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萌到你眼炸
600次浏览
2020年09月08日 13:1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上海检验检疫局-活动策划案


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一 图形的变换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
形,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 较做旋
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
点 成为对应点。
旋转的性质: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 br>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两组
对应点非别 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二 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找因数的方法: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 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 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4、分解质因数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
来)
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⑴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⑵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 ⑶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⑷2和所有奇数互质; ⑸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
【概念】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 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两个面 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
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 高。


3、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正方 体有
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 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
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 的长方体。
5、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正方体有 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每条的棱的
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b+h)×4
长=棱长总和÷4-宽 -高 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 -高 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 -宽 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ab S=2(ah+bh)+ab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ah+bh)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6、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长=体积÷宽÷高 a=V÷b÷h
宽=体积÷长÷高 b=V÷a÷h
高=体积÷长÷宽 h= V÷a÷b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7、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8、a
3
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
【体积单位换算】 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
÷进率
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
×进率
进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重量单位进率,时间单位进率,长度单位进率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1. 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
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 称轴。
2.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1、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互相
垂直。
3. 旋转:图形或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1. 因数和倍数:在整数乘法里,如果a×b=c,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
倍数。
2.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但是0也是整数。
3.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4.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5. 个位上是0 、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一个数,每个数位上的数的和 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6.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7.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8.
四则运算中的奇偶规律: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9.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果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0.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1. 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多少,可以分为1、质数、合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可以
分为奇数、偶数。
12. 100以内的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 41、43、
47、53、59、61、67、71、73、79、83、89、97。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 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2. 长方 体的特征是:①长方体有6个面;②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
对的面是正方形);③相对 的面完全相同;④有12条棱;⑤相对的棱长度相等;⑥有
8个顶点。
3.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4. 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5. 正方体的特征是:① 正方体有6个面;②每个面都是正方形;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
同;④有12条棱;⑤所有的棱长度都相等 ;⑥有8个顶点。
6.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7.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8. 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总和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
9. 上面或下面面积=长×宽;前面或后面面积=长×高;左面或右面面积=宽×高。
10.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1.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2×6
12. “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表面积=正方形面的面积×2+长方形面的面积
×4
13. 长方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14.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15.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dm3,和
m3。
16. 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
17.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是V=abh
18.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3;用字母表示是V=a3
19.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横截面积×长
20. 在工程上,1立方米简称1方。
21. 1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如果所有的棱长都扩大n倍,那么棱长总和也扩大n倍,表
面积 扩大n2倍,体积扩大n3倍。
22. 棱长总和相等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最大。
23.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4. 每相邻 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每相
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 率是1000。
25.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26. 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是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27. 1升相当于1立方分米,1毫升相当于1立方厘米,所以1升=1000毫升。
28.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
长、 宽、高。所以容器的容积比体积要小一些。
29. 浸没在水中的物体的体积=现在水的体积-原来水的体积=容器的长×容器的宽×
水面上升的高度
30. 怎样测量一个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呢?先在量杯里装上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
刻度 ,再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再记下新的水面对应刻度。两次刻度的差,就是这个不规
则物体的体积。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 一个物体或是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
做单位“1”。
2.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37表示把
单 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3份。
3. 58米按分数的意义,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8份, 取其中的5份。按分数与除法的
关系,表示:把5米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
4.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5. 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是:分数的 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数线相当于除
法中的除号,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 的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
6.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总数÷份数=每份数。
7. 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用除法。一个数量÷另一个数量=几分之几(几
倍)。
8.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9.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10. 带分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应当是真分数。带分数大于1。
11. 把假分数化成带 分数的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整数部分,余数是分子,分母
不变。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是用 整数部分乘分母的积加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
不变。
12. 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例如5可以看成是51。
13.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
数的基本性质。
14.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作它们的最大公因
数。 最小公因数一定是1。
15.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公倍数叫作它 们的最小公倍
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16. 求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可以用列举法,也可以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17. 公因数只有1的两 个数叫做互质数。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最
简分数不一定是真分数。
18. 除法计算的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比较方便。如果计算结果可以约分的话,要化简
成最简分数。


19. 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
数。
20.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关系,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积。
21. 数A×数B=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2. 两个数是互质数的 几种特殊情况有:1、1和任何数都是互质数;2、两个相邻的自
然数一定是互质数;3、两个相邻的奇 数一定是互质数;4、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
数;5、一个质数和一个不是它倍数的合数一定是互质 数。
23.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把几个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24. 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是用 分子除以分母;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是先写成分母是
10、100……的分数,然后再进行约分。
25. 如果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
成有限小数。
26.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等于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的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等于两个
数公 有的质因数×它们各自独有的质因数。
27. 两个数的公因数,都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因数 ;两个数的公倍数,都是这两
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产生
分数的意义 分数与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分数与除法 :分子(被除数),分母(除数),分数值(商)
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真分数与假分数 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带分数 (整数部分和真分数)
假分数化带分数、整数(分子除以分母,商作整数部分 余数作
分子)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大小不变。
通分、通分子:化成分母不同,大小不变的分数(通分)
最大公因数



约 分 求最大公因数


最简分数 分子分母互质的分数(最简真分数、最简假分数)
约分及其方法
最小公倍数
通 分 求最小公倍数
分数比大小 (通分、通分子、化成小数)
通分及其方法
小数化分数 小
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简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分数化小数 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取近似值
最简分数的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这个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
分数化简包括两步:一是约分;二是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1131234
=0.5 =0.25 =0.75 =0.2 =0.4 =0.6 =0.8
2445555
135711
=0.125 =0.375 =0.625 =0.875 =0.05 =0.04。
88882025

五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
分数数的加法和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通分后再加减)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带分数加减法: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结果
合并起来。
六 统计与数学广角
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众数。
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统计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复式折线统计图
综合应用 打电话的最优方案
中位数的求法:1、按大小排列。


2、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单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
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双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平均数的求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七 数学广角
数目与测试的次数的关系:2~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1次
4~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2次
10~27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3次
28~81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4次
82~24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5次
244~72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6次

诗句-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长江文理学院-营养学研究生


南开大学自主招生-大学生中国梦演讲稿


上海财政局电话-国家公祭日活动


辽宁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中央美院录取分数线


校运会作文600字-营销计划书范文


国家安全法学习心得-小学数学教师述职报告


思念的文章-公司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