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找次品教案
首都图书馆-青春如歌
找次品
教材分析:
《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
内容。
现实生活生产中的“次品”有许多种不同的情况,有的是外观与合格
品不同,有的是所用
材料不符合标准等。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
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
经知道次品
比合格品轻(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
“找次品”的
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优化是
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
问题。本节课
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
方式感受解决
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
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培养观察
、分析、推理以及
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感受
数学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经历严密的推理过程,
让
学生感悟到从多个测品中找一个重一些或轻一些的次品的方法;体会
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同时
重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能用简洁的方法记录设计方案,并能有条理地进行交流。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
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
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找次品中,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
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难点:
发现并感受“分成三份,尽量平均分”是最快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步感知
1、出示课题:找次品。
2、如果有2个乒乓球,有一个是正品,有一个是次品,次品轻一些,
那么你能用什么办法知道哪个是次品吗?
3、如果有三个乒乓球,其中一个轻一点是次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
出次品来?
二、深入探究,寻找规律
1、例题教学
出示:9个
乒乓球,有一个较轻的是次品,要保证找到次品,
可以怎么称?保证找到次品至少需要几次?
〔1〕 猜测;
〔2〕 尝试:
①思考:你是分成几份来称的?这种分法至少要称
几次才能保证找到
次品?共有几种不同的分组方法用称一称来找次品?
②可以用简洁的记法表示出来,也可以用小正方体操作一下。
③交流:向小组介绍分几组?这种分法至少要几次才能保证找到次
品?
〔3〕汇报:
师板书:9(3,3,3)3(1,1,1)2次
9(2,2,2,2,1)2(1,1)3次
9(4,4,1)4(2,2)2(1,1)3次
9(1,1,1,1,1,1,1,1,1,)4次
〔4〕观察:
提问:同样是9个乒乓球
,要找出一个次品,因为分成的份数
不一样,所以需要的次数也不一样。观察这几种分法,你发现了什么
?
小结:分成三份,平均分。
〔5〕感悟:
观察:在平均分成二份、三份、四份、五份中,称一次后剩下可
能含次品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2、尝试练习
有27个乒乓球,其中有一个较轻的是次品,保证找到次品,最少
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次品?
3、概括规律
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三、拓展练习,升华提高
1. 8个球中,有一个轻一点的是次品,保证找出一个次品至少
需要几次?〔10个,13个,26个,80个〕
板书:
3(1,1,1)1次 9(3,3,3)2次 27(9,9,9)3次
81(27,27,27)4次
8 13
80
2. 那么观察这些数据,你还知道什么呢?如果待测物品是100个
呢?200个呢?
300个呢?如果称5次就找到那个次品那待测物品可
能是多少个?最多是多少个?
四、回顾全课,总结梳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附板书:
找次品
2(1,1)1次
3(1,1,1)1次 9(3,3,3)2次
27(9,9,9)3次 81(27,27,27)4次 243
8 13 80
100
9(3,3,3)3(1,1,1)2次
8(4,4)4(2,2)2(1,1)3次
(2,2,2,2,1)2(1,1)3次
(3,3,2)2次
(4,4,1)4(2,2)2(1,1)3次
(2,2,2,2)2(1,1)3次
(1,1,1,1,1,1,1,1,1)4次
(1,1,1,1,1,1,1,1)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