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面积和周长对比》教案范文
好段摘抄300字-200字日记大全
小学数学教案:《面积和周长对比》教案范
文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学生正确理解面积和周长的意
义,能运用概念正确地计算面积和周长.
2.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区别面积和周长的意义、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地进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师:我们已学习过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1.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那么,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
题.(板书课题: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第1页共8页
二、学习新课.
出示图形,这是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3厘米.请同学提
出问题,可以求什么?(周长、面积各是多少?)
师:请同学在自己作业本上,分别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
面积.(订正时,老师板书)
通过计算你能发现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吗?请根据下面几
个问题进行思考.
投影出示思考题:
1.周长和面积各指的是什么?
2.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
3.周长和面积各用什么计量单位?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讨论.
集体讨论归纳:
1.长方形周长是指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和,而它的面积是指
四条边围成的面的大小.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求周长计算出的结果要用长度单位,求面积计算出的结果
要用面积单位.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那么我们能不能简单地概括出面积和
周长究竟有哪几点不同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归纳、概括)板书:
第2页共8页
面积和周长的区别:
1.概念不同;
2.计算方法不同;
3.计量单位不同.
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要向同学们请教,愿意帮忙吗?
如
果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不是也存在这3点不同
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也具备这3点不同)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假如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4,会
求它的周长和面积吗?
(学生叙述列式过程,老师写在黑板上)
师:这两个算式都是“4×4”,这不是完全相同吗?你们怎么能
说它们不同呢?
(讨论一下,然后再回答)
待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老师再归纳.
师:周长的4×
4是4个边长,式子中的第一个4是4厘米.
面积的4×4是4个4平方厘米,所以两个算式虽然都是4
×4,
但表示的意义不同.
说明面积和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做题时要特别注意
区分,要认真审题.
三、巩固反馈.
1.请你用手指出桌面的周长,摸一摸桌面的面积.
2.出示正方形手帕,请同学指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第3页共8页
3.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投影出示:
4.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 )里.
(1)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在花坛的四周围上栏杆,
栏杆长多少?( ) (2)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李欣每天早晨围着花坛
跑5圈,他每天早晨要跑多少米?
( )
(3)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在这个花坛里种草坪,
这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
)
A.20×20=400(米)B. 20×4=80(米)
C.20×20=400(平方米)D.20×4×5=400(米)
5.计算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投影出示
比较一下,组合后图形的周长、面
积,与组合前两个图形周
长之和、面积之和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面积相同,周长
不同)
能说说为什么周长不同吗?组合图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
师生共同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们认识到面积和周长
有三点不同:1.概念不同;2.计算方法不同;3.计量单位不同.
课后作业
1.填表.
图 形
第4页共8页
边
长
周 长
面 积
长方形
长18厘米,宽16厘米
长方形
长7米,宽4米
正方形
12 分米
2.学校操场的长是110米,宽是90米.它的面积和周
长各是多少?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面积的计算
容易混淆.本
节课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进行面积与周长的
比较,弄清楚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时,出示
例题的图形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让他们自己解
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面积与周长的3点不同.为加
深
学生理解面积与周长的3点不同,老师又提出了如果计算正
方形的面积和周长是不是也存在这
三点不同呢?在老师的引
导下,进一步加深认识.
巩固反馈安排了摸桌面、手帕的周长、面积,计算图形的周
第5页共8页
长、面积,突出了区别、对比.最后安排一道组合图形中周长
与面积的区别对比,这样安排会有助于
学生的认识规律.
探究活动
拼图形
活动目的
使学生通过拼摆图形,进一步体会周长的意义.
活动准备
每个同学准备四张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活动过程
1.学生用四张纸片任意拼摆图形,每摆成一个就在白纸上描
出来.
2.小组讨论(1)哪个图形的线段总长最长?有多长?
(2)哪个图形的线段总长最短?有多长?
3.全班交流:从上面的讨论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
有多种多样的拼法,下列各图是其中的一部分.
讨论会:最短的路线
讨论目的
1.进一步熟悉周长的意义.
2.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的精神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讨论题目
从下图左上角的房子出发,要经过每个圆圈,最后回到房子.
第6页共8页
哪条路线最短?有多长?
讨论过程
1.教师投影出示讨论题目.
2.学生分组讨论并计算,选出一条最短路线.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
才有条件正确
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
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
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
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
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
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
的幼儿,或是
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
用心记。平时我还通
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
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
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
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
下句等,这样幼
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
忆,又发展了思维,
为说打下了基础。3.每组选派代表演示
最短路线,并说出多长.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
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
精彩
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
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
文章的技巧方
第7页共8页
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
,学生收效
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
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
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
、
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
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
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
巧和语
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
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
》曰:“师者教人
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
后历代对教师
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
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
的“师
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
实的“教师”,因为“
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
本身明确的职责。
4.全班选出一条最短路线.
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