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海上日出》 说课稿
乐嘉演讲-电影高考
16 海上日出 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第16课《海上日出》。这篇
文章
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下面,我就从教材、
教法与学法、教学过
程,以及教学板书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海上日出》是我国著名作家巴
金先生的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16课,它通过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奇伟壮观的大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体现了对光明的
追求和向往。课文描绘了晴朗天
气时日出和有云时日出两种景象
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多读感悟课文。读的形式多样,可以
默读、自由读,也可以小组内互读。通过读,让学生感悟作者的表达
方法。而难点在理解日出的
几种不同景象上,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画
面,感受海上日出的美丽壮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含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读写。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探究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事物的方法。
4.
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本课的教学时间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
任务是初读课文,了解海
上日出的全过程,理清层次,学会本课生字词,初步感受海上日出的
壮
观。第二课时的任务是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掌握按照事物的
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
法,同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有感情朗读课
文并背诵。)
下面说说我参赛的第二课时的教法、学法。
三、说教法
针对学习目标,结合学生实际,
我采用“情景激情——想象叙述
——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文中的“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
的,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云霞,完全跳
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这
些语句是从动态描写说出了日出的
缓慢。单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让身处山区很少见到海的学生们理解这<
br>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更体会不到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所以,我采用了
海上日出的一段视频,这种直
观的电教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能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对美的熏陶,较容易突破
教
学难点。
教学要特别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教学时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朗读
,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加以理解。因此,我对2至5自然段中的重
点句子按以上的要求让学生在理解中朗读
,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以上几种方式交替使用,不断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使学生在
课
堂上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说学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
,学生可采用“看、说、读、想”的方法完
成本节课的任务。“看”是欣赏日出美景,“说”是说出自己
理解的
内容,“读”是读文中的重点语句,“想”是想自己对内容的感受。
学生
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
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教师
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
为主线”的原则。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情景激趣。
为更好地衔接教学内容,我先让学生自由说说上节课学
过的内
容,说说自己想象的画面,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再引导学生:
“请同学们来看一
段画面,想想你们想象的是这样吗?”适时出示海
上日出过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
(二)读议结合,探索求知,升华情感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让学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挑选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反复朗读,默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你是怎样体会海上日出的壮观的?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各抒己见,
可以用画画的方式,或者读课文,或
者用自己的语言说。这样会极大
发挥学生各自的优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时,我向学生简介作者及写作背
景,并适时演示课件相应的画面,用观察画面指导学生朗读,就能体
会作者当时的那种喜悦心情
。通过让学生多读感悟课文,体会作者感
情。最后,我再采用一段海上日出的朗读视频,加深学生的印象
。
(三)体会情感,朗读背诵。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
上,读出
作者当时欣喜的感情。而指导背诵时,先让学生自由交流以往背诵方
法
,再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背诵。
(四)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示一段我在网上制作的日出视频,
让学生欣赏不同的日出美景,培养学生的
审美观,增强欣赏能力,陶
冶情操。我们地处山区,课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家乡的日出,学习作者
的写作方法,练练笔,写一篇小作文。
六、说课后反思、板书设计(略)
附:板书设计:
日出前 浅蓝 红霞
海上日出 日出时 红是真红 可爱
日出后 有云
云厚 镶 染
七、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本着“自主、合作、探究”这一
教学理念进行
教学,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首先,我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汇
报收获,不牵
着学生鼻子走。其次,在学习时,学生或圈或画,或读
或说,体现了个性化行为。最后,读议结合,深化
认识,感悟文章。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都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