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落花生》教学设计与评课稿
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沈阳体育学院分数线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落花生》教
学设计与评课稿
设计理念:
1.探究学习。强调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探究,自己体验,在探
究中获得
自己的感受,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合作学习。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重
视资料的收集和
整理。充分发挥群体中每个成员的作用,通过合作学习,加深理解,
加深体验。
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解决重点问题。
3.情感体验。挖掘文章本身的情感
因素,加强学生学习过程
中的情感参与和情绪体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受到文中情
感
的感染,而且能体会到探究和发现的快乐。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文章的词句段,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明确文章的中心,加深
对文章的理解及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新课文──《落花生》。教师板书
课题。
“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花生。花生为什么又叫“落花生”
呢?你们查资料了吗?生简要回答。
教师出示花生成长的图片,边出示边简单讲解。现在你知道花
生为什么叫“落花生”了吧。
【评析:对于城市的孩子而言,单靠讲解很难讲清楚花生的成
长过程,教师借助在网
上查到的图片使学生一目了然。尊重了学生的
实际需要,把握了儿童的心理特点。】
二、看音像资料,整体感知课文。
师:我们
知道了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下面我们来看课文
的音像资料。看了以后,你来说说和预习时相比,有
了什么新的感受?
师:音像资料看完了,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评析:形象的整体感知,使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强调新感
受,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
三、学习课文,解决问题,指导朗读。
1.读自然段,激励发现问题。
师:我们看了音像资料,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
。要想对课文
有深入了解,光看音像资料还不够,我们还要自己读书。
教师出示学习建议:自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每个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了解读书情况。
师:下面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自然段?读懂哪一个就说哪一
个。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师:大家读书的时候发现问题了吗?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
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通过自己读书读懂了不少自然段 ,还
有了自己的感受。更主要的是,还发现了不
少问题。同学们很会读书!
不过,我们发现问题还只是完成了学习的一半,我们还要能解决这些
问题。我们怎样解决呢?
师:我觉得同学们应该相信自己,我们先依靠自己的力量看能
不能解决?好不好?
2.读句子、词语、标点符号,自己解决问题。
师:既然大家都同意,我们就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
教师出示学习建议:默读课
文,联系上下文,通过读懂每个句
子、每个词语、每个标点符号,看能不能自己解决不懂的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观察读书情况。
师:通过自己读书,解决了什么问题?学生简单汇报读书所得。
师:看来我们是应该相信自己的!
师: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是什么问题?有没有同学解决了这
个问题?
师:大家通过读书解决了不少问题,读书更加深入了,可是还
有问题没有解决,我们怎么办?
【评析:从整篇课文到自然段,再到词、句、点,遵循了从整
体到部分的规律,把学
生的理解不断引向深入,体现了学生不断的探
究过程,并且使学生感悟到读书的方法,在潜移默化地教会
学生学
习。】
3.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
教师用课件出示学习建议:1、小组合作。借助课文和查阅的
资料解决不懂的问题,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自
己的看法。2、汇报时,
可以把你们的理解说出来。把还没解决的问题写在纸条上。
教师补充说明: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如果有不懂的问题就合
作解决
这些问题,本小组解决不了的可以自由的和别的小组交流,当
然也可以和我交流,因为我也是这个学习群
体的一员。如果本小组的
问题都解决了,就把你们认为好的段落、句子读好,争取能读出自己
的
感受。
学生自由学习,教师参与学习。
4.全班交流合作,解决问题,指导朗读。
(1)汇报交流合作所得。
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解决了哪些问题,谈自己的理解和
感受。
师:同学们合作学习肯定取得了不少成果,下面我们就来交流
我们的学习
成果。哪个组能说说你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师:汇报自己的读书所得是一种学习,耐心的听取别人的见解,
从别人的见解中受到启发也是一种学习。
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解决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通过
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等方面来表达。还引导学生把理解的
读出来,看其他同学受到了什么
启发?
教师积极引导和评价,对不到位的地方以教师理解的方式渗
透,
如:a、你是这样理解的,老师替你解释一下,你看对不对?b、
你是这样理解的,我能不能说说我的理
解?c、他的理解我听懂了,
我能不能说一说?d、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对这里有了更深的理解,能不能让老师也说说理解和体会?e、他朗读的真好,老师好像听出
了…f、他把自己体会到的读出
来了,我们能不能也读一读,看能不
能和他读得一样好。
对于学生的读,可以这样引导:“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一句或
一段读好?”学生回答。
师:“你就这样读给大家听一听”“我们就来听听他读的,看我
们能不能听出他的理解。”
师:同学们,你们肯定还解决了不少问题,我们不能一一汇报
了。这里还有一些同学
提出的问题,我们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怎么
样?
(2)
出示问题,全班讨论。
师:下面老师把大家没有解决的问题出示出来,我们一起来解
决。
这一
部分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学生互相启发和讨论为
主,教师作为一个合作者,积极参与,教师作用
和汇报读书时基本相
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争论,也可以质疑。
对善于学习的学生及时给与激励和评价,教师始终欣赏和参与
学生学习。
文中含义深刻的话学生如果理解不到位,教师就用课件出
示许地山原著中的句子,让学生读原著,帮助学
生理解。学生仍然理
解不好,教师用自己渗透的方式给学生讲解。
【评析: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合作,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
让每个学生都充分经历学习的过程。】
四、自由评价。
1.师: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
。这节课我们自己读书,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又和大家合作交流。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
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知道父亲谈花生主要是告
诉孩子们做人的道
理,谈花生也就是在谈人生。
师:我们仿照“实话实说”,每人说一句自己最想
说的话,可
以说说课文,可以谈谈作者,可以说说我们今天的共同学习。学生自
由表达。
2.教师出示自己的体会:姐弟种花生,居然收获丰。父亲巧
教诲,影响
“我”一生。老师学习了这篇文章,感觉课文语言朴实,
简直就像一首朴实的小诗。这是老师的感受,同
学们读了老师的感受,
你们肯定还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评析:这个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
思和评价。】
五、布置作业。
师:你们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看老师留给你们的作业。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篇读后感;
2.读许
地山的其他作品(教师推荐书──《空山灵雨》《春的
林野》,网址印在发给学生的资料
上);
3.搜集整理许地山的文章和生平事迹,写出你的评价文章。(当
然这个作业,可以用一学期,也可以用更长时间)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项或两项作业。
【评析:课后作业的设计
,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可以根
据自己的情况自己选择作业。作业的布置,使一节课的研究更加深入
,
学生获得的体验,可以通过研究不断加深,学生感悟的学习方法可以
不断得到验证和运用。把
学生的学习真正拓展到课外,达到校内外沟
通的目的。】
总
评:这篇教学设计几乎没有涉及到文章中的具体内容,跟传统意
义的教案相比,有很大区别。原因是学生
有很多问题,不可能一一列
出,再就是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问题。教师只有把所有可能出现的
问题都了然与胸,并且要有足够的教育机智,才能从容应对。这对教
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个教学设计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生自己查阅资料,
自由读书,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教师事先不设计具体的问题,体现了学
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自己解决
不了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合作解决,体现了教师和学生
之间新型的关系,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教师和学生都能通
过学习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整个教学
过程的设计都试图体现学生的探究过程,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
br>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探
究和发现的过程。让他们在不
断的探索中,感悟文章,感受学习的快
乐,体验学习的乐趣体会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整个教学设计,教师都把自己放在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的
位置,充分尊重学生的
个性化理解和认识。对于学生理解不到位,学
生感悟不到的地方,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用谈自己理
解的方式
渗透给学生,有时用自己的理解启发学生,使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
中积极投入的学习
。教师还用自己查阅的资料和许地山的原著等引导
学生学习,加深理解,更主要的是拓展了语文学习的资
源,让学生感
悟到学习语文的方法。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并强调了人
文精神对各个学科的渗透,
这是我们教育思想一次伟大的解放,它的现实意义远远超出了教育本
身。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
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
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因
此,语文教
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
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
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
的过程。这里就以《落花生》一课教学为例,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是
如何渗
透人文精神的。
一、自选方式,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学生的学习
方式
和个性特点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学生根据兴趣需要学会选择自学
内容,自学方法,自学
形式,指导学生依照自身特点,或圈点,或查
写,或操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
参与,让
每个学生学会面对陌生领域,自已去搜集,筛选资料,寻求答案。
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花生的
和作者的资料,如“花生为什么又叫落花生?
”“除了书上介绍的你
还知道花生有哪些用途?”“你对作者许地山知道多少?”等等。在
这些
问题中,学生兴趣哪一项就查找哪一项,任务一明确,孩子们就
行动开了,或上网查找,或到图书馆、图
书城查找,或请教有关专家
等。课堂反馈时,我发现通过自已的方式,学生查找到的资料十分丰
富,增长知识的同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调动起来。在初读课
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在学生明确
课文围绕 落花生 讲了“种花生、
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几部分内容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这
几个部分内容中你最喜欢读哪个部分,为什么?”让学生自选内容,
学习体会,
学生兴趣盎然,精彩纷呈:
学生在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的自学中个性得到了
发展。而通
过学生的发言,我知道多数学生喜欢读“议花生”这一部分,而这一
部分恰好又是文
章重点、难点之所在,这样,我就从学生的兴趣需要
中找到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和积极性,提高
了学习效果。
二、自主实践,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语文教学的重要
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
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
程标准》语)。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自由、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给学
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学生
大胆实践,多读、多动、多思、多
说、多听,尽情舒展生命活力。 在教学《落花生》一课中,从初读<
br>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到精读课文,理解父亲说的话,感悟课文所表
达的“情”,我都引导学生自
已读,自已学,自己汇报,自己评价,
亲自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两段话这
一
环节时,父亲的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包蕴着一个深刻的做人的道理。
教学时,我不过多地讲解
分析,而是先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和步骤,
然后以人四人为一小组,先自己读,自己学,接着把自已读懂
的内容
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交流。实践证明,学生
都能在合作学习中,
按学习要求找出花生与三种水果的不同特点,体
会出花生默默无闻,默默奉献,不炫耀自
己的美好品格。学生体会出
花生品格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就是那位父亲,你觉得该怎
样读这两段话,才能表达出你当时的感情呢?大家来评评谁读得最有
感情,学得最像。”学生的积极性提
高了,读者声情并茂,评者真诚
中肯,在读与评中学生与“父亲”产生了情感共鸣,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与发展。
三、大胆质疑,给学生探究学习的环境 创设民主、和谐
的课堂人文氛围,能促使学生在教师的爱
护、尊重和期待中主动探究,
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
尊重学生,尤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程标准》
语)。只有允许学生尽情表达,
而且鼓励学生尽情表现,才能谈得上
解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在教学《落花生》课中,学生
质疑:“老师,课文中桃子、石榴、苹果是不是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
实用的东西呢?”我马上肯
定这位学生爱动脑筋,然后抓住疑点引导
学生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 学生各
抒已
见,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无论哪种见解都是发自内心的表白。这样
的课堂讨论,凸现了学
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敢于探究,敢于直言,思
维异常活跃,个性得以和谐发展。
四、体悟情感,给学生课外延伸的空间《语文课程标准》指
出“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
影响是深广的”,“应该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落花生》一文中,作者许地山之
所以给
自己取笔名为“落华生”,就是因为他喜欢‘落花生’默默无闻,无
私奉献的品格,并以
此笔名来告诫自己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于是在教学行将结束,在学生理解了作者笔名‘落花生’
的含义后,
我让学生也为自己起个笔名并说说含义。学生又一次热情高涨,在为
自己起笔名的过
程中,他们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感染,他们的个性再
一次得以充分的张扬。教学结束后,我布置学生课后
读几篇许地山写
的文章,再一次感受作者的“落花生情结”,这样就让学生的知识从
课堂向课外
延伸,让他们的思维有了一个更广阔空间。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
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应善于营造民主、平
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让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得以渗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