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说课

绝世美人儿
629次浏览
2020年09月07日 16: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林俊德-药厂实习日记


朱宇的“关于小学数学说课”讲座稿(2013版)

小学数学如何说课?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依据学生现 有的认知基
础,向同行、专家或领导有准备地就某一节课,阐述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
方法 ,讲解教学方案和设计思路的一种教学研究和交流的形式。既可以是课前对
教学方案的阐述和讲解,也可 以是课后对教学设计的介绍与分析。原则上每次说
课范围为一课时教材的内容,包括
说教材、说 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
三部
分。在整个说课过程中,把握课程标准是准绳,吃透教材是基础,用 教育教学理
论指导教学过程是关键。那么小学数学又如何说课?
一、说教材——教者阐述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和内容,把握教材是教师 传授知识实施课堂教学的最
基本的依据,教者只有深刻理解教材,领会教材的意图,才能制定出比较好的 教
案,为改进教学提供前提条件。
说教材要求做到如下几点:
1、向听众介绍课时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2、提出具体明确的课时教学目标。
3、分析教材的编排思路、结构特征及重点、难点。
4、分析学生的状况并据此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与约织。
二、说教法、学法——教者叙述课堂 教学中进行教学所采取的教学方法、
引导和教会学生学习数学所采用的方法
这是优化课堂教学 的主要方面。由于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灵活性、
发展性等不同特征,所以需要根据学科特点、 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基础、教
学设施和条件以及自身的特点来选择多种适当的教学方法,最终实现“ 教是为不
教,学是为了会学。”
说教法和学法应说明如下几点:
1、说出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等设计的符合新课改新理念要
求的教学方法。
2、说出本课所采用的电教手段(如幻灯、录音、电子计算机等)。

1


3、说出怎样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如预习、听讲、复习等方法)记忆方法
及解题技巧 等。
4、说出怎样指导学生运用学具(如工具书、教材、实验用具等的方法)。
5、说出怎样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读书、观察、提问、自学等习
惯)。
三、说教学程序----说出数学课堂教学中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
么的安排。 教学程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认知规律,是课堂教学是否优化的标准之一。
说课中的程序,并不是像 教案中那样只详细说明教学的具体过程,而是说出对
教案中几个主要过程安排的理论依据和组织者对它的 理解,从而使备课建立在
严密的理论基础之上。因此说程序是教师对通常备课过程的科学化和理论化的升
华,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有效手段。
说教学程序的基本要求是:
1、运用“高浓 缩”的语言,不必“照案宣科”,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
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
2、说出本节课的课堂结构和教学环节(包括导入方法、新授讲授、反馈练习、
归纳总结等)。
3、说出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和设计意图及课堂练习和练习意图
4、预计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总之,一般数学说课材料都可以从上述三方 面去准备,但也不要面面俱到,
因为时间有限,所以说得要详略分明,说课的重点应多加篇幅,多说几句 。

【说课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对说课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 教材分析正确、
透彻。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
2、理论性原则。说理精辟,能灵活 运用学科理论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并
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体现出较高的理论素养。一方面要有理 论指导。对教
材的分析应以数学学科基础理论为指导,对学情的分析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
指 导,对教法的设计以数学教学论和数学教学法为指导,力求所说内容言之有
理、言之有据。另一方面,理 论与实际要有机统一。

2


3、逻辑性原则。说课时要做到结构严 谨、层次分明、表达清晰、说理严密、
前呼后应。
4、创新性原则。这一原则是说课的灵魂, 也是衡量说课质量的重要标志。
即,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你无我有,你有我优, 让人耳
目一新。

【说课的内容】
1、 说教材。
(1)介绍 教材的来龙去脉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说课中教者首先要阐
述所备、所上的数学内容的来龙去脉,分 析本节课在整个一节、一单元乃至整个
小学数学全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课 时教学内容。
(2)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
教者 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说课中要避免千篇一律地提出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计 算××习题”一类的套话,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方面分析、制定教学目标 。
(3)说本课教学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教例是如何展示教学内容的,教材
叙述语言与例题 怎么搭配,按什么顺序展开的例题与习题的分布类型,其中的重
点难点内容是什么。
2、 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运用。
说学法。教给学生什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和学习习惯,以及为什
么这样做。
3、说教学程序。
说出自己教学思路及理论依据,课堂结构、教学媒体的合理运用,实验设计
及板书设计等。 < br>一般数学课的说课材料可从这三个方面去准备,但也不是面面俱到,这几个
部分不是简单的罗列, 我们在思考说课内容,陈述说课内容时还应做到以下基本
要求:
1、依据教学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分析学生。
2、说明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思路。
3、说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策略。

3


4、说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使用。
5、说明优化教学过程结构的设想。

【说课的方法和技巧】
只要我们的老师深钻“纲本”,细研方法,优选习题,精琢程序,就能保证
说课质量。
1、如何说好课
(1)要明确说课的目的,根据说课的目的确立说课的形式。
(2)了解说课的程序,明确说课的流程。
(3)要精心构思,不可信口开河,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要说透如何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这一教育教学原则。
(5)要抓重点,抓关键,讲究“省略”,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2、 说课技巧
(1)说“清”教材。
教师在说课前应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中的基本概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等,
把它作为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结构以及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对这节
课内容进行 追本溯源,找到他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看看数学课程标准对这个内
容的要求,牢牢把握课程标准与教材 的关系,把课程标准与教材紧密结合起来,
反复揣摩编者的意图,把握教学要求,合理确定教学目标、重 难点。
“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分析清楚明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剖析教材 ,课时安排,明确目标。
(2)说“对”教法、学法。
这个方法既包括教师实施教学目标的 教法,又包括学生在这一节课上要掌握
的学法。说课时必须要“实”,要对路,对准学生的学习思路。可 关注学生已有
的知识经验、学习的方法技巧、个体发展和群体提高这三方面内容。
(3)说“精”教学程序。
说出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环节;说出处理教材、教法和学生实际 之间联系
的方法;说出对每个环节、每个层次、每个步骤的设想和安排及这样设想和安排
的依据 ;说出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好关键点的理由和方法;说出习题
设计和板书以及设计的意图、目 的和理论依据。
一般可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教具学具准备,设计思路,教学流程,板书设计。

4


(4)说“准”练习安排。
习题的设计,既要准确体 现该节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又要体现以促进
学生发展为宗旨,考虑到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做 到分层设计、区别对待,
真正体现让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的数学发展。

【说课应注意的问题】
1、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说课稿。在备说课稿时多问几个“ 为什
么”。说课稿不宜过长,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为宜,把握要求、容量适当。
2、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
教”。
3、 说课的理论依据要随说课的步骤提出,使
教例

教理
水乳交融,有机
结合。
4、应掌握详略,突出重点,避免空泛,力求实在。
5、展现专长,突出特色。

小学数学说课模板
各位评委老师( )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
难点、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 )是( )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 )年级( )
册第( )页至第( )页的内容 。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经过 前面的学习,学生
已经认识了(

),学会了( ),本课将进一步学习(
),教材注意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的提出( ),
)。学好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
)知识的
并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同时启发学生(
生理解并掌握(
基础。
二,教学目标
),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
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 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
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5


⒈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
对比等学习活动,认识( ) 、理解(
),探究和发现(
),掌握(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⒉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动手实践 能力;
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 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
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自主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本课
的教学重点是:(
)。
);教学难点是(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以
情 景教学法、观察发现法为主,以多媒体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注
意创设情景,设计启发性思 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更直观地学到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
说学法
1、 根据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
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达到人人学数学的目的。
2、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 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
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 愉快的学习环境,易
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的乐趣。
五、说教学过程
小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 见解。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
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
学到知识。同时,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
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即: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探索交流,解决
问题——巩固应 用,内化提高——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6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不仅能使学生很快由抵制状态进 入兴奋状态,还能使学生把知识
的学习当成自我需要,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因此,我首先播放根据教材 内容自
制多媒体动画,引出课本主题图。接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出与有关的数学问
题。教师 指出本课要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是:( )。从而激发学生
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快速的进入学习高潮。
第二环节: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 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一教学理念,在本环节中,我前后组织学生进行了几次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保持高度学习热情和探究欲
望的活动过程中,始 终以愉悦的心情,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
生的探究能力、分析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 新意识、参与意识;让学生在体验
成功的同时也掌握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实 现自主体验,
获得自主发展。]
第三环节: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课本做一做及练习
( )的题目加 以整理和归类,有针对性练习。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
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 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四环节: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一环节,我利用课件展示以下几个问题:
今天 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感想?你还有什么疑惑?你
感觉自己今天表现如何?你感觉你组 内的其他同学表现如何?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学生充分发言,交流学习所得。
[本环 节的设计意图是先让学生自评,然后互评,最后由老师表扬全班学生,
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 他们更加热爱数学。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增强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 精神。]

7


六、说板书设计。
科学的板书设计往往对 学生全面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
倍的作用。本课的板书设计包括:(


)。这样的板书设计既条理清楚、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同时又突出了本< br>课的教学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由于时间仓促,有很多不当之 处,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多
加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小学数学说课课例
小学二年级数学 《平均分》 说课稿
《平均分》这一节课是二 年级下册所学的内容,是建立的一年级学的简单分
类与二年级上册学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为今后学习各 种除法、除法应用题及分
数的含义打下基础。因此,这一课的教材中设置了活动情境,实际操作,想想分
分,巩固练习这样几个层次,完成对新知识的牵引,让学生由已知感受未知,从
未知探求新知。
鉴于以上原因,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分分摆摆的操作,了解什么是平均分及 怎样分才是平均分。让学生在
脑海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并由此粗浅的感知除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3.能用学到的平均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为此我还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是平均分,而难点则是平均分的分法。
我在设计本堂课的依 据的理念是:新课标指出每一堂课都应该以学生为中
心,以探究为手段,积极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培 养学生各种能力为目的,最
终让学生形成一种新型的数学思想,养成数学能力,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关系, 解
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碰到平均分的机会很多,所以已粗
浅的接触了此 类知识,脑海中已有浅略的表象,但却无系统的理念体系,这节课
的目的就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升华。
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设计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学课文,探索新知 ;巩固练习,加深理解;课堂小结;课堂练习这样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8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即为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起始阶段的兴趣就尤为重要,它不仅能牢牢的抓住学生的
心,而且能缩短 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趣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
个导入:
课件出示3只小猫正在吵架的情境:
劳动节到了,猫妈妈交给三只小猫的任务是浇12盆花。
小花猫说:我浇离我近的两盆,其余的你们分。
小白猫说:小黑猫个儿大,多浇点儿,浇6盆,其余的我们浇。
小黑猫说:我们还是一人四盆吧!
叫学生当裁判评评谁有理,谁的方法最公平。
在 这个情境中,二年级的学生很天真,可能不同的人会认为不同的猫有理,
但一抛出“公平”两字,自然的 会想到是小黑猫,那为什么公平呢?原先凭学生
的旧知可能会有个模糊的表述,但学了新知就会更清晰明 了,从而由此导入了新
课。
(二)自学课文,探索新知。
指导学生自学例1,找出新知,汇报交流。
这里我先让学生带问题看例1:他们在干什么?看 着他们分的你有什么要说
的?你有办法比他们分的更好吗?你睁大眼睛找找,你能从例1中找出今天老师
要教给你们的新知识是什么吗?
之后汇报交流。
怎样分是平均分是一个重点,让学 生“先看图”、“先理解图”,把揭示新
知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获得一种自豪的体验,这样在看看 学学找找中更容
易接受这个“平均分”这个在学生实际生活中其实已经接触较多的知识,并把它
抽化成一个概念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概念体系的升华,让学生在脑海中深深
烙下:每份同样多,才叫 平均分。
课件出示劳动节第二任务:美化校园。
小花猫:把10棵树种到5个花坛里,每个花坛几棵树?
小白猫:15朵共插到3个花盆里怎么分?
小黑猫:12张画贴到三个走廊里。
叫学生到投影仪前把自已的分法一一演示。

9


这里主要 解决平均分的分法:可以1个1个的分,也可以2个2个的分„„,
这个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所以 借助了直观的多媒体演示,目的是让学生通
过操作,用直观的感知清晰的看清平均分的过程,在他们的脑 海中留下深刻的印
象。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判断题(叫学生判断这样是不是平均分)
检验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程度,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学生摆学具:师出题,叫学生用较快的速度平均分了。
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进一步掌握平 均分的分法,要求速度的原因是为了
让学生选到最为有效的分法。
(四)课堂小结。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哪问题?
学 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用,最后的小结不仅让学生回顾了平均分的概念,还让
学生把生活中的平均分找出来, 把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
有数学。
(五)课堂练习。
练习三 1、2、3或课堂作业本。留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是为了让学生更
有效的理解知识,同时也能反馈于 教师,让教师了解本堂课、本班学生存在的缺
陷,以使做到堂堂清。

小学数学三年级《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 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
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
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 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新
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 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
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
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

10


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
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
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 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
积极性。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
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 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
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 助直
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
学习中去。 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
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 ,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一、用自主探究,育实践能力 本次课程改 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
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 中心,
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基于
此,《分 米和毫米的认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
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 、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自主探究。
例如教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 1分米的尺,让学生
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现知识,
学习知识。
二、以层层引入,导数学新知 接受式的学习固然同样给了学生科学概念
的结论,却没有 给学生一个探索和探险的经历,学生随之失去了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机会。会发现学生 把知识“抛”得很快,究其原因,是学
生缺乏对教学知识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 识》时,对于
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关系,我们没有硬性灌输,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
经 验,知识经验出发对教师所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
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起新 的认知结构。
在比较、分析、推理之后,学生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也就是不同单位的长
度: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从而真正地运用所学知

11


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在认识毫米时,教师先让学生量一量数
学书 的厚度,问:“你发现了哪些有关毫米的知识?”当学生说出直尺上一小格
就是1毫米时,教师立刻出示 课件并引导问:“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让
学生来数一数,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师继续问: “那么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
度大约是1毫米呢?”请学生量一量,了解生活中一毫米厚的物体有哪些,加 深
对毫米的认识。
三、让趣味练习,促知识巩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 当
是富于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及交
流等等数学活 动。可是在稍显枯燥的练习中,如何来体现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如
何让数学练习也能深深的激起学生学习 的兴趣呢?我们设计了“小明的日记”
这一环节,学生在读日记的过程中发现了错误,笑声不断,教师就 因此而提问:
“你们笑什么?”学生指出各种错处而改正,整个改错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
极 的状态,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就让数学知识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
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 学的亲切,久而久之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和积极地情


小学数学六年级《比和比例》复习课说课稿
说课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义 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下册94至9
6页比和比例的复习。
一、 教材分析:
这一节课主要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成正比例
和反比例的量,以及 按比例分配和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等实际问
题。
比和比例是“数与代数”领域里 一段重要内容,教材在六年级上册安排了比
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及按比例分配问题的 学习,下册安排了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比例尺的知识和实际应用以及正、反比例的学
习。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掌握了除法和分数意义的基础上,
教学一些关于比的基础 知识,能够发展对除法和分数的认识,进一步沟通知识间
的联系,为以后教学比例打好基础。在学生具有 比和比例的知识,认识常见数量

12


关系的基础上,编排通过对两 个数量保持商一定或积一定的变化,理解正比例关
系和反比例关系,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学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数
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和态度 四方面来阐述,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
全面地发展。因此,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教材 编排意图,我确立以下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 的密切联系,培养
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渗透事物间
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交流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 培养学生
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
识解决 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3、知识目标:
(1)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
比和求比值。 (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 离和实际距离。
(3)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判断,并感受
表 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
(4)能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丰 富解决问题的策
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通过归纳整理,进一步明确意义,辨析特点,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二、教材处理及教学方法:
我 认为既然是总复习课,那么就不能简单地把总复习里的题目做完就算,而
是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 的整理归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所以课堂
教学中就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对学习的知识内容 进行搜集、整理、归纳,
通过开展讨论交流、分析比较等学习形式,感受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
异同,体会数学知识在不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思考等自主学习
的过程中巩固知 识、培养能力、形成技能。

13


1、说教法。
根据本 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预习法、整理归纳法、讨论法、
举例说明法、及查漏补缺法。这样 设计的理论根据是:
第一,复习课讲的内容基本上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布置学生预习,可以发
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学生通过预习也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的理解,能收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第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进行回顾整理,把学过的知识按一定的
模式予以分类、整理,以求系 统连贯,有利于学生的复习与提高。
第三,举例说明法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当学生对某些概念、规 律或方法
描述不清楚时,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的数学思
维再上 一个台阶。
第四,讨论法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复习中的疑难问题,提高复习效果。同
时也便 于教师及时掌握复习过程的反馈信息,以便更有效地调控复习的进程。
2、说学法。
复习课 的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让
学生自主学习。因此要把教法融于学 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因此在本课教学
中,我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前回顾整 理、课堂展示汇报、
小组合作整理、相互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发挥团结互助精神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
递、迁移和融合,发展 能力,训练思维。
三、说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课前布置学生进行自主复习,课上 首先让学生说一说根据课前的自主复习,
对比和比例已经有了哪些了解,然后采用列表的方式加以对比, 搞清比和比例的
意义和基本性质。再重点组织学生讨论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引导学生沟通比
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规律的联系。接下来讨论比的知识有哪些
实际运用,引出按比例分 配和比例尺的知识。接着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成正比例和
成反比例的量,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练习, 以进一步丰富对正、反比例的
认识。最后进行综合练习。

14


教学流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课前复习:
布置复习题:关于比和比例你知道了些什么?用比的知识可以解决哪些实际
问题?比、分数和除 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
质、商不变规律有什么联系?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 正比例或反比例?等
等。
课堂上我主要采用边整理知识点边巩固、对比练习的形式进行复习。
1、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
一上课我直接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复习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然后提 出:通
过课前的复习,你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
让学生充分汇报、交流,在汇 报时请学生具体说出比和比例的意义、基本性
质以及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等。
然后我进一步提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能更清楚比较比和比例的区别和
联系呢?
从而自然引出:列表法,从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三个方面来比较它
们的异同。(投影出现下图, 并逐一填充)

意义
比 比例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
的比。 做比例。
各部分名称 90 : 60 = 1.5 9 : 6 = 3 : 2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内项
外项
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 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
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比值不变。
化简比的依据。 解比例的依据。
我接着追问: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分别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出化
简比和解比例。

15


求比值和简比是容易泥淆的知识,所以复习时重点解决它,先 让学生回忆两
者的联系和区别,在理论上加以区分,然后马上进入快速练习,练习一组化简比
和 求比值,求比值4:25= 化简比4:25=
在具体操作 中,进一步强化了两者的意义、方法以及结果表示上的差异。最
后,从求比值和化简比的一般方法,以及 练习结果进行分析,再一次上升到理论:
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而化简比的 结果仍是一个比,
当然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但是决不能写成整数或小数。这样的反复,才能
避免学生在这个知识点上的泥淆不清。
接着出示练习第3题,先让学生按要求写出一些比,再估计写 出的这些比中
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通过计算加以验算。这里的估计既可以依据每一个比
中 前项与后项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依据相应长方形图片的形状,因而这个活动既
能帮助学生复习比例的意义 ,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与比例
的内在联系。
2、复习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和区别
根据学生在汇报中提到的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教师 追问:比和分数、除
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让学生口答关系,并举出实例加以证明。这样,先抽象概括,再具体说明,既照顾了复习时的思维特点,也兼顾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语言表述时,指 导学生规范地叙述,同时投影出示,完毕后,追问:我们能
用字母的形式表示它们的关系吗?这种方法既 形象、清楚地表示了它们之间的关
系,又强化了代数的思想。
学生答毕,板书:a:b=ab =a÷b (b≠0)
然后及时练习:6:( )=( )÷12=0.75=15( )强化对它们联系
的运用。
再次追问: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规律有什么联 系?从而
让学生发现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复习比的知识的实际运用(按比例分配、比例尺)
复习了比和比例的基本知识后师还要提问:用比的知识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
题?

16


从而引导学生列举出有关“按比例分配”、“比例尺”、“图形的放大和 缩
小”的例子,以便学生体会比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的应用。
学生回答后,依次出示练习第6、 10题,进一步加强对按比例分配和比例尺
的复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将在图形与变换中复习,第6题第 (2)题要让学生
再说一说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时,通常应该怎样想。

第10 题先让学生
说说比例尺的含义,线段比例与数值比例尺的互化,再启发学生充分利用提供的
线段 比例尺用简便的方法求出相应的实际距离,也可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比例尺
和量出的图上距离,先用字母 表示相应的实际距离,再写出比例式,以进一步沟
通比例尺和比例的联系。
4、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
复习正、反比例时,由于是本学期刚学过的内容,学生印象还较深刻 ,所以
可以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什么是成反比例的量。然后让学生说说自
己在学习 这部分内容时,觉得最困难的地方是什么,再组织大家一起来帮助同学
解决困难,这样既有针对性,又激 发了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在复习正反比例时,
要让学生掌握用表格,关系式,图像等各种方法来表示数量 变化规律。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动性,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接着出示练习第7题,首先让 学生说一说每张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中
一种量变化时,另一种是否也随着变化,然后再引导学生具 体考察表中每一组对
应的两个数的关系,并作出相应的判断。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对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认识,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以及成什么比例的基本思考方法。
学生回答后,追问: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正反比例的关系吗?
学生答毕,板书:xy=k (一定) xy=k(一定)
这时可师追问: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回答时,列表出示。
再出示练习第8题,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以及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直接
进行判断。
5、综合练习。
整理与复习离不开必要的练习,因此我设计了一份“《比和比例》过关测试< br>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17


习题设计原则:1、不能简单 重复新课学习中的习题,要避免简单机械重复
的无效劳动。2、既要重视有针对性的单项练习,也要注意 综合性的练习,要有
一定的综合性和挑战性。3、在内容和要求上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整理与复习课的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创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
新能力。试题如下: (部分学生由于答题能力问题可能不能答完,可作为家庭作
业完成)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在教学中,如何调控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之间的
矛盾,如何求得学生个性与共性的共同发展,如何形成自 己独有的教学风格,
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期待通过今天的学习与交流能够得到各位专家的指
导和老师们的帮助,我也相信,通过不断的思考与学习,我们教学中的遗憾会
越来越少。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多提宝贵意见。


18

西京大学-关于秋的成语


北京市公务员面试-仓管员职责


高考估分-2019感动中国人物


蜀道难翻译-商丘师范学院教务网


东营人事考试网-我们的地球村


我的心爱之物作文-安慰女朋友的话


工商管理专科论文-作文我的老师400字


江苏高考作文题-看云识天气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