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问题 教案 自编版
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难忘的一件事300字
《相遇求时间(变式)》教学设计
08级特殊教育学班 方迎花
222
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相遇求时间(变式)》。
二、教材分析
本题内容是继教科书第63页例9相遇求时间的变式题。教材通过让学生看
直
观图和分步骤列式来理解例9相遇求时间的问题,找到数量关系:相遇时间=总
路程÷速度和
,再通过做一做及练习十二,帮助学生巩固此类问题。在做练习的
同时,要求学生充分把握各种数量关系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是相遇求时间这类问题的变式,通过变式的讲解和练习,充
分提高学生运用
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和综合能力。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路程与时间、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掌握了相遇问题的求解过程和方法,具有分步、综合列式的能力,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
析此题。但是对于大
多数学生而言,此类变式首次出现,部分学生会觉得陌生,
甚至不知道从何下手,而大多数学生则容易找
错数量关系。所以教学时通过分析
题意和直观的线段图帮助学生寻找数量关系,并通过分步列式使学生进
一步了解
解题思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找出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相遇求时间的
求解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线段图和分布列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体会此类变
式与例9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掌握此类变式的解题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运用数学知识的
兴趣以及
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找出各种数量关系以及能够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找出变式与例9的区别并且能够找出数量关系。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复习铺垫,找好知识的生长点,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启发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寻求各种数量关系。
直观教学,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七、课前准备: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
经学习了行程问题中相遇问题的应用题,首先我们来回
顾下相遇问题的特点:(出示PPT)
让学生自己总结,并作适当的点评。
【设计意图:以复习的方式导入,有利于巩固学生已有的
知识,为学生对变
式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二)复习题
甲乙两
地相距420公里,货车A从甲地出发,汽车B同时从乙地开出,两车相向而
行。其中,货车每小时行驶
60公里,汽车每小时驶80公里,问两车在几小时后相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相遇求时间的问题,请很快的找出题目中的
数量关系,并列式解答。
请学生回答,并讲解。(PPT)
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数量关系是什么?
边出示ppt边讲解,420是总路程,(60+80)是速度和,用总路程除以速度
和就是相遇时间。
简单总结此类问题的解题要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题使学生回顾上节课的解题思路,
又为变式题的教学
做好知识铺垫,同时利用复习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变式题
1、引入问题
甲乙两地相距480公里,货车A从甲地出发,1小时后汽车B从乙地开出,<
br>两车相向而行。其中,货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汽车每小时行驶80公里,问
两车在几小时后相
遇?
出示问题:: 480 ÷ ( 60 + 80 ) 正确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并让学生相互讨论,提高学生的合
作意识】
让学生汇报答案并作适当的点评。
【设计意图:利用这个环节,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利用到实际
问题的解决过程
中,使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2、解决问题
出示ppt。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A先走了几小时?……边讲解边做线段图。
想:两车相遇时,两辆车同时走过的总路程是 公里。
两车的速度和是
公里小时,同时走了 小时。
【设计意图:利用这个环节,引导学
生分析已知条件和各种数量关系,促进
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3、分步列式
(1)货车A和汽车B同时走了多少公里?
请学生回答。(聋生和重听学生分别请一名)
(2)货车A和汽车B 的速度和是多少?
(3)两车在几小时后相遇?
列综合算式解答:
每个问题都请学生回答。(聋生和重听学生分别请一名)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使学生体会
相遇问题的解决过程,列式计算由分到
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问题设计针对每个学生,使
全体学生都得
到提高。】
4、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解题方法是什么呢?(与复习题作比
较)
请同学们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总结并出示ppt。
【设计意图:利用对比的
方法,是学生自己思考两道题的异同,总结出解题
要点,使学生真正的掌握此类变式的解题要理,同时提
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四)总结:简单点评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和课堂内容。