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黄河象》教案范文

别妄想泡我
786次浏览
2020年09月07日 14:2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青浦中学-小学生想象作文大全



小学六年级语文《xx象》教案xx
三篇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写 的是科学家根据黄河象发掘时的情景及化石形成的
科学知识,假想了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 的一具古代黄河象骨骼
化石的形成过程,说明了古生物化石是大自然演变的可靠证据。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黄河象》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六年级语文《xx象》教案xx一
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 12个生字,理解“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
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词 的意思。
2.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以及他们这样假想的根
据。
3.体会文章的记叙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xx渗透点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学示引导:
1、教师教法
1 14



教学本课,教师在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 流的基础上,可借助多媒体,帮
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学法
自学、自悟、讨论、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体会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理解科学家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经过。
3.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难点
理解科学家假想的根据。
解决办法
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多媒体,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
课文内容。
四、xx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1.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2.借助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讨论、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步骤
2 14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9课。
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
(2)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读一读并试着理解。
(3)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资源共享。
学习生字词
1.读带有生词的句子,将生词多读几遍。
2.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读并加以理解。
3.指导书写。
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词。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几个问题。
深入探究课文
1.合作学习第1自然段。
3 14



(l)静静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这具古代黄河
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词句标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讨论的重点句子;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
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
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很少见
的。
(4)媒体演示,进一步体会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
(5)朗读体会特点。
(6)小结并被书。这样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为科学家假想它的来历提供
了依据。
2.以浏览方式学习第2-6自然段。
(1)采取浏览方式阅读第2-6自然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
化石的来历的?
(2)四人小组交流。
(3)互动交流,汇报学习收获,相机进行板书朗读指导。
3.学习第7、8自然段。
4 14



( l)默读思考: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科学家想象了它的来历,他
们这样假想的根据有哪些?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其他小组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并相
机板书。关于假想的根据,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着重肯定两点:一是从
它站立的姿势 ,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
移动过。
(4)指导朗读。
4.浏览全文并对照板书,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畅谈收获
可以谈写法,可以谈启发,只要谈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
板书设计:
xx象
小学六年级语文《xx象》教案xx二
教学目标:
1、能够认真漂亮的书写本课六个生字,准确认读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黄河象化石的情况以及发现挖掘的过程
4、能有简单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学习作者说明方法的准确性。
6、欣赏科学家假想的故事,感受科学家假想的有理有据。
5 14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图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化石的资料、搜集黄河
象化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
1、师:先来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幻灯出示化石图片)这些都是——化
石。
关于化石你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化石的资料)
2、出示黄河象化石的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化石吗?对,这是古代黄河象
的化石。
你对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又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黄河象
化石的资料,其他学生注意倾 听,及时补充。3、看来同学们在课前都认真的搜
集了资料,为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
23课黄河象。(板书课题)一起来读读课题。这是一篇科普散文,这样的文章我
们在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二、检查预习
1、学习课文之前先来检查 一下我们对本课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出示本课
生词指名随机认读,随机抽查个别词语的理解。)在预习 中,你还有不理解的词
语吗?打开书在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有没有小组里解决不了的?
2、我们本课一共有六个字要求大家会写。打开写字课本。我们已经让大家
临帖并写了一个。现在我们看 一看这六个字按结构分可以分为几组?先来看左中
右结构的这三个字你认为在写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左 右结构的呢?最不好写的
要数半包围结构的这个腐烂的腐字,跟老师一起先写一下。好拿起笔把,按我< br>们刚才说的再来写一写这六个字。与你预习时写的比一比,是不是有了明显的
进步。
6 14



3、字如其人,写一手漂亮的好字可以让我们终身受 益。其实只要我们仔细
观察,用心去写就一定能把字写好看。看我们不都是进步了吗?
4、好 下面我们打开书,我请同学们来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倾听一他读得
准确吗?二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关 于黄河象的哪些内容?(指名读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黄 河象的哪些内容?(随生回答板书:化石样子、
假想来历、发现挖掘)请你根据这些内容把课文分成三大 部分,在文中用双竖线
标出来。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我们来看一下 文章的叙述顺序,你认为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而本文
却是先写黄河象化石的样子,再写科学家假想 化石的来历最后写化石的发现和
挖掘,这在写法上属于倒叙的写法?你知道为什作者要把黄河象化石的样 子放在
文章的开头来介绍吗?(为了突出化石的样子,说明黄河象化石的样子给人们留下
了深刻 的印象。)
四、细读课文,品词悟情
1、那我们就先来读读文章描写化石样子的第一自然段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的第一自然段看看黄河象骨骼化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有印象,你是从哪一句感
受到的,勾画有关语句写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
(1)这具大象骨架高四米,长八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
起来的。
感受到黄河象化石的高大,完整。有多高?四米比我们教室还要高出一米,
有多大,长八米教室长。这 具大象的骨架如果放在我这里恐怕屋顶都要涨破。
你怎样理解除了尾椎以外这句话?(只有尾椎不是化石 )
(2)看,前面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是连很难发现
的舌骨也保存 着。三米多长的大象牙重有三吨,得用载重吨的大卡车去拉。你
怎样理解甚至?(舌骨很难发现也能保存 着,说明化石的完整。)
7 14



(3)在一百 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一百多块
的脚趾骨,连三四厘米的趾骨也没有失掉 可见完整。大到三米长的大象牙,小
到三四厘米长得脚趾骨都保存着,可见它的完整。
3、作 者为了说明化石的高大、完整用了一些数字来说明,这在说明文中是
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我们来再 读读这三句话,感受一下列数字的说明方
法的准确性。
4、人们站在这样的骨架前,似乎可以 看到一头大象这昂首阔步向前跑。
(出示图片)你能用自己的话把你看到的这具化石的样子介绍给大家吗 ?结合第一
段的内容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
5、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的 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很少见
的?为什么能这样完整的保存下来呢?(死后没有被移动过)你怎么 知道的?
6、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问题:黄河象化石是怎样被发现
的?因为什 么所以能完整的保存下来。
7、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
沙土里,大象的脚踩着石头。课件出示: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 ),从它
各部分骨头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 )。大象是失足落水的,死后没有被移动
过, 这都是科学家们的想象和推想。但是不是随便瞎想。而是有理有据。科学
家的推想是有根据的。那么科学 家又会我们假想出怎样的一个精彩的大象失足
落水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再去欣赏吧!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出示: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 ),从它各部分骨头相关联的情况,
可以推想( )。
8 14



2、科学家根据发现时黄河象的样子为我们假想乐乐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自< br>由读课文的2——5自然段。
交流;
1)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2)归纳总结出:因为天气的 炎热才有象群的疲劳和干渴,才会有老象因为
急于喝水而失足落水。岁月的变迁使之成为了化石。
3)体会科学家假想的条理性。
4)同桌试着讲一讲这个故事。
3、科学家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假想?
联系最后一段的内容说一说。
三、课外延伸
1、找一找这样的科普文章读一读
2、为xx象设计解说词,写一写。
四、综合提升
自己试着假想黄河象化石的来历,写一篇小故事。
板书设计:
xx象
化石样子——高大完整
假想来历——有理有据
发现挖掘——科学有序
小学六年级语文《xx象》教案xx三
9 14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变成化石的情景和依据。
2、简要复述课文重点段落。
3、运用推理想象,对琥珀形成的情景进行推测。
教学重点:
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变成化石的情景和依据。
教学难点:
运用推理想象,对琥珀形成的情景进行推测并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导入新课
复习:上接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黄河象》这篇课文的第一段,回忆 一下自
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黄河象骨架化石有什么特点?
(高大、完整)
质疑:由此,你还想了解什么?
(为什么这么高大、完整?)
(是什么时间?谁?在哪?怎样发现的?)
(为什么叫xx象?)
(是怎样形成的?)
二、指读第四段
1、你读懂了什么?能回答以上的哪个问题?
指答
10 14



时间、地点:73年春,甘肃省几个农民发现的。
名称:因为在xx,所以叫xx象。
完整:死后没有被移动过,在上级指挥下发掘,人们有文物保护的意识。
2、品词:区别“发掘”与“挖掘”。
挖掘:往深处发掘出来
发掘:把深藏的东西挖掘出来,有目的的,小心谨慎地挖掘
3、用“——”画出黄河象出土一刹那的句子。
板书:斜插脚踩
三、科学家由此进行了假想,想到了哪几方面内容?有什么依据?
1、自己默读第二部分思考
2、指答:板书:热、渴、喝、陷
3、说一说科学家推测的思路:陷、喝、渴、热
4、过渡:文章是怎样将这些方面联系起来又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的?
四、小组研究性学习:(小组任选一方面)
1、读书——想到什么——依据——好词佳句
2、汇报
据沙土和砾石?(水)
斜斜地说明什么?(失足)
(1)天气——炎热
(2)地理环境——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流着(形成淤泥)
(3)老象——渴
11 14



指读、范读、齐读:扑踏(有气无力、慢、沉重)
指读:跑(高兴、喜悦、急切)
男女生对比读:男生读疲惫,女生读兴奋
老象急着要干什么?读出老象兴奋的语气,评读。
(4)过渡:老象想的多好啊!可这美好的愿望不但没有实现,反而促使
它失足落水,我们看看它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深渊的。
出示课件:观察老象失足落水的顺序,理解“侧”和“栽”
满怀希望的老象万万没有想到在这短短的一瞬间陷入了深渊,我们也为老
象感到——
让我们带着沉重的感情读描写这部分的语句。
指名读、齐读。
(5)复述:课文按 照天气状况、地理位置、老象失足落水情景的顺序抓住老
象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当 时的情景。按照这样的顺序,
简要复述。
自练、指名说、评议。
五、师过渡第八自然段
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再动弹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随着时间 的
流失、地壳的演变,老象的尸体与空气隔绝而腐烂,它的骨胳和牙齿变成了像
化石一样硬的东 西。
六、xx对读第九自然段
二百万年过去了,大地——,往日的草原上升成——,一座座山岭——,一
条新的大河——。
这条新的大河就是现在的黄河,黄海象由此得名。
12 14



七、《黄河象》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回忆一下写作顺序。
指 名说一说:首先介绍了黄河象骨架化石的特点,接着假想了它失足落水
的情景及地壳的演变过程,最后介 绍了它的发掘情况及科学家假想的依据。
八、总结
科学家以科学知识为依据对黄河象化石的形 成过程进行推测、想象,这种
思路在21世纪更为重要,我们从中受到启迪,自然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我
们要依据科学展开想象,探索自然的奥秘。
九、想象推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课内外延伸、资料的收集:还了解哪些有关推理的事例?
2、对琥珀的形成进行推理
要求:假想要合理,对情景的想象力求生动。
可将推理的顺序列出提纲,重点词语写一写
自愿结成小组分角色说一段话。
3、小组汇报
4、评议
十、作业
1、对琥珀的形成过程或黄河象尾骨的失落情况进行推测,用一段话写出来,
力求生动、形象。
2、简要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26xx象
斜插脚踩
13 14




热喝

14 14

房东网-洋务运动教案


第一范文网-黎丹图片


早发白帝城的诗意-监理员实习报告


雪花的诗句-陕西招生网


分数级差-新闻发布会主持词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保密工作计划


鲁宾孙漂流记读后感-食品安全知识资料


感谢老师的诗句-成都学院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