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语文10.古诗三首(说课稿)
雷锋纪念日-食品安全作文
《石灰吟》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执教的是一首古诗《石灰吟》。现在我来和大家说说我
备课的一些想法。
我
选择这个教学内容,出于这样几个原因:1.我们的语文课本中,
教学内容的体裁丰富多彩,我想,作为
一个语文老师,必须适应各种
体裁的教学;2.平时,我也观摩过不少执教古诗的课,很是羡慕大师们的挥洒自如。而自己在公开课的教学中,也从未尝试过古诗的教学。
于是,就有了这一次的尝试。
《石灰吟》这首诗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对于文本的分析,我就不
多说了。我主要和大家说说我的
教学设计。
对于这堂课,我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
及自己的理解,制
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
能理
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联系诗人的生平,通过多种形式、不
同要求的反
复诵读,让学生真切而深入地感受诗人高洁的品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
借具体的文本材料,让学生在潜移默
化中受到立志、做人的情感熏陶。
基于这样的目标预设,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步,整体通读
1 7
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是学习古诗的前提。对于本首诗
,在学生
自读的基础上,指名学生进行朗读,相机指导学生把生字“焚”读准、
读懂。“焚”这
个字是前鼻音,以往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学生很容易
读成后鼻音。在我看来,词语教学在高年级段依然要
扎扎实实。同时,
对于“粉骨碎身”这个词,和我们现在的语言习惯不大一样,学生感
到不明白
,这很正常,因为我读这首诗时,对为什么是“粉骨碎身”
也很疑惑,我通过查资料整合了其中的原因,
所以提出来强调,一是
提醒学生读正确这个词。二是通过直接告诉的方法,让学生能消除心
中的
疑惑,以加深对这个词的了解。
第二步,理解诗意
学习一首古诗,理解诗歌的含义无疑是教
学的重点。对于司空见
惯的石灰,不要说学生,就是我自己,如果不看相关的资料,对于采
制石
灰的过程也不是很清楚的。如果能了解石灰的采制过程,当然能
有助于诗歌的理解。试教时,我用“石灰
的自述”介绍了一段文字,
让学生自己读了一下。课后,我发现如此的做法不仅是蜻蜓点水,而
且冲淡了语文课的味道。那如何让学生用语文的学习方式在语言文字
的品读中了解石灰的采制过程呢?于
是,我反复读教材,读着读着,
惊喜地发现“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正是石头锻造成石灰的三个步骤。我就紧扣这三个词语,通过指导学生把词语所蕴含的意
思给读出来。在进行简单的小结
后,指导学生理解并读好“若等闲”
和“全不怕”,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采制石灰的过程,同时对诗歌
的前三句也就能准确地理解了。让学生交流对石灰是否有新的认识,
2 7
学生通过反思,就能很自然地对习以为常的石灰有了深入的认识,
知
道作者吟诵石灰,就是要吟诵石灰高洁的品格。
第三步,了解诗人
生活在当代的
孩子,要真正读懂时隔甚远的古代诗歌,当然必须
结合诗人的生平来理解。对于于谦,学生有所了解,但
了解得不是很
全面,于是,我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名一生把于谦的相关事迹进
行介绍。对于
这份介绍材料,我是自己根据教参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
了重新组合和加工,使于谦的生平介绍变得充实,
同时,介绍的语言
直白、生动,使学生易于接受。介绍之后,让学生交流对于谦的认识,
在相互
的交流中,同学们对于谦这个人就有了深入、全面地了解。
第四步,指导朗读
朗读也是诗歌
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我看来,对于诗歌的朗读节奏
和重音处理不该是老师直接的告诉,不能仅停留在技巧
的层面,而应
让学生反复品读文本,深入到情感的内核,这样,学生才能与文本产
生共鸣,朗读
才能情动而辞发。在学生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我结合先
前于谦的生平介绍,按照于谦年少时——步入仕途
——走上刑场这样
的经历让学生想象于谦的感受,创设情境让学生朗读,看得出来,因
为走入了
于谦的内心,学生的朗读深情并茂,我想:在这样的朗读训
练中,学生或多或少会受到一点立志和做人的
情感熏陶。
第五步,课堂总结
体会、理解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方法应该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课
堂
中,我两次让学生反思是否有新的认识,其实就是促进学生自己思考
3 7
与表达学习所得,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此时,出示
托
物言志这个写作方法,学生可以自然地接受。这时,再把无限的感动
化作深情的诵读时,学生
的朗读完全是一种自然、真切情感的流露。
因为背诵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课上,让学生互相背,指
名背,
齐背,就给了每一个学生均等的机会,从效果看,还是比较好的。
第六步,书写古诗
在平时的公开课教学中,老师很少让学生在课上书写诗。因为对
于一首诗,让学生会读会背这是
我们老师很注重的,对于书写一般放
在课后。今天,我之所以要放在课上,出于这样几个原因:1.写字
教
学也应该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平时,学生的书法要
考级;考试时,试卷上有
卷面分。2.从我平时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
在课堂上书写一定会比课后认真得多,长此以往,学生就能
习惯成自
然。而且在课上书写,也便于老师进行指导。3.平时,让学生抄写古
诗,学生都把它
看作是一种作业,兴致不是很高。现在,我提供了这
两种书法样式,让他们完成一幅作品,学生感觉很新
鲜,同时配上舒
缓的音乐,更让他们觉得这样的书写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4、我提供
的范字就
是我们班的学生写的,因为我觉得写得字要比电脑直接打印
的更有一种书法的味道,虽然学生写得还比较
幼稚。
古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文化的传
承,才意味着真正的立
人,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非
常神圣而又十分艰巨的使命。今天,我就尝试着让孩子们在
读读写写
中受到文化的浸润,期待能将文化的种子自然地植入学生的心田。
4 7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以上的想法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
思考,今
天的课堂教学也是我一次不成功的尝试,期待大家的批评指正。谢谢!
《竹石》说课稿
一、说教材
《竹石》这首诗是六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它是一首
托物言志
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
骨气。
二、说教学目标
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意境,体会是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
追求美好的理想。
本节课学目标是: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古诗,感受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感悟诗人的人格魅
力和高尚情操。
三、说教法和学法
六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古诗的方法,借助工具书或注释
能理解古诗的意思,在教学中我采用的是让学生自学古诗理解诗句的
意思。能从表面上理解诗意,但要从
作者的内心世界获得自己的人生
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是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个难点,需要从作者的资料、<
br>时代背景入手,感悟诗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逐步引导学生形成
积极地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
观,体会古诗词的魅力和文化蕴涵,激
5 7
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1.教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难点,首先让自学、朗读、感
悟、想象等方法,再让学生走进古诗,感悟作品的内在蕴涵,感受古
诗词的魅力。
2.学法。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反复吟诵,来感受竹子坚定顽
强的精神。结合作者的生平,体会诗歌
所表达的情感。从中明白做人
的道理。 这样设计了导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让学生背诵《石灰吟》,再交流学古诗的方法。
(二)学生根据方法自学古诗。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诗。书上仅
有两个 注释,就是任:任凭
,尔:你的意思,原以为学生都知道,
没有做过多的强调,结果在测评时,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然后让
学
生抓住一个“咬”字:像用牙齿咬住一样,极为有力,理解竹子的刚
毅性格。任:任凭。让小
组合作练习说话,体会任凭这个词语。 然
后让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诵读古诗,体验情感。
这首诗通过竹子的品格来写人,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想象竹子生
长的环境,总结竹子的品格,再由竹子到人,结合作者的生平资料,
知道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受到人格魅力的感染和熏陶。
(四)达标测评 背诵、默写《竹石》。
(五)说板书设计
竹石
咬定 不放松
6 7
立根 破岩中
千磨 还坚韧
任尔 南北风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