当年毛主席所住的窑洞前
面有几棵梨树,开花时发出清香。讲“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毛
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
南泥湾开荒的䦆头:南泥湾在延安南部。当年八路军1 20师359
旅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进南泥湾,披荆斩棘,开荒种地,风餐露宿,
战胜重重困 难,广大官兵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
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 庄稼,遍地是牛羊。”
的陕北好江南。“开荒的䦆头”实际是讲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自力
更生 、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杨家岭讲话的会场:杨家岭在延安西北,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
楼, 许多重要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讲话的会场”实际是讲当年党
中央和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
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读出诗人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读出对延安
精神的赞颂。



交流:作者到底在追寻什么?
明确:作者追寻的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
神。
(2)交流第二部分的学习。
小组展示,朗读诗歌。
汇报:读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小组代表讲解,展示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理解诗句。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结
合上文“ 高楼大厦”“家用电器”理解,“破旧的茅屋”是过去贫穷
的生活条件,今天生活富裕了,这种贫穷的生 活也一去不复返了。“温
热的土炕”指当年共产党人、革命战士同老百姓同吃同住,那种在革
命 战争中亲密的军民关系,火热的斗争生活,是我们忘不了,也不该
忘记的。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 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
梁:同样用前面的方法理解,结合前文的“航天飞机”“电子 计算机”
理解“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这种落后的生产条件没
有什么可留恋的, 应该“毫不犹豫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字面上是说延安的宝塔山高耸入云,如脊梁一般,深 层理解,宝塔山
代表延安,代表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
绝对不能丢 的。
展示:永远告别——忘不了



毫不犹豫丢掉——不能丢
对比体会,理解: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改变,但延安
精神要发扬。
感情朗读三、四小节,读出对比,读出坚决。
(3)交流第三部分的学习。
小组展示朗读,汇报学习结果。
小组代表讲解。
第五小节说明我们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样。
全班齐读第五小节,读出延安精神的重要。
理解“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
的未来展翅飞翔?”
学生朗读,体会反问语气表达出的强调、感情的强烈。
明确: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就如同一 个人没有了思想、灵魂,
一个空洞的人,是无法去创造美好的未来的。
第六小节从正面说明延 安精神的重要。第一句点明中心,第二三
四句,每一句都有两个“追寻”,后一个“追寻”是对前一个“ 追寻”
的具体说明,即用金色的理想来说明信念,用明媚的春光来说明温暖,
用火红的太阳来说 明光明。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追寻延安,就是追寻
信念、温暖、光明。
再次感情朗读,读出情感的热烈、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
(4)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学生感情朗读全诗,思考交流:延安精神具体指什么精神?



作者追 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 队伍中互相关心、互
相关爱的精神,是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的传
家宝。 即使我们现在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还要提倡这种精神。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 习了一首深情讴歌革命精神的现代诗。表达了作者对
延安精神的歌颂和追寻,让我们受到延安精神的熏陶 ,体会到传承延
安精神的重要。
【板书设计】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河
追寻 枣园 延安精神 信念、温暖、光明
南泥湾 忘不了、不能丢
杨家岭

【教学反思】
这首诗歌读来朗朗上口,但诗歌所写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诗中还涉及到了很多历史及诗
句的的引申含义。但好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因此,在三
个问题提挈诗歌内容,分清层次后,我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选择感兴
趣的内容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合作理解、
查资料帮助理解,在理解的 基础上体会感情,展示感情朗读并作班级



汇报。这样,将难点清晰地摆在了学 生面前,让他们动脑筋去解决,
有了探究的过程,其次,在学生探究结果的基础上我再做重点讲解,使重点突出,较好地解决重难点的问题。
但是,由于预设不足,在学生小组学习、合作探 究,我没有做出
有效的方法指导,也没有充分分考虑到学生知识面有限,搜集到的资
料也有限, 不能有效地做出深层理解这一问题,因此学生的小组学习
只做到了初探,难点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因此我反思,应该充
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在小组合作学习前,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方向方
法指导 ,或有具体的引导性的问题,这样目标和要求才能更明确,学
生也才能更好地展开。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人教版-艺考成绩查询


扎破气球-带横批的对联


学位英语网上报名-qq说说伤感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分数线-新年短息


广东高考理综-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


学习经验交流会-坚强的名言警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广西卫生管理干部学院


滕王阁序教案-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