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说课稿
印度神庙-一千零一夜读后感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
本文,请下载--------------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按比例分配解决
问题说课稿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
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
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 
 
  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
材六年级第十一册第三单元最后一个内容,这部分内
容含两个例题,安排3课时进行教学,今天
我说的是
其中第1课时。 
  按比例分配问题是比的一种应用,即把一个数量
按照一
定的比进行分配,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它
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学习它能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又服务
于生活的辨正关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
比与
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
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
关的实际问题
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
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
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
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
-------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
、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基础。 
  按比例分
配问题大致有三种解法,教材是采用先
把比转化成份数,再转化成分数,使题目成为分数乘
法应
用题,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
来解答。这样安排使得学生容易接受,不仅加深对前面分数应用题的理解,还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这里把比转化成了份数后,也可以把题目转化为
归一
应用题,运用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解答,所以,教
学中可以补充归一解答,以拓宽学生的
解题思路,提
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材注意联系生活工作实际导入
例题,使学生从中体会按比例
分配问题的现实意义,
并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学情分析 
  对于按
比例分配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
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
和
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
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
br>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
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
(三)目标定位根据学生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及
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方面:在自主探索学习中理解按比例分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
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配的现实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
沟通比与分
数之间的联系找到解决方法,能正确解答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第二能力方面:能够通过对
分配问题的现实考察,
提出不同于以前平均分的、更合理的分配方案,培养
学生的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情感方面: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关
注培养学生主
动的探索意识、灵活的思维品质过程中
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比例分配问题的现实意义和特征,探
索并掌握解决方法,能正确解决相关现实问题。
  难点:把比转化分数或成份,再使题目转化为分
数应用题或归一应用题。 
(五)、教具学具 
  小黑板 
  二、说教学过程: 
鉴于本课的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
知规律和实际情况,预设如下4部分展开学习。
  、联系生活,方法求变 
  学生口头解答下面的应用题。 
  把12张画片平
均分给甲、乙两个小朋友,他们各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
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分到多少张画片? 
教师提问:这12张画片是按怎样的方法分配的?
(平均分配) 
(二)、交流探索、掌握方法教师谈话,引出课题。 
  1.平均分是把一个数量按1:1的方法进行
分配,每
一份的数量都是同样对的。它的解题思路是用总数量
除以总份量等于平均数即每份数。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
把总数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而不是平均分。如把12
张画片按2:1分给甲
、乙两个小朋友,求他们各分到
多少张画片,这就不是平均分了。这种方法叫按比分
配。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按比分配。 
  板书:按比分配 
2.教师提问:按比分配是把一个数量按什么进行
分配的呢? 
  学生思考。 
小结: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个
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分配。 
教师指出:按比分配在实际生活中广泛的应用,
如药水的配制、混凝土的配制等。 
3.教学例11.提升方法, 
  1.教学例11(出示例题) 
  学生先读题,明确已知
条件和问题,教师提出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
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列问题: 
  分什么?总量是什么? 
  按照什么分配? 
  
学生回答后,教师要让学生着重理解”是红色与黄
色方格数的比是3:2”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讨论发
言。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以根据小黑板上的图分一分。 
  红色:有格?黄色:有格?
  使学生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把30个方格平均分
成5份,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红色方格和黄色方格各有多少格?用什么方法计
算,为什么? 
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兵说一说思路。 
  方法一:3+2=5305*3=18305*2=12
  这种方法十八个部分的比看着各部分的份数,按
份数和总量的关系进行思考,先求每份数,
再用每份
数分别乘各部分的份数。 
  方法二:30*33+2=1830*23+2=12
  这种方法是先把各部分的比转化为各部分分别占
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
之几是多
少”的方法求出各部分的数量。教师指出;今后我们解
答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时,最好用
第二种方法来解。 
  指导学生检验结果。 
---------------本文为网络收
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
请下载-------------- 
  提问:你能用什么方法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学生讨论,交流。 
  方法一:18+12=30把两部分量相加,看是不是等
于总量。
  方法二:18:12=3:2求出两部分量的比,化简后是
不是等于3比2. 
(三)、多层训练,形成技能。 
引导学生观察前面的几道题,想一想他们的结构
特征是什么,要分几步区解答。 
  让学生明
确:按比分配问题的结构特征是有总量
和比,求分得的各部分的具体数量。它的解答步骤和
方法
是:(1)先看分什么,总量是多少。(2)再看按
什么来分。(3)求出总份量。(4)求各部分占总
份数
的几分之几。(5)求出各部分的具体数量,按“求一个
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
应用题来计算。 
  2.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61页练习十的第1-3题。
  三、教法和学法 
  以上只是我对本课教学过程的预设,但是推广素
质教育的主
渠道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教学过程
中将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现实情
景
和活跃的情趣,贴近学生的思维调动区,让学生自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
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
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
(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 
 
 
-----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