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

绝世美人儿
850次浏览
2020年09月09日 08:0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雨的散文-产品质量承诺书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 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
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提问:同学们,记得自己的生日在几月份吗?
××蛋糕店想做一个市场调查,想在学生生日最多的月份做一个促销活动,你能告诉×
×蛋糕店的老板 ,我们学校的学生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吗?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提问:你们刚才说的只是自己的猜测,怎样才能知道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
生的人数 最少呢?
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的生日。
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把信息反馈给蛋糕店,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适时小结并揭题。
二、交流共享
1.讨论收集数据方法。
(1)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 也不少,要怎样调
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学生分小组调查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表里。
月份
人数
1月

2月

3月

„„

11月

12月




提问:可以用什么办法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小组统计,教师巡视指导。
2.汇总数据。


(1)汇报交流。
分小组指派代表出示表格,并说 说自己小组一共几个人,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
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提问:仔细观察, 你们小组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和其他小组
的一样吗?
引导思考:刚才我们得到每个小组的统计结果,想一想,可以怎样汇总全班的数据呢?
学生交 流,指名回答:先把每个小组的同一月份的数据相加,再汇总成一张表格,即全
班同学的生日月份汇总表 。
(2)按月份汇总。
师生共同汇总,教师将最终的汇总结果填入下表中。
月份
人数
1月

2月

3月

„„

11月

12月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追问:我们班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3)按季度汇总。
提问: 一年分成几个季度,你知道是哪几个季度?××蛋糕店还想调查每个季度中,哪
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多, 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少。如果上面的数据按季度分类,应该怎样
设计统计表?
出示下表:
季度
人数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学生独立填写,集体交流,教师将结果填入表格内。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 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比较多,哪个季度出生的人
数比较少?
(4)上面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你 从每个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把数据按不同标准
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5)提问:如果要在全校同学中调查,又该怎么样做?
追问:你认为得到的结果和我们班的结果一定相同吗?(不一定)
3.归纳总结。
通过这次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7页“想想做做”第1题。
(1)提出要求: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在它的六个面上分别写上1~6,四人一组做游
戏。
学生分组合作,将结果记录在教材中的表格(1)和表格(2)里,教师巡视。
(2)提问:掷( )的人数最多,掷( )的人数最少?
追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2.完成教材第98页“想想做做”第2题。
(1)调查本班同学的艺术特长,先在小组里调查,再全班汇总。
空白的艺术种类可以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填写,学生分组活动,共同填表格。
(2)师生合作,汇总表格,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提问:哪种艺术特长的人数最多,哪种艺术特长的人数最少?你还知道了什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根据某一事物的标准,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进行描述和分析过程。
2.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3.让学生进 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
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 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根据某一标准,确定统计对象。
教学难点:能根据相关数据填写、分析统计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课前我们都测量了自己的身高,你能告诉我你的身高是多少吗?
学生汇报。
出示我国正常儿童9~10岁的身高标准表格:



9岁
10岁

126.5~137.8cm
131.4~143.6cm

125.7~138.7cm
131.5~145.1cm
师:这是我国正常儿童9~10岁的身高标准,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看懂了什么?
师:9岁的男生身高在126.5~137.8cm之间是什么意思?
揭题: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我们的身高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提问:认真对照,你的身高在正常范围吗?
学生对照表格,说出自己的年龄和标准范围判断自己的身高是否正常。
追问:男生和女生的标准相同吗?(不相同)
(2)统计小组同学的身高情况。
谈 话: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情况分析自己的身高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我们班其他
同学呢?怎样才能全 面了解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学生活动:按男、女生分成几个小组,调查小组里每个同学的身高,并把结果记录在表
格里。
姓名



身高cm



姓名



身高cm



姓名



身高cm



姓名



身高cm



汇报交流: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小组同学的身高排一排,写在表格里。
提问:你们小组的同学中,最高的是多少厘米?最矮的是多少厘米?
追问:把你们小组同学的身高与我国正常儿童的身高标准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依次回答以上问题,学生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只要说得合理教师都要予
以肯定。
(3)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提问:刚才我们统计了每个小组同学的身高,现在老师想知 道我们全班同学最高是多少
厘米?最矮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可以把每组最高的比一比,把每组最矮的比一比,再找出全
班同学中最高 的和最矮的。
追问:全班男生身高在正常范围的有多少人?女生呢?(小组讨论)
师生共同合作分类统计。


分成四类:9岁男生,9岁女生,10岁男生,10岁女生。将记录结果进行统计。
师:说说从统计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9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小华收集的自己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让学生读表格。
(1)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2)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2.完成教材第99页“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合作,测量自己一庹的长度,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1)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
(2)联系例2的身高排序,你认为一庹的长度与 身高有什么关系?其他小组的发现与
你们一样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课题:练习十二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制作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进行分析。
2.让学 生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
单元的内容。
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提问: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相关的知识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二”第1题。
(1)出示表格:


13
36
9
16
21
27
19
0
32
29
7
30
18
24
37
20
31
14
24
32
13
26
33
22
12
22
31
24
17
30
25
38

谈话:这是一位篮球运动员某个赛季各场次得分情况,从这些分数中你看懂了什么?
提问:这位运动员在每场比赛中得分最高是多少?最低呢?
再问:一共几场?得分在20以上的有多少场?得分在30分以上的呢?
追问:你怎么评价这位运动员的得分能力?
2.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二”第2题。
小组拿出准备好的5个同样的依次标有1、2、3、4、5的乒乓球,放进不透明的口袋里。
(1)出示规则:每次从口袋里任意摸出两个球,记录两个球上的数相加的和,一共摸
20次。
(2)让学生先小组分工合作,填写记录单,然后汇报摸球记录的结果。
(3)提问:一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和?和最大是多少?最小呢?
(4)要求:按和的大小整理数据,把结果填入教材中的表格中。
三、综合练习
1.学习教材第101页“你知道吗”。
师:我们平常买鞋必须知道买的鞋子是多少码,通过 阅读“你知道吗”,你知道“鞋内
长”和“码数”是怎么计算的吗?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脚长的厘米数+1=“鞋内长”的厘米数

“鞋内长”厘米数×2-10=码数
2.完成教材第101页“练习十二”第3题。
(1) 提问:你通常穿多少码的鞋子?其他同学呢?要统计我们班男生、女生穿多少码
鞋的人最多?要怎么办? (分小组统计)
(2)按男、女生分成几个小组,记录小组里每个同学鞋的尺码。
(3)分男、女生进行全班汇总。
(4)小组讨论:
①你们小组穿什么码数的人数最多?
②全班男生穿多少码数的人数最多?女生呢?
③如果在三年级其他班级调查,估计会得到什么结论?在不同年级调查呢?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课题:上学时间 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懂得收集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进一步体验收集数据的重要性。
2.使 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感受时
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获得纪录时间的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纪录、讨论一周的上学时间。
教学难点:感受收集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提问:同学们,你将这几天每天上学途中大约花的时间做好纪录了吗?
再问:你家住在哪儿, 走路来上学还是坐车,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到校?花了多长
时间?(指名回答,表扬早晨起得早的同 学)

追问:和同学比,你用的时间是比较长,还是比较短?每天上学用的时间一样吗?
引导:每天上学用的时间可能不一样,怎样估计才比较合理呢?
学生可能回答:找出5天中经常出现的时间,或这5天平均每天的时间。
师小结:要找出这个时间,我们可以连续记录几天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再进行估计。
二、收集数据
1.记录方法。
(1)注意排除一些影响准确记录的因素,数据记录 也要及时、认真。首先要记录从家
到出发的时间点,再记录到达学校门口时的时间点,要保证两个时间节 点都要记录下来。
(2)尽量用一块手表记录时间,并和学校时间保持一致。
2.收集数据。
出示表格:
日期
( )月( )日
从家出发时间
( )时( )分
到校时间
( )时( )分
经过时间
( )分


( )月( )日
( )月( )日
( )月( )日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时( )分
( )时( )分
( )时( )分
( )时( )分
( )时( )分
( )时(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学生将自己的记录填入表格。
指名展示,让学生算出每天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分钟。
三、汇总讨论
1.谈话:我们要比较每个同学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应该怎么做?(收集每个同学 上学途中
时间的数据进行比较)
师: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收集数据。
2.(出示表格)让学生把小组里每个同学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填在下表中,并按要求整理。
姓名




时间
人数
20分以下

20~40分

40分以上

时间分



姓名



时间分



姓名



时间分



姓名



时间分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根据小组记录和整理结果讨论
(1)从表格中 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比你多?有多少人用的
时间比你少?上学时间和你差不多 的有多少人?
(2)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少于20分钟的有多少人?多于40分钟的有多少人?在20~ 40
分钟的有多少人?
(3)将你们小组的上学时间从小到大排一排,谁用的时间最短,谁用的时间最长?
学生对照小组表格,汇报答案。
4.提问:刚才我们只是在小组里比较,怎样才能知道全班同 学中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
时间和你差不多?(学生讨论)
引导:需要收集全班同学的数据,用下面的表格将每个小组同学的数据进行汇总。
出示表格,全班汇总。
时间
人数
20分以下

20~40分

40分以上

指名汇报答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韩国岭南大学-人事网站


大学生服兵役-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上海电子信息-父亲节是那天


西安航空学校-家访总结


寒假作文-安徽省财政厅网


环境工程专业前景-案例分析怎么写


庆新年-观后感500字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读书笔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