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 分数的相关知识》教案

玛丽莲梦兔
871次浏览
2020年09月09日 07:2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大连大学招生-大卫科波菲尔读书笔记



分数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6课时(第6单元复习课)。
教学目标:
1.回顾整理分数的相关知 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比较几分之一及
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正确、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 加、减法。
2. 在回顾整理过程中体会梳理、归纳分数知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培养系
统地、有条理地梳理知识的能力。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生活中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
问题的意识。 4.学生主动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 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表示的实际意义。
难点: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学具准备:课前对有关分数的知识进行整理、直尺、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创设问题情境
师:今天是喜羊羊的生日,村长给它买了一个大蛋糕 (播放课件:分蛋糕)
猜一猜喜羊羊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块?
这分蛋糕的情境使你们想到了曾经学过的哪方面的知识?生说
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复习与分数有关的知识。
2.知识梳理
教师引导:同学们,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分数的知识。请你结合课本72


页——88页回顾一下我们都学习 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回顾本单元的知识点
师生共同梳理并板书主要内容。
3. 小组内交流,合作形成小组整理成果。
教师巡视了解,找出有特色的整理方式,准备全班交流展示。
4. 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的整理方法。
估计学生会有多种整理方式。如表格、画图等学生平时比较喜欢的整理方式。
预设整理方法一:









3


4
用分数表示

1


2
2


3
大小比较
1. 分母相
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
同,分子大的分数减,分母不变,只把
就大。
2. 分子相
同,分母大的分数
就小。
211

332
1

3
分子相加减。
122
+ =
555
532
- =
777
预设整理方法二:
分 子
11
物体的一半就是
分数线
22
分 母
21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

33
分数
比较分数的大小


11
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就小。 >

23


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温馨提示 :针对每种方式整理出来的内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
对分数相关知识进行回顾:
(1)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预设1:分东西时,得不到一个时,我们就用分数表示。


1
预设2:胎儿的头长占身子总长的一半,这里的一半,我们用分数 来表示。
2
1
预设3: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一份就可以用 表示。
3
1
(2)请你举例说明 表示什么意思?
4
1
预设1:把一张纸对折再对折,其中的一份就是 。
4
1
预设2: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个就是这些苹果的 。
4
1
预设3:把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其中的一段就是这根绳子的 。
4
(3)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请你举例说明。
11
预设:例如: > 当分子都是1的时候,分母大的分数就小,
23
21
> 当分母相同的时候,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33
(4)怎样计算1减去几分之几?请你举例说明。
7
7
预设:例如:1-
10
=( )-
10
=( )
10
方法:把1化成 (
10
)再相减。
师生总结:1减去几分之几方法:把1看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相减。
5.师生共议:在有关分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你们还有哪些收获和不足?
6.教师小结:同 学们,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要慢慢学会自己梳理知识,
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像这单元三方面内容,关键 是理解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
的意义,学习分数大小比较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 解分
数。下面我们结合整理的过程进行练一练。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青青草原上要举行一次智慧大比武,我们也一起参加吧!
第一关:基础知识大考验
1.判一判,说一说。
看图说一说能否用分数表示?能的说出分数。(课件出示,学生说一个 分数,
课件出示一个分数。)


说说怎样的图形才能用分数来表示?(强调“平均分”并板书)
2.折一折、涂一涂。




教师引导: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老师 为每四人小组准
备了一些图形,每位同学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在图形上表示出你想表示的
分数。
(1) 怎么表示分数呢?老师给你一点小小的提示,请看大屏幕!
温馨提示:
1.先折一折,并用水彩笔划出折痕;
2.再用斜线涂出你想表示的分数;
3.最后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你所表示分数的意思。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 展示学生所表示的分数。
教师追问:你表示的分数是多少?请你说说它所表示的意义。
学生可能这样回答:把一个( )平均分成( )份,( )份就是它
( )
的 。
( )
(3) 教师把图形贴在黑板上并请学生写上所表示的分数。(教师强调先写分
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教师继续追问:分数线表示什么?分母表示什么?分子又表示什么?
( )
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
( )


3.看谁采集的珍珠多(课本93页15题)


【解题策略】
男女生分组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组先完成,并且全部正确。
男女生分别说出每小题比较的过程与方法
根据男女生的表现教师做出公正的评价与评判结果。
4.我是小小神算手。(课本93页16题)

【解题策略】
(1)教师引导:谁来说说分母相同的分数怎么相加减?
学生说出意思即可,不要求十分准确。
(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谁完成的又快有对。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第二关:生活问题大比拼
31
1. 一张红纸,做幸运星用了它的,做小花用了它的 ,做红旗比做小花
88
2
多用了这张纸的。做红旗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一共用了这 张纸的几分之
8
几?还剩下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解题策略】


(1)自主理解题意,了解题目中的相关信息。
引导学生分析:要求“做红旗用了这张红纸的几分之几”要根据哪条信息?
怎样列式?
(2)学生独立完成。因为做红旗比做小花多用了这张纸的
1
2
,做小花用了,8
8
1
2
所以用+
8
8
(3) 要求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实际上是求什么?
(4)还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该怎样求?要把谁看做“1”。
小结:做这样的题目时,可以从 问题入手,要求什么必须知道什么,然后再
根据题目中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列式计算。
12.有一杯果汁,聪聪喝了一些后,杯中还剩下这杯水的,聪聪喝了这杯水
6
的几分之几?

【解题策略】
(1)学生读图并思考:第一杯是满的,满满一杯应该用哪个数表示?
1
(2)杯中还剩,要求喝了几分之几,应该怎样列式?
6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作业情况。
展示代表性作业,全班交流是怎样求出喝了几分之几的。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第三关:智力问题我最棒
1.说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课件出示:


【解题策略】
(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后回答。
(2)教师小结:像这些涂色部分,不能直接用分数来表示。但我们可以通过
合并、拆分或转换 等数学方法,使它们变成平均分。
2.






【解题策略】
(1)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1
(2) 教师引导分析:首先要理清 表示把一个或一些物体平均分成2份,其
2
1
中的一份是多少。6根铅笔的 就是把6根铅笔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2
1
其中的1份是3根;而4根铅笔的 就是把4根铅笔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
2
1
份,其中的1份是2根。虽然都取 ,但它们的枝数不一样多。
2
三、 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 有什么收获?对自己、小组的表现哪些地方比较满
意?还有哪些地方有待加强?
学生谈收获,反思评价。
教师总结提升:这节课我们利用画表
格、举例子的方法对分 数的相关知识进行了
梳理,在比较分数大小时,分子相同的看分
母,分母小的分数就大;当分母 相同时看分
认真
听讲
认识了
分数
善于
思考
积极与同
伴交流
回顾整理,总结反思
知道分数各
部分的名称
会读写
分 数


子,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在今
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继续走近分数,了解分数,去探索有关分数更多的奥秘。
使用说明:
1.设计说明:
(1)引导自主复习,注重“理”。
在复习分数的知识时,放手让 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独立自主地、全身心地
投入到回顾与整理过程中,通过策略的“存异——求同”达 到思维的“无序——
科学”,最后梳理出知识网络。
(2)指导复习方法,注重“建”。 < br>在复习中,老师抓住了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和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把
有关分数的概念纵向归 类整理,达到了所复习的知识要点条理清晰,脉络明细。
学生掌握了整理与归类的同时,构建和完善了认 知结构。
(3)注重拓展延伸,注重“延”。
在教学中,老师精心设计开放性、拓展性的练 习题,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
性、激励创新的空间,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 题,
同时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将分数的含义不断
延伸和发展 。
2.使用建议:
初次学习分数,可能会存在一些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不清晰,对比较分数大 小
等知识点混淆等现象。所以,在复习时既要照顾这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稍
欠的学生,又 要考虑让已经掌握较好的学生的发展,力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
同的发展”。
3.需破解的问题:
复习课的梳理是否可以运用让学生办数学小报、写数学日记的形式进行梳
理,然后在课堂上对小报和日记进行展评,从中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同时也改
变了传统的学习 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械专业大学排名-免职和撤职的区别


贵州警官学院-中学生入团申请书


美国mba课程-秋天英文


爱国手抄报内容-家长通知书


广州教研网-归来影评


花边设计-护照照片尺寸


艾佛森语录-雷锋心得体会


青岛理工大学专科-五代十国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