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与教案-共15页
惠州学院教务处-入党推荐书
2019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2019 6
一、班级情况分析:
全班有学生49人,学生基础较一般。目前存在的问题:1、部分学生学
习态度不够端正,
听课效率低下,比较浮躁和骄傲,有爱做小动作的现象。需要对其加强教育,使学生认
识到
复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2、个别学生因生病耽误一些课,知识前后学习不够系统,因
此,除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本学期重点基本题的训练外,还应对班级中的个别
学生进行课
后的辅导,以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
二、复习的目标
1、查漏补缺,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
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
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
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
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
识进行分类、
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
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
、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能
力。
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
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三、复习措施:
1、逐单元、有重点进行复习
提纲挈领式的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复习。采用“看、读、想、
练、说、评”的方法进
行复习。看,看课本中有关运算方法、算理的语句。读,读这些词句,做到对本单
元心中有
数。想,通过自我反思,自查这个单元有些什么困难,及时提出,解决。练,通过作课本以及练习册上的有关练习,做到巩固知识。说,对于练习中有关的算理、数量关系等思维过程
说出来,
理清思路。评,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加深对题的印象。
2、抓薄弱环节,进行集中练习
针
对逐单元复习中出现的比较集中的内容,采用多练精讲的策略,使学生做到巩固复习
的目的。多练精讲中
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多做综合训练试卷,形成综合处理能力。
用作综合试卷的方法,对学生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考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了解学生的不
足,采取个别有针对性的复习。
4、抓住个别落后生,采取优潜互助的复习。
抓住落后面较
大,在逐一复习和集中复习效果不好的个别学生,采取一对一式的复习。
让潜能生也能跟上步伐,巩固知
识,缩小落后面。注重对个别潜能生的转化工作,知识补差
与思想补差双管齐下;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补差,开好“小灶”,让他们有
进步。
四、复习内容
小数的读写及计量单位的换算
数与代数(5课时)
小数的四则运算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小数四则运算及混合运算的应用
三角形分类
空间与图形(3课时)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复式条形统计图
统计与数学广角(2课时)
鸡兔同笼
综合考试及全面查漏补缺(3课时)
期末测试卷
总课时第62课时
教学
内容
教具
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课件
时间 第17第 课时 6月
日
课型 复习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运
算的顺序,巩固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
教学
目标
算。
过程与方法:复习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
便计算,会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简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的能力。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运算、运算定律和运算
性质以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乘法分配律、减法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会运用定律与性质进行简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板书课题: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二、自主探究
1、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师: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师:你能说出什么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吗?(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之后,课件出示加法定义)
师:根据这一组算式中的减法再说一说,什么叫做减法,它与加法有什么关系?
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乘法?(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之后,课件出示乘法定义)
师:根据乘法的意义,说一说它与加法有什么联系?
师:什么叫做除法,它与乘法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之后,课件出示除法定
义)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四则运算的意义,从上面的题中可以看出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有
怎样的
关系?
师:四则运算中,你知道哪些与0有关的运算知识? 2、复习括号。
师:(课件出示)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1)你能把分步算式整理成综合算式吗?
①20×5=100 ② 70-30=40 ③477-27=450(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
师:通过上面的练习,谁能说说含有中括号和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师:一个算式里,如果想改变运算顺序,我们应该怎么办?
3、整理运算定律。
师: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谁来说一说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怎样用字母表示的?
师:这两个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各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师:谁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的结合律?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这两个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各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
地方。
(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师:(a+b)×c=a×c+b×c(板书)表示什么运算定律?你能说出
这个式子的意思吗?它
与乘法的结合律不同在哪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式子(a+
b)×c=a×c+b×c是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只有乘法一种运算,乘法分
配律有加法和乘法两种
运算;乘法结合律只能改变运算顺序,乘法分配律改变运算顺序后
是求两积之和。
师:请同学
们再想一想,我们今天还学习过哪些运算的规律?生:减法的运算性质和除法
的运算性质。师:这些运算
定律或性质有什么实际应用?
师: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时,我们要根据算式的具体特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上面的复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四、师生总结收获
总复习一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作
业
作业本
教
学
反
思
总课时第63课时
教学
内容
教具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加、
减法
课件
时间 第17第 课时 6月 日
课型 复习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回忆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
教学
目标
化简,小数点移动,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加、减法以及简算等)
过程与方
法:对小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能科学、合理的总结
归纳与内化知识。 教学重点 小
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
数与单位换算,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小数加、减法及其
简算等。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
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与单位换算,求一个小数的
近似数,小数加、减法及其简算等。
小数与单位换算、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篮球
巨星姚明之所以能在2019年以状元的身份加盟NBA火箭队,很重要的一方面是
因为他的身体条件很
出众。
(课件出示:姚明身高2.26米,臂展2.21米,腰围1.42米)
师:读完上
面的信息,你对上面提到的数有哪些认识?(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复习小数
的意义和性质及加、减法。
(板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加、减法)
二、自主探究
1、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师:小数的意义和数位顺序表,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注意数位和计数单位的
区别)
填空。(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师:小数与分数有何区别,它们又有怎样的联系?
师:读写小数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改写或者化简小数的根据是什么?
2、复习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师:比较下面信息中三个小数的大小,说说你是怎样比较大?
师:你能把2.26变成22.6吗?(指名回答)
师:小数点位置移动了,会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这个变化规律是怎样的?(教师出示答
案)
师:我们利用这个规律可以做什么?
3、复习小数与单位换算。
师:姚明身高的数值2.2
6米除了可以用米表示外,你还能用厘米、千米作单位写出来吗?
你能用复名数表示出来吗?(学生回答
)
师:上面的改写用到了哪些知识?你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师: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
动?应注意什么?用小数表示高级单位的名数和复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4、复习小数与近似数。
师:想一想,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出示)
5、复习小数的加、减法和简便计算。
师:竖式计算并验算。
4.92+5.08= 5.1-3.24= 15-12.78= 3.5+4.67=
师:先观察数字特点,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师:计算小数加、减法和简算,你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完成教材第109页第2题,说说你有哪些收获?
四、师生总结收获
作业本
课
后
作
业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加、减法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总课时第64课时
教学
内容
教具
时间
第17第 课时 6月 日
三角形
课件 课型 复习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
三角形不同的分类方法及
各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完善三角形的认知结构。
教学
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
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四边形)的内角和、三角形
的稳定性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有关平
面图形学习的经验和方法,发展简
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复习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与几何领域学习内容的趣味
性和挑战性,产生继续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好
数学的信心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知识的联系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看见兔妈妈撘的三角形房子非常牢固,它们都要改造自己家的房子。
小象准备了
三根木料做屋顶,长分别是15米、25米、52米。同学们,它能围成房子吗?
为什么?解决这个问题
要用到哪些数学知识?
师: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板书)
二、自主探究
1、三角形的认识及各部分名称。
师:出示一个三角形教具,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
师:谁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重点强调“围成”)。
师:是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
能围成三角形呢?上课开始的“小象搭房子”的问题你会解
答了吗?同桌交流,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通过汇报出示课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
于第三边)
师:说说下面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师:(指着三角形中的虚线问)这是三角形的什么?(复习底和高)
师:画出三个图形指定底边上的高。(展示)
师: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指着锐角三角形)它
有几条高?依次引出直角三角形(重点强
调直角边互为底和高)、钝角三角形(教师示范画钝角一条边上
的高,在三角形外边)各
可以画出几条高。
2、整理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下面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你是怎样求出来的?(学生自由回答)
师:在解答过程中,你运用了数学的哪些思想方法?(学生自由回答)
3、整理复习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
师:猜一猜下面的每个三角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教
师根据回答板书:钝角三角形、直
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师:说一说这是根据什么进行分类的。
师:如果把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你能用图示表示出这
三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吗4、整理
复习三角形的分类(按边分)
师:三角形如果按边分,你可
以把它们分为几类?你能把结果写在下面的圆圈里吗?(学
生回答)
师:完成下面的问题。
师: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等边三角形)
师: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三边相等,三个角相等且都是60°.
师:完成下面的问题。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看教材第110页第3题,独立完成,说说你有哪些收获?
师:关于三角形的复习,你还有哪些知识上的收获?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复习三角形,你有哪些收获?
三角形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作
业
作业本
教
学
反
思
总课时第65课时
教学
内容
教具
观察物体(二)与图形的
运动(二)
课件
时间
第18第 课时 6月 日
课型 复习
知识与技能: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和判断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一个简单立体图形
教学
目标
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给出3组由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并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轴对称和平移的相关知识。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1、能正确辨认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
系和形状。
2、轴对称的性质和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图形的平移。
体会图形的变换和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
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谁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同一座庐山
,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
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学生回答)
师:这里,诗人是从不
同的角度对庐山进行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本册教材中图形与
几何领域的相关内容:观察物体(二)
、图形的运动(二)。(板书)
二、自主探究
1、复习观察物体(二)
师:小明从前面观察由4个小正方体拼摆的物体,他看到的图形是
示课件)
师:你是怎样判断观察结果的?说说你的观察方法。
生:先看层数,再看每层小正方体的个数与位置。
,下面哪个是正确的?(出师:用5个正方体摆成一个立体图形,从前面看是
这个立体图形是()。(课件出示)
师:你是怎样确定答案的? ,从上面看是
,从左面看是 ,
生:我是先从前面看到的形状开始思考的,然后确定是C,但是还不能确定正确,需
要与
从上面和左面看的形状进行核对,最后才确定答案。
2、复习轴对称和平移。
师: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生: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这个图形就是轴对
称图形。 师: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师: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哪些?
生: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
师:已知对称图形的一半,怎样画出它的另一半?
生:现将已知图形的每个角的顶点,在对称
轴的另一端以对称轴为中点,量出与它们相对
称的点,最后将这些点用已知图形的连接方法一一连接起来
。
师:关于对称和平移,你想挑战一下自己吗?独立完成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
按要求画一画。
①将图形沿OA线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②再将整个图形向右平移7格。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关于对称,你知道哪些知识?
生: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分别在对称轴的两侧,并且与对操
作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
还和对称轴互相垂直。
师:关于图形的平移,具有哪些特征?
生:图形平移前后形状和大小不变,要注意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师:从一个方向观察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能确定形状吗?从几个方向观察可以确
定? <
br>生:从一个方向或者两个方向观察小正方体,是不能确定其形状的,只有从三个不同的方
向观察小
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才可以确定其形状。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复习观察物体与图形的运动,你有哪些收获?
图形与运动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作
业
作业本
教
学
反
思
总课时第66课时
教学
内容
教具
时间
第18第 课时 6月 日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课件 课型
复习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会根据图上的相关数据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回答问题。
教
程与方法:进一步熟悉求平均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认识求平均数的数量关
系,会求数量关系稍复杂的
平均数。
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求平均数的思路和方法。
在掌握求平均数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们复习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回忆一下,你还知道哪
些平均数
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板书: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自主探究
1、复习平均数。
师: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出示课件)
小明身高140厘米在平均水深110厘米的小河里游泳不会有危险。
师:用四个同样的杯子
装水,每个杯子分别标有水面的高度,这四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
是多少厘米?
师:2019年小刚家平均每季度用水多少吨?
师:张妍上次考试中,语、数、外的平均成绩为96分
,其中语文95分,数学99分,那
么她外语考了多少分?(学生回答)
2、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师: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
师:打开课本第110页,完成第4题。
师:在解答上面的问题中,图例起到了什么作用、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复习平均数,你有哪些收获?
生1:平均数在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不代表一个具体的量。
生2:总数÷个数=平均数。
生3: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
师:通过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你有哪些知识上的收获?
生1: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以后就是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
生2:
一种图例代表一种统计量。
生3: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形象、直观、便于比较。
生4:复式条形统计图一定要标明图例,直条的宽窄要一致。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复习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你有哪些收获?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作
业
作业本
教
学
反
思
总课时第67课时
教学
内容
教具
时间 第18第 课时 6月 日
鸡兔同笼
课件 课型 复习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鸡兔同笼”问题,感受中国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教学
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熟练用列表、假设等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验解
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和逻辑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提高迁移思维的能力,进而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熟练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再一
次亲历列表法、假设法
等解题的过程,深刻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建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运用学到的解题策略熟练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鸡兔同笼”是一道有名的中国古算题。最早出现在《
孙子算经》中。许多小数数学
问题都可以转化成这类问题。
师:你知道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有几种方法吗?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1:列表法,适合数据较小的问题。
生2:假设法,一般情况都适合,数量关系比较容易理解。
师:今天我们复习“鸡兔同笼”问题。
二、自主探究
师:摆三角形和正方形一共用
了19根小棒。(任意两个图形之间没有公共边)你能算出分
别摆了多少个三角形和多少个正方形吗?(
学生回答)
师:星期日,小英一家八口人到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票价是成人每人30元,儿童每人<
br>15元,买门票共花去210元钱,其中儿童有几人?(学生回答)
师:三年级(4)班48人
去北海公园划船,租了大船和小船共10条,每6人克坐满一条
大船,每4人可坐满一条小船,且每条船
都没有空位,他们租大船和小船各几条?(学生
回答)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复习“鸡兔同笼”问题,你有哪些收获?
生1:借助列表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生2:我学会了化繁为简的学习方法。
生3: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性。
四、师生总结收获
板
书
设
计
鸡兔同笼
列表法
假设法
作业本
课
后
作
业
教
学
反
思
机动5课时,复习检测与校对
总课时7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