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标说教材 小学数学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南宁中考网
学课标研教材解析《统计与可能性》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绿意”。一直是我不
懈的追求。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研说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下面<
br>我将从以下三方面研说:“一、说课标(课程总目标、第二学段目标、第六
单元目标);二、说教
材(编写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立体整合);
三、说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
与利用)这三方面进
行:
一、说课标
数学教学的总目标从获得四基、增强能力、培
养科学态度等方面进行
了清楚的阐释。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
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
学学习,学生能够: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
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
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
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方面对
1
于本单元领域的教学也做了具体的阐述。
教学本内容还应有针对性地关注学段目标和单元目标。
第二学段目标
知识技能 <
br>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
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
的等可能性。
2能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数学思考
1.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的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
象。
2.在观
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
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
考过程与结果。
3. 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
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
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
己能够学好数学
。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本单元内容标准
在本
单元中,学生将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
预测;将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可
能性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教
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使学生有意
识地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注重让学
生经历数据统计的全过程,并能
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在充分独立思考后进行交流;应注重在
具体情境中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体验,从而更好地加以理解,避免单纯的
统计量的计算。
(一)单元具体目标
1.简单数据统计过程,根据数据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
各自特点,并会求中位数的方法。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必要时可使用
计算器)。
(2)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记录表、统计表。
(3)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
均数、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
数、中位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
当的统
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参见例1和例2]
(4)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参见例3]
(5)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3
2.可能性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参见例4]
(3)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参见
例5]
二、说教材(第二部分把握课标说教材)
编写特点
通过前四年的数学学习,在统计
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
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册教材一方面重点
教学
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使学生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
可能性;另一方面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学新的统计量——中位数。
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
“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与概率在解决
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统计观念。
1.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教科书在选材上特别注意联系学生的
生活实际,
如掷沙包、跳远、跳绳等活动,都是学生几乎天天参与的游戏,可使学生
在活动过程
中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也便于教师组织教学。
2.由易至难,逐步深入。介绍中位数的计算方法时
,教科书在编排上采
取了由易至难,逐步深入的方式。如例4和例5,列出的一组数据都是7个,
即奇数个数据,按照大小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就为中位数,可直接在
数据组中找出;然后把7个数
据变为8个,最中间就有两个数据,引出当
4
数据个数为偶数个时计算中位数的方法。
3.
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统计与可能性是本册书
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4.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写体例
(1)
激发兴趣的主题图:突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充分展示数学
问题的实际背景。{做幻灯课本98页}
(2)促进思考的例题: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发散学生思维。人物对话
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方向。
【课本105页】
(3)多层次的练习:做一做。
(4)练习(思考题):弹性的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满足学生
的个体差异。
(5)全面的整理与复习:整理巩固、提高升华。
(6)综合应用:深化理解、拓展应用 <
br>(7)阅读材料: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激起学生对数
学学习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
,激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
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
到潜移默化的
作用。
立体式整合
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主线,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数据分析过
程;第二是数据分析方法;第三是数据的随机性;第四是随机现象及简单
事件
发生的概率。这四条主线很重要,我们常说教知识不仅仅要教给学生
一颗一颗的珍珠,还需要把这些珍珠
串成一条一条美丽的项链,显然主线
就是串这个项链非常重要的方面。
5
p>
我们可以看到课标每个学段的第一句话,都是提出了有关过程的要求,
显然就成为了
统计学习的最主要或者最首要的一个主线,《标准》在三个
阶段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第一学段中,提
出“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
整理过程”;在第二学段中,提出“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可使用计算器)”。在第三学段中,提出“经历收集、整理、
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
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
的数据”。
从三个学段的要求不难看到,首
先过程都是重要的,第二数据分析的
过程可以包括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另外随着年龄的差别,在要
求上
会有所差别,本套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
主要是让学生初步
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第
二次就在本单元,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
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
“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描述性的词语
(如“一定” “可能”“不可能”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
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
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单元安排的是简单的等可能性<
br>事件,等可能性事件是概率论中研究得最早,在社会生活中又广泛存在的
一种随机现象。
三、说建议(第三部分洞悉学情说建议)
教学建议
1.注重学生对等可能性思想的理解,淡化纯概率数值的计算。
在可能性知识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对学生概率素养的培养,增强
6
学生对随机思想的理解,而不要把丰富多彩的可能性内容变成了机械的计
算和练习。
2. 参与体验,经历过程。
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如掷硬币、玩转盘、摸卡片等),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在试验中直观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探
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等
可能性事件的关系等,使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游戏道具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实效性,教师的创新
可使实验、观察、
讨论事半功倍(例如学生掷硬币的道具,可将硬币放置于两个开口相对的
一次
性透明塑料杯中,杯口粘牢固定。这样既便于操作也便于观察和记录,
而且可以避免发生硬币四处滚落的
现象)
3.加强学生对中位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中位数和平均数
一样,也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统计量。
教学时注意结合学生已经很熟悉的平均数,对比教学,
以帮助学生弄清两
者的联系和区别,使他们明白:平均数主要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中
位数
则更好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或一般水平)。
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数据组,
以反映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
义和价值,在与平均数的对比中体现中位数的特点。如例4、例5的数据组
中,因个别数据严重偏大,影响到平均数也偏大,导致平均数不能很好地
代表该组数据的总体水
平,而中位数的优势正好能够避免一些偏大或偏小
数据的影响,因而在这样的一组数据中,中位数就能很
好地反映一组数据
的一般水平。
4.
因中位数在一组数据的数值排序中处于最中间的位置,故其在
7
统
计学分析中也常常扮演着“分水岭”的角色。人们由中位数可对事物的
大体趋势进行判断和掌控。如某城
市一个月的空气污染指数的中位数值是
70(空气质量为良),则说明该城市这个月超过一半的时间空气
质量都为良。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然后再利用中位数的这一
特点进行
初步的统计分析。如调查全班同学的睡眠时间,如果中位数显示
睡眠不足,则表明全班至少有一半的同学
睡眠不足,据此就可建议大家少
看电视和按时作息等。
评价建议
评价是师生交流的
一个平台,利用好这个平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发挥潜能;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评价:
1.过程性评价
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探究过程,适时提醒学生不
过分沉浸在游戏中,而要不断地独立思考和交流可能性的大小。培养学生
用数学思维来总结规律,解决生
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巡视参与时,随
时根据学生的表现通过手势、眼神、表情和语言等方式适时鼓励
。这样鼓
励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然后结合整
体的学习过程
从“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得出结论和大胆汇报”几个方面
按A、B、C三个等级进行自评、互评、师评
。每周统计一次,期末总评。
这种形式的呈现既体现了定量的评价又体现了定性的评价
2.
知识与技能掌握
知识只有掌握的扎实,才能应用的准确,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会知
识的情况
采用了“评比+评语”的方式,从作业和测评两方面进行评价。根
8
据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和每次测评的结果分优、良、合格三个方面进行评
比,同时,从学生的角度上,
写上贴切的赏识激励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
学习的信心,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3. 应用能力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宗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
应用数学知识的时间和空间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
要结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进行点评,如,评价学生
能否从现实生
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
其他方法
等。有效的评价能开启学生心灵,让智慧的火花更加灿烂夺目,
进而引起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1. 活用教材,拓展教材资源。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越发显示出它
的优越性,它在关注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在关注学生的情感
体验,关注不
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时,教师应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鲜活的素材,安
排丰富的
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对于课本中的例题
和习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
的加工处理,使之为教师的教和
学生的学服务。
2. 巧用现实生活资源
数学是生
活的组成部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应注重
发挥“生活”这一资源的教育功能。生活中购
物发票、话费清单、车票、
衣服标签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源。
9 <
/p>
信息化时代,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我们能够获得富有时代
感和生活气息
的数学课程资源。媒体中可供我们利用的数学资源大致有以
下几类:数据表格、打折信息、促销广告、与
数学相关的文章与画面,等
等。
数字是跳动的音符,数学是神奇的学科!做为数学教师,当我
们把数
学教学当做追求,潜心研究时,我们会伴着优美的旋律与孩子们共同享受
艺术般的快乐。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