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巡山小妖精
682次浏览
2020年09月07日 17:1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安徽省中考试题-摘抄大全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数一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题目是《数一数》。下面我将从教材、 教法、学情、学法、教学过
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数学九年义务教育第一册第一课的内容——“数一数”。 我们知
道,一年 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大多数儿童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
100以内的数,甚至会 写,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孩子
们的头脑中,还未必有10以内数 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以内数的概念,
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 础。但是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
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 ,观察能力有限,表达能力有限。
《课标》提出“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 数感和符号感,发
展抽象思维”。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本节课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的起始课。 主题
图是一幅乡村小学开学时的情景,表面看起来好像跟数学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在教师的引
导下,学生会通过观察发现,所看到的一切只有通过数才能描述清楚,而且要经过组织才能
汇报得井然有 序。这正是培养学生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平淡处创造精彩的数学素养的开始。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 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能够运
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 数数的方法。
本节课的难点是:用较为简捷明了的数学语言来汇报所看到的物体的数量。
二、教法和学法
很显然,在教法和学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 1 -



1、动手操作学习。“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 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
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 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 br>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三、教学过程
1、谈话交流,自然过渡。
轻松的谈话交流是拉进师生较好的途径和方法。因此,本节课开始 ,我以谈话的方式
进入课程,会显得比较自然有效。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从现在开始 ,你
们将和老师一起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数学知
识 ,可能有同学心里纳闷儿:数学有什么用啊?老师给你举一两个的例子吧,小的比如用
钱买东西,大的如 控制宇宙飞船上天都要用到数学知识。所以,数学是很有用的知识,学
会它你们可以知道很多事情,还能 增长本领,会解决很多问题。我们的数学书上有许多有
趣的游戏和活动,那可是一个神奇的数学天地呀! 同学们,你们愿意学好数学吗?只要你
们爱动脑筋,多和同学老师一起交流、讨论,就会发现数学是多么 的生动有趣!当你们感
到自己的本领一天一天地增长时,该是多么愉快呀!
2、层层推进,学习数数。
(1)口头数数
你会数数吗?(分三个层次进行) 从1数到10,试试看。伸出两只小手,同桌之间
相互数一数有几根手指。 集体交流:先请几个会数数的同学数给大家听,再请不会数或数
得不好的同学试着数几次。
(2)看图数数
①激发观察兴趣看书第2——3页彩图。教师启发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 上画的是
什么地方吗?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这是一个富裕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同
学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请同桌相互说一说。接下来
全班交流,注 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我在这里随时提醒学生:还有什么?由此自然过渡
到下一个环节
②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数目从大到小的顺序
数出图中 事物的个数。一次教学数出数量是1的人和物;其它数量的人和物。这里仅介绍

- 2 -



1的教学。一面国旗、一位老师、一座教学楼等。学生回答后,教师及时指出 :像这样,
一面国旗、一位教师、一座教学楼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同时在国旗图案旁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在教学数其它数时,注意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有四个同学在小小气象 站观测时,
要及时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
③认读1——10各数。10个物体都数完后 ,让学生再对照教材第4——5页看一看每
一个集合圈里的物体的个数和旁边的数。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这些数。 为进一步强
化孩子们对数的认读能力,我在这里随机出示数字卡片1——10,请学生抢答。
④猜数游戏 背对抢答学生出示1——10的卡片。允许学生提示:“猜得太大了,大了,
小了,很接近了„„” 学 生在帮助下所猜出的数不断接近目标数,直到猜中。猜数游戏的
设计意图在于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得课堂 气氛热烈、愉快。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使知识
在有趣的活动中得到巩固。
⑤数身边的物体。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
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 我设计了这个供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环节,让学生
自己寻找身边的物体,并且用数量来加以描述,使学生 的知识及时得到内化,进一步使学
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3、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完成小结。
四:板书设计
本课采用图文结合式的板书。这是依据儿童的 形象思维占主导优势而设计的,板书是
随着学习内容的先后出现的,用简笔画画图,图上的字,词是用贴 字卡的形式出现,通过
可爱的图象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增进学生记忆的加强。
五:说课综述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3、倡导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做到了既突出重点,又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 3 -



说课稿《1-5各数的认识》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 的题目是《1-5各数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情、学法、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 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
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 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
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 物和学生的操作
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 认
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 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
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 会写这5个数。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 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
此情景的创设要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电脑出示“野生动物园”的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 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
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举例说明法

- 4 -



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1—5中 的任意一个
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3.发现法
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发给学 习小组一些圆片,让学生自己摆一摆、
比一比,通过摆圆片,让学生发现在1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 2,在2的基础上再添上
1就得到了3,从而了解数的顺序,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师的作用是组 织发现活动,
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三、说学法 < br>《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
及合作交流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
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 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观察法
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 法。例如,教学主题图时,
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什么,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 ,你怎样看就
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呢?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
法。
2、实践操作法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 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
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通过学生动 手摆圆片,
亲身感知、体验数的顺序,从而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br>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1、图片引入,让学生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要怎样看就 能做到又快又不会丢,明确要按
一定的顺序观察。这样教学设计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孩 子爱玩的特点,积
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
1、从图过渡到数。同学们都说有1头大象,那么,除了大象,还有什么也能用1表示,

- 5 -



找找看。
2、同样的思路教学2—5各数的 认识,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数字来源于生活,从
而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 )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数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后,设计游戏,让学生在
自己身上、教室里、家 里找一找、数一数,并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
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 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1、认识数的意义以后, 让学生自己摆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
的?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相邻两个自 然数相差1。
2、认识数的大小以后,进行猜数游戏,如5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还有可能是< br>几?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
3、最后学习写数。写数是本 堂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学
生对1——5各数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导学 生规矩、工整的写数。这一教学环节就要充
分利用电脑软件的直观性,清楚的显示1——5各数运笔的轨 迹,先让学生观察、感知,再
通过描红、独立书写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板书设计: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得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说课稿 《认识立体图形》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 题目是《认识立体图形》。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情、学法、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 课堂教学设想:
一、理解教材
《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 ,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
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 初步认识。因
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前。
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
中学 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

- 6 -



二、学生分析
儿童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 动的,这有利于增进他们对所处环
境的认识,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儿童在很小的时 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
状的物体,关于形状,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需要 进一步
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拟定目标
根据教 材的编排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定为:1、
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
几种物体和图形(这是知识与技能方面 的目标);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
初步的空间观念(这是数学思考方面的目标);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
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这是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四、学法与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一、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仔细 观察,更
要多动手操作;二、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三、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br>学以致用。“教”是服务于“学”的,与这些学法对应,教师该做的是:一、准备大量的实
物和模 型,为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提供材料;二、营造好学习氛围,组织好活动,引导学
生积极参与活动、主 动探究;三、适当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 br>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喜欢蓝猫,我先出示漂亮的蓝猫图片,然后说:小朋友,今天聪
明的蓝猫来 和我们一起上数学课,咱们每个组的桌上都有一个袋子,这是蓝猫给大家的礼物,
看一看是些什么?蓝猫 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看哪个组的小朋友放
得又快又好。
这里用蓝猫 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引入课题,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并能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小组活动,操作感知

- 7 -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小组活动,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2)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 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
称。然后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 柱的模型,让学生认一认,并与相应的实物归为一类。
经过上面的活动,学生有了一些感性的经验,这 时教师揭示概念,出示一般模型,帮助
学生将感性认识抽象化。
2、摸一摸,感知特征。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这些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在小组内交流。
(2)在班上汇报交流。
亲自去摸一摸,可以加深学生对几种立体图形特征的体验,和同学的 交流有利于丰富对
这些立体图形的认识,在以上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图抽象出模型图
教师以一句“蓝 猫放映的时间到了”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投影屏幕上来。通过幻灯片,
从一个个实物图抽象出长方体、正 方体、圆柱、球的一般模型图。
前面的两次小组活动,以实物和模型为研究对象,学生通过观察、操作 ,对几种立体图
形有了比较多的感性、直观的认识,这时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再过渡到模型图,逐渐抽 象,
为的是促使学生形成几种立体图形的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记忆想像。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让学生辩认,将这些图贴在黑板上,
让学生拿出相应 的实物。
(2)让学生闭上眼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并用手比划。
(3)两人游戏:猜一猜
一人闭上眼,摸一摸别人给出的一种实物,判断它的形状。
这一组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四种立体图形的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
念。
3、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安排这一环节是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 8 -



(四)、游戏中体验特征
1、推一推
2、搭一搭
3、摸一摸
用游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对几种 立体图形的特征有更丰富的
体验,并能培养动手能力、合作能力。
五、板书设计: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得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六、说课综述: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我充分挖掘了生活资源,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 系。突出
了实物感知,动手操作等活动,通过适时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好奇、质疑、讨论、整理的学习情景中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积极有效的评价手段充分激发了
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

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分类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分类》。
一、说教材
《分类》是九 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它是
在学生较少的相关生活经验的基 础上进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
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事物的 功用进行分类,最后能够根据客观事物抽象、
本质的特征进行分类的能力,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材是以文具店的情境图导入,但我认为一年级小朋友年龄小,很少具有去文具店购买
文具的相 关生活经验,所以对于文具店这一情境并不熟悉,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不利于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 行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兴趣。
于是,我根据小朋友非常喜欢跟大人逛超市的心理,让学生跟随老师的 镜头一起逛本地
的大型超市——比一比超市,创设情境导入,并在这个情境主线的贯穿之下,开展由浅入 深
的分类操作活动,由观察、讨论方法,到能够按照单一标准分类,最后发现物品能够按不同

- 9 -



标准进行分类,活动中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 的认知主动性,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
学会分类,掌握分类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概括能力。
基于以上的设计思路,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知目标:让学生通过操作实物或实 物图片,能够选择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掌握分类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 分类摆放物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
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课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难点在于学生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
分类。
二、说教法、学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因此本节课 在教、学法
上突出了以下特点:
1、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 充满着数学。本节课我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
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 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
础。
2、参与合作,在交流中学
交流与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本节课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操作
与讨论交流来发现 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三个教学程序:情境导入——探索新知——实践应用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分类。
课前谈话:“小朋友们平时都喜欢做什么呀?”小手举个不 停,“去公园”,“看动画片”、
“逛超市”……一个个稚嫩的回答从孩子们口中急切地蹦出来。 “老师也喜欢逛超市,今天老师邀请你们一起去逛超市,好吗?”接着播放比一比超市的
录象画面, 本来坐得很端正的孩子一下子兴奋起来,他们兴高采烈地观看着,交流着,享受
他们体验、交流的快乐。
观看完后,我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洗洁净是怎么摆放的?这样摆放你觉得怎么

- 10 -



样?”孩子们纷纷把自己看到的及感受到的和大家进 行交流。最后我揭示课题:要想把物品
摆放整齐,方便找寻,就要把它们分类摆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 学习怎样把物品分类。
(二)探索新知,探究分类方法
1、在刚才的讨论交流中体验到生活中需要分类,教师适时出示课件。
(一个房间里到处凌乱不堪的物品,有衣服、文具、杯子、玩具等)
教师简单介绍课件内容, 让学生认识到房间的物品需要进行分类整理,从而激发他们主
动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小组内 交流后,派代表上展示台操作课件,进行分类整理。随着学生的操作,
房间里各类凌乱的物品都回到了各 自的位置。
紧接着教师提出疑问:“你对这样的整理结果满意吗?”马上有眼尖的学生发现衣物混在< br>一起,还可以进行细分,上衣与裤子应该分开摆放。
2、实验操作。(细分)
(1)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五组物品:铅笔、玩具、茶杯、衣服、鞋子的图片,让学生进
行实物的第一次分类。小 组讨论热烈进行着,学生与同伴们交流着,操作着,对同一类物品
进行第一次试分类。
分好后 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投影台展示自己组整理分类的结果以及分类的方法,请其他
小组的同学互相评价。
师:你觉得他们组分的怎么样,为什么?
(2)师:桌面上的物品经过小朋友们灵巧的双手整 理,既美观又便于我们寻找,真不
错!请大家再想一想,你们手上的东西除了可以像现在这样分,还可以 怎么分呢?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动手开始进行第二次不同标准的分类。
在讨论 中,每组学生多找到了好几种不同标准的分类方法,讨论越来越热烈,教室气氛
十分活跃,孩子们都为自 己能不断有心得发现而兴高采烈,兴奋不己。
接下来,教师还是请小组派代表上展示台汇报方法,并相 互评价。学生们在小组互评中
得到启发,又对物品进行重新分类,大大激发了学生不断探索、积极主动学 习,探究的兴趣。
最后教师进行鼓励性、总结性评介。
3、教师小结:看,刚才又脏又乱的房 间现在变的多整洁多美观啊!主人回来一定会感
谢你的,为自己感到骄傲吧!希望你们以后可不要像房间 主人一样,要做一个爱干净、会整
理的能干的好孩子哦!
(三)实践应用,延伸知识

- 11 -



师:超市的果蔬专柜里又进了一批新鲜蔬菜和水果,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摆放,好吗?
展示模拟 货架,每个小组分发一袋蔬菜、水果图片,请学生以组为单位把手中的图片进
行分类摆放,贴到对应的货 架里,最后同学间互相评价,活动结束。
四:板书设计
本课采用图文结合式的板书。这是依 据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导优势而设计的,板书是
随着学习内容的先后出现的,用简笔画画图,图上的字, 词是用贴字卡的形式出现,通过
可爱的图象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增进学生记忆的加强。
五、说课综述
本节课,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按单一标准、不同标准的分类方法,体验到分类在 实际生
活中的应用,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让我
们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共同提高,共同成长!谢谢大家!




说课稿 《6和7的认识》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 题目是《6和7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情、学法、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 课堂教学设想: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 元第一小节
6和7的认识及加减法中的用数学部分,主题图为课本47页插图:金色的秋天。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教材集中安排了 一组
以“金色的秋天”为题的“用数学”的内容,包括两道例题和一组“做一做”的习题,练习中的13
题《美丽的小湖》也是类似的题目,其内容都是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教材 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
本节内容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 12 -



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 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整个
知识网络来看,它也标志着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开始,是向后面的文 字应用题过渡的桥梁。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教材,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
2、技能 目标:会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 数学的乐趣。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向学生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从< br>而促进学生在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本节课的重点是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提 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其中,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
意义是关键所在。
对于教材重难点的确定,我是通过如下两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的:
1、从教材知识点分析:6和 7的加减法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同时它又是进一步学习8
和9以及10的加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 2、从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分析: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通
过观察图画, 分析并叙述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进而选择正确算法,还是一个比较抽象
的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主要采取了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和直 观演示相结
合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共分四大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针对一年级学生纯真幼稚、富于幻想的心理特征,我创设了如下情 境:同学们,你知道
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对,是秋天,秋姑娘呀,正忙着给勤劳的人们送去丰收和喜悦呢 !看,
她给咱们每个小组也送来了一份礼物(电脑出示)你能根据算式猜想一下,这些礼物各属于
哪个小组吗?要解决这个问题,需用到哪些知识呢?我设计这个环节,意在激发学生兴趣,
借此复习6 和7的加减法,为后面学习它的应用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
利用这些知识,还可以 解决哪些问题呢?好,咱们还是随秋姑娘一起去大自然中转一转,看
一看吧!(出示插图,导入新课)

- 13 -



(二)放手学生,探究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和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
1、让学生对着插图,进行观察和交流。
具体做法是:先引导学生由近及远或者由远及近有序 地观察,借此培养他们初步地自主
学习的意识,至于学生观察到什么,我不去做过多限制,不管是蓝天、 白云、还是房子、小
草,这些都是学生利用双眼来认知大自然的宝贵素材。
接着安排小组交流 观察的内容,并尝试提出疑难问题,在互通知识中,也给每位学生提
供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
然后,由小组代表在进行交流,并提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做到知识共享。
而这观察、 交流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感悟体验的过程,学生从中感悟到自然美、家乡
美,进而激发起热爱自然、热 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是教师用空洞的语言所不能替代的。
2、教学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作 为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我在与学生一起观察、感悟的过程中,有选择地解答一
些疑难问题,并最终 将重点巧妙地引到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教学上,比如说:图中还有哪些
你以前从没见过的数学符号?你知 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吗?或者说:老师这儿有两个新朋友,
你想认识一下吗?这些导语都是可行的。 接下来,我主要借助多媒体演示,先引导学生分别认知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明确大括
号表示把两部 分合起来,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在演示中,注意把大括号的尖朝向各个方向,
以避免学生认为大括号的 尖总是朝上的误区。自制教具演示也是可以的。再引导他们理解大
括号和问号合在一起表示的意义,并能 对着情境图叙述完整的图意,互相反复交流,直至明
确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在引导学生叙述图意的过程中 ,其实已孕伏了应用题的结构,即两个
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这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应用题是非常有益的 。
3、针对提出问题,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在学生理解了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之后,能够明 确这幅图要求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学
生,也就是把男生和女生合起来,根据加法的意义,应该说不难解 决。用左边的4人加上右
边的2人,一共6人,或者用男生2人加上女生4人。但我决不就此满足,而要 深挖教材,
引导学生列出多种算式,如扎小辫的3人加上不扎小辫的3人;低头的1人加上不低头的5< br>人等等,打破了原先只用左右两堆求和的思维定势。这样做,我认为有利用于学生多角度地
看问题 。况且,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当然算式的选择也得视题
而定。

- 14 -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并与第一幅 图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不
同之处,自己去表述图意,如有困难,可小组合作交流,教师没必要过 多讲解。如此反复之
后,明确要求的问题是还剩几个向日葵盘?是求一部分,根据减法的意义,应该列式 为7-2=5。
利用电脑的优势,我也可将问号移到另一边,引导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7-5=2。这 是两道
容易混淆的减法算式,应加以辨析。而当问号移到算式中得数的位置时,这幅图则有上述两
种列式。这两道应用题的教学,意在让学生从中感悟两点:1、问号的位置决定着列式方法。
2、问号 既然是要求的问题,那它必定是算式中的得数。同时辅以清晰明了的板书设计,以
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所学 知识的理解。至此为止,我认为本节内容的重难点已真正突破。
4、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有了刚才的分析验证,对于做一做中的两道题目,我放手学生自己进行辨析,从中选择
合适的计 算方法。在全面搜集学生信息的基础上,我也要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
学思路。
(三)应用新知,培养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课本51页插图《美丽的小湖》与前面的 知识点是类似的,因
此,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对着图画进行讲故事比赛,如《小鸭的一家 》、《小
青蛙比本领》、《小金鱼找朋友》等等,以加深学生对图意的理解,从而能够正确列式解答问< br>题,并辅以可行的奖励机制,如评选故事大王、速算冠军以及优胜小组等,意在让学生从中
感受到 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逐步培养自己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时机可对
学生进行爱护动物、 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当然,这项活动也可视教学情况放到第二节课或
者课外进行,毕竟,新理念下的课 堂教学应该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
(四)及时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总结,引导学生发现 庭院里有数学、田野中有数学、小湖边也有数学,感受到生活
中处处有数学,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在日 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周围还有哪些地方也有数学,
比一比,看一看,谁是爱数学的小博士。这样,就将学 生的知识从课堂引向课外,从而体现
了“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的新的教学理念。
四、说课综述
总之,我在教学中,不光利用多媒体,还要利用多种媒体,使知识由浅入深,由 易到难,
注重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我相信,这“金色的秋天”会让孩子们拥有一份沉< br>甸甸的收获!
好,我的说课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15 -



说课稿《 “8和9”的认识》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题目是《8和9的认识》。下面我将从 教材、教法、学情、学法、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把8和9的认识放在 同一节
课中完成,编排与前面6和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是要求更高。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
资源虽不如6和7明显,却更丰富。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
题的生动 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数数外,还体现
了环保教育的主题。8 和9的序数意义仍是采取6和7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让学生更具体
地感受几和第几的意义的不同。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体会8和9的基数的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
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二、教法和学法
很显然,在教法和学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动手操作学习。“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通 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 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
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 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
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 氛围。
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三、学生分析
低年级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渴望动手参与的愿望强烈,教学

- 16 -



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入。
利用书上的主题图,引入8和9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 热爱情感和培养学生对
城市环保的责任感。
(二)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
1.教 学主题画。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主题图为师
生提供了数量8和9的物 体有:
(1)校园两旁有8棵树。(2)花坛里有8朵花。
(3)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4)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5)有8个同学和一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6)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学 生数以上“8”和“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
定的方位、按 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 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
(如从上到下)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一个记号。
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作业。
拿出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先 在小组内向同伴们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
全班展评。最后全班同学都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室 四周并自由交流、评议。
【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感受8和9的数的意义,形成良好的 数感,同
时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
3.摆学具。
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三)教学8和9的顺序。
1.课件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当拨到第8颗、 第9颗算珠时,算珠
闪动变颜色。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课件出示直尺图:
教师将教材中直尺图里的括号作了一些调整,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 ~9各数的顺序。
填好后再让学生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最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学生看着直尺上的数, 提几

- 17 -



个问题,让学生互问互答。
(四)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
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说快速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观 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地数出
每幅图的点子数。】
2.比较7、8、9的大小。
请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 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
有以下6种:
7<8 8<9 7<9 8>7 9>8 9>7
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 没有像教材中那样直接呈现,而是让学生任意选择
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五)教学8和9的序数含义。
1.做改编题(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练习纸)。
左数第8盆开了( )朵花。
开了8朵花的是第( )盆。
给左边的8个花盆涂上红色。
给从左数的第9个花盆涂上绿色。
【教材提供的这部 分内容过于简单,而在认识6和7的序数意义时,有一部分学生对几
和第几的感受有些模糊,所以将这部 分内容作了些调整,设计了将8和9的基数、序数含义
揉合在一起的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弄清8和9的 序数含义,又将它与基数含义区分开来,
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2.把做好了的练习放到实物展示台上展示,讲评。对完成好作业的学生,教师给予鼓
励。
(六)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对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要求学生把调查实践作业和课堂上得到的奖励,课后收录到成长记录袋里。)


- 18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10的认识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10的认识》。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 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抽象出数
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 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10
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 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
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 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
认识和掌握。
(3)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情感。
3、教学重点:
掌握10的数概念和10的组成,体验数学在身边。
4、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10的组成。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袋
二、说教法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情境,多媒体直观演示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10,建
立数感。

- 19 -



2、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认识规律,本课的教学从直观到数学抽象,从生活到 数学,再
从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
三、说学法
注意 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交流中,体
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 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整节课以小朋友们为国庆节学校所举办的活 动而积极准备为主线,贯穿始终。通过多媒
体形、声、色、动的功能,吸引并引导孩子们在教学情境中, 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
去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魅力。同时增进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
(一)创设情境,引出“10”
国庆节即将来临,学校为庆祝祖国的生日要举办放飞和平鸽的 仪式。一3班的老师和同
学正在为活动而做准备,一起去看看!——出示主题图
(良好的开端 是成功的一半,所创设的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
与兴趣。)

(二)观察、操作,认识“10”
1、引导观察从主题图发现了什么?并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初步认识10。
2、多媒体情境:吴瑾同学为学校准备了一大堆气球,数数,是几个?怎么数的?
揭示课题:10的认识
3、动手操作,从学具袋中取出10根小棒。
4、联系生活,找找有关10的事物。
(新课程倡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由具体 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
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表示事物和数在交流中 的作用,初步建立
数感。这个环节,通过数一数,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 数的
过程。找找身边的“10”,给每个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活动平台,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可以举出许许多多有关10的例子,感悟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三)演示、思考,学习10以内的顺序和相邻两个数的比较
1、多媒体情境:小朋友们已经 为学校的布置折了9朵花,这时陈丽同学又折了一朵,
现在有几朵呢?(思考领会,9添上1是10)
2、多媒体情境:礼仪小天使排队(结合练习九第1题)

- 20 -



小天使们按号码排队,可其中的几名队员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请你帮帮他们!

(为了帮助他人,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配合多媒体的演示,体验
成功的喜悦。从中掌握了1-10的顺序。)
3、多媒体情境:学校演播厅里正在准备试播,一起倒 计时。(结合练习九第2题,倒数
10-1)
4、多媒体情境:郭名负责清点乐器队的人数, 可发现打鼓队和敲锣队中的一队人数给
少了,是哪队人数少了?(合作探究,得出9〈10,10〉9)
(生动情境的营造,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亲和感,在交流、暗示、移情等心理作用下,
注入热情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解决情境问题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也沟通了现
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 梁。)
(四)学习迁移,掌握10的组成
1、多媒体情境:林可看大家准备得很辛苦,便从 家里带了10瓶饮料要个伙伴们喝,可
是一个袋子装不完,想分为两个袋子装,她可能会怎样装呢?
2、用学具代替饮料,亲自动手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3、汇报不同的分法。(结合汇报情况,多媒体演示10的组成)
4、同桌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10的组成?
5、游戏:师生互动老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生生互动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合起来是10。
(从创设情境,学生动手操作,同 桌交流,都体现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小学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允许学生用自己已有 的数的分成经验,用不同的方法去学习,
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过程 。并在游戏中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燥为愉悦,实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深化感知。)
(五)学写“10”
先让学生观察后说说10的书写,后由老师讲解示范,生练习在田字格写10。
(六)儿歌固新知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
双手。”
(边做拍手游戏边念儿歌,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 21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数学乐园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实践活动——“数学 乐园”
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情境,其内容都是一
些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材料和“起立游戏”、“送信游戏”等。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一步
经历数 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及计算,区分它们的基数、序数含义。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学生分析
学生认识了0~10并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已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 问题的能
力。但由于日常教学中,班上的人数较多,活动空间有限,组织起来也较困难。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便全班同学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主动、有序、愉快地参与到各个活
动中来, 是本节课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设计理念
未来的社会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 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
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为此,我在 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
据班上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几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实践活动课。
1.课件展示——“数学乐园”全景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想和你们 一块儿去“数学乐园”做游戏,你们
想不想参加?
2.师板书课题:数学乐园
3.用奖“数字之星”的方法激励学生多发言、多动脑。
(二)活动1:走迷宫游戏。
(1)复习对0~10各数的认识。
①说数字:学生说出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认识的数字0~10,教师贴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 22 -



每张卡片上有一个娃娃头。
②用数字:引导学生用黑板上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娃娃”说一句话。
③找数字:启发学生找找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字娃娃”,体会数字的重要性,并
邀请“数字娃娃”一块儿做游戏。 ④排数字:启发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给“数字娃娃”排队,点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他学
生分别在自 己桌面上排数字卡片。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摆法。

(2)故事引入“走迷宫”活动。
(出示小黑板)教师以一个《小白兔迷路》的故事导入:
一天,小白兔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迷路了,这怎么办呀?它给妈妈打电话:“妈妈,
我迷路 了,怎么办才好呀?”妈妈听了点了点头说:“孩子,你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
去做,只要你按1 、2、3、4……的顺序走到9就一定能回家的。”于是聪明的小白兔按妈妈
的话去做,终于回家了。同 学们,你们知道小白兔可能是怎样走的吗?
(3)学生独立走迷宫——帮助小白兔找家。
让 四个学生分别在四块小黑板上用不同色的粉笔画不同路线,其他学生在课本上画出小
白兔回家的路线。
(4)比比谁想得多,进行评价奖励。
(5)找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找其中的规律,如,“从 1走到2有几种方法?”“从左边的
2走到3有几种走法?”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作为课后的 作业,鼓励学生合作完
成。
(三)活动2:对口令游戏。
1.(放快节奏鼓点音乐)师生对口令,如师说“我出3”,生答“我出5”,复习数的组成。
2.同桌互对口令,复习数的组成。
(四)活动3:送信游戏。
学生按四人小组的 位置坐好,每人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反面写有一个数字的信封,然后请
学生把桌面上的得数与信封上数字相 同的算术卡片放进信封。
请其中一组学生上台演示完成,之后评价,找对的学生表扬自己。
(五)活动4:起立游戏。
1.报数:请两竖行学生从前往后,从后往前报数。
2.数数排第几:让每位同学通过数数和思考,对自己在班上的位置都有一个正确的定

- 23 -



位。
3.起立拍手游戏:教师点到从前( 后)数第几位学生,该竖行该生就起立拍一下手,
之后让学生练习从左数、从右数,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前 后左右等空间的方向,并注意让学生
区分几个和第几个这两个易混的概念。
(六)活动5:投掷游戏。
布置好游戏场地,教师点几位学生按规则向篓里投球,共10个球 ,看能投进几个。同
时请一位学生当评判员,用圆片贴在黑板上表示投进球的数量,之后请其他学生当“ 小记者”,
报道几位学生的投球成绩并进行比较。其间还让学生说说有几个球没投进,并说出自己的算< br>法。
(七)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块儿到“数学乐园”去逛了逛,你们开不开 心?其实只要你们留心就会
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知识,你们想不想学习更多的数学本领呢?老师相信 ,只要你们努
力,就一定会成为生活中的“小小数学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11~20各数的认识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4-85页的内容及相应的习题。
(二)、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 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
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 加、减法做好准备。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知道 这些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并掌握
20以内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20各数。
3、能积极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
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四)教学重点:数11-20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 24 -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的学习方式去认识11-20各数。
2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
数”的读法、 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

3、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巩固
新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请看一看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1位老师和9个学生一共10个人。
生2:再接着数一共是19人。
生3:我发现有14棵树、20条斑马线。
……
师:大家说得可真好,这幅中告诉我们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 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情境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
1、操作、数数。
师:大家看看老师有一把铅笔,猜一猜,有几支?
生:[自由猜测]9、15、16、20……
师:小朋友猜了这么多,那到底谁猜的对呢?怎么办?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好,我们数数看,。
生:1、2、……10,
师:好的,老师先把这10支捆成1捆,那么再接着数下去。

生:11、12……20。(再把这10支捆成1捆)
师:这里一共是20支,你猜对了吗?(台下一片欢呼声)
师:现在你们能像老师刚才的样子,拿20根小棒,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吗?

- 25 -



(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
师:这些数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揭示课题)
师: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哪些事物是表示“11-20各数”的。
(班上桌子的张数、男女生各有20人……)
2、摆小棒,读数。
(教师直接出示11支铅笔)
师: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
生:[快速且大声地回答]11
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看出来了,怎么看的呢?
生:[大部分学生抢着举手],1捆就是10根,再加旁边的1根,就是11。
师:[拿起1捆小棒]简单地说,几个十?
生:1个十。
师:[再拿出1根小棒]几个一?
生:1个一。
师:[教师语速放慢]1个十和1 个一合起来是11。好,刚才老师讲的这句话,谁还会说?
[指名复述这句话]
师:还有好多同学都会说,都想说,那同桌互相说吧?[同桌互说]
师:刚才都是老师摆小棒 ,现在小朋友能不能也用这种方法摆一个十几,同桌合作,一
个摆一个说组成,有问题吗?
生:没问题。[同桌合作后个别汇报]
师:你摆的小棒表示几?生1:17。
师:好多小朋友都看不见你摆的,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摆的吗?
生1:我是先拿1捆,再加7根。
师:也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生1:是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生2:我摆的是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
……
[同桌之间根据各自所摆的数字互相猜数、评价]
3、数的顺序和大小。
师:小朋友很聪明,能够看着小棒读出它们表示的数,现在看看尺子图,把你认识的数

- 26 -



字读出来好吗?(生顺数、倒数、读单数、双数)
师:尺子上的数字,越往右,你发现什么?生:数字越来越大。
师:老师看着尺上的数字,就能想出好多问题,比如,15前一个数是几?后面又是几
生:它的前面是14,后面是16。
师:比16多1是几?生:17。
师:19比20少几?生:少1个。
师:谁能学老师的样子,看着尺上的数字给大家提问题,并且比我提得更好?
[学生提问,其他倾听回答]
师:好多小朋友还想提,那同桌合作,1个提问,1个答。[同桌内交流]
师:小朋友能否把尺上的数字记住,不用看尺子进行抢答。
师:13比14少几?19前一个数是几?2个十是几?[抢答]
(三)学习应用,巩固新知。
1、分组比赛,看哪组数得最好。
A、从11数到20B、从7数到13
C、19倒数到10D、从11数到18
2、摆小棒的游戏。
师出示数字卡片,一个摆一个读数和说数的组成。
3、找朋友。
下面拿数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去找数字相同的好朋友。
(四)小结。
师:这节课中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事?
生1:我学会了11~20各数。
生2:猜数字我很喜欢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认识钟表
一、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 27 -



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的初次尝试,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
定基础。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 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
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 于时间的知识。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
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 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
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 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三、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和电子表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 经验正确地读、写整时时刻,初步建
立时间观念。
2.经历操作、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进 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
用能力和合作精神,发展数感。
3.充分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四、设计思路
本课 从导入到实践活动,学生都在和两位新朋友(时间老人和琦琦)交谈着;整个背景
都是以学生非常熟悉的 “琦琦的一天”来设计的。这样的设计不仅创设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
围,而且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 的距离,促使他们愿学、好学、乐学。时间这一数学知
识,本来就是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的,进行这一 知识的教学,更需要体现以生活为依托,
以实践为第一。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随意地玩自备的钟或电子表 ,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
习方式进行学习,让他们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找寻数学知识,学生的思维可 以得到尽情的
发展,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
五、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
(1)展示课件:日出东方,配有闹钟“嘀嗒”声。
(2)引出主题图(由教材第91页主题图改编)。
提问:
①琦琦正在干什么?(学生:起床。)
②你知道琦琦是什么时候起床的吗?(学生:6时。)

- 28 -



③你怎么知道的呢?(看挂钟或电子表。)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电子表面。
(1)观察钟面和电子表面: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观察的对象 ,可以观察钟面,也
可以观察电子表面,互相讨论、交流意见,教师参与共同研究。
(2)学生交流、反馈(得出以下几种答案)。
钟面:
①有1~12个数字(点击闪烁)。
②有2根指针,长针和短针。(点击闪烁,配有画外音: 我的身体长,我叫分针;我的
身体短,我叫时针。) ……
电子表:
①由数字表示时间。
②中间有2个点会闪烁。 ……
2.认识整时。
(1)创设情境。
课件依次出现“琦琦一天的生活”。
①观察画面,说一说琦琦接下来的一大是怎样安排的?
②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观察、交流。
③学生反馈(随着学生反馈情况,依次出现与主题图相对应的6个钟面)。
④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描述任何事物时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2)认识钟面上整时刻。
①观察6个钟面,你有什么发现?
②学生充分交流,得出:
A.分针都指着12(点击闪烁)。
B.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点击闪烁)。
③引导学生小结:我们在看钟面时不仅要看时针,
还要看分针,如果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④反馈练习。
出示模型钟:说说这是几时?你是怎样想的?

- 29 -



板书:2时。(边叙述边板书写法。)
(3)认识电子表的整时刻。
①出示连线题。
②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可以自行完成,也可以小组讨论
完成。
③教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电子表上的时刻的?
④引导学生小结:在电子表上,如果点的后面是2个0,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时。
⑤反馈练习。
出示模型钟:这个时刻用电子表的方式来表示,该怎样写呢?
板书:(强调:电子表表示的整时刻时,点的后面是2个0。)
⑥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两种方法来表示整时刻。一种是文字表示,一种是电子表的
形式。
(三)巩固练习。
1.学生自选完成第92页练习题并分组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正在干什么。
(1)投影展示结果,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琦琦起床的时间是6时,看动 画片的时间也是6时呢?(得
出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初步感知时针每天转2圈。)
2.练习十六第3题(引导做第1小题)。
(1)出示第1个钟面。<>
(2)提问:
①钟面上现在是几时?
②再过1小时是几时呢?
(3)反馈(教师演示课件):分针转一圈,时针走一格。(4时)
(4)学生独立认识其余钟面时间。
3.实践活动: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表。
要求:
(1)添上时针、分针表示整时。
(2)在方框里填上电子表所表示的时间。
(3)说一说这个时间你准备干什么?
(四)小结。

- 30 -



师:希望通过这节课大家不仅能认识钟表,还要懂得珍惜时间,和时间一起赛跑!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的第
一节内容9加几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6 -10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9加几,因此,我紧密地围
绕新课标阐述的建议,结合三维目标确立 了本课的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9加几的计
算方法。
能力目标:会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快乐,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根据以上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会用凑十法计算。教学难点:凑十法的理解
及运用
二、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导取向的活动建构式的教学方式,学 生通过一
系列既联系生活实际又具有实践性的活动建构新知,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一个过程展示。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好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求知欲。在他们的生活中已
有过无意 识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
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 探索的思维空间。同时,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给学生自评、
互评的机会,把评价的权力留给学 生。
三、教学流程
根据学生的自主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我利用学生熟悉的实物贯穿整个课 堂。我设计了
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从游戏导入。游戏较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本节课我从游戏引入,9
人男女生混合组与4人男女生混合组,算一算两组的总人数。让学生说说自己 是怎样算出的
(三种计算方法)。再通过两次的游戏(9+6,9+8)演示如何进行凑十的。
第二环节:数物结合,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进一步体会凑十法的算法。根据低年级学
生的年龄特点, 好动,因此把数的计算转化为:让学生对实物进行摆一摆得出结果,再摆的

- 31 -



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凑十法的步骤。第一要求学生先按算式摆好,第二移动实物 进行凑十,最
后得出结果。在摆移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之间互评。
第三环节:数形结合,通过圈一圈,算一算,感悟算法。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是从观察
直观实物 开始的,直观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能力处于发展时期,让学生把图形和数结合,
通过图形的圈画凑成十 ,算出结果。再次感悟凑十法的过程。也是让学生互相评议,互相矫
正,互相学习。
第四环节 :抛去实物、图形的参加,直接进行数的计算。这一环节要求学生从依赖实物、
图形中走出,自己还会用 凑十法算出结果吗?第一让学生填写数的拆分,第二拆分出的数和
九凑成十,第三填写结果。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游戏、动手的活动,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
动;遵循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 32 -

心理学考试-感谢词


菊花作文-虚拟语气练习


湖北省地震局-警示教育心得


苏里南港口-协议书封面


秋天的风-安徒生童话读后感


爱国人物-教师格言大全


前台-会计职业生涯规划


中学生作文题目-汕尾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