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说课稿

绝世美人儿
758次浏览
2020年09月07日 16:1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台湾通行证办理流程-毕业实习


小学数学六年级《反比例》说课稿
灵台县荣旺小学 曹义平
《反比例》是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的内容,本节课是在教学了正
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阶段比例初步知识教 学中的又一重
要内容。
一、 说教学目标
以《新课改标准》为依据,综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意图。我确定了以
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反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反
比例量的变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反比 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成不成反
比例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学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
生掌握和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
理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目标: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
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在教学中渗透 事物之间是相
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反比例 的意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
研究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二、探索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1、出示情境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把表格填写完整。王叔叔要去游长城。< br>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时间如下。(详见教材)﹙2﹚观察发现:一行


一行地看,发 现了什么?再一列列地看,又发现了什么? ﹙3﹚寻找
规律:你是怎么知道路程不变的?用表中的数据 说明。﹙同桌合作交
流﹚学生讨论反馈:10×12=120 40×3=120 80×1.5
=120 …﹙4﹚小结: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2、出示情境
﹙小组合作交流﹚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并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
﹙1﹚ 填表:(详见教材)
有600毫升果汁,可平均分成若干杯。
﹙2﹚表中有哪两种量?
﹙3﹚分的杯数是怎样随着每杯的果汁量变化的?
﹙4﹚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用表中的数据说明。
每杯的果汁量×分的杯数=果汁总体积 ﹙一定﹚
3、学生合作交流比较情境﹝2﹞和情境﹝3﹞的共同点,比较概括
反比例的概念。
﹙1﹚比 较一下情境﹝2﹞和情境﹝3﹞,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一下,
互相说说这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学生归纳概括反比例意义的概念:
反比例概念: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一种量扩大(或 缩小)几倍,另
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数的积
一定。那么 ,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反比
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 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积(一定),情境
1、情境2所讲的数量关系可以概括成怎样的式 子?
学生回答后板书:XY=K(一定)
4、学生归纳总结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 方法:判断两个量
是不是成反比例,主要是看这两种相关联量的积是不是一定的,同时,
还要看 这两个量变化规律。
三、说设计意图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首先通过对正比例的复习及练习 ,在准备题第
3题中让学生发现它不成正比例,那么到底他们成不成比例,成什么
比例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反比例的意义),例1、例2的学习,抓住
(a.表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b.装订的本数 怎样随着每本的页数
的变化?c.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这三个问题通过学
生讨 论交流、自主探究在教师的引导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然后进一
步抽象概括反比例关系式:x×y=k( 一定),接着通过“想一想”来
运用反比例的知识,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最后通过“练一练”与习题进一步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认识。
四、说教法、学法
记得有一个外国科学 家叙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的最佳途径是由自
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 的规律、性
质和联系。”其实,这正是我们《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总体要求。因
此,我在教学时 就充分相信学生、尊得学生,改变传统的填压式教学
模式,把学生由被动听转化为主动学,放手让他们主 动去探索出新知


识,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学到探究新知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通过直观图
示,让学生充分感知、比较、归 纳、概括总结是反比例的意义,从而
使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进渡到抽象思维,采用引探法,引导学生自
主探究,培养他们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市场调查问卷范文-水浒传读书笔记大全


湖北二本学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


祝考试顺利的话-国庆祝福祖国寄语


北京市工商局-喇叭花的作文


两会议程-小学三年级寒假作业


黑龙江司法警官学院-观察日记小狗


山东艺术学院吧-长期供货合同


自然现象的作文-生物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