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优秀教学案例:《穷人》教学四部曲

玛丽莲梦兔
608次浏览
2020年09月07日 13: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学生会竞选稿-手机销售


小学语文教师优秀教学案例:《穷人》教
学四部曲


《穷人》一文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列
夫·托尔斯泰写的,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精典课文。 文章写
的是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
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的 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
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
美好品 质。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
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 话,然
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于是,如何有效的
组织教学,既让学生感受到穷 人的美好品质,又能学习到作
者的写作方法,则成了本文的教学重点。为此,我精心设计
了四个 教学环节,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找“穷”字,激发学生学习之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课,如果能
调动学生的兴趣,可以说成功了一半。



一上课,我就把课题用较大的字板书在黑板上,并请全班同学大声地读出课题,然后,我就问学生:“在你们的
印象中,什么样的人才被称为‘穷人’” 。“没有钱的人。”“没
有吃、没有穿的人。”“家里条件差的人。”“生活十分窘迫的
人。” ……学生凭借他们的生活经验立刻七嘴八舌地说出了
一大堆看法。紧接学生的回答,我欲擒故纵:“让我 们赶快
来读读这篇课文吧,看作者笔下的穷人是什么样子的。不过,
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 你们在阅读时拿起笔,把文中出
现的‘穷’字圈出来,好吗?”同学们立刻带着各自的想法
进入 了课文,而我则期待着他们的反应。终于,教室里的读
书声渐渐停止了,可是没有一双小手举起来,倒是 一双双眼


睛都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了我。我故意装着不知:“感觉如
何?”“他们 的生活真穷!”看得出来,所有学生的感受都是
相同的。“那么,请问你们在作者的笔下找到了几个‘穷 ’
字?”大家不约而同地摇摇头:“一个也没有!”“是呀,”我
紧接着抛出了我的真正用意, “我们读完课文后都深深地感
受到了文中人物的窘迫生活状态,然而,我们却没有在作者
笔下找 到一个‘穷’字,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作者的写
作水平高,写作技巧妙。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作者 这高超
的写作手法。”



就这样,我 用寻找‘穷’字的方法激发了学生探索欲
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兴致大增,能够紧跟老师的思路进行学习。



二、说“穷”境,体会“穷人”生活之艰难。





接着,我就让学生速读全文,自主、合作找出让同学
们感受最深的“他们的生活真穷 ”的语句,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很快找出了 表现“穷人”生活穷困和悲惨的语句:
“补一张破帆”、“孩子们没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
冷和风暴出去找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 的干活,还只能勉强
填饱肚子。”“生病的女邻居没一个人照顾。”“在稻草铺上,
在死去的母 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一个不会说话,
另一个刚会爬” ……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朴实的语言 ,
穷人生活的困苦、艰难、悲惨尽在眼前,让学生深深地感受
到本课所说“穷人”穷的程度。



学生找出来后,我就让学生用 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体
会穷人的艰难。特别是说到西蒙被“穷”折磨而悲惨死去的
那一段,非常 感人,有的女同学在说这里时情不自禁的流下
了眼泪。



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既让学生感受了作者朴实无华
的白描写法,又训练了学生的说 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切实体
会了穷人生活之困苦,唤醒了他们最朴素的同情心。



三、品“穷”话,感受“穷人”心灵之美好。



品“穷”话,即品读桑娜的内心独白和他们夫妻俩的


对话 。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
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我充 分发挥学
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去自主品读。



桑娜将两个孤儿抱回家后“脸色苍白”、“忐忑不安”,
内心矛盾不已,以至一有风 吹草动,就惊惶不定。本来,她
在焦急地盼望丈夫从海上归来,此时却害怕见着丈夫。因为
她深 深的知道,这样做会使这个家庭雪上加霜,九个人的生
活重担压在一个人身上,这将是多么大的责任!这 ,才是桑
娜担惊受怕的真正原因。



渔夫回家后,桑娜试探性的告诉他有关西蒙死了的情
况。渔夫“皱起眉”,“脸色变得严肃、忧虑”,还 “搔搔后
脑勺”,十分明显,在收养遗孤的问题上,他也在进行着激
烈的思想斗争,也是一个“ 穷”字在纠缠着他的心。“得把


他们抱过来……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 们
醒来。”



这些细致入微、生动传 神的话语真实的反映出了穷人
的善良本质。我采取自由读、小组读、同桌分角色读、男女
分角色 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反复品读,读出生活
给桑娜担忧、害怕、自愿承受的矛盾心理,读出渔夫 在忧虑
中毅然决定收养孤儿的博大胸怀,更要读出他们夫妻俩宁可
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 心灵。


语文课程最根本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 br>们在语文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走进课文,指导他们用心读懂
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也要引导 学生走出课文,看看
课文是怎样写的,学一学课文的形式和方法。只有这样,语
文教学才算是完 整的。




学完后,我让学生回 顾全文,这么一篇朴实无华的文
章为什么会给我们这么深刻的心理感受,作者是怎么做到
的?通 过讨论、探究,学生逐渐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写法:



1、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课文一开头就描写了故事发
生环境:又黑又冷的深夜,波涛轰鸣,狂风怒吼, 海上正起
着风暴……可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渔夫为了一家七口人
的生活,冒着生命危险出海 打鱼,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这一
家人的日子可怎么过啊!不由得让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
嗓门 上。



2、运用对比,感染读者。在写西蒙一 家时,作者为我
们展示了一幅西蒙死去的悲惨画面:母亲临死的痛苦与孩子


睡眠 的甜美,母亲的慈爱与孩子的无知。这一切构成了鲜明
的对比,强烈的感染着我们:多么善良的母亲,多 么可怜的
孩子,多么悲惨的命运,多么可恨的社会。



3、心理活动,细致入微。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作
者细致的描写了她紧张、担忧 ,甚至后悔的复杂心理活动。
她的惊慌,她的下定决心,她的淳朴善良的本质,都在她的
心理活 动中表现了出来。



4、语言神态,生动传神 。桑娜与丈夫的对话,是那样
小心翼翼;渔夫听说西蒙死了“后脸色的变化,手的动作,
语气的 结结巴巴,以及下定决心后的急促,都在作者的笔下
生动传神的描写了出来。



当学生分析了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
写, 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后,我又布置了一个课
外练笔: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要学生运用本 文学到的
写法来写作文,学以致用。



总之,通过这四个环节的教学,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
务,学得扎实,效果显著。

幽谷神谭-关于马的俗语


蝴蝶谷-法制演讲稿


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13年高考时间


美国音乐学院-2013天津高考数学


无烟日-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想象作文600字-教书育人心得体会


端午节的传说-篮球赛新闻稿


微段子-老舍茶馆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