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递交英文-生产实习心得体会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学
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
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
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
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
,我发现
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
及时完
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
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
,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形状特征,通
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
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
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能够比较熟练
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
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
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
民币。
1
5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
赏数学美的
意识。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
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
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总复
习。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
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
认数的范
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
清
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
以内的加、减法,分为
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
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
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
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
解决问
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
题,培养
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拼组图形的教
学
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
的关系,发展
学生的空间观念。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人民币单位元、
角、分的认识。
2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
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体
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
践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学进度
周次
第一周
第二周
时间
3.1——3.2
3.5——3.9
教学内容
1、认识图形例1、例2
练习一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例1 练习二 例2
备注
3
第三周
3.12——3.16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例3
练习三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四周
3.19——3.23 例4
练习四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五周 3.26——3.30 练习四
例5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清明节
第六周 4.2——4.6 例6 练习五 放假3
天
整理和复习
第七周 4.9——4.13 练习六
第八周 4.16——4.20 3、分类和整理 州庆放
例2 假
3、分类和整理
第九周 4.23——4.27 练习七
练习七
100以内数的认识
4
数数 数的组成 五一节
第十周 4.30——5.4 做一做 P36例3
放假
练习八
第十一周 5.7——5.11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例5 例6
练习九 例7 练习十
第十二周 5.14——5.18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加
法 例8
练习十一 认识人民币
第十三周
5.21——5.25 练习十二 简单的计算
练习十三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十四周 5.28——6.1 练习十四
练习十五
练习十六 练习十七
第十五周 6.4——6.8 练习十八
整理和复习
找规律
第十六周 6.11——6.15 练习二十
总复习
第十七周 6.18——6.22 进行期末复习
第十八周
6.25——6.29 进行期末复习
第十九周 7.2——7.6 进行期末复习
5
1 认识图形(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
辨认和区别图形,感受
这些图形的特征。
2.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
形边的特征。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应
用意识。
5.初步认识几何图形与
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
知识的欲望。
【重点难点】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建立空间概念。
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
,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发展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
【教学指导】
1.本单元教学的知识基础。本单元教学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
教学的,通
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通过一些操作
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一些特征,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以
及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2.把握好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本单元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
等活动,体会平面图
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形状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它既
不是对上
学期知识的重复,又不能拔高教学要求。如,长方形和正方形角的特征,长方体、正方体面、<
br>棱和顶点的特征不要求掌握。
3.收集大量的学习素材。教学前,师生共同收集学习过程中所需
材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课前感知这些图形及其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
6
【课时安排】3课时
1.
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
2.
平面图形的拼组…………………………………………………..1课时
3.
练习课……………………………………………………………..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面在体上”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发
展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立空间观念。
4.通过设计拼组
图形的动手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对图形产生好奇心,使他们在活动中
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1.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2.使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情景导入】
1.动手操作,感知“面在体上”。
出示由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小汽车。
7
师:小朋友,你知道这辆漂亮的小汽车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吗?请来
认一认、指一指。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师将学生回答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2.师:今天我们就是要来认识这些图形。
【新课讲授】
1.动手操作,感知“面在体上”。
(1)分给每组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现在这四个图形就藏在你
们桌上的那些物体里,请你把它们都找出来好不好?
并说给你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你从哪里找到了这些
图形?各组合作操作。
小组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是从哪些物体上找到了这些图形?
生1:我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
生2:我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生3:从圆柱上找到了圆。
生4: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小结:从长方体上找
到上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三棱
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2)描一描,画一画。
师:老师想把这四个图形从这些立体中搬下来放在纸上,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生:沿着表面的边缘描出图形。
师:那就请你们画一画,四人小组中,一人画一个图形。画完
后,请你把它剪下来。学生
动手操作。
师:那你们说这四个你刚剪下的图形和我们以前学习的立体图形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生1:立体图形不只一个面,这些图形只是一个面。
生2:立体图形能站立,平面图形不能站立。
小结: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图形只是一个
薄薄的面,像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
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
2.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1)认识长方形。师:我们先来认识长方形,请你从学具袋中找出长方形。请你看一看、
8
数一数、折一折,组内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
生:有四条边,四个角,两条对边相等,其中两条边较长,两条边较短。(学生的说明可
能不完
整,老师进行引导。)
课件演示长方形的这些特征,老师进行小结。
老师改变手中长方形的位置。
师:请大家认一认它还是不是长方形?
生:是。
师:这说明无论把长方形怎么放都是长方形。
师: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吗?
生1:黑板是长方形。
生2:门是长方形。
生3:书是长方形。
……
看生活中的长方形,课件演示。
师:请你用6根小棒搭一个长方形。
学生展示。
(2)认识正方形。
出示正方形,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正方形。
师:请你用刚才的方法试一试,然后说一说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生:有四条边,四个角,四条边都相等。(学生的说明可能不完整,老师进行引导)
课件演示正方形的这些特征,老师进行小结。
老师改变手中正方形的位置,请小朋友认一认还是不是正方形,得出无论怎么放都是正方
形。
师:你知道生活有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吗?(学生说)
看生活中的正方形,课件演示。
请你随意用几根小棒搭一个正方形。
(3)认识三角形。
出示三角形,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三角形。
9
师:请你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生:有三条边,三个角。(学生的说明可能不完整,老师进行引导)
老师改变手中三角形的位置,请小朋友认一认还是不是三角形,得出无论怎么放都是三角
形。
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吗?(学生说)
看生活中的三角形,课件演示。
(4)认识圆形。
出示圆形,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圆形。
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吗?(学生说)
看生活中的圆形,课件演示。 <
br>出示一个球,这个是不是圆呢?这是一个球,它跟我们今天学的圆有什么不一样呢?(摸
摸:圆是
平平的,球是鼓鼓的;球还可以拍,圆不能拍。)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看到的平面图形,老师适当点
评。
2.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的第2题。
(1)同桌互相合作,利用手中的各种立体图形,
在纸上画各种图形,使他们组合成一幅
漂亮的图画。比一比,哪一组的画最漂亮。
(2)统计图形个数。将每个小组的作品分别展示出来,并统计每幅图中图形的个数。
(3)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今天我们学过的图形。
3.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1题。
(1)学生按要求涂色。
(2)展示、交流。
4.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2、3题。
(1)让学生先认一认,再数一数,在括号里填上图形的个数。
(2)交流自己是怎样数的,怎样认的。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10 <
/p>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下面我们要和这些图形朋<
br>友说再见了。老师报一个,请你找到它和它再见,把它放回学具袋里。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1.结合生活进行教学,选
取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学生学习数学有两种体验:成功体验和
生活体验。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情
景在教学中以不同形式再现时,学生就会有兴趣,有
冲动感。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拼摆各种图形,这些活
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
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2.让学生亲身经历过程,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关注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习。在教学中,
教师充分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尊重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
点时,教师采用先用
眼观察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再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想办法证明自己说的没错。
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
严谨性。
这节课动手操作很多,稍不注意就容易上成手工课或拼摆各种有趣图案的活动课,使教学重点偏离教材编排的初衷。
第2课时 平面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例2及“做一做”,教材第4页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用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1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体会图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景导入】
1.出示汽车图。
师:这是什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生1:是汽车。
生2:它是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组成的。
师:你们想玩拼图吗?
生:想。
师:好!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拼组吧。(出示课题:拼一拼)
【新课讲授】
1.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图。
(1)出示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师: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一
拼,你能拼出什么图形?请
先试一试,拼一拼,再在小组交流。
(2)学生动手操作、交流。
(3)汇报展示。
师:谁先说说你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出了什么图形?
生1:我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了一个大的长方形。
生2:我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也拼出了一个大的长方形。
板书:
12
生3:我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了一个“T”形。
生4:我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了一个“L”形。
生5:我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
师:两个长方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吗?
提供同样的两个长方形,学生实践得出:只有特殊的两个长方形才可以拼成正方形。
2.用三角形拼图。
(1)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图。
出示两个同样的三角形。
师: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一拼,你能拼出什么图形呢?先在小组内试一试。学生分组操
作、交
流。展示、汇报。
生1: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能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2: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能拼一个四边形。
13
生3: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能拼一架飞机。
师:同学们真能干!拼出了这么多的图形。
(2)用4个相同的三角形拼图。
师:用4个三角形,拼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全体学生动手拼图,教师巡视)汇报
交流。
师:用4个三角形拼出了什么图形?(把拼法不同的图案展示出来,并加以表扬肯定)原
来图形
之间有这么多小秘密。
(3)仿拼图案。师:最近在我市举办了一次大型中小学生图案设计
大赛,聪聪和明明获
得了一等奖。(出示图案)
看,漂亮吗?选你喜欢的一种图案试着拼一拼。
3.发挥想象自由拼图。
师:你还能用这些三角形拼出什么图形或图案?一面想一面动手拼,并给它起个名字。
14
(1)学生自由拼图,教师巡视。
(2)学生大胆创造,设计不同图案。
(3)作品展示交流。
4.认识七巧板
(1)认识七巧板。
师:关于七巧板你都知道些什么?知道七巧板的来历吗?
生1:被称为是“东方魔板”。
生2:这七块可神奇了,能拼出许多不同而又美丽的图案,它能拼300多种图案呢!
师:七
巧板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七巧板也叫“七巧图”,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图形游戏,
它起源于唐朝,经过
两千五百多年的演变,形成现在的七巧板。它是中国著名的拼图玩具,后
来传到国外,风行世界,号称“
唐图”,也就是“中国的板图”。被称为是“东方魔板”。它不
仅具有千变万化的魔力,而且蕴含着大量
的数学知识,因此现在人们已把它作为一项热门的数
学问题进行研究。
(2)了解七巧板的制作过程。
师:想知道七巧板是如何制作的吗?多媒体演示七巧板制作过程。
引导观察,发现图形间的关系。
师:仔细观察七巧板,这些图形有何不同?
生1:颜色、大小、形状均有不同。
生2:大小不同。
师:哪些图形最大?两块最大的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15
请学生展示验证过程。
师:哪些图形最小?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学生同桌交流验证过程。
师:除颜色和大小外还有何不同?
生:形状。
师:有哪些是我们学过的图形呢?1到7号图形分别是什么图形呢?
生1:5号图是正方形。
生2:1号和2号图是三角形。
生3:4号和6号图是三角形,
生4:7号图也是三角形。
生5:3号图我们不知道叫什么图形。
师:3号图叫平
行四边形,大家仔细看看它是什么样的?然后再拿出正方形比较它们有什
么不同?
师:从同学
们的介绍中,我发现我听得最多的就是三角形。在七巧板中,到底有几块三角
形?它们分别是哪些?这几
块三角形是怎样的,它们一样吗?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1号图和2号图比较大,4号图和6号图比较小,7号图中等。
师:1号图和2号图谁更大?
生:1号图2号图是一样大的(课件证实)
师:4号图和6号图呢?生:也是一样大。(课件证实)
(3)说一说。师:通过小朋友们的
介绍,大家了解了七巧板这么多的知识,那么请同桌
的两人互相说一说你都知道了哪些有关七巧板的知识
?
(4)答一答。
师:同学们发现了有关七巧板的这么多的知识,那你们能回答老师的几个问题吗?
①
七巧板是由种图形组成,其中一个和一个。
② 号图形和号图形比较大,号图形和号图形比较小。
③号图形和号图形一样大,号图形和号图形一样大。
5.尝试操作,动手拼三角形。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七巧板。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谁的手儿最灵巧。请大家用你
们的七巧板拼
出一个三角形,你想用几块就用几块。拼好的小朋友,你把小手举起来,老师就
16
来欣赏你的作品,开始吧!
学生动手拼三角形,老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拼的三角形。
师:大家拼出三角形了吗?那谁愿意当小老师来展示你拼出的三角形呢
?老师请好小老师
以后,其它的同学就和我一起来当小观众,欣赏小老师的作品,好吗?
师:
小老师们,你在展示你的作品时,还要向我们说清楚你是用几块什么形状的板拼出了
三角形?
生1:我用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拼了一个新的三角形。师:还有其它的拼法吗?
生2:我用一个正方形和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拼了一个新的三角形。师:还有其他拼法吗?
生3:我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拼了一个新的三角形。
6.欣赏七巧板拼图。
师:同学们的手可真巧,一下子就拼出了这么多的新三角形。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1)先让学生照样子用44
(2)再让学生自由拼一拼,看还能拼出什么图形。
2.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
(1)用七巧板拼不同的长方形。
(2)汇报、展示。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探讨了图形的拼组,发现图形之
间有很多的关系,用图形拼出了很多好
看、有趣的图案,我们成了小小设计师、发明家,高兴吗?让我们
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
去获取更多知识吧。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2课时 平面图形的拼组
17
1.挖掘素材,巧妙切题。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本课导入时,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汽车为切入点,激发了学
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并以做汽车要
用不同形状的纸为契机,巧妙地迁
移到长方形等学过的平面图形,既是对上学期旧知的再现,同时又很自
然地过渡到正方形、长
方形边的特点的认识。
2.充分参与,形式多样。
指导学生
拼摆图形时,设计了“做汽车”“拼拼摆摆”和“小小设计师”等既富童趣又具
挑战性的数学实践活动,
形式新颖多样,尽可能地让孩子多尝试,多动手,让他们在有趣的活
动中去探索,去体验,去创造。
3.自主思考,有效合作。
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积极自
主地思考。本课的教学
中,对于正方形、长方形边的认识,先引导学生用眼观察,根据自己的观察提供猜
想,并激发
他们独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能验证这些猜想,通过学生思考确实想出了不少“金点子”,有用折
18
叠的、借助工具比较的等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在后来的拼摆
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小组间的交
流合作,每个孩子在有了自己独特的创意后又去观察,吸收他人的智慧结
晶,这样不仅培养了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重点难点】
1.理解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指导】
20以内的
退位减法对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是数学中的基
础,在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
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
习提高熟练程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教学: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课时安排】10课时
1.十几减9………………………………………………………………2课时
2.十几减8、7、6………………………………………………………3课时
3.十几减5、4、3、2…………………………………………………..2课时
4.解决问题………………………………………………………………2课时
5.练习课
………………………………………………………………..1课时
【知识结构】
19
第1课时 十几减9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0页的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理解“破十法”,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
十几减9的口算
。
2.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1.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理解“破十法”的思维过程。
【情景导入】
师:圣诞这天,一(1
)班的小朋友去公园参加了一次有趣的游园活动(屏幕显示课本第
8~9页的游园会全景图)。请仔细观
察,在这个游园场地上,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有的小朋友在踢球,有的小朋友在套圈,有的小朋友在
买气球,有的小朋友在观赏小
金鱼,有的小朋友在买风车。
师:我们先去看看小朋友怎样买气球好吗?
生:好!
【新课讲授】
20
1. 出示教材第10页例1情景图。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生:小丑一共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剩几个。
师:根据这幅图,能写出什么样的算式?
生:15—9=
2.
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师:15-9等于几应该怎样算呢?请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把自己想法
交流一下。如果
有困难的,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计算过程和方法。
生1:通过摆学具,我先从10朵红花里拿掉9朵,剩下的1朵
红花和另外5朵黄花合起
来是6朵,所以15-9=6。(请学生在投影仪下摆。学生说完后,教师在算
式15-9的下面板书
算的过程:10-9=1,1+5=6)
生2:我不摆学具,想9加几
得15?9+6得15,所以15-9=6。(学生说完后,教师又在算
式15-9的下面板书另一种算
法的过程:9+(6)=15,15-9=6)生3:我是这样想的。15-5=10,
10-4=6,
所以15-9=6。(教师板书第三种算法)
生4:我是用画图的方法计算的。先画15个△,再圈出9个,还剩下6个。所以15-9=6。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你认为哪些方法比较简便
呢?
生1:我认为第一种方法好。
生2:我认为第二种方法简便。
师小结:第一种方法
叫“想加算减”,也就是想9+()=15,9+6=15,所以15-9=6;第二
种方法叫“破十法
”,也就是先用10-9=1,再用1加15里剩下的5得到6,所以15-9=6。这
两种方法都比较
简便,在今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21
3. 强化算法。
师:十几减九的算式除了这道题,你知道还有哪些吗?(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师:你会算吗?用你最喜欢的方法,想算哪道就算哪道,并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算法。
师:你算哪道?怎么算的?
学生自由地计算。汇报、交流。
师:你算了哪几道题?怎么算的?
生1:我算了11-9= 。
想:9+2=11,所以11-9=2。
生2:我算的是16-9=
。想:10-9=1,1+6=7,所以16-9=7。
生3:我算的是18-9=
。想:9+9=18,所以18-9=9。
……
【课堂作业】
1.
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独立作业。对有困难的学生则让他们先用学具摆一摆,摆
好后说一说算的过程。反
馈时,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如先摆好1捆零1根,从1捆里拿掉9根,再把剩下
的1根和另1
根合起来是2根,所以11减9等于2),帮助他们从操作中提升十几减9的基本算法(或
“破
十法”,或“想加算减”)。
2.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2题。
这道
题的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运用“破十”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练习时,应让
学生独立思考,悟出
十几减9的“破十”思维过程是:先从10个里面圈出9个,再将剩下的
一个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即可得
出结果。
3.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3题。
在学生已掌握一种算法的基础上让他们用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十几减9的4道题。
答案:1.
2 7 2. 5 8 3. 4 3 10 9
【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2
生:十几减9的算法。
师:对!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的退
位减法。像今天我们见到的这些题中两位数中个位的几
减9不够减了,即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不够减了,
这就是退位减法。计算时可以用“想加算减”
的方法,也可以用“破十法”来计算。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学
生是有差异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种差异,实施有效的因材施教,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在
不同的基础上得到
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探究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时,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能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组织
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学生可以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游园活动提出
数学问题,任选一道题进行研究、计算,
任何一种方法都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肯定。每个学生
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
人。
第2课时 十几减8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的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23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初步掌握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理解“破十法”。
【情景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去公园看了一(1
)班的小朋友买气球的情况,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买风
车的情况,好吗?
生:好!
【新课讲授】
出示教材第13页例2情景图。
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从图中我们能知道什么?
生:熊猫一共做了12个风车,小朋友们要买8个,还剩几个风车?
师:根据图意,应该怎样列出算式计算出还剩几个风车呢?
生:用减法算,
算式是12-8=□。
2.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1)独立尝试,合作探究。
师:如何计算 12-8=□呢?请先开动小脑筋想想办法,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独立尝试、交流。
(2)汇报、展开,交流算法。
学生汇报的算法可能有:
① 破十法:10-8=2,2+2=4,所以12-8=4。
②
想加算减:8+4=12,所以12-8=4。
③
连减法:12-2=10,10-6=4,所以12-8=4。
④
把12分成10和2,2-8差6,10-6=4,所以12-8=4。
……
(3)尝试运用,多种择优。
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算这两道题,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24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十几减8”的口算方法的多样化,又让学
生体会“想加算减”的方法的
优越性。
【课堂作业】
1.
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
本题主要是帮助学生运用“破十法”来计算。思维过程是:先从
10里面圈出8个,再将剩
下的2个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即可得出结果。
2.
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本题主要是帮助学生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先让学生
自由地算,再说一说计算的
过程和方法。
3. 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3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算出。
答案:
1.16-8=8
15-8=7
2.13,5 11,3 14,6
3.2 5 8 3
6 9 4 7 10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生
: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我们发现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的方法
比较简便。
师:有道理,希望同学们要多加练习。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25
在教学十几减8时,教师从情境图出发,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十几减8”的口算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还注重
启发学生选取
自己喜欢的方法讲道理,说理由。对于学生合理的算法,教师都要给予肯定。这样既让学生
感
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又体验到在众多方法中最优化的那种方法。
第3课时
十几减7、6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能够熟练地进行十几减7、6退位减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
【重点难点】熟练地进行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
【复习导入】
1.复习准备。
(1)口算。
11-9= 11-8= 14-9=
14-8= 13-9= 13-8=
(2)填一填。
26
( )+8=12 9+( )=17
( )+9=16 8+( )=16
( )+8=11
( )+9=15
2.导入。
师:一(1)班的同学继续在公园里游玩,我们去看看明明和乐乐在干什么好吗?
生:好!
【新课讲授】
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出示例3情景图。
师:明明和东东在干什么呢?
生1:他们在看金鱼。
生2:他们边看金鱼边讨论问题。
师: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呢?
生1:东东问明明:一共有13条金鱼,黑的有7条,红的有几条?
生2:明明问东东:一共有13条金鱼,红的有6条,黑的有几条?
师:观察得真仔细,你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生:能。
师:那好,请同学列出算式,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2.探索算法。
(1)独立计算,合作探究。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红金鱼:13-7=6
黑金鱼:13-6=7
师:你是怎么算出13-7=6,13-6=7的?能给明明和东东讲一讲吗?
(2)交流、汇报算法。
生1:从明明和东东的对话中,已经说出了黑金鱼有7条,红金鱼有
6条。生2:求黑金鱼
的条数,10-6=4,4+3=7,7条黑金鱼。求红金鱼的条数,10-7=
3,3+3=6,6条红金鱼。
师: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2:破十法。
27
生3:我一条一条仔细数的,红金鱼6条,黑金鱼7条。
生4
:这样算得快,7+6=13,13-7=6,13-6=7,7条黑金鱼,6条红金鱼。师:你这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4:想加算减法。
……
(3)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
行评议。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
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
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4)教师有导向性的小结。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
言很受启发,乐
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法”等方法的合理性。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第1题。
此题借助学具实物图巩固
一道加法题计算两道减法题的思路。可由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说
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借助具体画面提
高“想加算减”的自觉性。
2.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的第2题。
此题是继续巩固一道加法题计算两道减法题的思路,提高学生“想加算减”的自觉性。
3.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此题用填□的形式,增加抽象性,增加连贯性,
以这种方式来提高“想加算减”的思维水平,
逐步达到由减法算式直接想出得数的要求。
答案:
1.14-8=6 14-6=8 15-8=7 15-7=8
2.17,9,8 15,6,9 16,9,7
3.4,4 5,5
6,6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十几减7、6)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
师:像十几减7、6这样的题目,我们该怎样计算呢?
教师可随意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28
第4课时 十几减7、6
红金鱼:13-7=6
黑金鱼:13-6=7
学生是有差异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种差异,实施有效的
因材施教,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在
不同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重要保证。这里,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能根据
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
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进行计算,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
得到教师
的充分肯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第5课时 十几减5、4、3、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地进行十几减5、4、3、2退位减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熟练、正确地进行口算。
【复习导入】
1.口算
12-9= 12-7= 12-8=
14-8=
16-9= 17-9=
13-6= 14-7= 11-9=
15-7= 17-8= 15-9=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订
正时选取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老师板书“破十法”“想加算减”。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几减几。(出示课题)
【新课讲授】
29
1.教学例4。
(1)出示例4的六道题目。
12-5= 11-4=
12-4= 11-3=
12-3= 11-2=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8、7、6,这几道题是十几减5、4、3、2。你会算吗?
生:会。
师:好!请你自选3道题先算一算,再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
(2)探究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
①出示:12-5= 。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计算12-5的。
生1:我用“破十法”算的。10-5=5,5+2=7,所以12-5=7。
生2:我是用“想加算减”法算的。想:5+7=12,所以12-5=7
②出示11-4=
。
师:谁会算?
生3:10-4=6,6+1=7,所以11-4=7。
生4:还可以用“想加算减”法算。4+7=11,所以11-4=7。
③出示12-3=。
师:这道题可以怎样算?
生5:10-3=7,7+2=9,所以12-3=9。
生6:还可以这样算:因为3+9=12,所以12-3=9
④出示11-2= 。
师:我们一起来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两种方法算一算好吗?
生:好!
师:开始算。
生:10-2=8,8+1=9,所以11-2=9;2+9=11,所以11-2=9。
2.归纳、总结。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计算十几减5、4、3、2和十几减9、8、7、
6的方法,你发现了什
么?
30
生1:计算方法都是相同的。
生2:都可以用“破十法”计算。
生3:也可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师:说得很有道理。计算十几减9、8、7、6
、5、4、3、2的方法是一样的,一般用两种方
法:一种是想加算减,另一种是破十法。你喜欢用哪种
方法算,就选择哪种方法。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这道题通过加
法和减法的对应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运用“想
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十几减几。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然
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2.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四的第1、4题。这两题是情景题,练习时,应
先让学生独立观察,
独立完成计算,然后同位或小组同学及时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互相取长补短,达
到又独立
探索,又互相促进的目的。
答案:1.8 9 9 6 8 9 9
6
2.第1题:11-5=6(个)13-4=9(个)
第4题:12-5=7(只)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了十几减几的减法?你怎样计算这样的减法?
让每个
学生自言自语地说。然后教师指着例4的6道题再次引导学生概括出十几减几的两种
一般方法:①想加算
减;②破十法。同时说明,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6课时
十几减5、4、3、2
12-5=7 11-4=7
12-4=8
11-3=8
12-3=9 11-2=9
破十法 想加算减
在探究十几减几的算法时,照顾到学生的认知差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组织学生的
31
学习活动。做到了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
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
主人。
第7课时 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页例5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2.使学生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用数学的
意识。
3.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会根据题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景导入】
1.复习
(1)口算。
2+9=
8+7= 6+9=
11-2= 15-7= 15-6=
12-9= 15-8= 15-9=
(2)填空。
5+ □
=13 8+ □ = 16 □ +9=18
□ +7=12 6+□
=12 7+□ =14
2.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踢球吗?
生:喜欢。
师:好!下面我们去看一看一(1)班和一(2)班同学进行踢球比赛的情况。
【新课讲授】
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出示例5情景图。
32
师:仔细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1:一共有16人来踢球,已经来了9人。
生2:有一队踢进了4个球。生3:要求“还有几人没来”。
2.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要求“还有几人没来?”应该用什么方法列式计算呢?请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一下
。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小组内交流。汇报、交流。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解决“还有几人没来?”这个问题的。
生1:我用减法计算,算式是:16-9=7(人)。师:为什么用减法?
生1:因为要想知
道还要来几人,必须从要参加踢足球的16人中去掉已经来了的9人,剩下
的就是还要来的人数,所以用
减法。
师:算式中的16、9和7分别代表什么?
生2:16代表要参加踢足球的总人数,9代表已经来了的9人,7代表还要来的人数。
师:说得很清楚。但是,“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没用上呀。
生2:因为题目是要求“还有几
人没来”,与“踢进了4个球”没有关系,所以“踢进了4
个”这个条件可以不用。
师:有道
理,这告诉了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的问题来选择有用的条件,
题目中往往有的条件是
多余的,多余的条件不能用。
3. 检验解答的正确性。
师:刚才我们用16-9=7(人
)算出了还有7人没来,这个答案正不正确呢?谁能想办法验证
一下?
生1:因为7+9=16(人),所以还有7人没来是正确的。
生2:因为没来的7人加上9人等于16人,所以解答正确。
师:这种用加法验证的方法很好。以后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算出答案后,要养成检验的习惯。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有几个已知条件,要求的
问题是什么,哪
些条件有用,哪些条件是多余的,再独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并列出算式计算。
2.完成教材第22页练习五的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中订正。
33
3.完成教材第22页练习五的第2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从图中知道什么?
(2)再引导学生选择两个相关的条件,列式计算。
4.完成教材第22页练习五的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集中订正。
5.完成教材第22页练
习五的第4题。先引导学生看图弄清题意,再选择两个相关的已知条
件列出减法算式计算。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用
简单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在今后解决问
题时候,要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
题。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问题,我们将采用不同的方法来
解决,解答后还要养成检验的习惯。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8课时
解决问题(1)
例:一(1)班和一(2)班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一(2)班踢进了4个
,还有
几个人没来?
16-9=7(人)
检验:7+9=16(人)所以,解答正确。
口答:还有7人没来。
本
题教学利用教材主题图提供的信息资源,创设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自然地引入了
新知。在学习新知部分,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放手让学生去
探索新知,引导学生通过组内
合作学习、组间相互汇报、交流、提问、评价等形式,积极地参
与学习活动,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来解决数
学问题。
第8课时 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
34
教材第21页例6及“想一想”。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掌握解题思路,并能正确解答这类问
题。
2.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与实
际
生活紧密相连。
【重点难点】
1.理解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的思考方法。
2.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一(1)班的同学元旦那天去公园游玩的情景吗?
生:记得。
师:那好!我们今天去看看小雪小华他们套圈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并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
(出示解题)
【新课讲授】
1. 观察例6情景图,理解题意。
出示例6情景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小雪套中了7个圈,小华套中了12个圈。
生2:要求的问题是: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师:观察的很仔细!
2.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这道题是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
数多多少。这样的
问题怎样解答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师:请同学们先拿出学具小圆片,摆一摆,想一想应该怎样摆比较好呢?
生:先摆1
2个圆片,摆一排,代表小华套中的12个,再在下面排7个圆片,也摆一排,
代表小雪套中7个。
板书:
35
师:这种摆法很好,请大家一起摆一摆,请注意一点,从左边起,上下要对齐。
学生动手操作。
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看着自己摆的圆片比一比,比的时候思考下面3个问题:
(1)谁跟谁比?
(2)谁多谁少?
(3)多的那排圆片分成几个部分?是哪几个部分?汇报、交流。
师:从图中可以看出,谁跟谁比?谁多谁少?
生:是小华和小雪比,小华的多。
师:小华的个数分成了哪几个部分?
生: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部分。
板书:
师:小华的个数中,表示和小雪的个数同样多的部分是几个?表示比小雪的个数多的部分
是几个?
生:表示和小雪的个数同样多的部分是7个,表示比小雪的个数多的部分是5个。
师:根据我们的推理过程,思考怎样列算式?
生:12-7=5(个)
师:12-7=5(个),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12-7表示从12个里去掉同样多的7个,就求出小华比小雪多5个。
板书:12-7=5(个)。
3. 研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少多少”的问题。
师:想一想: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呢?
生:小雪比小华少套中5个。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36
生:我是从黑板上的图看出来的。
师:很聪明!请大家先用学具摆一摆,然后看着自己摆的学具比一比它们的个数。
请学生操作学具,叙述比的过程,然后请一位同学说比的过程。
师: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圈?哪部分是小雪比小华少的?请你指给同桌看。
指定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指。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小雪比小华少的部分和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是相同的。小华比小雪多几个,小雪比小
华就少几个。
师:根据刚才的推算,应该怎样列式呢?
生:12-7=5(个)
4.
比较、小结。
师:请你观察这两个问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
的问题有
什么联系?(这两个问题表示的意思一样的,只是叙述形式不同。)它们解答的方法一样吗?<
br>(一样,都用减法计算。)
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
都是属于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
问题,所以都要用减法计算。
【课堂作业】
1.摆一摆,算一算。(投影出示问题)摆10个△和7个○,△比○多几个?
学
生摆后回答:△和○比,△多○少。△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同样多的部分是
7个,另一部分是
比△多的部分是3个。从10个△里去掉和○同样多的7个,就求出△比○
多几个。
10-7=3(个)
2.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五的第5题和7题。
(1)让学生说一说图意。
(2)独立解答。
(3)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算。
37
3.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五的第6题。
答案:
1.10-7=3(个)
2.第5题:13-8=5(箱)
第7题:12-3=9(朵)
3.8+4=12 9+8=17 6+9=15
12-6=6 13-5=8 15-8=7 15-6=9
【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都可以用大数减去
小数来计算。一个数比另一个数
多几与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在某种意义上是相同的。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五的第8、9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9课时 解决问题(2)
1.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算式:12-7=5(个)
2.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
算式:12-7=5(个)
教
学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套圈游戏来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
学生学起来比较轻
松,比较感兴趣。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先让学生初步感知,再操作讨论,
38
层次性强。讨论主要围绕“谁与谁比”“怎样比”等问题进行,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比的方法。让学生结合讨论用学具摆一摆,使他们在摆的过程中感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过程和方
法,在 此基础上明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实际上就是用大数去和小数比,把大数分成两
部分,一部分是与 小数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小数多的,多的部分是几就是大数比小数多几。
无论是算还是摆,都要特别 重视学生对“谁与谁比”“谁多谁少”等问题的思考,并根据这些
问题去寻求问题解决的办法。
3 分类与整理
【教学目标】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 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认识到对简单事物进行分
类整理的好处。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4.能对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用图表表示出分类的结果。
5.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 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
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1.能按一定的标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
2.能用图表表示分类的结果。
【教学指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创设 教学情景,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课堂切入点,先讲单一标准的分
类,再讲不同标准的分类,并用表格的形 式表示分类的结果,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活动
起来,学生在操作、活动的过程中,能更牢固地掌握 选择分类标准、正确分类的方法,动手操
作能力和探索意识也能更好地得以发展,教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 ,探索与表达的空间,让学生
加深对分类、整理以及用表格形式表示分类结果的认识。
【课时安排】3课时
1.分类与整理(1) 1课时
2.分类与整理(2) 1课时
39
3.练习课 1课时
【知识结构】
40
第1课时
分类与整理(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7页例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能按
指定的一个标准进行分类,并能用图的形式表示出分类的结果。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情景导入】
1.感知分类。
(1)播放录像①:商场外景镜头。
(2)播放录像②:商场物品远景镜头(依次播放食品类、家电类、鞋类、文具类、服装
类)。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通过看录像,使学生明确商场物品有很多种。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了
一起。
2.明确分类。
(1)播放录像③:商场物品近景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
练习本;第
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阿姨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了一起。
揭示概念:像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学生结合所看录像说说什么是分类。
(2)猜一猜:
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
41
放在一起。
【新课讲授】
1. 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例1情景图。
师: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1:有很多气球。
生2:有各种形状的气球。
生3:有各种颜色的气球。师: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
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学
生分组讨论,自由分类理整。汇报、交流。
生1:按形状分类。
生2:还可以按颜色分类。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分类。
2.分一分,数一数。
(1)按形状分类。师:下面我们先分组,按形状分一分,并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多少
个。
学生分组活动。交流、汇报。
师:谁先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按形状把这些气球分成了哪几类?
每类气球各有几个,并说
说你是怎么分的,怎么数的?
生1:我们按形状把气球分成了圆形、
心形和糖葫芦形三类。我们边数边画知道圆形有5
个,心形有4个,糖葫芦形有3个。
生2:
我们按形状把气球也是分成了圆形、心形、长条形三类,我们是先分一分,再数一
数的,知道圆形有5个
,心形有4个,长条形有3个。
师:说得很好!那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
生:圆形气球最多,长条形(糖葫芦形)气球最少。
(2)按颜色分类。
师:想一
想如果按颜色分类,可以怎么分呢?每种气球又各有多少个呢,请小组内分一分,
数一数。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交流。
生:按颜色分类:红气球有7个,白气球有5个。
42
【课堂作业】
1.
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七的第1题。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启发学生说出:4辆车是同一类的。
2
.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七的第2题。指导学生先说一说可以怎样分类(按水果种类和卡
片形状)?各分
几类?每类各有多少?再涂色。
3.完成教材第30页练习七的第3题。指导学生先说一说分类的方法,再涂一涂,填一填。
答案:1.略
2.(1)5 4 6 (2)6 5 4
3.6 4
3 3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
,我们一起学习了分类的方法,知道了可以按物体的形状、颜色、用途等来
分类。在生活中,我们给物体
分类时常根据不同的标准,比如:物体的大小、用途、种类……
只要大家能说出适当的理由,我们都可以
对物体进行分类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1课时 分类与整理(1)
1.老师注重创设教学情景
。以学生熟悉的商场物品分类摆放为课堂的切入点,激发了学生
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感
知了分类的意义。
2.小组合作有助创新。在“分类”教学时,学生在小组里说、分、摆,围绕“怎样
分类整
理”的问题充分发表意见。在合作中,既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
43
神,思路得以开拓,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2)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页例2。
【教学目标】
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2.能用表格的形式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
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2.能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分类的结果。
【情景导入】
1.
出示一大一小两个盒子,一大一小的两个杯子,一大一小的两个球。
师:这些东西可以怎样分类呢?
生1:我按大小分:大盒子、大杯子、大球是一类,小盒子、小杯子、小球是另一类。
生2:我按形状分:两个盒子是一类,两个杯子是一类,两个球是一类。
生3:还可以按用途
分:盒子和杯子是能装东西的,球是不能装东西的。……2.揭示课题:
同学们按照物体的大小、形状、
颜色、用途等不同的标准给这些物体进行了分类。那按不
同的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呢
?这些结果可以怎样清楚地表示出来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出示课题)
【新课讲授】
1. 按不同标准分类。
出示例2情景图。
师: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分两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
生1:按大人和小孩分:大人分一组,小孩分一组。
44
生2:按男、女分:男的分一组,女的分一组。
生3:按高矮分:高的分一组,矮的分一组。
生4:按左右分:左边的两家人分一组,右边的两家人分一组。
……
2.用表格表示分类的结果。
(1)引入。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把这
些人可以按年龄分、按性别分、按高矮分,按左右
位置分……选择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会相同吗?
生:不相同。
师:那用什么办法可以清楚地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呢?
生1:用文字。
生2:用图形。
生3:用数字。
生4:用表格。 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老师要告诉你们,用表格表示分类的结果最清楚。下面我
们就来学习
用表格来表示分类的结果。
(2)出示表格。
数师:请同学们先按年龄把这些人分组,看怎么分?每组有多少人?把结果填在表(一)
中。
学生分组活动。汇报、交流、展示。
师:请同学们再按性别把这些人分组,把分组的结果填在表(二)中。
学生分组活动。交流、汇报、展示。
45
师:还可以怎样分组呢,请各组再选择一种分类方法把这些人分组,把结果填在下面的表
格里。
学生分组活动。
展示、汇报。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8页“做一做”。
(1)让学生说一说分两组的方法。
(2)分一分,填一填。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按不同标准物体分类,只要大家能说出恰当的理由,都可以给物
体分类,另外,还学
习了用表格可以清楚把分类结果表示出来。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2)
46
本节课教师放手让学生操作,放手让学生说,课堂气氛活泼有序,学生从参与数学活动,
在愉快的活
动中获得了知识,学会了按多个标准分类,并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分类的结果。教师
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
,对学生的独立思考给予充分的尊重,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与表达的
空间,教师真正成为了教学的组织
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也在积极的情感中体验到了
学习数学的快乐。
4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
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
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
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
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重点难点】
1.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数位的意义。
【教学指导】
使学生经历数物体的个数的过程,结合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
用100以内
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教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2.突出基本概念的教学。加强读数、写数的训练,通过学生体验
、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
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4.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
【课时安排】11课时
47
1.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 4课时
2.数的顺序 1课时
3.比较大小 3课时
4.解决问题 1课时
5.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2课时
【知识结构】
48
第1课时 数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八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
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
进行表达和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重点难点】
1.建立100以内的概念,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
2.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
【情景导入】
1.今天的数学
课,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展示100颗星星)。猜一猜,大约有多少颗?
为什么?提示:有100
颗星星。
2.课件(或挂图)显示教材第33页百羊图。春天,地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课件:草地)
。
一群可爱的小羊来到草地上。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为什么?
3.揭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100以内数的认识,先来学习数数。(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数100根小棒(或100枝铅笔,100块橡皮,100颗幸运星)。(教学例1)
师
:寒假就要到了,我准备了许多奖品,想发给我们班的同学,请大家帮老师数一数,每
个小组有4样奖品
,谁来说说你们组都有什么?
生1:我们组有铅笔、橡皮、幸运星、小棒。
师:请每位同学选一样奖品。
(学生选了自己喜欢的奖品,放在面前)
师:听清要求,请你很快的数出10个奖品。
(学生从袋子里边拿边数,数出了10个奖品,放在面前)
师:仔细观察一下10个这一堆儿,10个啊,就这么多。
49
师:请你再数出10个。
(学生从袋子里又数出了10个,放在桌上)
师:现在是多少了?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20个。
师:再仔细观察20个这一堆,20个,就这么多。
师:请你把奖品都倒出来,想想,刚才1
0个一堆,20个一堆是多少,再观察一下你面前
这一大堆,猜猜这一堆大约有多少?
生2:有80个。
(教师引导生2把话说完整)
生2:我的小棒大约有100块。
生3:我的铅笔大约有90枝。
生4:我的星星大约有80颗。
生5:我的橡皮大约有120块。
……
师:那么到底有多少呢?请你仔细数一数。
(学生抢着举手回答,都想把自己数的结果告诉大家。)
生6:我数的铅笔是96枝。
生7:我数的星星是100颗
生8:我数的橡皮是95块。
生9:我数的木棒是85块。
……
师:小朋友数了那么多奖品,大家数的结果都不
一样,老师想知道大家是怎样数的,谁愿
意到前面来数给大家看?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师:我记得刚才有位同学数的是95块橡皮,你来数数好吗?
(教师帮这位同学把橡皮拿到前
面,学生在实物投影下边拿边数,其他学生帮他一起
数……数的结果是100块橡皮)
师:还有哪些同学数的也是100?
(有大部分学生举手)
师:其实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每个袋里的奖品都是100,这些同学数对了。
50
(举手的同学高兴得几乎要欢呼起来)
师: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多奖品都数对
了!还没有数对的小朋友,课外时间多练习数一数,
你一定能数对!
师:数之前老师请大家猜猜你的奖品大约是多少,谁猜的比较接近100?
生10:我猜的是98。
生11:我猜的是101。
生12:我猜的就是100。
……
师:98、99、101、102这些都是比较接近100的,同学们的估计能力真强!
2.展示数100
根小棒的过程。
教师先表扬在数数过程中合作得好又数得正确的学生,然后
请一位用小棒数数的学生上台
展示自己的过程。学生数数时,教师在一边指导:先1根1根数,每数10
根捆一捆,数
到100;再10根10根地数,数到100时,将10小捆捆成一大捆。
引导学生概括: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让每个学生再数一遍小棒或花生。每数十根
捆成一捆(或每数10颗放在一堆),一直数到
100。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数好的10捆小棒(或1
0堆花生),同桌互相述说:10个一
是十,10个十是一百。学生说完后,教师板书,使学生在数数过
程中直观感知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
4.数100只小羊。让学生回过头来数
主题图中小羊的只数,提示学生每数10只就用笔把
它圈一圈,然后10只10只地数,看看图中是不是
有100只小羊,与自己刚才估计的数目
对比一下,估对了没有。
【课堂作业】
1. 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的第1、2题。
第1题:先让学生数一数,再说说是怎样数的。
第2题: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下准备用什么方法数,再数一数。
2.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的第1题。
(1)让学生先分别数黄夹子、蓝夹子各有多少个。
(2)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数的。
(3)讨论、比较自己的发现:十个十个地数比一个一个地数容易数些。
51
3.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的第2题。
此题是巩固十个十个地数的方法。
4.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的第3题。
答案:1.第1题:略 第2题:33个
2.左边:45个 右边:45个
3.52颗 4.略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谁愿意来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
获得了哪些
数学本领?
(让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这节课所学内容)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1课时 数数
数数活动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在估数
和数数的活动过程中感受和理解100以内各数的意义;体现了数是数出来的;向
学生渗透了估数的方法
,以10个一堆、20个一堆为参照标准,估计一袋物品的个数,以提高
学生的估数能力,使学生体会到
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应该边点边数,手口一致。
第2课时 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
教材第35页例2及“做一做”,第39页练习八的第4题。
【教学目标】
52
1.进一步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情景导入】
看图数数。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数出有几支钢笔,有几个汤圆的?
生1:钢笔45支;每盒钢笔有10支,4盒就是40支,再加上5支就是45支。
生2:汤
圆24个;每盒有10个,2盒就是20个,再加上4个,就是24个。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
学习100以内数的知识。(板书题目:数的组成)
【新课讲授】
教学例2。
师:下面我说一个数,你们来数小棒,看谁数的又对又快!
请你们数出46根小棒。
(学生迅速边拿边数。陆续有学生数完。)
师:大家都数出了46根小棒。那是不是46根呢
?同学们看不出来,想想怎样摆能让大家
很容易看出是46呢?
(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将每10支铅笔捆成一捆。)
教师请一名学生到前面展示:
生:我数出10根捆在一起,我又数出10根捆在一起,又数出10根捆在一起,我又数出
10根捆在
一起,然后我又放了6根。
师:大家看,这样摆能不能看出是46根小棒?
师:看着你们的46根小棒,同桌相互说说4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生:46里面有4个十和6个一。
师:请你从46开始继续数小棒,一直数到52个。
53
(学生继续数,大部分学生数到50发现又够了一个十,就又捆了一捆。)
教师请一名学生展示52根小棒。
师:看着你的52根小棒,请同学们说说5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生:52里面有5个十和2个一。
师:大家不但能按老师的数数出小棒,还知道了一个数里面
有几个十和几个一。下面老师
说一个数,请你接着往下数,从52数到70。
(先同桌一起数数,再请学生展示。)
师:谁知道70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生:70里面有7个十。
师:谁愿意说一个数,让大家接着数?
生1:从79数到92。
生2:79、80、81……92师:9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生3:92里面有9个十和2个一。师:同桌也这样相互考一考。(同桌相互出题,还有的
两个
人一起数,数得可起劲儿了!)
师:从88数到100,能行吗?
(学生信心十足地说“能”,全体学生一起从88数到100。)
师:100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
生:100里面有10个十。
应用巩固。
师:同学们数数数得越来越好了!老师这儿有几幅图,一起来看看。
(教师出示鸡蛋图)
师:图上画的是鸡蛋,你能看出这表示的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吗?
生:这是2个十。
师:那么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生:有20个鸡蛋。师:对!2个十是20。
(教师出示小棒图。)
师:这表示的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啊?
54
生:这是3个十和3个一。
师:一共有多少枝小棒?
生:一共有33枝小棒。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完成填空,再口头说一说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几十几。即:3个十和5个一组成
35。
2.完成教材第39页练习八的第4题。
同样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填空,再说一说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几十几。
答案:1.3 5
2.左边:6 5 右边:7 8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习了数的组成,知道5个十和4个一组成54。
生2:我知道10个十组成100。
……
师:大家的收获真不少,再继续努力。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关
于教学数的组成,学生的认知基础是对20以内各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迁移到学习100
以内数的组成
。让学生动手数出46个、52个奖品,并思考怎样摆能让别人很容易看出是几个
十和几个一,然后抽象
成小棒图,让学生理解图中所表示的几个十几个一,再脱离实物和图像,
抽象出数的组成。这三个环节是
由具体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每一步都是
55
以学生的认知经验为基础进行的,这样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数的组成。
第3课时 读数写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37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八的第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3.通过操作理解数位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1.掌握读数和写数的方法。
2.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使学生在理解数位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读法和写法。
【复习导入】
1.数一数。
(1)从78数到100。
(2)数出76后面10个数。
(3)从30数起,十个十个地数,一直数到100。
2.摆一摆,说一说。
(1)
(2)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3)80里面有( )个十。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
【新课讲授】
56
1.读数、写数。
(1)出示例3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3种颜色的纽扣。
师: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呢?请数一数,看谁数得又快又准确。
学生数数。
师:谁来汇报一下。
生:分别有40粒、27粒、33粒。
师:这些数,怎样读写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板书课题:读数、写数)
(2)读、写数。
①出示计数器。
师: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新朋友,它叫计数
器。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
二位叫十位。(在计数器分别贴上)
②读写40。
出示4捆小棒。
师:这里有几根小棒?
生:40根。
师:40里面有几个十?
生:4个十。
(教师把4捆小棒挂在十位上)
师:4捆小棒在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4捆小棒表示4个十,在十位上拨4个珠子。
师:读数时,十位上有4个珠子,读作
四十;写数时,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4,
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四十写作
40。
③读写27。
出示2捆小棒和7根小棒。
这里共有几根小棒,(有27根
)有几个十根和几个一根。(2个十根和7个一根)学生回
答后,教师把2捆小棒和7根小棒分别挂在十
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
57
呢?”启发学
生说出2捆小棒表示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7根小棒表示7个,在个位
上拨7个珠子表示。 <
br>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
“27”
。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数。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这个数
读
作二十七,学生跟读两遍。
④读写33。
出示3捆小棒和3根小棒。
师: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生:33根。
师:33在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 <
br>启发学生说出3捆小棒表示3个十,要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3根小棒表示3个一,要在
个位上拨
3个珠子。
师:这个数怎样写呢?
生:先在十位上写3,再在个位上写3。
师:怎样读33呢?
生:读作三十三。
师:33中的两个“3”表示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呢?
生: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3个一。
2.认识数位。
师: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有多少粒?
生:100粒。
师:如果用小棒表示100,应该怎样表示比较合适?
生:用10捆小棒表示。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师: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十?10
个十是多少?教师把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
百位上边。
师:一百该怎么写呢?引导学生
说出:先在百位上写“1”,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
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教师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58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第二位是十位,
第三位是百位。
学生齐读数位。
3.归纳读、写数的方法。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说一说应该怎样读数、写数。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写数、
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
“0”占位。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第1题。此题重点练习读数。可让同桌的两人
进行。课前
让学生准备好数位表和数字卡片0~9共10张,然后按教材提供的方式练习读数。每读完一
个
数,可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2.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第2题。
此题重点练习写数。让学生独立在横线空白处写数,一方面提高写数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使
学生进一
步理解一个数的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一定要用0占位。
3.完成教材第39页练习八的第5题。 <
br>此题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数,使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练习时,可以先让学
生读出这
些数,再让学生举一些例子。
4.完成教材第39页练习八的第6题。此题是练习写数,让学生独立在
括号里写数,并说
一说写数的方法。
答案:1.略
2.50 五十 76
七十六 100 一百
3.三十一 六十七 三十五 九十
4.38
55 63 90 89 30 72 100
【课堂小结】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读、写100以内的数。那么谁愿意来说说怎样读、写100以内的数呢?
(让学生说出读数、写数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不足的可由教师补充)【课后作业】
59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3课时
读数写数
从右边起,
第一位是个位,
第二位是十位,
第三位是百位。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1.对数数和数的组成有针对性地复习,为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做好了铺垫。
2.课
堂上,放手让学生尝试,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既
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
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又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
高。
3.所用的练习
能集知识性、拓展性为一体,学生通过练习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又提
高了学习能力。
第5课时 数的顺序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42页例4、例5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运用100以内数的顺序解决问题。
2.进一步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
3.进一步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能进行简单的交流,培养学生探究的乐
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重点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运用100以内数的顺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60
【情景导入】
师:你知道了100以内数的哪些知识?还想知道什么?学习什么知识?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他能帮助大家学到更多的100以内数的知识。
出示例4:100以内的数目表。
师:通过这位朋友的帮助,我们共同学习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新课讲授】
1.教学例4。
(1)师: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讲秩序、讲规律,这样我们的生活才
会更加安定,
做事情才不会影响到他人。生活中的数也是这样的,它们有大小、有顺序,各有不同却又相
互
联系。
请看100以内的数目表,它是按顺序,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按数的顺序,在空格里填数
吗?
(2)学生填数。
(3)汇报、展示。
(4)运用100以内数的顺序解决问题。
①涂一涂。
a.给十位上是3的数涂上绿色;
b.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
61
c.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
师:十位是3的数与个位是3的数有什么区别?
生: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这样的数都是三
十几的数;个位上的3表示3个一,都是几
十三的数。
师:你能举例说明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都表示什么吗?
生1:99的个位上的“9”表示9个一;十位上也是“9”,这个“9”表示9个十。
生2:22的个位上的数表示2个一;十位上的数也是2,表示2个十。
……
②找规律。
师:现在我们来仔细地观察数的顺序表,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看从表里能发现哪些有趣的
排列?
生1: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双数,第二行是填单数。
生2:从横行看,第二行前9个数的十
位上都是1,第三行前9个数十位上都是2……一
直到第10行,前9个数的十位上都是9。
生3:从竖行看,第一列的个位上都是1,第2列的个位上都是2,第3列的个位上都是3……
第10列
的个位上都是0。
生4:从左往右看,每一行的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
生5:从上往下看,每一列的下面一个数比上面一个数多10。
③应用100以内数的顺序表解决问题。师: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
生:38
师: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
生:48
师:你能根据数的顺序表完成下面的填空吗?
学生独立完成,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填的。
④及时巩固。
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
此题重点是练习100以内数的顺序表中数的上下、左右排列顺序。
62
先让学生独立填空,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填的。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比较,汇报时让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九的第1题。
(1)让学生按数的顺序从“21”开始连点成画。
(2)说一说连成的画像什么?
此题重点是练习按顺序数数,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九的第2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2)说一说是按什么规律填空的。
答案:
1.第1题 29<30
81>18
第2题 < < = > < >
2.鸭子
3.73 74 75 77 78 80 77更接近80,72更接近70。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数的大小。数的顺序中隐含着很多规律,
我们要会发现,会运用这些规律解决
一些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63
教学数的顺序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填写百数图,使
学生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百数图中隐含的诸多规律,这样做既可以
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又能发展
学生的思维。
第6课时 比较大小(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
【教学目标】
1.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并能正确使用“>”、“<”或者“=”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
关系。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重点难点】探索并总结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情景导入】
师:大家之前学会给数排序,那么大家知道该怎么比较数的大小吗?
生:不知道。
64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新课讲授】
1.教学例5。
(1)出示例5中的小棒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左边有42根小棒,右边有37根小棒,比一比哪边的小棒多。
师:你会比较42和37的大小吗?请先比一比,再在小组里交流。
汇报、交流。
生1:42里面有4个十,37里面只有3个十,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大于37。
生2:42在37的后面,所以42大于37。
师:真聪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先看十位,十位上大的数就大。
(2)出示例5中的计数器图。
师:23和25这两个数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生:十位上的数相同都是2,个位上的数不同。
师:你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怎样比较能较快地比较出大小?
生1:23在25的前面,所以23小于25。
生2:23和25的十位上的数都是一样的,
只要比较个位上的数。23的个位数是3,比25
的个位上的5小,所以23小于25。
师:有道理。如果两个数的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个位上大的数就大。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学习,大家学到了什么?
生:这节课我们学会比较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大小时
,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数
大;十位上的数相同时,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大的数大。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65
第6课时比较大小
23>10 66>54
11>10 44<55
70>66 19<20
在教学比较大小时,教师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诸多方法。并引导
学生将这些
方法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最优化的方法。
第7课时 比较大小(2)
【教学内容】
教材第43页例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发表意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估计的思想,发展估计意识。
【重点难点】
1.使学生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多的含义。
2.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准确地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对数量进行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情景导入】
初步感知“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师:同学们,比一比教室里老师和学生人数,男生和女生的人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老师比学生少。
生2:学生比老师多。
生3:男生比女生多。
生4:女生比男生少。
66
师:老师有几人?学生有多少人?
生:老师只有1个人,学生有52人。
师:老师和学生人数相差的程度怎么样?
生:很大。
师:既然老师1人和学生52
人的数目相差很大,谁能换一个合适的词来说一说老师和学
生人数的大小关系呢?
生1:老师比学生少很多。
生2:学生比老师多很多。
师:“多很多”和“多一些”相同吗?
生:多很多是说相差的数很大,多一些是说多的数与少的数相差的数不是很大。
师:那“少一些”和“少得多”呢?
生:“少一些”相差的数小些,“少得多”相差的数大很多。
师:说得有道理。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出示课题)
【新课讲授】
教学例6。出示例6情景图。
师:大家仔细观察,红球、蓝球、黄球的个数相互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1:红球最多,黄球最少。
生2:红球比蓝球多出很多。
生3:红球比黄球也多出很多。
生4:黄球比红球少很多。
生5:蓝球也比红球少很多。
生6:蓝球比黄球多一点。
生7:黄球比蓝球少一点。
师:你们能用刚才学过的“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
些”这些词来描述它们之
间的大小关系吗?
小组讨论开始。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交流。
生1:红球比黄球多得多。
生2:黄球比红球少得多。
67
生3:红球比蓝球多得多。
生4:蓝球比红球少得多。
生5:蓝球比黄球多一些。
生6: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数学游戏。
师:
刚才大家学得很好,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老师这里有一个两位数,你们能猜
到是多少吗?
生:老师,这个数是20吗?
师:不!它比20多得多。
生:老师,这个数是60吗?
师:它比60又少一些。
生:那么是55吗?
师:对了,真聪明!
师:你们还想做这个游戏吗?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两位数,它比100少得多。猜猜看?
学生猜的过程略。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3页“做一做”。
根据水果的个数,用“多一些”“少
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如65比25多
得多,25比65少得多。25比30少一些,
30比25多一些。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将“多一些”和“少一些”进行比较,将“
多得多”和
“少得多”进行比较(横向)。在此基础上再将“多一些”和“多得多”“少一些”和“少得
多”
进行比较(纵向)。使学生理解:两个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用“多一些”或“少一些”;两个数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应该用“多得多”或“少得多”。
答案:1.65比25多得多;25比65少得多;30比25多一些,25比30少一些。(不唯一)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
们知道了可以用“>”“<”或“=”来表示100以内数的大小
关系,还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
“多得多”“少得多”作进一步说明。今后,我们还会学
习更多的知识,能把数的大小关系讲得更清楚。
68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7课时 比较大小(2)
红球比蓝球多得多;
蓝球比红球少得多;
红球比黄球多得多;
黄球比红球少得多;
蓝球比黄球多一些;
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1.学科交融、关注情感。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会用语言来
描述两个数间的大小关系,由
于是一年级的学生,文学功底并不深厚,有用词不当之处,老师应较委婉地
给以纠正,关注学
生情感的渲染,在学科交融间,淡化数学课的枯燥性、抽象性,给数学课增添文学色彩
,使学
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多姿多彩。
2.尊重学生,提高能力。课堂始终处在学生的立场
上,在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中,鼓
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
的方法。此处,还给学生提
供充分交流、充分合作的空间,在共同学习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
生的多种能力都
得到培养与提高。
第9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页例7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数的组成,正确分析题意,正确地解答并验算。
2.经历数学信息的收集、问
题的提出和解决验证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69
4.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重点难点】
培养正确运用所学习的数的组成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导入】
1.复习。
(1)填空。
①3个十和2个一组成(
)。
②5个十和5个一组成( )。
③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看谁数得快?
一共( )个
提问:
①
一共有多少个?
② 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汇报、交流。
生1:一共有32个,我是1个1个地数出来的。
生2:一共有32个,我是2个2个地数出来的。
生3:一共有32个,我是10个10个地圈出来的。
师:哪种方法最快?
生:10个10个地圈。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运用前面学习的数数、数的组成等知
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出示课题)
【新课讲授】
1.
出示例7情景图,收集信息。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师:还能知道什么呢?
70
生2:要我们求“能穿几串”。
2.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解答。
交流、汇报。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答案是多少?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
生1:我们是用圈圈的方法解答的,把10个珠子圈一圈,58个珠子圈了5圈,还剩8个,
所以能穿5
串。
生2:我们是用数的组成来解答的。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每10个穿一串,5个十
正好穿5串,所以能穿5串。
生3:我们是把10个珠子用线连起来穿一串,58个珠子穿了5串,
还剩8个,所以能穿
5串。
师:这种方法与哪种方法很相似?
生:第一种方法。
师:对!你喜欢哪种方法呢?为什么?
生1:我喜欢用数的组成来解答。因为它简便。
生2:我喜欢第一种方法。
……
3. 尝试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师:要检验一下我们的答案是否正确,应该怎样检验呢?先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交流。
小结:5串是5个十,是50,还剩下8个,正好是58个。说明解答正确。4.拓展。
师:想一想,如果5个穿一串,这些珠子能穿几串呢?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生:能穿11串。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
生1:我是5个圈一圈,58个珠子圈了11圈,所以能穿11串。
生2:我是这样想的;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组成,一个10里面有2个5,5个十里面
71
就一共有10个5,剩下的8个里面有1个5,还剩下3,10+1=1
1(个),所以一共能穿11
串。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时,重点讨论: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的第1题。
(1)读题,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讨论:要求“10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应该先求出什么?
(3)小结:先要知道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再求10个装一袋,能装几袋。
3.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的第2题。
(1)让学生独立解答。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的第3题。
(1)让学生先说说题目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讨论:用什么方法来解答最简便?(每12个圈一圈)
(3)独立解答,集中订正。
5.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的第4题。
答案:
1.8 2.4袋
3.装不下 4.3筒
5.18 12 19 9 10 18 5 5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运用数的组成的知识解决问题,那么通过今天的学
习,你又
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解决今天学习的这类问题,可以用数的组成知识
来解决,也可以用圈圈的方法来解
决。在实际应用时,要灵活运用。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9课时 解决问题
72
58个珠子
方法一:
能穿5串,还剩8个。
方法二: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
所以能穿5串,还剩8个。
本课的
重点是让学生根据情景图提供的信息,自己去收集这些信息,解决问题,并尝试检
验答案的正确性。老师
在教学时,要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从而使学生在“用数学”的过程
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第10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例8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深入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
2.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复习导入】
1.填一填。
(1)3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5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 )。
(3)7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4)4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
73
<
br>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出示课题)【新课讲授】
1.教学例8。
(1)出示例8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师:图中的王老师在干什么?
生:在买写字本。
师:说得对!王老师在给学生买写
字本,售货员阿姨先给王老师30本,再给王老师2本。
现在,老师想问大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一共买了多少本写字本?
生2: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3:王老师拿了2本,还剩多少本?
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
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吧!教师从学生
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共买了多少本?”和“还剩多少本?”的问题
进行板书,逐一引导学
生解决问题。
(2)教学30+2=。
师: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生:一共买了32本写字本,用加法计算。
师:说得真好,那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谁来说说?
生1:售货员阿姨先拿了30本,又
拿了2本,求“一共有多少本?”就是把30和2合起
来,一共是32本。师:你真棒!那谁来告诉老师
,应该怎样列式?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列式(板
书):
30+2=32
师:30+2=32,应该怎样算呢?
生1:30里面有3个十,2里面有2个一,30+2
就是把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
所以30+2=32。师:这种方法好!
生2:30加2,就是从30开始往后数两个数就是32。所以30+2=32。
师:这种方法也有道理,但没有上一种方法简便。
(3)教学2+30=
师:同学
们表现都很棒,现在老师想再出一道题考考大家,比一比谁最聪明?教师板书:
2+30=
74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汇报。
小结:2+30,就是2个一和3个十合起来是32。所以2+30=32。
(4)教学32-2=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王老师要买32本写字本,售货员阿姨已经给了
2本,还剩下多少
本?应该怎样列式呢?
生:用减法计算,算式:32-2=30。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2-2=30
师:谁能告诉大家,32-2=30,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多让
几位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算法,鼓励学生上讲台用小棒演
示计算过程。
小结:32-2的算法是
: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2里面有2个一,从3个十和2个一
里面减去2个一,还剩下3个十,就
是30,所以32-2=30。
(5)教学32-30=
师:同学们表现真棒!下面请你们想一想:32-30应该怎么算呢?
教师板书:32-30=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汇报、交流。
小结:32-30可以这样算: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30里面有3个十,从3个十和2
个一里面
减去3个十,还剩下2个一,2个一就是2。所以32-30=2。
2.实践操作,巩固新知。
(1) 教师先摆小棒,学生认真观察后写出算式,并计算。 <
br>①先摆3捆(每捆10根),再摆6根。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板演,集体纠正。②先摆3
捆与5根
,然后拿走5根(教法同上)。
(2) 教师先写好算式,让学生摆。
① 30+5=
② 6+40=
③ 46-6=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板演,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
生自主评价,集体纠正。(3)“小老师”
写算式,学生摆。“小老师”写算式,学生跟着摆,“小老师
”评价。
75
【课堂作业】
1.
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的第1、2题。
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意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
式。学生独立完成后,要求学生
根据算式分别说出表示的意思。
第2题:主要是进行整十数加
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综合练习,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学生独
立计算完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计算加法和减法
的方法。
答案:
1. 第1题:50+6=56 56-6=50 56-50=6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通过今天的学习,谁
能说说到
底应该怎样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呢?(让学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所
学内容)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10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0+2=32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
2+30=32
2个一和3个十合起来是32。
32-2=30
从3个十和2个一里减去2个一还剩3个十,是30。
32-30=2
从3个十和2个一里减去3个十还剩2个一,是2。
在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
的减法时,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在情境
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个
过程中,让学生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
法的口算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让
学生借助学具,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
76
5 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3.让学生经历购物活
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教育学
生要爱护人民币。
【重点难点】
1.能进行简单的关于元、角、分的计算。
2.认识用小数表示的物品的单价。
3.人民币的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指导】
1.为学生提供本单元学习用的模拟钱币。
人民币是看得见、摸得着
的特殊商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不能空空无物,必须依托我国发
行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来学习。如果让学
生用真币来学习,一来不安全,给家长带来负担;二
来不卫生,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因此,用真币作为本
单元的学习材料是不合适的。为了解决这
个矛盾,改用模拟的人民币来学习比较恰当
2.设计好学生的实践活动。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
境是最重要的环节和方
面。本单元的教学,从主题图开始,到例1~例7共七个例题,离不开学生的实践
活动。因此,
设计好学生的实践活动成为本单元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例1的教学是让学生认识各种
面
值的人民币,设计这一活动时,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准备好的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通过
分类活动归纳出我国发行的人民币的种类,以及每种人民币的面值和图案、色彩特点,使认识
各种面值的
人民币的活动落到实处。又如,例2的教学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以及它们之
间的十进关系。这些内
容是比较抽象的。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开展
有趣的换钱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
理解元、角之间的十进关系和1元、1角的币值的大小。
【课时安排】5课时
1.认识人民币 2课时
77
2.简单的计算
2课时
3.练习课 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
认识人民币(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53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二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
10分,认识单位是角、分的人
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重点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情景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手上的这只小老鼠要多少钱?
生:28元。生:13元。
……
师: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要用到钱?
生:买菜要用到钱。
生:乘车需要钱。
生:交学费要用钱。
78
师:是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钱,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吗?生:(齐)
人民币。
师:对,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出示课题:认识人民币)【新课讲授】
1.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第一次合作: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①出示合作提示。
a.认一认,说一说。请小组长把信封里的人民币倒出来之后,给每个小朋
友认一认,并说
一说你是怎么认的。有不认识的,可以请同学帮忙。
b.理一理,分一分。认
准了以后,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把它们理一理,分分类,讨论一
下可以有几种分法。
c.分
工介绍。有条理地,一类一类介绍给大家,小组内分工介绍,也可以由一人介绍,另
外的同学补充。
②小组合作活动。
③分工介绍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④把整理好的人民币整齐地放入信封里。
(2)认识两种版本的人民币。
①小朋友
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那你们认识这几张吗?(课件出示第四、第五两种不同
版本的人民币画面,请小
朋友认一认)
②是啊!随着祖国的日益繁荣,从1948年到现在,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前三套已
于
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使用。这是第四套与第五套,现在都在流通。
③认识纸币:1角、2角、5角。
(3)欣赏人民币的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
师:不同的人民币表示不同的面值,你还发现了什么?
②欣赏人民币的反面(祖国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
师:国徽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毛主席是我
们怀念的伟大领袖,看来人民币是神圣的。具有
我国特色的美丽图案都是由设计者付出许多的心血设计而
成的,我们要爱护它。
师:人民币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活少不了人民币。
2.第二次合作,体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师:这些人民币大家都认识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对人民币的了解,把这些人民币按规
79
律分类,请同桌一起合作摆一摆吧!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并说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摆?
生:我们是按单位分的。把几元几
元的放在一起,几角几角的放在一起,几分几分的放在
一起。生:我们分成硬币和纸币。
生:把数字是1的放在一起,把数字是2的放在一起,把数字是5的放在一起。
生:我们按颜色来分的。
师:大家对人民币都熟悉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课件出示)
同学们,无人售票公共汽车的票价是1元,我只有一张2元,谁能帮帮我?生:
把两元钱
换成2张1元的。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整钱来换零钱,老师这有1个2角,能换几个1角?
生:1个2角能换2个1角。
师:我拿1个5角能换几个1角?
生:1个5角能换5个1角。
师:1元呢?1元可以换几个1角,谁知道?(指名回答)
生:1元能换10个1角。
师:大家同意吗?
我们说:1元=10角(板书)。试着自己说一说。
大家齐说。
生:1元=10角。
师:那反过来呢?几个1角可以换成1元?
生:10个1角换1元。
师:对!
(板书:10角=1元)
师:刚才我们是用角和元换。那角和分之间怎样换呢?
生1:1角可以换10分。生2:10分可以换1角。
师:对!1角=10分,反过来10分=1角。
板书:1角=10分10分=1角
【课后作业】
80
1.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的
第1、2题。第1、2题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及
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之间的换算练习。教学时
,应让学生看清题目,按要求在空格处填空,
学生独立做完后,可点名让中等水平的学生说说换算的过程
。
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让学生先说一说,再把钱数相等的纸币和硬币连
起来。
3.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的第2、3题。练习时,让学生看清题目,按要求在空格处填<
br>空,学生独立做完后,让学生说说换算的过程。
4.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的第4题。 <
br>师:同学们了解人民币之间的一些简单的互换,这些知识在你买东西的时候就能用得上了。
接下来
,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小商场。(课件出示第4题图)
师:小商场里有什么商品?它们分别是多少钱?
生1:饼干4角,扣子1角,练习本5角,雪糕1元。
师:如果你有1元钱,让你买一种你喜欢的商品,你能买什么?
生1:买1支雪糕。因为买1支雪糕正好是1元。
生2:买1袋饼干、1个扣子和1个练习本。因为1元里面有1个5角、1个1角和2个2
角。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了解人民币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
师:还想了解人民币的其他知识吗?老师从网上找了一些……
这只
是一点点,小朋友想了解更多可以问爸爸妈妈、查阅书本等。有许多学问等着你去发
现呢!老师布置一个
课外作业,请小朋友把发现的记在作业纸上。【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1课时 认识人民币(1)
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10角=1元 10分=1角
81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本课一开始就从学生已
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可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
学习创设了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的一
问:“生活中到处都要用到钱?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
什么吗?”这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
生自主地投入到了新知识的学习中来。
2.重视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交流学习。
在教学的过
程中,教师设计了“摆一摆、认一认、说一说、换一换”等活动,让学生通过
分币、换币、购物等活动,
以及小组讨论中与其他人一起交流、协作解决问题,有意识且充分
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3.重视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条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
用到生活实践之中,让学生切身感受
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
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
地”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换币购物活动中,
用所学知识进
行实践操作,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实践能力。
第2课时 认识人民币(2)
【教学内容】
教材第54页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十二的第5~7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大额人民币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
2.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学会兑换人民币并明白人民币的功能。
3.通过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意识。
4.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重点难点】
认识大额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学会兑换人民币。
【复习导入】
1.填空。
(1)人民币的单位有( )、( )、( )。
(2)1角=( )分 20角=( )元
82
60角=( )元 3元=( )角
(3)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认识人民币”。(出示课题)
【新课讲授】
1. 教学例3:认识大额人民币。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人民币学具出来,同桌相互说说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生同桌交流,说说人民币的各种面值。
师:这几张人民币你认识吗?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多少钱
?(师分别出示第五套人民币中的
100元、50元、20元、10元。生集体识别)
师:那
你们更细致地观察过这些钱吗?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放大的几张人民币的正反面,
仔细观察一会儿,互相
说说你在人民币上都看到了什么?
(屏幕展示,生相互交流)
师:谁愿意说说你在人民币上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人民币上有国徽。
师:每一张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它代表我们祖国的尊严!
生:我看见人民币有“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
师: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币印制和发行的地方。
生:人民币有人民大会堂图片。
师:你们知道这几张人民币的背面分别是哪里吗?老师带你们去浏览一番,好吗?
(屏幕展示
,边辅以说明:100元人民币的背面是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我国重要的会议都
在这里召开;50元的背
面是西藏的布达拉宫,这里充满着少数民族的风情;人们都说桂
83
林山水甲天下,20元的背面就是秀丽的桂林山水。你们看,这里山环绕着水,水映着山,
多美的景色
啊!10元的背面是壮观的长江三峡!祖国的山河多壮美啊!我们可以通过人
民币来了解祖国美丽的山河
!)
生:人民币上有数字。
师:人民币上有不同的阿拉伯数字,这些不同的数字就是人民币
不同的钱数,也就是人民
币不同的面值。
生:人民币上还有鲜花。
师:你观察得真
仔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张人民币上的鲜花图案,你们知道它们都是
什么花吗?老师带你们去观赏一
下这些迷人的鲜花。
(屏幕展示,辅以说明:10元上的花是醉人的牡丹,20元上的是出淤泥而不染
的荷花,
50元上的是多姿多彩的菊花,100元上的是绚丽的紫荆花。老师仿佛闻到了扑鼻而来的花<
br>香,美丽的鲜花让人民币看起来更漂亮。)
生:人民币上还有毛主席头像。
师:每张
人民币上都有毛主席的头像。毛主席曾经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席。他是一位伟大
的领袖。他永远活在我们
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生:我还在毛主席头像的下面看见了毛主席出生的时间和逝世的时间。
师:我们知道这位伟大的领袖生于1893年,逝世于1976年。还有其他的发现吗?(没有
人举手
)下面老师想给大家补充一下。
师:人民币正面的右下角是盲点,盲人通过触摸盲点,就可以知道是多
少钱了。人民币背
面右上角,分别用汉语拼音和四种少数民族的文字表示中国人民银行的意思。
师:同学们,通过我们这么细致的观察,现在你能很快地识别它们吗?谁能说说可以用什
么方法一眼就
识别出它的面值?
生:我用看数字的方法识别人民币。
生:我看人民币上的图案来识别。
(板书:数字颜色图案)
师:同学们真聪明,已经会通过观察钱的特点来识别不同的人民币了。
2.
教学例4:大额人民币的兑换。
师:小明和妈妈买完东西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妈的钱包里只有
这些钱(出示大额
人民币)。没有1元,怎么办?
84
生:可以换成1元1元的。
师:谁可以帮小明换一下?
电脑出示:一张5元可以换张1元。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
学生口答。
师: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我们还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问题谁会?
电脑出示:一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
一张50元可以换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
学生自由发言。
师:如果要把100元换成50元,可以换几张?换成20元,可以换几张?
学生自由发言。
3.应用。
(1)兑换游戏。
①100元换成零钱,怎样换?思考后,指名回答。
②小组合作。把零钱换成整钱,或把整钱换成零钱。
模拟购物。
师:拿你们换好的
钱,到无人售货玩具商店去买玩具,同学们一定要诚实,既不能多给也
不能少给。
教师出示货架,上面摆好几种标价不同的玩具。
师:同学们准备好钱可以来买,说清买什么,
是怎样准备的钱。学生分组参与到购物活动
中,有的当收银员,有的当顾客。
师:没买到玩具或买玩具剩下的钱,你们打算怎么办?
生1:交学费。
生2:买文具。
生3:捐给希望工程。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
4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说出钱数,让学生按要求拿钱。第2题:让
学生先动手换一换,再填空。
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的第5题。本题主要是练习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知道
85
它们之间的关系。练习时让学生先拿钱摆出来,再展示。
3.
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6题。先让学生算出左边的钱数合起来是多少,再在右
边找到合适的答案
。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认识人民币。那么在这节课里,大家学会了人
民币的哪些知
识呢?谁愿意来说一说?(让学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7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2课时 认识人民币(2)
大额人民币
5元 10元 20元 50元 100元
1张5元换5张1元
1张10元换10张1元
1张20元换2张10元1张
50元换5张10元
1张100元换10张10元
1张100元换2张50元
1. 人人参与,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中,人人参与认知,让学生感受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
在换钱游戏和实
践活动中,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形式,2人一组或4人一组,此时
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
2. 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在导入部分中,“存零花钱”这一
环节渗
透了学生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存零花钱可以用来买需要的物品,可以捐给
灾区的小朋友,献爱心等。
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引出“国徽”,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爱护它,不要
损坏它。
86
在模拟超市过程中,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
洗干净手,并养成勤
俭节约的好习惯。
第3课时 简单的计算(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例5、例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
题。
2.通过应用人民币的知识和100以内数的组成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通
过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正确地使用人民币,
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
能力。
【重点难点】
1.解决简单的有关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题。
2.运用元、角之间的换算,进行相关的简单计算。
3.应用人民币的知识和100以内数的组成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字问题。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对人民币有了哪些认识?
生1: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生2:1元=10角,1角=10分。
生3: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师:你还想学习人民币的哪些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人民币的
知识。(出示课题:简
单的计算)
【新课讲授】
1.教学例5。
(1)摆一摆。
师:请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模拟人民币)摆出1元2角(老师板书:1元2角)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并观察学生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摆法。
87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摆法,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交流。
让学生到台上来,边演示边说自己的想法。
生1:1张1元和2个1角。
1元就是10角,再加上2个1角就是12角,也就是1元2角。
生2:12个1角。
从12个1角中拿出10角就是1元,再加上2角就是1元2角。
学生3:2个5角和2个1角。
2个5角是1元,再添上2个1角就是1元2角。
(2)出示例5。
( )元( )角
不摆学具,怎样想1元2角等于多少角?
老师引导学生抽象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
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
角。
板书:1元2角=12角。
继续引导学生逆向思考:18角=( )元( )角。
让学生理解10角是1元,还有8角,所以18角=(1)元(8)角。
板书:18角=1元8角。
88
2.教学例6。
出示例6气球图。(从左到右分别编号1、2、3、4、5)。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生1:各种气球的价钱不一样。
生2:1号气球最便宜,5号气球最贵。
师:根据这些气球的价钱,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买1号气球和2号气球,一共要多少钱?
生2:买1号气球和3号气球,一共要多少钱?
生3:3号气球比4号气球贵多少钱?
生4:4号气球比5号气球便宜多少钱?
生5:买4号气球和5号气球,要多少钱?…… <
br>师:真聪明!大家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先来解决下面3个问题。出示例6的3
个问题。
师:请大家先独立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在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尝试解答,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第1个问题的?
生1:求“买1号和2号气球,要多少钱?”,用
加法计算。5角+8角=13角,13角=1元
3角。
生2:我是这样算的:5+8=13(角)13角=1元3角
师:对!先用加法算出一共要13角,再把13角换成1元3角。
师:谁来汇报第2个问题如何解决?
生3:求“3号气球比4号气球贵多少钱?”要用减法计算。
算法是:1元-6角=4角。
师:1元-6角=4角是怎样想出来的呢?
生4:我是这样想的:1元=10角,10-6=4(角)
师:这种想法很好!
师:第3个问题又该怎样解决呢?
生5:求“买3号和5号气球,要多少钱?”用加法计算。
89
算式是:1元+3元1角=4元1角。
师:你是怎样加的呢?
生5:3元加1元是4元,4元再加1角就是4元1角。
生
6:还可以这样算:1元=10角,3元1角=31角,10+31=41(角),41角=4元1角。
师:这种算法也有道理,但比较麻烦。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7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换算的。
2.完成教材第57页“做一做”的第2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适时指导。
答案:
1.39 2 6
2.(1)3+9=12(元)
(2)2元2角-1元=1元2角 (3)略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把几元几角换算成角和简单的用加法和减法计算花的钱数和相差的
钱数。
大家要多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要熟练地进行计算和换算。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3课时 简单的计算(1)
1元2角=12角 18角=1元8角
问题1:5+8=13(角)
13角=1元3角
问题2:1元-6角=4角
1元=10角 10-6=4(角)
问题3:1元+3元1角=4元1角
1.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
90
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学生通过:摆、看、拿、想、说、换、比等形
式,以及小组的合作
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从根本
上改变学
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他们在活动中、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
br>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从学生已有
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
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
实践活动中,加
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并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同时,培
养了
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4课时 简单的计算(2)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60页练习十三的第1~3题,第5~7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学习过的元、角之间的换算,解决简单的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题等知识。
2.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采用合作交流或独立完成等形式去解决
问题。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
惯。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谈话导入】
在前几节课里,我们学会了元、角之间的换算,并能解决简单的有关元、角的加
减法计算
问题。今天,老师就通过一些相关的练习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是不是都掌握了这些知识。(出
示课题)
【新课讲授】
1.创设情景。
(1)出示课件。
91
师:小猪帮小兔盖好了房子。小兔除了
买苹果、萝卜招待小猪外,还准备买2个漂亮气球
送给小猪。小兔买哪两个好呢?小兔犹豫不决。小朋友
,你能帮小兔选购气球吗?
(2)学生和小兔一起认识每种气球的价钱。
2.引导学生由无序选择信息到学习有序选择信息。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帮小兔选购
气球。能选几种就选几种,并写出每种选法的算
式和结果。
(2)各小组展示自己的选择方案
和结果。每小组的选择方案和结果基本上是无序的。对
方案多的小组加以鼓励,让学生有成功感。
(3)引导学生使无序的选择过程变得有序。教学生作如下思考:
①先考虑所选两个气球不是一样的,这样有3种选法。
用课件动态显示其过程如下:
每种选法的结果如下:
5角+1元2角=( )元( )角
5角+8角=13角=( )元( )角
1元2角+8角=20角=(
)元
②再考虑所选出两个气球是一样的,这样也有3种选法。每种选法结果如下:5角+5角=10<
br>角=( )元 1元2角+1元2角=( )元(
)角8角+8角=16角=( )元
( )角
(4)让学生讨论:怎样有规律地选择气球。强化上述有序选择信息的过程,让学生在讨
92
论中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课后作业】
1.完成教
材59页练习十三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换算、填空,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巩固算法。
2.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的第2题。
(1)先算出应付的钱,用加法计算。
(2)再算应找的钱数,用减法计算。
3.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
成,集中评议。
4.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的第5题。通过游戏来完成此题。
(1)让学生先猜。
(2)列出猜测的所有结果。
(3)引导验证。
5.完成教材第60页练习十三的第6题。
(1)先讨论比较大小的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
(3)汇报、交流、点评。
6.完成教材第60页练习十三的第7题。
(1)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说说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2)让学生说说每个小题的条件和问题。
(3)让学生独立解决这三个问题。
(4)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
答案:1.55 1 4 28
6 9
2.18元 7元3角 1元4角 2元 2角 1角
3.7 1 3 12 1 8
4.(1)1个5角和5个1角
(2)2个5角 (3)10个1角
5.< < = > > <
6.(1)6 2 (2)9 2 (3)1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93
学生自由回答。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较简单的关于元、角、分的计算,它
能够帮助大家解决不少生活
中的问题,以后还会进一步学习。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4课时 简单的计算(2)
教师创设了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计算。除此之外,教师在活动中还积极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相关的加减法问题,并进行解决。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出
数学问
题的习惯。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
1.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3.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
4.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教学指导】
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
概念较多,教学时要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只有理解了
百分数的含义,才能正确
地运用它解决百分率、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实际问题。再如,
94
<
br>百分数和分数虽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在意义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
间的
关系;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13课时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3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8课时
【知识结构】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第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进一步认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1.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道理。
【复习导入】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95
3+2= 2+7= 4+5= 3+4=
7-3=
9-4= 6-3= 8-2=
学生回答时,要强调计数单位。如3+2,是3个一加2个
一,得5个一,3+2=5。7-3,是
7个一减3个一,得4个一,7-3=4。
2.复习数的组成。
(1)8个十是( )5个十是( )
(2)60里面有( )个十90里面有( )个十
【新课讲授】
1.谈话导入。出示动物运动会课件。
师:今天小动物要在森林公园举办运动会,准备的奖品
是小皮球,每盒10个,一共6盒,
十个十个地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皮球?
学生高兴地数出: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一共有60个小皮球。
师:对!一共有60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出示课题)
2.教学例1:整十数加整十数。
出示例1情景图。
师:同学们,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在做什么?
生:老师在给小朋友发书。
师:桌子上有多少书呢?
生:左边有10本书,右边有20本书。
师:观察得很仔细。你能提出几个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本书?
师:很好!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摆,其余学生在桌上摆。
师:谁来介绍一下是怎么摆的?
生:左边先摆出1捆,右边再摆2捆。求一共有多少根?
师: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计算?(边画集合圈,边板书)
96
生:10+20=
师:10+20应该怎么算呢?请先想一想,再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生1:我是这样想的,10是由1个十组成的,20是由2个十组成的;“10
+20”是1个十
加2个十,得3个十,3个十是30。
板书:10+20=30
生:我是这样想的:1加2等于3,所以20加10等于30。
板书:2+1=3
10+20=30
3.教学例1:整十数减整十数。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10+20=30。想一想:
30-10=
师:我们还是先用小棒摆一摆。
一名学生到黑板摆,其余学生看着他摆。
师:应该怎么摆呢?
生:先摆3捆小棒,去掉1捆,现在还有多少根?(学生可能拿走1捆,这时老师追问)
师:去掉1捆,怎样表示?(画虚线图)
师:现在还有多少根?怎样计算?(用减法计算)列式:30-10=
师:计算减法时,怎么想?
生:我是这样想的:3个十减去1个十,是2个十,2个十是20,所以:30-10=20。
学生口述时,教师板书。
齐读:20+10=30,30-10=20。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62页“做一做”的第1题。
97
p>
师:请同学们看图列出一道加法、两道减法算式。(学生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指一名学生口述,教师演示投影片)40+20=6060-20=4060-40=20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4个十加2个十是6个十,是60。6个十减去2个十是4个十,是
40。6个十减去4
个十是2个十,是20。
2.完成教材第62页“做一做”的第2题。本
题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整十数加减法的对
比练习。上、下两题是一组,使学生看到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完成每一组题后,可以让学
生说一说,上下两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3.凑百练习
。师生对练或两个同学对练:一人说30,另一人答:70;一人说60,另一人
答40。
4.游戏:邮递员送信。
在黑板上贴小兔、小象、小熊、小猴四个信箱,发给每人一张口算卡
片,心算出得数。老
师说:“请大家给小兔家送信。”学生迅速将手中相应得数的卡片放到小兔的信箱里
,做完后集
体订正。
答案:
1.60 40 20
2.5 9 2 4 50 90 20 40
3.略
4.略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时可以用多种方法。可以
十个十个地数出结果;还可以根据数的组成
想出计算结果。
【课后作业】
98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以内的加减法基本相
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它是
以“十”为计数单位。例如10+20,计算时要想:1个十加2个十,是
3个十,就是30。渗透
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意义,为以后学习两位数加减打下基础。
在复习准
备中,为了使学生的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减缓学生学习的坡度,安排了复习
10以内加、减法和复习数
的组成两个内容。突出了计数单位“一”,有利于学生运用知识的迁
移规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新
知识。
新授课的内容共分三个层次,先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再通过看图列出一加两减算式,
最后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由于所学知识比较容易,基本上是在
教师引导
下学生自学,关键之处给以提示。学习过程也是先从摆小棒、看图到看见试题说“怎
样想”这样从具体到
抽象的发展过程。
课堂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重点突出,寓教于乐。在计算能力上通过练习,应该达到
见式
脱口而出(得数)准确无误的程度。
第1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数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和独立探索的能力,分小组合作学习并交流体会,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重点难点】
99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计算。
【复习导入】
1.口算。
比较每组题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2.4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3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根据数的组成填空。
45=( )+( )
38=( )+( )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出示课题)
【新课讲授】 <
br>1.出示例1情景图。显示:小林和小红在练习写字,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
字。小
红已经写了20个字。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说说可以得出哪些加法问题:如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3.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1)学生独立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各组分别列出两个问题的算
式。
①25+2 ②25+20
(2)研究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
①比较,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小结: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
②小组讨论这两道题怎样算?
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甲同学通过摆小棒计算这两道题。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