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通用说课稿

绝世美人儿
627次浏览
2020年09月07日 16:3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会计上岗证考试试题-四年级班主任计划


小学数学通用说课稿
老师的教学工作其中有一些就是撰写说课稿,为了能够
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而准备的材料。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
小学数学通用说课稿,欢迎阅读参考!
各位评委,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___________。首先,介绍下我对
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____________》是初中数学新教材第___册(__)第___章第____节。在此之前,学
生已学习了______ ____________,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
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___________ _________部分,因此,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中,占据_______的地
位。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 给
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
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
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2、能力训练目标:
3、创新素质目标:
4、个性品质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
学重点、难点
重点: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
______________突出重点
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
______________突 破难点
关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
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 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
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
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应 着重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教学方法。即: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学法
我 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
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 指导。
1、理论:
2、实践
3、能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入:把教学内容 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
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 与经
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
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 生的问题情境中。
对于本题: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讲解例题。
我们在讲解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
样解,而及时对解 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
的思 维能力。在题中:


4、能力训练。
课后练习______
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
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 刻地理解
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
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 br>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
举一 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 br>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 减
负”的目的。
结束: 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和其它听众口头讲述具体课
题的教学设想及其根据的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以上,我仅 从
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
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 什么这样教”。说课对我来
说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专家

< br>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一、说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
学广角》第一课时。
二、说学习目标:
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
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
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说学习重点:
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
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学习方法: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
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五、学习过程:
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导入:我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做操,上体育课都
少不了要排队,你会不会派队呢?
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按照老师的要排队,谁愿意
来?


出示要求:1面向老师排成一路纵队
2每两位同学之间相隔一米
告诉学生: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叫队伍的
长,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叫间隔.
提问:这路纵队长几米?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我们把刚
才的三位同学看成三棵树苗的话,那么三棵树苗 之间有几个
间隔?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
排队人数比间隔多一,间 隔比人数少一
2过度语: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
处可见.
3再次感悟: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左手,互相说说手指与间
隔之间的关系。比如:5个手指之 间有几个空格?也就是说,
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
如果 我们把五个手指当成五棵小树苗的话,五棵树苗之
间应有几个间隔呢?四个间隔在几棵树苗之间呢?你能 用一
个图表示出来吗?
提问找生回答:如果画了8棵树,他们之间有几个间隔?9
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那你们再想象一下,如果从头到尾有
10棵树,他们之间又会有几个间隔呢?那 20棵树呢?
仔细观察,你发现植树棵树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规律
呢?。
4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两端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


+1,间隔数=植树棵树-1。
小结:同学们不仅会观察,而且还能发现其中蕴含的规
律,真不错,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 天的数学广角运用这些
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二、新授
出示例 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
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指导学生读题:
1.从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
2.题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3.题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
4.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你能自己想办法找到问题答
案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线段图画一画。
5.交流。
6.反馈。
请你们两人把你们的方法写到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看,
好吗?
学生分别说想法。
7.刚才我们要求路的两端都要栽时,得出植树棵数=间
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知道了怎样求路的长度。如
果知道了棵数与间隔数,你呢感求出路的长度吗?
如果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下,棵树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


系呢?
我们还以这道题为例来研究一下:
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
(两端不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分小组交流,也可以借助线段图分析
反馈
展示结果:两端不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
植树棵树+1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方法解决,如锯木头,
上楼梯,插彩旗,摆花等等
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一根木头长10米,平均分成5段,每锯一段要8分钟,
共要花多长时间?
2王村到李村一共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
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
3每隔6米种一棵树,共种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
有多远?
4从一层到三层共48个台级,如从一层到六层共多少个
台级?
5公路一旁每隔50米有一根电线杆(包括两端)共10根,
求路长?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与间隔有关 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
们统称为植树问题,植树问题不只在植树当中才有,植树只
是其中的一 个典型,像锯木头,上楼梯,插彩旗,摆花等现象
中都含有植树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 端都
栽时和两端都不栽时的情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
到一端栽一端不栽和封闭图形的 植树问题。
七、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但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
活的道理。比如:用排队人数与间隔数的 关系抽象出植树问
题中棵数与间隔之间的关系,既有趣味性又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材在编 写时,都是给出路的长度,求间隔或棵数,但
在练习时,很多题都是给出间隔和棵数,求路的长度。如:
王村到李村一共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
是200米。
王村到 李村大约有多远?练习题3从一层到三层共48
个台级,如从一层到六层共多少个台级?由于学生初次接 触
植树问题,还不能融汇贯通,所以做起来有些难度。他们不
明白从一楼到二楼算一层,很多学 生认为楼梯的拐角处也该
算一层,后来我在另一个班上课之前就先让学生分成小组,
去观察,体 验,感受,然后讨论,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认知


过程,就不会出现前面的问题了。还有一 道时钟的问题,五
时时钟敲响5下,需要8秒,12时时敲响12下,需要几秒?
要想做好这类 题,就得让学生明白,需要的时间应该是第一
次钟响与第二次钟响间隔的时间。避免上节课出现问题的同
时我还针对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提出质疑,让生生互评
或师生互评,重点表扬大部分学得好 的同学使每一个学生获
得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体验成功的感觉,增强学
生的自信心和 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关于党的作文-读书思廉


匿名信-小暑大暑


魔方口诀-单位鉴定


农学专业-小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电汇流程-资料员工作内容


小班教师个人总结-检讨书


烟台四中-姓氏歌教案


周瑜的老婆-海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