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优质教案
关于安全的演讲稿-年终总结报告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为中华之
崛起而读书》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
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本单元的阅
读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课
文写的周恩
来少年时代的事情,他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被外国人占据
的地方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
刻体会到伯父说的
“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
年周恩来
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根据单元的语文要素,课文特点及四年级的教学重点,我确定教
学目
标如下:1.认识8个生字,会写“肃、晰”等13个生字。2.默
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并
能据此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3.
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理解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br>书”的原因。其中,教学重点是:默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并能据此说出课文的主要内
容。教学难点是: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
社会状况,理解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二、说教法学法
“教有多法,但无定法。”在本课中主要采用资料引入法、自主
探究
法、朗读感悟法、讨论交流法和多媒体辅助法进行教学。关键是
要在恰当地时机切入历史资料,使学生感
受时代背景,从而感受少年
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而刻苦学
习的远大理想。
1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
生自读自悟、自学探
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议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所以课
堂教学
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
习。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
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
三、说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环节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初读课文,感知大意。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默读全文:(1)
默读课文,用“
”在容易读错的词语下面做好记号,用“ ”
在有特色的词语下面做记号,并把这些词语读给同
桌听。(2)一边读
一边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学生自主交流,解决思考的问题。
课文讲
了3件事:周恩来在课堂上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伯父叮嘱周恩来不要随便去被外国人占据的地
方玩,周恩来不理解。
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看到洋人横行霸道、中国人被欺侮,
理解
了“中华不振”。
2.概括主要内容,理清线索。根据课文讲的3件事,理清课文层
次,概说
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讲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目睹中国人在被
外国人占据的地方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
事情后,理解了“中华
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故事。
3.学习第一部
分,体会周恩来的崇高志向。(1)默读第一部分,
一边读一边完成以下阅读要求:①用横线画出描写周
恩来的句子,你
2
从中体会到什么?②魏校长听到周恩来的回答
,为什么会为之一振?
(2)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引导,知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
么意
思。
4.了解历史,学习第二、三部分,理解“中华不振”。
(1)默读第二部分,完成下
面的阅读目标:①从哪些语句可以
感受到“中华不振”?②交流史实,伯父为什么说“中华不振”?学<
br>生交流历史资料(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等),
自主解决疑问。
(2)默读第三部分,完成下面的阅读目标:①画出描写被外国
人占据的地方的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②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
“中华不振”?③周恩来为什么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
自主讨论交流,解决阅读目标。重点研读中国妇女被欺凌的语句,体
会中国人的任人宰割,侵略者的为所
欲为、猖狂,中国巡警的麻木不
仁,深刻理解当时“中华不振”的含义。
(3)由上面两步的
教学过程自然推进,理解周恩来立志“为中
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因为他看到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
上,面
对洋人的专横跋扈,却给不了一个中国妇女起码的公道,深刻地理解
了“中华不振”的含
义,也联想到了在中国的土地上到处都是这种贫
穷、积弱、被人欺凌、列国侵略的现象。他想改变中国的
现状,想中
国能崛起,能独立自强。(结合课后习题二中的诗来讲解。)
5.拓展总结,升华
情感。结合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做的贡献汇报
交流,并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3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认8个生字,会写“肃、晰”等13个生字。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并能据此说出课文的主要
内容。
3.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理解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
起而读书”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
默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并能据此说出课文的主要内
容。
难点:
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理解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
起而读书”的原因。
【教学准备】
1.搜集周恩来及当时的历史资料。
2.生字卡片。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4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你知道哪些名人名言?
2.教师多媒体出示周总理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指名读。
4.大家想知道周总理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他读书的目的的
吗?这节课我
们就来学习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根据阅读要求,默读全文。
(1)默读课文,用“
”在容易读错的词语下面做好记号,
用“
”在有特色的词语下面做记号,并把这些词语读给同桌听。
(2)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检测交流字词。
(1)认读生字:肃、晰、振、胸、怀、赞、效、疑、惑、凡、
顾、训、斥。
(2)理解词语:严肃、清晰、抱负、若有所思、左顾右盼
3.交流思考的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3)老师总结。
课文讲了3件事:周恩来在课堂上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
伯父叮嘱周恩来不要随便去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玩,周恩来不理解。周恩来看到洋人横行霸道、中国人被欺侮,理解了“中华不振”。
三、概括主要内容,理清线索
1.根据课文讲的3件事,理清课文层次。
(1)学生自主划分层次。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
读书,周
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获得校长的赞叹。
第二部分(第11—14自然
段):伯父叮嘱周恩来不要随便去被外
国人占据的地方玩,周恩来不理解。
第三部分(第15
—17自然段):周恩来在看到中国人受辱,理解
了“中华不振”的含义,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志向。
2.根据课文讲的3件事,把它们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了周恩来
少年时代目睹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里
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后,理解了“中华不振”的含
义,从而
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故事。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看一看描写周恩来的类文。
板书设计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不振(疑惑不解)
6
亲眼目睹(切身体会)
中华崛起(当效周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都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就来让我们细细品读,感
受周恩来的崇高志向。
二、学习第一部分,体会周恩来的崇高志向
1.默读第一部分,一边读一边完成以下阅读要求:
(1)用横线画出描写周恩来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魏校长听到周恩来的回答,为什么会为之一振?
2.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引导。
(1)读描写周恩来的句子,说体会。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
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
书!”
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为了中国的振兴而读书。
②“清晰而坚定”说明周恩来早就立下坚定志向,并为之努力。
(2)魏校长听到周恩来的回答,为什么会为之一振?
因为其他的同学说的都是为家
父读书、为明理读书、为光耀门楣
而读书。他没有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
7
真是难能可贵。
3.分角色朗读第一部分。
三、学习第二部分,了解历史
1.过渡:是什么使周恩来在小小年纪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
的志向?我们继续下面的学习。
2.默读第二部分,完成下面的阅读目标。
(1)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中华不振”?
(2)交流史实,伯父为什么说“中华不振”?
3.学生交流历史资料,自主解决疑问。
(1)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中华不振”? 在奉天上学时,伯父告诉他,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的占据了,
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
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原本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却不能去。可见洋人不可一世。
(2)交流史实,伯父为什么说“中华不振”?
史料补充: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外部帝国主义列强环侍左右,虎视
眈眈;内部大清帝国已经是日落
西山,内部矛盾尖锐,军阀割据,刚
经历了一次八国联军对中国的残忍洗劫,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政府
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人民赋税沉重,苦不堪言;民族企业又倍受列
强的资本主义企业在内地打
压,艰难图存,贸易极其不发达,资源被
列强各国掠夺,经济发展滞后;经历了鸦片的毒害和几次大的战
役的
失利,军队士气低下,战斗力也严重不足,与列强的对抗中处于绝对
8
的下风。
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在中国是指近代历史上帝
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
国获取的租借地,简称租界,多位于港口城市。租界的存在严重侵犯
了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的完整,是一种变相的殖民统治区。由于租界
内的种种特权,这些特权也
严重的侵犯了一个国家的司法的主权。一
些租租界甚至拒绝中国人入内。1845年11月15日,英国
在中国上
海设立了近代史上的第一块租界。
(PPT出示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势力范围图)
四、学习第三部分,理解“中华不振”
1.过渡:听伯父说“中华不振”,当时的周恩来还不
能完全明白。
但是后来他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的所见所闻使他完全明白了这四
个字的含义。我
们继续下面的学习。
2.默读第三部分,完成下面的阅读目标。
(1)画出描写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的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中华不振”?
(3)周恩来为什么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学生自主讨论交流,解决阅读目标。
(1)画出描写租界的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中国处处水深火热,洋人却在被他们占据的地方里歌舞升平。
(2)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中华不振”?
9
他们
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
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
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
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
她。
①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外国人横行霸道,中国人倍受欺凌。
中国人任人宰割,侵略者为所欲为,十分猖狂,中国巡警麻木不
仁。
②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说一说。
中国的巡警不但不 ,反而
;
肇事的洋人不但不 ,反而 ;
失去亲人的妇女不但不 ,反而 ;
③中国的巡警为什么不处罚洋人?如果你在现场,你的心情如
何?
因为中华不振,帝
国主义可以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获取中国的
土地,洋人可以在被他们占据的地方内享有特权,逍遥法外
。
悲愤(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3)周恩来为什么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因为他看到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面对洋人的专横跋扈,却给
不了一个中国妇女起码的公道,
深刻地理解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也联想到了在中国的土地上到处都是这种贫穷、积弱、被人欺凌、列
国侵略的现象。他想改变中国的现状,想中国能崛起,能独立自强。
10
(结合课后习题二中的诗来讲解。)
4.指导朗读:以沉痛、悲伤的心情朗读这一段。
五、拓展总结,升华情感
1.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做了哪些贡献?结合查找到的有关材料汇
报交流。
2.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3.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六、布置作业
从下面两个方向选择你有话可说的内容,写一个小练笔。
(1)了解了周恩来的生平事迹你有什么感想?写下来。
(2)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
写下来,把理由写清楚。
【板书设计】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疑惑 (中华不振)
周恩来
气愤(中国人被欺凌) 博大胸怀
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
远大志向
【教学反思】
本单元阅读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
11
主要内容。在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将重点放在主要事件和
主要内容上。让学生一边默读一
边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根
据这几件事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自然能掌握方法:
文章如果写了不止一件事,可以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
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了。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深有感悟的是:课程资源的有效开
发和利用,课内外的适度拓展
延伸,可以让语文更加充盈和丰富!
就本课而言,周恩来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
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
要整合语文学习资源,使学生体会周恩
来立志原因,思考自己成
长经历中的立志问题。
所以我在课前让学生查找“租界”的意思、搜
集二十世纪初
的中国社会等资料,让学生对时代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堂
上,我又恰当地选
择拓展内容,适当地选择拓展时间,引入历史
资料学生自主交流。如,在伯父说出“中华不振”时,我引
入了
一张张图片、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在悲凉的音乐声中,让学生完
全进入了情境,深深地被感
染,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感到愤怒。
再如,在课文的最后,交流讨论周恩来的成长资料、生平事迹,<
br>从而让学生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思考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在这一部分,同学们热情高涨、心
潮澎湃:有的说“我要为国家
越来越兴旺而读书”,有的说“我要为国家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
平
而读书”,有的说“我要为世界研制前端的人工智能而读
12
书”……看课堂效果,学生与文本已经产生共鸣,达到了教学效
果。
不足及整改措施
:1.独立阅读课文,研究课文时要不读全文,
可读重点段来理解,以免占有课堂时间。2.加强学生与
文本的对
话,多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读去悟。3.讲读课文,应抓住契机渗
透写作常识。如:将
总结全文时提问同学:“课文写了三件事,
哪一部分让你感受最深?为什么?它们又是用怎样的过渡句连
起来的?找到读一读。”等从而让同学们明白写文章时要注意前
后连接,学会承上启下,文章就
会顺畅,读者就容易看懂,从而
不断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