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说课设计

余年寄山水
976次浏览
2020年09月07日 18:0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满月酒请帖


小学数学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
册《圆锥的体积》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倒
水的实验,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13s h。也就是等底
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教课书43页例1
是直接利用公式求体 积,例2是已知圆锥形小麦堆的底面直
径和高,求小麦的重量,这是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这
个例子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解决一与计算圆锥形物体的体
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学生基本情况
六年级四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9人,
以 前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
解,七学期对圆锥、圆柱立体图形的特征进行了 研究,通过
学习,学生对圆柱,圆锥的特征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对圆柱
的体积,表面积,侧面积 能熟练地计算,但也有少数学生立
体观念不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因此学习效率差。
三、教学方法
由于本节课是立体图形(圆锥的体积)的学习,要培养学生
学习的积极 性,必须通过具体教具进行教学,从而给学生建
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 课我采用具体的实验,让学生发现圆柱体积与它等底等
高的圆锥体积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然后让
第1页共3页


学生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尝试计算圆锥的体积,以达 到解
决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一开始,用口算,口答的 形式引入课题,一是培养了
学生的计算能力,二是为新授课作为辅垫,为学习圆锥的体
积打下基 础。
紧接着提示课题,以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其规律,总结出
圆锥的体积公式,这一环节是 本节的难点,必须让学生理解
清楚,特别是对三分之一的理解。
然后出示例题,让学生尝试解 答例1,直接告诉底面积和高,
可以直接利用公式计算,教师不必多的提示,只要学生会做
就行 。例2是已知圆锥形的小麦堆的底面直径和高,要求小
麦重量,实际旧就要先求体积。
学生尝 试解答后,教师特别引导,要求体积,这个题不知道
底面积,则要先求底面积,二是要让学生讨论,如果 这堆小
麦知道直径和高,你能想办法测出来吗?这样培养了学生空
间想象力。
这个工 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
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 扩大学生
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
一些,可以分为人生、 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
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 br>第2页共3页


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
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 ,
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
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 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
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
一边幼儿反 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
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
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
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
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
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
不再有年 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
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 “师”的复合构
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
身上学以“道”,但 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
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最后,设
计了三个巩固练习,都是在基本求出圆锥体积的基础上进行
提高训练,这样即满足了基础知识的 学习,又使优生能有所
提高。
第3页共3页

南通纺院-班组长工作总结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先进个人范文


邢台学院地址-个人租房协议书


俄罗斯签证-送给朋友的祝福语


耶稣生日-我的中国梦作文400字


什么是离岸公司-英国留学租房


莆田中考中招网-法人委托书范本


元旦歌曲-注册会计师准考证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