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大全

余年寄山水
839次浏览
2020年09月07日 19:0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香蕉水-雷锋作文


《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 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
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分类》之后进行 的,在此之后则是《图形
的拼组》,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解决其他实际 问题的基础,因此,学
习、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教学现状的思考,我从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
观三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量一量”、“算一算”、 “拼一拼”、“折一折”的小组活动的方法,探索发现验证三
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能应用这一知 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进行探究实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
力。
(三)教学重、难点
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 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对于三角形的
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并不陌生,也有提前预习的习惯,学生几乎都能 回答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要了解的是“内角”的概念,如何验证得出三角形 的内角和是180°。因此本节课我
提出的教学的重点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和点拨,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索,通过量一量 、折一折、撕一撕、
画一画,选择不同的一种或者几种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因为《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培养学< br>生初步的思维能力”。四年级学生经过第一学段以及本单元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能力,他们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的阶段。因此,本节课,我将重点引导学生从“猜测――验证”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这种重要的
数学思维方式。
三、说教学过程
我以引入、猜测、证实、深化和应用五个活动环节 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进行数学的思
考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一)引入
呈现情境:出示多个已学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内角”。(把图形中相邻两边的夹角称< br>为内角)长方形有几个内角?(四个)它的内角有什么特点?(都是直角)这四个内角的和是多少?(36 0°)
三角形有几个内角呢?从而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感知三角形内角和 的知识,这样的教学,将三角形内角和置于平面图形内
角和的大背景中,拓展了三角形内角和的数学知识 背景,渗透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效地避免了新知识
的“横空出现”。
(二)猜测
提出问题:长方形内角和是360°,那么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验证
(1) 量:请学生每人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接着用量角器量一量,然后把这三个内角的度数
加起来算一算 ,看看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2)撕―拼:利用平角是180°这一特点,启发学生 能否也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拼在一起,
成为一个平角?请学生同桌合作,从学具中选出一个三角形 ,撕下来拼一拼。
(3)折-拼: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向内折,把这三个内角拼组成一个平角, 一个平角是180°,
所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画:根据长方形的内角和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一个长方形有4个直角,每个直 角90°,那么长方形的内角和就是360°,每个长方形都可以平均
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直角三 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从长方形的内角和联想到直角三角形的内


角和是180°。
【设计意图】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构建新的数学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的知识,而且是一种
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规律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将三角形内角和与平角、长方< br>形四个内角的和等知识联系起来,并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上把握好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整个探索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并大胆发言,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
(四)深化
质疑: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会是一样吗?
观察:(指着黑 板上两个大小不同但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并说明原因,三角形变大了,但角的大
小没有变。)
结论:角的两条边长了,但角的大小不变。因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实验:教 师先在黑板上固定小棒,然后用活动角与小棒组成一个三角形,教师手拿活动角的顶点处,
往下压,形成 一个新的三角形,活动角在变大,而另外两个角在变小。这样多次变化,活动角越来越大,而
另外两个角 越来越小。最后,当活动角的两条边与小棒重合时,
结论:活动角就是一个平角180°,另外两个角都是0°。
【设计意图】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容 易受图形或物体的外在形式的影响。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与角
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通过让学生观察利用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的旧知识来理解说明。
对于利用精巧的小教具的演示,让学生通过观 察、交流、想象,充分感受三角形三个角之间的联系和
变化,感悟三角形内角和不变的原因。
(五)应用
1.基础练习:书本练习十四的习题9,求出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2 .变式练习:一个三角形可能有两个直角吗?一个三角形可能有两个钝角吗?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
说明 吗?
3.(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2)将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这两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
4.智力大挑战:你能求出下面图形的内角和吗?书本练习十四的习题
【设计意图】习题是沟通知 识联系的有效手段。在本节课的四个层次的练习中,能充分注意沟通知
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从整体 上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纵横联系,逐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知,构建
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发展思维,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题将三角形内角和知识与三角形特征结合起来,引导学生 综合运用内角和知识和直角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等图形特征求三角形内角的度数。
第二题 将三角形内角和知识与三角形的分类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去解
释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中角的特征,较好地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第三题通过两个三角形的分与合的过程 ,使学生感受此过程中三角内角的变化情况,进一步理解三
角形内角和的知识。
第四题是 对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中,学生能
把这些多边形 分成几个三角形,将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联系起来,并逐步发现多边形内角和的
规律,以此促进 学生对多边形内角和知识的整体构建。
说课板书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
引入:
猜测:
量——算
撕——拼
验证折——拼

深化
应用
《面积和面积单位》稿
我的内容 是人教版三年级第70页~74页《面积和面积单位》。下面我将从分析和目标,教法和学法,学
情,时 间安排,教学策略和教学程序等方面进行说课。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指正。
一、和教学目标
1、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 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而编排的。
“面积”的编排,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 过程。教材首先让学生理解引进
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 同的长方形靠观察很难看出哪
个大一些,用重叠的方法也很难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从而使学生产生认识冲 突,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
较方法,即用其他图形作标准来比较。通过亲身体验与讨论交流,学生发现“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接着教材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索“用什么样的图 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
适”,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选用正方形测量比较方便”,进而自然地引出 面积单位的教学。本
节课的重点是: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难点是: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平方
米的表象,使学生认识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教学目标
本节课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
形成正确的表象。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3、学情分析
三年 级的学生正处在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具体形象思维也正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我以学生自
己已有 的空间知觉为基础,在教学中安排大量的观察,比较,测量,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
经历从具 体到抽象的过渡,真正落实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目标。
4、时间安排
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按照大纲要求,本节课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用时5分钟。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用时
10分 钟。
(3)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 间观
念,形成正确表象。用时15分钟。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用时10分钟。
5、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各1个。两个大小不一的长方形。
学具:两张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纸片和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
的实物。
二、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采取教学方法是观察、实验探究法,将情景引入、直观演 示等方法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比如:上课开始通过情景引入创设涂色比赛情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 趣,产生探索新知的需求。理解面
积的意义,我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具、动手 操作与合作探究中真实地感受什
么是面积,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为了让学生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 的正确表象,我采用活动教学
法,目的是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景,提出数学 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学习,建立正确的表象,并运用这些表象解决相关的问题。学生认识了面积和 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后,
我把探究的主权让给学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理解 面积单位含义,学习选
用观察,重叠,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三、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
1、 激趣导入新课
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易从情景中引发学习兴趣,因此我首先由在两张大小不同的白 纸上进行涂色
比赛引入,当学生完成后,我提出问题:谁输?谁赢?原因是什么?让学生真切感悟平面是 一个面,有
大小之分的,为学生学习面积概念做好铺垫。
这一环节设计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 在游戏的参与中体验,感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自然引出新知,
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是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充分感知,概括面积的含义。这一环节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教学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通过让学生指一指身边物体(如:黑板,课桌,书本等) 的表面在哪;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
觉;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谁大谁小,让学生通过实物感知 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在此基础上小结出:


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第二步:教学封闭图形的大小。
通过质疑:假设我们把练习本的封面画到黑板上是什么形状? 引出封闭图形,并出示一组封闭图形,让
学生认一认有哪些是封闭图形,指一指封闭图形的面积,比一比 哪个封闭图形面积大一些,让学生感知
到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们的面积。
第三步:概括出面积的含义。
由学生概括说出面积的含义,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这一环节 设计,通过学生亲身经历,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
但在大量直 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面积有大有小,那么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1)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
学生通过观察、重叠,无法直接比较,这就造成了 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较方法,
即用其他图形作标准来比较。
(2)提供学具,让学生自己选择测量标准进行比较。
(3)汇报展示。学生在选择过程中选 择不同的标准:有的选择形状不同,大小不同的图形,既长方形
和正方形混合来摆;有的选择大小相同的 图形(如同一种正方形或同一种长方形),通过亲身体验让学
生发现:要得到一致的测量结果,作为比较 标准的图形,形状、大小不同不行,从而得出“比较两个图
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进一步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
合适?因为前面学生已经拼摆、测量,所以学生 自然而然的选择正方形。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采用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激 发认知冲突后,提供学具,
引导操作、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体现了活动化的数学学习过 程,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
学效率与质量。
4、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这个环节分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让学生自学课本并出示相应的自学提示。
第二步:分层次来学习三个常用面积单位。 学习“1平方厘米”的教学以“教“为主,具体环节如下:
拿,让学生从学具中拿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 正方形;想,看着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图形并把它印到脑
子里;比,比一比你手上的哪个指甲面积大约是 1平方厘米;画,画一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量,量一量你的橡皮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学习“ 1平方分米”的教学以“扶”为主;学习“1平方米”
的教学以“放”为主。以上利用多种方法的教学, 促使学生巩固面积单位,发展其空间观念。
第三步:用面积单位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把学到的知识运 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促进理论同实践的
结合。为此,在教学中都进行了操作练习让学生量一量橡皮、 书本封面、课桌,并让学生学会估量黑板
和教室地面的面积。
这一环节,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画、找、量等环节中,充分感
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 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5、练习内化,巩固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 ,我设计了三个练习。第一题目的是强化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第二题使学生学会区分
长度单位和面积 单位,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并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为
学生提供创造思维 的空间;第三题进一步在学生脑海中加深面积单位的表象。
① 填一填
(1)( )或( )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2)边长是( )的正方形,面积是( )。
②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枚邮票的面积约是4( )
教室的地面约是45( )
小明的身高是125( )
数学课本长大约是20( )
③拼一拼: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一拼
(1)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2)面积是8平方厘米的图形。
6、全课
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来谈谈收获,不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从中了解学生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四、教学体会
本节课的教学我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1、立足 面向全体,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把学生的体验、探索放在首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
导下,通过 说、看、摸、比、想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实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无论是时间的安排还是教
学策略上都结 合学生提供大量的主动探索、体验、领悟与创造学习的时间与空间,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
主体,教师为主 导的教学理念。
2、注重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到引导学生观察实物, 鼓励学生拿、想、
比、画、量等策略让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整节课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有效的 活动让每一个学
生都动起来研究面积是什么,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说教材
一、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内< br>容,包括教科书第24页的例题,做一做。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3、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 学生对身边及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
及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现学习的 喜悦。
教学重点: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关键:初步理解0的含义
二、说教法,说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 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通过多种情景来经历“具体——抽象——
具体”的认数过程。我在学生的知识、 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基础上,营造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
数学学习之间,具体总是及抽象概念之间 的桥梁,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含义……在已有知识经验的
支持下,自主能动的探索,实现教学的再创 造。
学法可归纳为:
㈠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好学。
㈡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三、说教学程序
㈠创设情景,设疑引入
(出示三个纸盒)教师说:“我给小朋友带来一个东西,想不想知道盒子里 分别装的是什么?谁能打
开并说说用哪个数来表示它?”
教学关键:初步理解0的含义
学生感到疑惑,教师及时提出课程:我们这节课就进一步学习“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板书
课题
㈡探索新知
1、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出示物图)教师充分利用实物图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2、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
(出示直尺)教师引导思考:0还可以表示什么?
3、寻找“0”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你见到的0入手,带领孩子们去生活中寻找知识的原型,不仅 丰富了孩子们对
0的感知体验,同时也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体会0的计算
我在情景中体会0的计算,集体交流不同想法。
学生感到疑惑,教师及时提出课程:我们这节课就进一步学习“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板书
课题
[设计意图]:我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进行交流,从而
亲身体验关于0的计算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㈢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因为小 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较差。
因此教学活 动的设计要富有情趣、灵活多样,要富有挑战性。根据这些特点我将练习设计成孩子们喜欢


的游戏。例如:巩固练习第2题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游戏中尝到学习
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㈣全结评价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有什么体会?这样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总结,既便于了解
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享受到成 功的喜悦,更激发学生数学的热情。
总之,本节课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化、活动化、生活化、情感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
一、 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
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
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 之上。”
笔者认为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1 、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
发展趋势 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人
的智力结构 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 的
实际。教学要 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
引导学生感受算 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并适时调动学生大 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
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 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受 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
比如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 ,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
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当然应该是鼓励学 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看法、想法。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这样对教学知识的 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
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的问题提出质 疑,自我否定,有利于
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 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
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 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
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 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因此,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
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向学生提供充分 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
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思路
一个数除以小数“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 数学第九册的重点知识之一。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 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
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 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1、 调查分析
在教学小数除法前一个星期,笔者对曾对 班内十五位同学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调查结果见附
表)笔者认为学生存在很大的教学潜能,这些潜 在的”能源“就是教学的依据,教学的资源。从上表可
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学生对小数除法的基础掌握的比较巩固。
(2) 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
(3) 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生对算理的理解在思维水平上有较大差异。但对竖式书写都不规范。
笔者认为 小数除法如果按照教材按部就班教学是很不合理的,不仅浪费教学时间,而且不利于学生
从整体上把握小 数除法,不利于知识的系统性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因此,笔者选择了
重组教材。(把例 6例7与例8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利用迁移,明确转化原理
理解除数是小数的 除法的计算法则的算理是”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
化的规律“,把除数是小 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就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进行计算。为了促进迁移, 明确转化移位的原理,可设计如下环节:
(1)、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复习
(2)、商不变规律的复习
(3)、移位练习
3、试做例题,掌握转化方法


明确转化原理后,让学生试算例题。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抽象出 转化时小数点
的移位方法,最后概括总结出移位的法则。具体做法如下:
①。学生试做例题6例题7, 并讲出每个例题小数点移位的方法。
②。学生试做例8
③。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转化时移位的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br>在得出计算法则后,还要注意强调:
(1)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取决于除数的小数位数,而不由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确定。
(2)整数 除法中,两个数相除的商不会大于被除数,而在小数除法中,当除数小于1时,商反而
比被除数大。
(3)要注意小数除法里余数的数值问题。对这一问题可举例说明。如:÷24,要使学生懂得余数
是,而不是22。
4、专项训练,提高“转化”技能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数可能出现以下情况:被除数仍是小数;被除数恰
好也成整数;被除数末尾还 要补“0”。针对上述情况可作专项训练:
①。竖式移位练习。练习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 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
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 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
到的印象深刻。
②。横式移位练习。练习在横式 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划、移、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
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 ,使人一目了然。 (1)判断下面的等式是否成立,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要使下列各小数变成整数,必须分别把它们扩大多少倍?小数点怎样移动?

2.把下面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是多少?
, 15, , 。
3.填写下表。
根据上表,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被除数和 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
数,商不变。)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
(1)5628÷28=201; (2)56280÷280=( );
(3)562800÷( )=201; (4)÷=( )。
(重点强调(4)的理由。(4) 式与(1)式比较,被除数、除数都缩小了10倍,所以商不变,还
是201,即÷=5628÷28= 201)
(该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学生的讲与练,理解其转化原理是:当除数由小数变成整数时 ,除数扩
大10倍、100倍、1000倍……被除数也应扩大同样的倍数。)
(二)探究算理 归纳法则
1.学习例6:
一根钢筋长3.6米,如果把它截成0.4米长的小段,本文转自免费教育文稿网可以截几段?
(1)学生审题列式:÷。
(2)揭示课题:
这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除数由整数变成了小数。)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数除以小数”。(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3)探究算理。
①思考: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
(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怎样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呢?
②学生试做:
板演学生做的结果,并由学生讲解:
解法1:把单位名称“米”转换成厘米来计算。
3.6米÷0.4米=36厘米÷4厘米=9(段)。
解法2:
答:可以截成9段。


讲算理:(为什么把被除数、除数分别扩大10倍?)
把除数转化成整数4,扩大了10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应扩大10倍是36。
小结:这道题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①改写单位名称;②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3)练习:完成例7
思考:你用哪种方法转化?为什么
同桌互相说说转化的方法及道理。独立计算后,订正。例7里的余数15表示多少?
强调: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多少倍,由哪个数的小数位数决定?
(由除数 的小数位数决定。因为我们只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成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如÷=
÷18。)
(设计意图: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为自主概括法则作铺垫)
2 .学习例8:买0.75千克油用元。每千克油的价格是多少元?
学生列式:÷。
(1)要把除数变成整数,怎样转化?(把除数扩大100倍转化成75。要使商 不变,被除数也应扩
大100倍。)
(2)被除数扩大100.倍是多少?(扩大100.倍是330,小数部分位数不够在末尾补“0”。)
(3)学生试做:
(3)比较例6、7与例8有什么不同?(被除数在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在末尾用“0”补足。)
(4) 练习:课本P49练一练第三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归纳小结。
(设计意图:对被除数小数 点移位后补“0”的方法,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学生试做后先不急于讲
评,让他们对照教材中的两个例题 ,启发学生观察、比较两道例题的不同点与计算时的注意点。引导学
生分析、比较,逐步抽象出移位的方 法。让学生在充分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
算法则,会收到水道渠成的效果)
(三)展开练习 深化认识
1. (1)不计算,把下面各式改写成除数是整数的算式。
(2)下面各式错在哪里,应怎样改正?
2.根据÷=,填空:
(1)÷=( );(2)1044÷( )=;
(3)( )÷=;(4)÷=( );
(5)÷=( );(6)÷=( )。
3. (3)选出与各组中商相等的算式。
483÷7 ÷7 ÷7
225÷15 ÷15 ÷15
4.口算:
÷= ÷= ÷= ÷4=
÷= ÷= ÷= ÷=
(设计意图: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法则,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四)回顾总结
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怎样计算?讨论得出(填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 则是:除数
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 )的小数点,使它变成( );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
也( )移动( )(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 )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 )的小数除法进
行计算。看书P46--49,划出重点词语。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克和千克
一、说教材
《克和千克》是小 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
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 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
处理教材,先认识克,再认 识千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
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实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 认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
行简单的质量 计算。
2、继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
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 br>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 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
掂、说一说、估一 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
与、自主探究、合作 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 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了一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
起交流一下好吗?
生答: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是45克,我的体重是31千克,一袋大米是25千克……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
学生有可能答出:比较轻的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2、点明课题。
师:要知道我们购买的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答:用秤称。
3、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
教师着重给学生介绍一下天平的组成及用法。
设计理念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 本节课中,
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 克的知识
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数学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在生活中体验感悟
1、克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六个环节来进行:
(1)用手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
(2)用天平称:一枚二分硬币重约一克。
(3)再用手掂一掂:一克大约有多重?说说自己的感受。
(4)举几个生活中大约重一克的物品的例子。
(5)掂一掂桌子上的学习用品大约有多重,用天平称一称。
(6)用手掂一掂学习用品,说说自己的感受。[小学教学设计网= 2、千克的认识
千克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八个环节来进行:
(1)用手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大约有多重。
(2)看标注:一袋盐重500克。
(3)教师问:两袋盐呢?
生答:1000克
(4)用手掂一掂两袋盐的重量。
(5)教师问:两袋盐的重量用天平秤合适吗?
生答:不合适。
教师:那应该用那种秤来称呢?
生:弹簧秤。
生:台秤。
(6)用弹簧秤称两袋盐的重量,得出:1千克。
推出:1千克=1000克 板书:1千克=1000克
(7)找出重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
(8)称桌子上的学习用品称一称,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理念


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 ,学生无法体
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
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 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
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 2分硬币、数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
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 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
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 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
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 体验。
(三)巩固新知
课件展示:
1、 写出体重。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3、 连一连。
4、 找错。
设计理念
本节课,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一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 千克”的
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动手掂一掂、动脑估一估、动口说说自己的感受 ,在愉
快的学习气氛中体会感悟1克和1千克的实际轻重,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符合小学生好奇好胜的 心理,
增强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加法》 说课稿
各位老师、领导,上午好!?
?????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加法 。
?????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中
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的。
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初步知道加法含义并探究5以内加法的计算过程,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 内
的加法。
二、学情分析
本课虽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问题,但是学生 们大都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学生缺少的是对
于加法含义的理解,说不清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因此,在教 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
生“知其所以然”。面对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课程 的设计就更应该充满趣味、问题设计有梯
度,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认知提 高一个水平。
三、教材分析
《加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 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本节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两部分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是选择了学生熟悉的校园中
艺术节的背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
通过进一步让学生看看、摆摆、算算,学习5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里简单
的实际问题。
两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个层次是加法含义的讲授,书第 23页两幅插图。加法的引入,计算虽然很简单,但是它在本单元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使学生初步了解 加法的含义,会用正确的方法计算1—5的加法。因此这段内容
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两幅插图 的作用:图一主要是用来引入加法含义、算式的读法与写法和算式中数字的含义。即教学生加
法的含义。 图二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主要是学生的学。学着描述图意并列出算式。
第二个层次是通过动手操作 巩固加法含义,书第23页做一做。对刚刚学过的加法含义进行实践体验,
通过动手操作去体会加法含义 ,从而巩固加法含义。让学生在操作中逐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说出加法
算式。


第三个层次是加法算法多样化的教学,书第24页插图。在清楚加法含义的基础上发散学生思维。根据
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突出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方法可以多样化也要最优化,即引导学生
发 现利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为今后的加法学习及减法学习打好基础。
四、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认识“+”号、“=”号,会读加法算式.
3?? 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 通过 动手实践操作来 突出重
点。???????????? ???????????????????????????????????????????
难点:会用数的组成,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通过 算法多样化的择优来突破难点。
六、教学程序及学生预设
? (一)创设情景
?? ??学校艺术节,美术小组的 同学们要制作折纸作品进行展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制作的怎么
样了。
? (二)感知加法的含义
本环节有三个任务要完成:一是加法含义的教授,二是加法算式的写法与读法, 三是加法算式中数字代
表的意义。
1.加法含义
? ??以图中的资源为例,请学 生观察图,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重点说出一只纸鹤和两只纸鹤合在一起
是几只纸鹤?引出对加法含义的 教学。两部分合在一起,我们用加法来计算。突出“合在一起”,运用
手势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含义。 < br>预设:学生观察图会有两种观察角度,一是从纸鹤的角度(一只粉鹤和两只蓝鹤),二是从孩子的角度(一个小男孩又来了两个小朋友)。
意图:鼓励学生对主题图的发现,引导学生对加法算式中数字意义的理解。
???? 2.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 写法是在讲授加法含义时作为板书。介绍“+”,把“合在一起”转 化为简洁的数学语言,即加法
算式读法。
3.加法算式中数字的含义
体会加法含义的同时,提问算式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什么?
预设:如果学生观察主题图时出现了 多角度观察,就分别说说数字的含义;如果学生没有多角度观察,
可以在说清一种数字含义后,适当引导 学生多角度发现,然后再说说数字含义。
意图: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数字的意义,即观察角度不同或主 题图不同,尽管算式一样,但算式中数字
代表的含义却大不相同。
???? 4.加法含义的巩固
???? 艺术节上,还有杂技团的小丑来给表现出色的孩子发气球作为奖励,我 们看看小丑叔叔给我们带
来多少气球?
自己用学具代替气球边摆边说一说,并列出算式。请同学汇报。
意图:通过动手摆,更生动的体会加法就是两部分合在一起。也为接下来的动手操作做以铺垫。
?? (三)学生活动,巩固加法含义
动手摆圆片,边摆边说加法含义。教师出题摆,说给同桌听。然后同桌互相摆——同桌合作。
意图: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动手、动脑的机会。为学生创设自主地、积极参与的活动方式。
?? (四)算法多样化
仍然利用小丑图及算式,追问算法。同桌合作汇报算法。教师指导算法择优。 意图:通过学生交流多种算法,发展不同程度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清楚计算加法的方法,会正确计算5
以内的加法。通过择优算法,帮助学生快捷、准确的计算5以内加法。
?? (五)看图计算,初步应用
(1)观察画面——一群小猫。
先指名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再提出要求:小猫一共有多少只,该怎样列算式?
图一与图二要分别来看,重点说清图意,对应好算式中的数字。


(2) 看书边摆边说
小结:引导观察两组算式的特点,渗透加法交换律,强化算式中数字的含义。
?? (六)联系生活,丰富对加法的认识
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如,我有2枝铅笔,又买来1枝,一共有3枝铅笔;(2+1=3)
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一共有5只小鸟;(3+2=5)
……
意图:拓 展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既可以巩固加法含义,更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可
以帮助我们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 ???????????????加?? 法
???????????????????????? 4+1=5???? ?3+2=5? 1+3=4
????????????????????? 组成?? ???????2+3=5? 3+1=4 点数????????????????? 顺序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56——61页,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一、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二、使学生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 用一些方
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三、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数学学习
的兴趣。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制作。
教学难点: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剪刀、彩纸、图形纸、钉子板、字母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情景导入
(一):欣赏录像。(课件出示春天到北京旅游的景象)
二、观察、操作——探究特征
(一)、观察,初步感知
1、认识对称
观察照片,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师课件点击放大剪纸图。)
生:它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
(课件点击返回)那其它物体有没有两边也是一模一样的呢?
2、揭示对称
像这样物体的两边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它是对称的。那这些物体它们都是对称的。
3、扩展认识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呢?(课件出示)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同桌之间自由说,全班交流)
(二)、操作,体会特征
1、从物体到图形的认识
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得到下面的图形:(电脑出示按天安 门、飞机、奖杯、蝴蝶等实物
画下来的图形)
继续观察,这几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任选一个图形,在小组内合作,尝试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它
们是对称的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流)

交流反馈。演示折纸过程:对折后两边是对称的
板贴:对折
师:那再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把图形对折后发现了什么呢?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小组交
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对称(一模一样)的。
师:那其他图形也是这样的吗?师加以补充:像这样,对 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一样(对称),
称为完全重合。板贴:完全重合
师:为了使大家 看得更清楚,我们请电脑老师来演示一下。(电脑演示:2个对折完全重合的过
程)。请大家把其余的两 个图形再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操作,小组交流述说)
师: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点名回答)
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能完全重合的。
小结:像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板帖: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轴对称图形(板贴课题:轴对称图形)
师:这些图形都是(学生讲轴对称图形),那谁来说说这三张图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点名回答)它们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师:如果把刚才对折后的图形打开来看看,还发现什么呀?
生:一条折痕。
师: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电脑演示对称轴)(板贴:对称轴)
师:你能找出另外两张图形中的对称轴吗?相互说一说。(同桌交流)
师:(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小组交流)
2、识别,加深体验——动手操作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今天,一些图形娃娃也非常 高兴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但它们有个要
求(电脑出示P57“试一试”)要请同学们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 识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大家能满足图
形娃娃的要求吗?组长拿出信封中的图形,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 动手折一折,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选
的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小组合作操作)
师:(点名回答)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点名回答,学生投影展示)
师:那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点名回答并投影展示) …………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操作,同学们知道怎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请2—3名学生说)
三、训练,巩固特征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真棒啊!下面吴老师呢就要来考考大家了。
(一)师:(课件出示第58页第1题 )这是我们生活中常会看到的一些图形,你能一眼就看出它们中
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直接提问,课件 演示1—2个是轴对称图形,对有疑问的再演示)
(二)师:同学们知道吗,我们学的英文字母,有很 多也是轴对称图形呢!就让我们在抢答游戏中把
它们找出来吧,看谁的反映最快。(教师举字母卡片,学 生抢答)
(三)师:(小结)为什么N、S不是轴对称图形呀?
生:(上来动手折一折)因为它们对折后不会完全重合。
师:所以轴对称图形一定要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一起说)
四、做一做——内化新知
(一)教学例2做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那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来 做一个呢?请组长拿出信封中的材
料,小组合作,各显神通吧,看哪个小组制作的轴对称图形最美了。( 小组合作设计,教师巡视)
师:谁来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呢?
(请2种不同的方法到实物投影上展示,讲讲他们的做法)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 呀,我们做出来的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学生讲完全重
合)(教师在实物投影上演示,并把一些学生的作 品贴在黑板上)
(二)师:昨天吴老师也剪了几个轴对称图形,(电脑出示P59第4题)下面的图案 各是从哪张纸上
剪下来的,你能连一连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9页,在书上完成。(学生独立完成, 再点名回答,电
脑相机演示连线)
五、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 识了轴对称图形,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把你学到的本领告诉
你的小组同学。
(学生小组交流,再点名回答)
(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折后的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还学会了做
轴对称图形。)
六、巩固练习
(一)师: 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大啊!那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每个国家都有国旗,大家知道我国
的国旗吗?(电脑 出示P59第5题)你能在下面一些国家的国旗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我们用
手势来表示,如果 是轴对称图形就用**表示,如果不是轴对称图形你就摇摇手,明白吗?
(全班学生一起用手势表达,老师在电脑上演示)
(二)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轴对称图形,那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呢?(电
脑出示P58想想做做3)画出下面每一个图形的另一半 ,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翻开书到P58,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再电脑演示,做对的举手)
七、看一看——拓展延伸
师:轴对称图形以其特有的对称美,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和谐的美感,古今中外,有许多着名的
建筑也是对称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对称的建筑,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电脑配乐欣赏着名的
建筑图片)
师: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到雅虎、百度网站去查 阅一些
有关轴对称图形的资料,和同学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本课是六年制小 学数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学习内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的一些基本特征,难点 是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
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也为
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这是一堂集欣赏美与动手操作 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
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 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因此,本课的
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注重培养学生观察 、交流、操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
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 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题活动为主要
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 为基本特征,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
动为主。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模式发生 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
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 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
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 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
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 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在整个教学的过程
中,始终以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导,在巩固练习中也安 排了一些学生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
中体会“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区别,为辨别是否 轴对称图形奠定了基础。在最后的制作轴对
称图形时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 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活动
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人教版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3页例1、例2,小数乘整数。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加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 一些小数乘法的初步经验。它是在整数乘
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同时,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 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
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
(二)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难点:学生自己探索获得“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因 为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自
己探索的能力,即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方面是学生主体地位 的体现,另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由“学
会”向“会学”转变,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教学关键:紧紧依托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顺应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取向,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讨论交流,在不断地“产生疑问、进行探索、释疑、运用”这一循环过程中,自然地发
现“积中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 标: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能 力目标: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
理能 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 积极的
学习态度。
三、说教法、学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 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以讨论交流、自主探究为主要方
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以生活中 的事件为原型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研究 发现,用已有知识来求解简单小数乘整数的结果,并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整个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组织进 行: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②共同探究,明理获知,
③深化运用,巩固新知,④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主要学习方法:转化。另外还有迁移、猜测——验证、
归纳。主要教学方法:引领、提升。

四、说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这个环节中,我创设了“买笔记本”的生活情境,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 之间的距离,并使学生体会到
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共同探究,明理获知
1、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研究的重点,当重点突破。
(1)解答上面的问题,该付多少元钱?学生独立列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理解小数乘 整数
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
(2)充分放手,适时点拨,寻找解决问题的 策略。在计算得数时,遇到了问题:一个因数是小数
怎么办?引发学生的思考,有的根据意义计算,有的 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计算,有的用竖式计算……。教
师重点关注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 3)关注新知,透彻理解。你是怎么算的?展示各种算法。通过发问引发学生的讨论,使学生理解
算理。 “怎样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整数乘法?”把因数元看作35角来算,变成整数乘法。
(4)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计算方法。
(5)在交流中,教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畅谈自己 的算法与想法,及时掌握学生不同的思维生长点和
认知区别。教师充分尊重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创造 性地参与到计算的探索过程中来,把各种不同的
算法与想法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其产生思维的碰撞与冲突 ,为其留下思维的空间。
(6)对各种算法做初步的判断。谁能从算式的数据上来直接看出哪 一题是错的?这一过程,是为了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联系实际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估算能 力,渗透学法指导。
(三)深化运用,巩固新知
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已经逐步 融入了运用,不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由
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层次练习中理解 小数乘法的意义,体会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
(四)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让学生畅谈收获,提出质疑。
总之,本课力求改变以往计算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少,以计算技 能的培养为主,以正确计算为最终
目标的教学方法,而是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参与 到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运
用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和多向探索,去发现和创 造小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从
而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使学生的情感、态度、 学习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
力等得到培养和发展,使数学思想方法得到渗透
《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 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第二小节教学内容之一,本课题用3
课时完成教学,本节课教学P20-P 21的内容,练习五第1-4题,余下内容第2、3课时完成。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 br>一个数除以小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本
册 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不变性质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
的, 学好本节课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算理,掌握计算法则,渗透转化的
数学方 法来培养相互联系的辩证观点、教材把列表、转化等方法作为途径,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从

< br>而建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简单问题和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初步基础。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及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辩证观点。
4、教学重点、难点和教材的编排特点:
掌握除数是小学的除法法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 学难点是根据商的不变性质把除数转化为整
数;教材的编排特点仍然是注意加强整数、小数计算法则、性 质的联系,以便把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等知
识迁移到本课教学,并安排一组列表、计算等用来显示商不变性 质等对已有相关的知识进行复习,启发
学生以疑为线索,并通过竖式旁边方框的图示,使学生加深认识, 体验整个过程,从而也分散了教学难
点,减缓了坡度。抓住主要矛盾,有层次的显示,循序渐进,符合儿 童的认知规律。
二、教法选择
1、激疑法:以疑激趣,抓住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如果除数是 小数怎么办?”“能不能把除数转
化为整数呢?”造成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以疑为线索,激发求知欲望, 产生主动参与动机。
2、发现法:通过第20页表的填写,引导观察、比较,再现规律,发现根据商的 不变性质可以把
除数转化为整数。这样,以疑引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体会、去感悟,自己寻 求解决问题的
方法和途径,去探究知识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在体验过程中建立计算法则。
3、质疑法:在学生初步建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的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空间质
疑问难, 充分发挥学生、教师、教材三者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力求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针对学
生学习的疑 点、难点和教材的重点,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学习,使师生间、学生间在情感与知识等
方面得到充分 的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学生的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又
能确保知识系统 掌握。
三、学法指导:
1、借助填表,通过观察比较、归纳除数,被除数的变化规律,了解 转化的数学思想,掌握转化
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尝试练习、推理、归纳,结合观察、比 较,运用转化的方法,建立除数是小学
的除法法则,通过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掌握计算法则。
3、学会读书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课本例题的选用具有广泛性和典型性,学生如能读懂课 本,读懂例题,就能仿造书写格式、操作
程序和思维过程进行思考、操作,持之以恒,正确引导,他们就 会利用课本自学,无师自通,达到“不
教”的目的。如:读懂表格,说说除数、被除数、商的变化规律( 商不变的性质),读懂例4、例5及旁
边的方框图示,长度单位换算,体会操作过程,进行尝试练习就不 会太难,就有章可循。“跳一跳就能
摘到桃子”,通过努力就能解决问题。
不仅如此,还应培 养学生学会利用课本的评价功能来检验,评价自己尝试的结果,发挥课本的评
价功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找出自己的不足,为进一步探究解决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学程序设计:
1、复习导入 ,以疑激趣。先利用20页上的填表,复习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
变这一性质,为“转 化”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做好铺垫,然后引疑,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兴
趣,产生探究的冲动。
2、以疑促思,自主探究。通过学生学习中,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例子,以“转化”思想为主要方
法,引导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交流、讨论、归纳等合作探究,理解算理,
掌 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
3、多层训练,深化拓展。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坡度的弹性练习,使各层次 学生在同一时间、同
一空间内得以各自最充分的训练。
4、联系生活,总结引伸。师生共同归 纳总结,再次质疑,确保知识系统掌握,同时联系生活实
际,捕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课堂教学延伸到 课外。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九册。这节课在学生已有的解方程、 分
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为以后学习更深入的
知识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热爱自然科学的品质。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2、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分析等理关系的能力。教学重点:分析应用题里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教学难点:分析应用题里的等量关系。
教具准备:小黑板、写好题目的纸条等。
三、教学教法:
针对本课的知识特点 ,采用了下面几种方法进行教学:讲授法、对比法、分组讨论法。在准备阶段,
让学生独立完成习题,学 生根据以前的知识可以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此题,从而为今天学
习较复杂的列方程解应用题 打下基础。在新课阶段,应用讲授法和对比法,让学生观察、比较例1和准
备题的内在联系,找出数量间 的相等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再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从而掌握本
课的知识重点,同时也能理解掌 握本课的难点。在小结阶段,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得
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完 成这一课的教学任务。在练习阶段,教师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
段进行巩固练习。
四、教学步骤。
在教学步骤上,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一)、准备。
教师出示复习题,学生读题后说:“请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解答这道题。”
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
解法一:35+40=75(千克)
解法二:设原来有X千克,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二)、新课。
教师出示例1,请学生思考:这道题和上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卖出7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
子粉?
想:原有的重量-每袋的重量X卖出的袋数=剩下的重量
X千克5千克7袋40千克
解:设原有X千克。
X-5X7=40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教师:“用 方程解答应用题也要检查答案对不对。检验时,要先检查方程是不是符合题意,然后再
把解得的X的值代 入原方程,看解得对不对。请你用上面的方法检验例1的答案对不对。”
教师出示例2:
小青买4节五号电池,付出8.5元,找回了0.1元。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多少元?
想:付出的钱数-4节电池的钱数=找回的钱数
8.5元4X0.1
解:设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X元。
8.5-4X=0.1
4X=8.5-0.1
4X=8.4
X=8.44
X=2.1
答: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2.1元。
想一想: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想?列出方程来。
教师:从上面的例题可以看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根据题目中数量之
间的相 等关系,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也就是方程),再解答出来。
(三)、小结。


教师:大家分组来总结列出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再写出答案。
把例1中的前两个条件改写成 “商店原来有15袋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问题改成“每袋
饺子粉重多少千克”,该怎样解?
(四)、练习。
1、下面两题,先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把每个方程补充完整。
(1)小明买4支铅笔,每支X元,付给营业员3.5元,找回0.1元。
—————————————=0.1
(2)建筑工地运来5车水泥,每车X吨,用去13吨以后还剩7吨。
—————————————=7
2、图书小组原来有一些故事书,借给3个班,每班18本,还剩35本。原来有故事书多少本?
五、布置作业。
《因数和倍数》 说课稿
一、说教材
《倍数和因数》是小学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
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 。《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
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 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
没有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定 义,而是在本课时通过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型na=b直接给出因数
与倍数的概念。在地位上,这节课 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最
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需且 重要铺垫。(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略)
二、说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五年 级下册的内容,但采取借班上课的形式,选取了四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学生
已经已经分段认识了亿以 内的整数,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刚学完)。但学生由于年
龄的关系和个人思维发展的 不同,在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和思考的全面性方面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
但由于本课是由乘法引入,且 减少了以前老教材关于“整除”等繁杂概念,大大简化了叙述和记忆的过
程,预期学生是可以理解并掌握 的。
三、说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在设计理念上,本人总结四点特点,而这四个特点也
刚好在我教学的四个环节中生成:
第一,从生活切入,实现数形结合,完成概念的有意义建构。
数论的内容,如果从数字本身出发进 行研究,对小学生来说就抽象了些。本节课,教师以解决问题
“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 种拼法?”为引子,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
学概念,避开了抽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 有意义的建构。同时,在解决问题时,学生思考“哪几种拼
法”时,教师给出了不同的建议,可以想象, 也可以在本子上画一画,这样既符合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
有不同,老师有针对的引导,其次,使数与形有 机地结合,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数字上的认
识,而且能与操作活动与图形描述联系起来。学生 经历了“先形后数”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抽象的过程。
第二,抓住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学会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的技能与方法。
能 列举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节课技能目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学活动中,教师牢牢的抓住了学生
思维的“ 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独立的列举一个数的因数,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适时 的追问“用什么方法找的?”,让学生充分暴露个性化的思考方法,教师点拨出学生思维中各
自的优势: 一对一对的找;从“1”开始有序的找,再通过有效分析,取得学生整体的认同。这样的设
计,让学生在 独立思考——集体交流——互相讨论过程中,学习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技能与方法,
做到即关注了过 程,又关注了结果。
第三,充分借助生成的素材,实现有效的合作探索,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归纳寻找共性。
一个数的因 数的特征,单凭记忆也不难接受,为防止学生进行“机械学习”,教师提出问题“任意
一个自然数的因数 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观察6、11、16和24的因数,思考: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有限的还是无 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教师在研究方法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引导,学生的思
维有了明确的指 向,便于通过探索发现规律。
第四,重视数学意义的渗透与拓展,力求用数学的本质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持续发展。


数学教学,要树立为学生的继续学习、终身发展服务的意识,不能关注短效、急功近 利。本节课的
设计,教师就注意到了学生的学习后劲。如在备课之初,在是否需要完美数的介绍这一抉择 上,教师反
复考虑: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为表达因数与倍数的整体关系,很多老师在设计内容时,都 在一个课
时就将求因数和求倍数的方法全部包含。但最终本人选择舍去求倍数,把它放在了后面的课时学 习,将
完美数的介绍以及小故事纳入本节课的教学,虽然此内容和现行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都不大,但却 是学
生继续学习数学所需要的,因为只有有了文化的气息,数学才变得有了灵魂,让学生感觉数学的厚重 、
数学的魅力,才能让学生透过枯燥,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
四、说教学效果
上完课后,一些老师认为有部分学生并掌握到教学目标里的知识技能目标,未掌握 到有效的方法,
学生思维水平与表达方式有限,把这个内容拿来在四年级上并不合适。首先,本人认为, 教师这节课的
引导是有不足的,教学目标并未很好的实施。本人也曾经看过有大量名师找了四年级甚至三 年级的学生
上过这节课。从理论上说,只要基本能完成整数乘除法的学习的学生都可以进行这部分的学习 。当然,
放在每个年级来上出现的效果理应都会有不同。同样,这节课四年级的学生有着他们自己的思维 水平,
由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有限,出现一些思维的无序是非常合理的,作为老师不能太关注短效,不 能太
急功近利。然而,究竟是否该放在四年级来上,如果可以上,究竟怎样把握教法与学法的度,各家之 谈,
本人仅是做了一次不成熟的尝试,只希望抛砖引玉,老师们可以给出更多的意见,作为一次有意义的 谈


大南山-心理素质拓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


关于书籍的名言-小学科学教师工作总结


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两极化


我用残损的手掌-综合测评个人小结


承诺书模板-新疆大学教务处


西亚斯教务-团队工作总结


张家口人事人才网-护理专业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