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体课文的教学讲课教案
美国高中留学费用-母亲作文
精品文档
不同文体课文的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的范文系统是精选的各类文体不
同的文章。小学语文教学的各项任务,
主要是通过一篇篇的文章教学来完成的。文章的各类体裁各有特点
,各有教学规律。掌握不
同文体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和基本写法
上的特点,也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同类文章的能力。下面我们主要谈谈记叙文、说明文、诗<
br>歌、童话、寓言的教学。
一、记叙文的教学
记叙文是以叙述和描写人物和
事件为主的一种文体。在小学语文课本里,记叙文包括
的范围很广,写人叙事的文章基本上都可以归到记
叙文这一类里。文质兼美的记叙文,结构
比较单纯而严密,语言文字准确、鲜明、生动,是培养学生读写
基本功的好教材。
根据记叙文的这些特点和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
记叙文一般都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并表现一定的
思想感情,中心思想和思想感情是
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的。因此,教学记叙文就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语言
文字理解文章的思想
内容。
如《白杨》一课,文章开头讲了大戈壁的荒凉和白杨树的“高大挺
秀,”接着说“一
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教学时就要抓住描写大戈壁和白杨树的词句
,引
导学生深入理解,展开想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理解旅客“出神”时的内心活动。文中
爸爸赞美白杨树的一段话,语义双关,是表现中心思想的重点段落,就要引导学生通过逐句
深入理解语言
文字,了解白杨树的特点,还要进一步认识爸爸“表白自己的心”的深刻含义,
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
一篇记叙文,不仅承载了丰富的思想
内容,而且反映了作者表达思想内容的思路。作
者的思路一般有纵向思路和横向思路。文章不同,理清思
路的方法也不同。
有的课文可以借助审题、释题揭示作者的思路。例如教学《日出》时,可以让学生通
过审题,了解课文是围绕“日出”写的。然后让学生思考:根据题意,课文就是要写日出前、
日
出时、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再联系对课文的讲读,就把作者的思路揭示出来了。
有的课文可以在讲读的
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掌握事情的发展线索。例如: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课文中有“天还没亮”、“中午的时候”、“黄昏
的时候”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凭借这些词语,联系事情
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就能理清作者
的思路。
(三)学习记叙文的语言。
记叙文的
语言,涉及到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五种表达方法,这些表达方法
是社会交际和书面写作经常运
用的。因此,记叙文的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记叙文的语言。
小学生学习语言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低年级的记叙文教学,应把识字和词句的教
学放在重要的位置。对于课文中一些生动形象的语句要多通
过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中年级的记叙文教学,要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了解段落
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了解段落的结构,学习作者
是怎样有顺序地叙述和描写的。高年级的记叙文教学,要注意通
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学习文章
的语言。可以通过对好词佳句的分析,让学生了解
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事物、
抒发感情的,从中学习积累和运用语
言。
学习语言必须多读。篇幅短的精练文章应该熟读成诵
,篇幅长的也要选取精彩的段落,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掌
握句式,学习各种表
达方法。
二、说明文的教学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文
体,是对事物进行讲解、介绍和揭示的一种文体。重在揭示事
物间联系规律,说明事物的特征、功用、成
因、结构等,结构严密,逻辑性强,既是对学生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和认识能力的范文。在小学语文教
材中,说明文占了相当的比重。这些说明文大多属于常识性文章,比如
《太阳》介绍太阳的
有关知识;《看月食》说明月食的经过和发生月食的原因;《庄稼的好朋友》说明益
虫、害
虫和庄稼的关系。
教学说明文,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有关知识,同时
发展学生思维,
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除此以外,就学习语文来说,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和表达方法
说明文不同于记叙描写事物的记叙文,也不同于通过推理
阐明主张的议论文,它重在
说明,说明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就成为说明文的最基本的特征。说明文的语言因
此具有准确、
简洁、通俗的特点。在说明文的教学中,要注意抓住这些语言特点,使学生认识到用词准确
才能准确地反映事物。
说明文的语言有很强的逻辑性,句子内部、句子与句子之间都有密切的
联系。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认识语句之间逻辑关系的严密。如《爬山虎的脚》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细
丝
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教学时要引导学生
分
析句中的因果关系:由“直”变“弯”,缩短了距离,所以产生了“拉”力;由于产生了
“拉”力,嫩茎
就“紧贴在墙上”了。如果再把这句话同课文结束句中“那些脚巴在墙上相
当牢固”联系起来分析,学生
就能更好地认识到为什么会这样“牢固”,也加深了对修饰词
语“相当”的理解。这样引导学生分析词句
之间的联系,既提高了认识能力,又学习了说明
事物的语言。如《月球之谜》中“1969年7月20日
,两名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第
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这句话时,引导学生注注意
“首次”“第一次”来体会
用词的准确。教学《松鼠》一课,可以引导学生品语写松鼠外形漂亮的言不由
衷“清秀” “闪
闪发光” “矫健”“敏捷”“机警”“玲珑”等词, “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比喻的
运用,
“直竖着身子坐着„„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拟人的运用,是如此生动传神。再如教学《鲸》<
br>时,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它要是张大嘴,人站在它嘴上,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
人围着
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可以让学生体会如果去掉带点的词,会有什
么效果?为什么?引
导学生充分讨论、比较,从而感悟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说明事物有多种方法。教学说明文,除了引导学生弄清课文介绍说明的那种事物的特
征、本质之
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鲸》为了说明鲸的大小,种
类,生活习性,作者不仅
用具体数字来说明,还运用了比喻、比较和联系生活实例的方法。
说明性课文的教学,这些说明方法的渗
透是最重要的,也是《标准》所要求的。
(二)弄清说明的层次,了解文章的结构。
说明文
的内容层次清晰,结构上大体也有一定的方式。一般说来,说明事物构成的,
按构成的顺序写,如12册
的《各具特色的民居》。说明事物功用的,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
写,如9册的《假如没有灰尘》。说明事
物发展过程的,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写,如《琥珀》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物联系的,
把内容分成几个方面来写,如《蛇与
庄稼》《蝙蝠和雷达》。说明文开头往往先提出说明的对象并加以诠
释,然后再进行具体说
明。如《松鼠》作者开头就说“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
欢。”下
文就是围绕这句话展开说明的。《鲸》这篇课文,采取先提出问题,再围绕提出的问题加以说明的方法。课文一开头就提出“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
得多的动
物,那就是鲸”,接着课文就具体说明鲸到底有多大。课文第四小段也是先提出问
题:“鲸的身子这么大
,它们吃什么呢?”然后加以具体说明。其他段落也都是先点出要说
明的问题。因此,在说明文的教学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看看课文是怎样提出问题的,是按什
么顺序说明的,从而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认识说
明文的一般结构特点。
为了学习说明文的结构和语言,在小学高年级,可以设计一些练习,如归纳段落
层次,
编写课文结构提纲,选择准确的词语填空等等。也可以让学生仿作,写一篇短文或片段,说
明自己熟悉的事物,以训练学生说明事物的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在板书上也要尽量表现文
章的内在结
构和说明方法,让学生一目了然。当然不写,也可以把说加入进去。
(三)注意将说明文的教学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
说明文重在说明事物,为了把事物说得准确、
清楚、明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
常常会运用准确的语言、多种说明方法、不同的表达方式等等,教
材是个例子,教学说明文
应该和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有
条理地说明
事物的能力,如学会对生活中某事物的状态、性质、使用方法的说明,或者会对书刊内容作<
br>出准确介绍等等。例如学了《参观人民大会堂》,就可以指导学生按空间位置说明学校大门、
礼堂
和教室等等。
三、诗歌教学
诗歌是诗和歌的总称。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诗歌近
百首,这些作品跨越的时间久,
范围宽,题材广,有古诗、现代诗、儿歌、歌词等。诗歌是社会生活高度
集中的表现,有高
度的概括性。诗歌的特点在于它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和丰富的想象。诗人凭借想象,对事
物作
出种种联想、比喻、象征和大胆而又合理的夸张,抒发出强烈丰富的思想感情。另外诗歌的
语言高度凝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根据诗歌的这些特点和小学生的认识水平,教学诗歌
重要的是引导
学生理解和学习诗歌的语言,启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能感受到诗歌中所描绘
的形象,领会诗歌意境,激
发他们的情感。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学习和品味诗歌的语言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诗歌的语言准确、形象、凝练,它容聚了一个民族语言的博大精深,
以最精练的形式
融现实与理想、时间与空间、感性与理想、情趣与教育等于一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
泪
流”,教学诗歌应着力引导学生抓住含义深刻、感情色彩强烈的词句,关注诗人刻苦锤炼、
精
心推敲的字句,引导学生学习、品味,从中体会作者蕴含在诗句中的丰富情感,领悟诗歌
遣词造句的精当
,并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如教学《水乡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语文(苏教版)第三册)一
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交流对诗中字词的体
会,如从“千”、“万”、“一个连一个”
、“处处”、“片片”、“满”、“一箩又一箩”
等词语,品味出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从“荡清波
”的“荡”字品出碧波荡漾的无尽余
韵,从“飘满湖面飘满河”的“飘”字品出船只往返的轻盈愉悦。
再如《江雪》(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一诗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第
一二行诗句
中的“鸟飞绝”中的“绝”、“人踪灭”中的“灭”,勾画出天寒地冻、飞雪飘
漫的天地;再将每行诗的
开头一字连成“千万孤独”,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所营造出得空旷、
凄凉的境界。而末句的一个“钓”字可
谓全诗的“诗眼”,通过对“钓”字的品味,揭示出
寂寥中的生机,平常中的蕴涵,触摸到诗人纯净高远
的内心。只有引导学生紧密结合语境对
言语作细细的咀嚼,于吟诵中赏析作者在语言过程中“辛苦经营”
的功力,才使学生越读越
有味,越读越深入,从而受到灵魂的洗礼,精神的振奋。
“涵咏得深
,体味得切,才有得益”,揣摩、品味关键字词的良好习惯如果教师从低
年级就开始注重培养,会极大地
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体悟到诗歌之音乐美、意境美和
语言美。
(二)展开合理想象,体会诗歌意境
诗人常常凭借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
,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
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小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常常面对诗歌中离散的内容
而困惑,他们
难以把握诗歌词语的含义,不善于进行积极的想象。因此,在教学诗歌的时候,要重视引导
学生进行“再创造”,在语言符号的感染下,经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还原诗歌描绘的形象
画面
,构成动人心弦的艺术世界,从而由表及里,领会诗歌特有的意境,促进理解的深化。
切忌“就字论字”
、“就词论词”、“就句论句”、“就诗论诗” 。
比如教学张旭的《山中留客》一诗,可以抓住第一
句的“山光物态弄光辉”中的“弄”
字,驰骋想象,展开分析。引导学生慢慢体会,就是一个“弄”字,
把山中各种物态的活泼
风姿,都生动地凸现出来了,又把各种景物争奇斗艳的姿态、蓬勃的生机、活跃向
上风貌,
全部都传达出来了,还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余地。抓住一个“弄”字,托出诗的意境,人们仿佛看到了俏丽花朵、晶莹剔透的枝叶,又仿佛听见了淙淙泉流声、悠扬的鸟鸣声。这样全
诗便赏析
活了。所以,在赏析过程中,只有展开想象,才能触及诗的深层寄意,真正达到艺
术享受的目的。
(三)加强朗诵训练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的语言凝炼,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抒
情性,读起
来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惟有反复诵读,才能充分感受其韵律之魅力,增强语感。我们平时<
br>的诗歌教学,往往满足于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教师常常急于将字词的解释告诉学生,结果诗
歌学习
变成了被动的接受和机械的记忆,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停留在诗歌的浅表。其实,诗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歌学习是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真正意义的解读和内化必须依赖
学生的个性阅读。在诗
歌教学中,能够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和主动建构的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引
领学生反
复朗诵。 指导诵读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指导学生掌握诗的情感基调。根据诗的不同内容,或欢快活泼、或凝重沉郁、或轻盈优美、或豪迈雄越、或婉转舒缓、或高亢激昂;
二要指
导学生掌握朗诵的技巧,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律、重音、停顿等;三要指导学生用
普通话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诵读;四要指导学生对诗中的警句、妙语反复吟诵、铭记在心。
事实证明,在这样的朗诵氛围中
,学生对诗词情感的理解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不仅表
现在朗读的声音、节奏、情感上,还表现在脸
上表情、手上动作。这些不仅能让学生们深刻
领悟到诗歌中的韵味旨趣,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而且对打
破孩子羞涩感,培养自我表现意
识和自信心都有极大好处。
四、童话教学
童话,是一类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虚幻故事,它以拟人、夸张、象征为其主要表现手
法,以幻想为其艺
术形态,主要读者是儿童。童话是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
上好童话课对学生有很大的意
义和帮助,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
全面提高。目前,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
童话以其独特的价值大量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但对童
话教学法的研究还停留在部分或个
案层面上。以往由于没有去全力理解儿童,忽视了从儿童的特点和需要
出发,使童话教学当中
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功利化和表演化两种倾向。功利化的主要表现一是受
语文工具
观的影响,将童话教学作为语文知识技能训练的手段;二是过于强调道德教化和思想教育的使命。表演化就是不根据童话的具体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而是为形式而形式,为表演
而表演
。
根据童话的体裁特点和儿童心理,童话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处理好童话中幻想和现实的关系。
童话最大的特征就是幻想,但它反映了生活中的种种
现实。教学童话时,教师不要点
破或经常提醒故事是虚构的,以免影响学生对童话的兴趣,限制学生的想
象和思维,应让学
生按一般故事来读。要让儿童明白,童话中的幻想和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幻想世界
中的
事物一般地说都不违背现实世界中的自然和社会关系。如《两只小狮子》中,勤狮子勤学苦
练滚扑撕咬本领,而懒狮子却懒洋洋地晒太阳,这样的性格与儿童很相似。再如教学《纸船
和风筝》(义
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师在课文快结束
时可以这样提问:“松鼠愿
意把怎样的纸船和松果告诉小熊呢?”以此来引导孩子们联系自
己和好朋友之间的交往进行体验想象式的
补白语言训练。这种结合了现实中人际交往的体验
丰富了童话的内涵。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童话常常采取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
编织奇异的情节,营造
浓厚的幻想氛围。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童话在丰富和培养小学生想象力方面的优势
。如在《卖
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在思维和情感上走进童话的幻想意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境,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丰富的思想感情和蕴含
的深刻道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
生展开想象,理解小女孩在擦火柴的过程中产生的幻想。 <
br>再如教师在教学童话《去年的树》(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7册)第一部分时,可以
重点让学生边
读边想像大树和鸟儿在一起的幸福时光,为后面理解鸟儿与树分别的牵挂和经
历千辛万寻找不到的悲伤情
景埋下伏笔。作者描写鸟儿和树根、大门、小姑娘的三次对话,
是为了表现鸟儿寻找树的过程。在教学过
程中再次让学生想像,鸟儿在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学生在想像中激活了思维,有的学生想到了鸟儿可能
遇到猎人的捕杀,有的学生想到了鸟儿
可能遇到狂风暴雨等,但是这一切都不能阻挡它寻找朋友的脚步。
这一想象让学生充分地体
验到小鸟对友谊和诺言的忠诚。课文最后一部分,鸟儿和化身为灯火的大树告别
的情景,引
导学生第三次想像,想像鸟儿盯着灯火看时,可能在想些什么?想像分别重逢,却不是原来的
好朋友大树时,鸟儿又会说些什么?这样的想像将学生带到一个独特的场景中去,学生仿佛
身临
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了鸟儿和大树之间生死不渝的友谊,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想像
把学生带进童话的
意境,而童话的神奇意境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1.表演童话
儿童之所以喜爱童话,是因为童话的幻想性和强烈的游戏精神最能满足儿童的审
美心
理和审美情趣的需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习惯对童话进行理性的“分析”,使那
些生动的鲜明的童话形象被肢解了。学生随着教师的一步步“分析”而淡化了学习兴趣。因
而童话教学切
忌进行过多的理性分析,要根据不同类型童话的特点,充分利用童话的幻想性
和游戏精神来展开教学。
一位教师教学《小猴子下山》是这样设计的:
教师先准备好玉米、桃、西瓜等模型教具和小猴
子、小白兔的头饰,然后找两个学生
分别戴上小猴子和小白兔的头饰扮演小猴子和小白兔。“小猴子”按
照书上的五幅图画的情
景,表演扛玉米——扔玉米摘桃——扔桃摘西瓜——扔西瓜追“小白兔”。“小白
兔”在
“小猴子”的追赶下迅速跑回作为并摘下头饰。“小猴子”东张西望,什么也没找到,最后
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通过有效表演,满足了学生喜欢游戏的天性,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真实体验,不
但加
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敢于表演自我的
勇气,还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式”得到了
充分的体验。
2.改写童话
在学习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述学习的童话
,然后鼓励学生对童
话进行改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复述童话的过程加入自己的想象,引导学生发挥想
象力去
改写童话。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正处于想象力发展的“敏感期”,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
让学生尽情展开想象大胆想象,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比如,鼓励学生给童话改写结尾,更改
人物的角色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重新写童话。通过这样的写作锻炼,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表达
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的思
维。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为了帮助学生体会童话的语言情感,培养
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让学
生续编故事。一位教师在教学《丑小鸭》一文时,充分利用文
本,设计了两个想像写作练习,
要求学生通过对故事的解读,进行角色的换位,用朴实的语言写出他们心
的感悟。一是在丑小
鸭被迫离家出走时,给家人写一封告别信。二是在丑小鸭变成天鹅之后,让学生写一
封报喜
信。然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续编童话故事。续编童话故事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
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另外,配音乐、图像来学习、写书评、给童话配插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做游
戏、写
童话日记等都是童话教学的好方法。
目前,还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童话教学不够重视
,他们的童话理论知识还很缺乏,
童话教学的方式比较陈旧。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加强童话教
学的理论知识,需要
多阅读古今中外的童话名著,采用多样的方式来教授童话。小学语文老师最重要的是
应该保
持一颗童心来教学,这样才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读童话,陪伴着孩子们走进童话世界,
与孩子们一起分享童话中的喜怒哀乐,帮助学生实现心灵的成长。
五、寓言教学
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编了一些优秀的古今中外寓言。寓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
但是其中所蕴藏
的道理却耐人寻味,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搞好寓言教学十分重
要,教学实践启示我们:寓言
教学要掌握两个要点。
(一)感受形象。
寓言中的故事是形象地描绘,道理是抽象的概括。
小学生思维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
象性。所以寓言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寓言形象。这
方面可从四个方面引
导。
1.领会寓言里形象的语言。
寓言和其它的文体一样,也
是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的。因此,要引导学生理解寓言。
例如《亡羊补牢》,要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后悔
”“还不晚”、 “赶快”、 “结结实实”、
“再也没丢过”等这些形象的词语的含义,说明它的作
用,从文字中掌握养羊人知错就改的
形象。
2.想象寓言里的艺术形象。
寓言有明
显的比喻性,作家总是把所包含的整个事件当作一个比喻,运用讽刺、夸张
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寓言角色
,狡猾的狐狸、井底的青蛙、掩着耳朵盗铃的人等都是可笑而
又发人深思的人物或角色。我们要引导学生
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进行想象:故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原因、发展经过、事件高潮、结果。我们要利用
寓言运用的这种表现手法,再现寓体
生动的情境,要让学生仿佛看到寓言中的角色,但在引导学生想象时
,不宜再扩充创造。
3.用朗读增强形象的鲜明性。
寓言故事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在寓言教学中。我们可借助朗读手段来增强形
象的鲜明性,寓言是一个很有情趣的小故事,所以朗读寓言
时应用日常讲故事的口吻即可,
语调轻松、幽默中带有讽刺意味。例如,我在教《狼和小羊》一课时,指
导学生抓住教材中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的人物语言特点,如狼的蛮横
,小羊的善良等等,用有感情的朗读去突出狼和小羊的形象,去
加强儿童对形象的理解。
4.观察插图深入画面的意境。
寓言故事常常配有插图,寓言作家所创造的插图具有幽默、风
趣、童话般的意境。教
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要重视把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深入画面的意境
,认识事
物的本质意义,为揭示寓意做好准备。例如,我在教《狼和小羊》一课时,让学生联系插图朗读课文,想象当时小溪边的情景。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加强教学的形象直观性,让学生
感知狼和
小羊的个性特点,狼的声音粗暴、凶残和蛮横无礼,小羊的软弱温驯,从而对小羊
产生同情,怜悯。
(二)揭示寓意。
揭示寓意是寓言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大难点。寓言中所讽刺、批评
的真正对
象,不在寓言本身,而是现实生活的人或者现象。揭示寓意的过程就是把寓言中的形象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的过程,就是把故事中描写的动植物转移到社会或把此人此事转移到彼人彼
事中去的
过程。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把寓言中的形象当作真实的形象来认识,这样学生对
寓言中的艺术形象印象
深刻而且对寓意的理解也会加深。
1.从分析人物语言中揭示寓意。
《东郭先生和狼》这篇
寓言故事中有东郭先生与狼以及老农之间的对话,教学时通过
让学生分析东郭先生的语言及其狼说的话,
便可以了解东郭先生的愚蠢、糊涂和老农的果断、
机制形成鲜明的对照。
2.从分析精警句子中揭示寓意。
寓言中除了形象性语言外,还有理智性、概括性
很强的语言。有的含有深刻的教训意
义。《自相矛盾》有这样几句话,有人问他:“用你的矛戳你的盾,
会怎么样哪?他哑口无
言,回答不出来。”理解这些警语的含义,也就理解了寓言的中心思想。
3.从分析事物实际特点或发展规律中揭示寓意。
寓言的寓意是指向人
类社会的。其价值在于它所要说明的是现实中的某种现象。例如
在教学《拔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时通过
对禾苗的生长规律地揭示,以及这位农夫违反植物
生长的自然规律的驳斥,从而让学生懂得事物发展都有
客观规律,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
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4.从学生对事件或角色的行动的评价中揭示寓意。
学生掌握了寓言内容后,教师
还要引导学生对事件或角色的行动作出评价。例如在教
学《守株待兔》这类寓言故事时要让学生懂得野兔
撞树这一现象的偶然性,如果没有认清这
只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把它看成一种期望值很高的必然现象,那
么只会自食其果。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六、议论文和文言文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议论文和文言文是很少的,近几年来
由逐步增加的趋势,所
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给予关注。
议论文的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即
提出观点,运用论据进行论证,证明观点的正
确。小学语文教材中议论文大多采用正面立论的方法,论证
的方法也大多从正面证明,少有
反驳错误观点而使正面观点成立的。所选论据,一般来说是理论论据和事
实论据。小学语文
教材中的议论文的论据大多为事实论据。例如《说勤奋》一文,它先提出古今中外的成
功者,
都是依靠勤奋获得的。然后选用一古一今两个事例,以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都是靠的勤奋,证明了观点的正确。教学议论文,要让学生多自读课文,悟解文章观点,然后探究怎样证明
的,并能
联系实际加深认识更好。
文言文的教学关键在于让学生读懂意思,要指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
弄清相
关实词的意义,还有一些虚词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有难度的文言句式,教者必须适当点拨。
同时,短小的文言文要强化朗读,力求熟读成诵,在朗读中加深感悟和理解。
总之,阅读教学在小学
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把握不同文体
的特点和教学要求,认真研究和实践,找出适合
学生理解和认知的方法来教学,只有这样,阅读教学才会
有所收获,学生才会乐于学习。总
之,教无定法,也有定法,只要我们勤于探索,深钻精研,就一定能发
掘出更多便捷有效的
教学途径来!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